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設計</b></p><p> 題目: PLC的組合機床控制系統(tǒng)設計 </p><p> 2011年 12 月</p><p><b> 目 錄</b></p><p><b> 摘 要2</b></p>&
2、lt;p> 第1章 組合機床的簡介3</p><p> 1.1 組合機床概述3</p><p> 1.1.1組合機床發(fā)展史3</p><p> 1.1.2組合機床部件分類3</p><p> 1.2 組合機床的特點4</p><p> 1.3 組合機床裝配模型5</p>&
3、lt;p> 1.3.1零部件間參數(shù)約束的描述5</p><p> 1.3.2面向對象的組合機床裝配模型的定義6</p><p> 第2章 電氣控制系統(tǒng)設計8</p><p> 2.1 PLC簡介8</p><p> 2.2 PLC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10</p><p> 2.2.1 PLC
4、的組成10</p><p> 2.2.2 PLC程序的表達方式12</p><p> 2.2.3 PLC的工作方式13</p><p> 2.3 PLC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步驟14</p><p> 2.4 PLC類型選擇及模塊選擇15</p><p> 2.4.1 PLC類型的選擇15</p&g
5、t;<p> 2.4.2 PLC擴展模塊的選擇18</p><p> 2.5 I/O地址分配及外部配線18</p><p> 第3章 PLC的編程20</p><p><b> 3.1 概述20</b></p><p> 3.2 編程語言的形式20</p><p>
6、; 3.3 PLC控制的程序設計22</p><p> 3.3.1 PLC程序的設計方法22</p><p> 3.3.2順序功能圖的繪制25</p><p> 3.4 PLC 控制梯形圖26</p><p> 第4章安裝維護28</p><p> 4.1 安裝注意事項28</p>
7、<p> 4.2 配線方面的注意事項28</p><p><b> 第5章 結論32</b></p><p><b> 參考文獻33</b></p><p><b> 摘 要</b></p><p> 為了充分發(fā)揮設備效能,迅速提升加工技術與精度,
8、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對傳統(tǒng)老式組合機床進行技術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PLC模塊、變頻驅動技術、操控監(jiān)控設備等組成電氣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以實現(xiàn)編程輸入、人機交互、自動化加工的控制方式,擴大加工能力,減少故障,提高效率,已成為企業(yè)進行技術改造的有效途徑。</p><p> 論文以組合機床的數(shù)控化改造為背景,概述了組合機床數(shù)控改造的設計方案與應用技術,并對PLC的發(fā)展與應用作了簡要介紹。論文介紹了PL
9、C編程特點和方式,介紹了PLC編程環(huán)境。介紹PLC的安裝維要求及環(huán)境。</p><p> 為了充分發(fā)揮設備效能,迅速提升加工技術與精度,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對傳統(tǒng)老式組合機床進行技術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PLC模塊、操控監(jiān)控設備等組成電氣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以實現(xiàn)編程輸入、人機交互、自動化加工的控制方式,擴大加工能力,減少故障,提高效率,已成為企業(yè)進行技術改造的有效途徑。</p>
10、<p> 論文概述了組合機床數(shù)控化改造的設計方案與應用技術,并對PLC的發(fā)展與應用作了簡要介紹論文介紹了PLC編程特點和方式,對兩工位鉆孔、攻螺紋組合機床應用編程作了闡述論文還入一步闡述了PLC接口與通信技術,介紹了西門子S7-200系列PLC的網絡協(xié)議。</p><p> 關鍵詞:PLC; 編程技術;組合機床 </p><p> 第1章 組合機床的簡介</p&
11、gt;<p> 1.1 組合機床概述</p><p> 1.1.1組合機床發(fā)展史</p><p>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可轉位刀具、密齒銑刀、鏜孔尺寸自動檢測和刀具自動補償技術的發(fā)展,組合機床的加工精度也有所提高。銑削平面的平面度可達0.05毫米/1000毫米,表面粗糙度可低達2.5~0.63微米;鏜孔精度可達IT7~6級,孔距精度可達O.03~O.02微米。
12、 專用機床是隨著汽車工業(yè)的興起而發(fā)展起來的。在專用機床中某些部件因重復使用,逐步發(fā)展成為通用部件,因而產生了組合機床?! ∽钤绲慕M合機床是1911年在美國制成的,用于加工汽車零件。初期,各機床制造廠都有各自的通用部件標準。為了提高不同制造廠的通用部件的互換性,便于用戶使用和維修,195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與美國機床制造廠協(xié)商,確定了組合機床通用部件標準化的原則,即嚴格規(guī)定各部件間的聯(lián)系尺寸,但對部件結構未作規(guī)定。<
13、;/p><p> 1.1.2組合機床部件分類</p><p> 通用部件按功能可分為動力部件、支承部件、輸送部件、控制部件和輔助部件五類。動力部件是為組合機床提供主運動和進給運動的部件。主要有動力箱、切削頭和動力滑臺?! ≈С胁考怯靡园惭b動力滑臺、帶有進給機構的切削頭或夾具等的部件,有側底座、中間底座、支架、可調支架、立柱和立柱底座等?! ≥斔筒考怯靡暂斔凸ぜ蛑鬏S箱至加工工位的部
14、件,主要有分度回轉工作臺、環(huán)形分度回轉工作臺、分度鼓輪和往復移動工作臺等?! 】刂撇考怯靡钥刂茩C床的自動工作循環(huán)的部件,有液壓站、電氣柜和操縱臺等。輔助部件有潤滑裝置、冷卻裝置和排屑裝置等。</p><p> 1.2 組合機床的特點</p><p> 組合機床是用按系列化標準化設計的通用部件和按被加工零件的形狀及加工工藝要求設計的專用部件組成的專用機床。組合機車是由萬能機床和專用機
15、床發(fā)展來的,它既有專用機床、結構簡單的特點,又有萬能機床能夠重新調整,以適應新工件加工的特點。</p><p> 組成組合機床的通用部件有如下幾類:動力部件——動力頭,動力滑臺和動力箱;工件運送部件——回轉工作臺,移動工作臺和回轉鼓輪;支承部件——立柱,床身,底座和滑座等??刂葡到y(tǒng)有通用的液壓傳動裝置,電氣柜,操縱臺等。與萬能機床和專用機床相比,有如下特點:</p><p> ?。?)
