![](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8/22/c545f0a1-c6d5-413c-a13e-279952e4715e/c545f0a1-c6d5-413c-a13e-279952e4715epic.jpg)
![前孫家金礦床控礦規(guī)律和找礦方向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8/22/c545f0a1-c6d5-413c-a13e-279952e4715e/c545f0a1-c6d5-413c-a13e-279952e4715e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膠西北地區(qū)是我國主要的產金基地,在該區(qū)進行了大量的地質研究工作。玲瓏型花崗巖和郭家?guī)X型花崗巖在該區(qū)十分發(fā)育。本次工作通過搜集處理兩類花崗巖的地球化學數(shù)據,對其地球化學特征如主量元素特征、REE特征等進行了分析對比。
前孫家金礦床位于位于焦家斷裂帶和靈北斷裂帶之間的前孫家—洼孫家斷裂帶的南端,該礦區(qū)有構造蝕變巖型和石英脈型兩種類型的礦體,其成礦構造位置也比較特殊,同時所做的地質科研工作很少,因而有研究的必要。通過對前孫家金礦床的
2、地質特征、各礦脈的控礦斷裂特征、圍巖蝕變特點、構造組合特征等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基本認識。
前孫家金礦的礦體分布受巖體接觸帶控制,與小斑晶郭家?guī)X花崗閃長巖帶關系非常密切;礦體主要產于控礦斷裂中,但是下盤巖體中也可以成礦??氐V斷裂組成似網格狀的剪切斷裂系統(tǒng),主要斷裂和次級斷裂共同控制礦體的富集,呈分段富集的特征。鉀化蝕變與構造斷裂共同控制著礦體的形成與分布;但是9號脈礦體是比較特殊,其鉀化蝕變、稀土元素特征明顯和其他巖體不同,
3、顯示了特殊的成因機制,9號脈的產出具有左行右列分布規(guī)律。上部以2號脈礦體為主,下部以4號脈礦體為主,4號脈礦體礦化最好,4號脈SW向側伏明顯,向深部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2號脈與4號脈斷裂具有共軛剪切的關系。韌性剪切與脆性斷裂疊加部位是成礦最有利部位,對找礦有指示性意義。建立了造山型金礦的網絡狀韌性剪切帶流體在脆性斷裂帶中充填的成礦模型,而前孫家金礦床就位于膠西北網絡狀韌性剪切帶下盤的構造子系統(tǒng)——前孫家—金華山金礦帶構造帶內。前孫家金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團結溝金礦構造控礦規(guī)律和找礦方向淺析
- 黑龍江烏拉嘎金礦控礦規(guī)律與找礦方向.pdf
- 吉林海溝金礦床構造控礦規(guī)律研究.pdf
- 朝陽地區(qū)金礦床類型、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pdf
- 陳耳金礦床構造控礦規(guī)律及成礦預測.pdf
- 淺析金屬礦找礦方向及礦床地質特征
- 37154.鎮(zhèn)安卡林型金礦礦床類型及找礦方向探討
- 68579.膠東蓬家夼式金礦床礦床成因模型與找礦模型研究
- 46148.山西義興寨金礦床控礦因素、礦床成因及構造地球化學找礦預測研究
- 地質找礦論文:長地兒金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遠景分析
- 地質找礦論文:長地兒金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遠景分析
- 山東平邑歸來莊礦田金礦成礦作用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方向研究.pdf
- 淺談金礦床成因及礦化富集規(guī)律
- 淺析某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 685.漢陰北部吳家灣地區(qū)金礦床控礦因素與礦床成因研究
- 15470.冀北東坪金礦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方向研究
- 淺論某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 翁嘎科金礦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
- ht金礦區(qū)外圍找礦的方向
- 鄧阜仙鎢礦礦床地質特征和找礦方向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