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16/b46c9d08-6d16-459e-a6d7-4dabc9e5c412/b46c9d08-6d16-459e-a6d7-4dabc9e5c412pic.jpg)
![藏式建筑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16/b46c9d08-6d16-459e-a6d7-4dabc9e5c412/b46c9d08-6d16-459e-a6d7-4dabc9e5c412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藏式建筑是中國寶貴的傳統(tǒng)建筑文化之一.在中國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頭幾批建筑名單中,藏式建筑、漢藏結合建筑各占一席:布達拉宮、承德外八廟.研究藏式建筑,有利于認識佛教對建筑的影響,山地建筑的特點等,對現(xiàn)代建筑設計有啟發(fā)作用,對藏區(qū)旅游開發(fā)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在對青藏高原自然、人文環(huán)境、民居、園林、寺廟等實地調研,結合研究建筑、美術、宗教方面書籍基礎上,該文整理了這些方面的一些基礎資料,分析了其間的聯(lián)系、規(guī)律,重點在青藏高原自然、人文環(huán)
2、境與藏式建筑系統(tǒng)的密切關系.青藏高原是一個自然地理十分獨特的地區(qū),海拔高,多崇山峻嶺、戈壁荒漠、空氣稀薄,降水少;生態(tài)惡劣,地廣人稀.這些條件決定著藏式建筑一些基本特點:帳房具有張拉結構的靈活性;碉房堅固、封閉,平頂,常有天井、天窗;層數(shù)多,節(jié)省用地,與山地地形結合緊密.青藏高原也是一個人文地理獨特的地區(qū),處于兩大古老文明之間,又有相對的自我封閉性.在大約八百年政教合一的歷史中,喇嘛教統(tǒng)治著社會的各個方面.因此,藏式聚落一般以寺廟為中心
3、,等級分明;經堂處于建筑最好的位置;高級建筑布局常常與宗教教義有一致之處.藏式建筑是一個重理性的建筑系統(tǒng),不同于印度的雕塑式建筑;藏式建筑也是一個扎根山地、立體發(fā)展的建筑系統(tǒng),不同于漢地院落式建筑.在特殊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背景下,藏式園林呈現(xiàn)出獨特的審美情趣.藏式建筑的研究尚處在較初步的階段,存在許多需要以后澄清的問題,例如:藏族、羌族、彝族建筑之間的關系;印度建筑手法對藏式建筑具體影響等.結合藏式建筑規(guī)律與現(xiàn)代旅游的具體要求,西藏乃東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藏式建筑特點
- 藏式建筑外墻布品裝飾藝術研究.pdf
- 藏式建筑的特點與分類的探討
- 藏式古建筑木構架梁柱節(jié)點力學機理研究.pdf
- 藏式古建筑木構架抗震性能分析.pdf
- 藏式古建筑木構架靜動力分析及加固方法研究.pdf
- 地域適應下農區(qū)藏式傳統(tǒng)民居建筑環(huán)境與節(jié)能潛力研究.pdf
- 藏式傳統(tǒng)建筑保護維修中木構件加固的應用研究.pdf
- 青海黃南隆務寺及其附屬寺院建筑研究——兼論熱貢藝術及藏式建筑裝飾.pdf
- 藏式印染廢水來源及特征研究.pdf
- 藏式民居結構構造及施工工藝研究.pdf
- 茶馬古道北部大道城鎮(zhèn)藏式民居形態(tài)研究.pdf
- 藏式民居毛石墻抗壓性能試驗研究.pdf
- 對藏式宗教建筑細部藝術的研究初探——以甘南拉卜楞寺為例.pdf
- 傳統(tǒng)藏式寺院建筑中“砌墻”技藝的民俗志研究——以循化寧巴村為考察中心.pdf
- 藏式古建結構的人致荷載分析.pdf
- 潛藏式領導的“有為”和“無為”
- 地下埋藏式岔管非線性分析與加固措施研究.pdf
- 藏式吉祥符號在現(xiàn)代交通建筑上的景觀價值研究——以甘丹寺服務區(qū)為例.pdf
- 藏式古建典型梁柱連接與木結構體系受力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