16、組合機床上的通用部件和標準零件約占全部機床零、部件總量的70~80%,因此設計和制造的周期短,投資少,經濟效果好。</p><p> (2) 由于組合機床采用多刀加工,并且自動化程度高,因此比通用機床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wěn)定,勞動強度低。</p><p> ?。?) 組合機床的通用部件是經過周密設計和長期生產實踐考驗的,又有廠成批制造,因此結構穩(wěn)定、工作可靠,使用和維修方便。</p
17、><p> ?。?) 在組合機床上加工零件時,由于采用專用夾具、刀具和導向裝置等,加工質量靠工藝裝備保證,對操作工人水平要求不高。</p><p> ?。?)當被加工產品更新時,采用其它類型的專用機床時,其大部分件要報廢。用組合機床時,其通用部件和標準零件可以重復利用,不必另行設計和制造。</p><p> (6)組合機床易于聯(lián)成組合機床自動線,以適應大規(guī)模的生產需要
18、。</p><p> 機身、立柱、中間底座等是組合機床的支承部件,起著機床的基礎骨架作用。組合機床的剛度和部件之間的精度保持性,主要是由這些部件保證。</p><p> 1.3 組合機床裝配模型</p><p> 1.3.1零部件間參數(shù)約束的描述</p><p> 零部件間參數(shù)關系可以反映在兩個方面:其一為零部件相互約束關系,其二為零
19、部件間可配套約束關系。</p><p> 對于零部件間位置約束關系的描述首先需要確定一個基準件,該基準件應該是與其它部件發(fā)生關系最多的一個零件或部件。以該基準件為核心,分別描述其它基準件的位置關系,便可建立該產品各個零部件之間的位置約束關系模型。對于組合機床整機而言,各個加工單元都是相對于中間底座或工作臺布置的,因而可以將中間底座作為基準件來處理;而對于各個加工單元來說,則可以側底座或立柱底座作為基準件來來描述
20、該加工單元內各零部件之間位置約束關系。</p><p> 組合機床標準化、系列化程度較高,在組合機床設計標準中,提供了各通用部件間可供選擇的配套關系表。利用該配套關系表作為組合機床的配套性約束,以它作為正確選擇所需部件的導航準則。</p><p> 圖1 組合機床的裝配模型</p><p> 1.3.2面向對象的組合機床裝配模型的定義</p>&
21、lt;p> 面向對象的技術是計算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新方法,它具有封裝、繼承和重載等特性,為產品裝配模型的描述和定義提供了一個新思路。</p><p> 面向對象的技術將具有相同的結構、相同的操作,并遵循相同約束規(guī)則的對象構成一個類,在同一類中的各個對象都具有相同的屬性。因而,可將組合機床定義為一個類,而所設計的每一臺具體機床則是該類的一個物件。這種組合機床類是一個復雜的類,它由各種不同的屬性所構成。
22、每種屬性又包含不同的子類,子類又有子類,形成一種類的層次關系。下面是以類定義的組合床裝配模型,在該裝配模型中包含如下的屬性:</p><p><b> 組合機床類</b></p><p> 管理屬性:機床名稱、圖號、設計者、設計說明、日期等;</p><p> 工作屬性:工作名稱、材料、材料特性、定位基準,CGS檔指針;</p>
23、;<p> 功能屬性:加工工藝面類{標識、方位、工藝類型、加工孔類;</p><p> 標識、坐標、孔類型、形狀參數(shù);</p><p> 裝夾、冷卻、照明及其它輔助功能;</p><p> 工藝屬性:切削用量類;</p><p><b> 刀具類;</b></p><p>
24、<b> 支承導向類;</b></p><p> 結構屬性:加工單元類{標識、方位,</p><p> 部件類;裝配關系和位置約束;</p><p> 工作臺或中間底座類;</p><p><b> 夾具類;</b></p><p><b> 輔助裝配類
25、;</b></p><p> 裝配關系和位置約束;</p><p> 管理屬性:包括機床名稱、圖號、設計者、設計說明等; </p><p> 工件屬件:工件是組合機床設計的基礎,也是產生工序圖的依據,除了工件名稱、材料等特性之外,還應包括工件造型的CSG文件指針、定位基準等信息;</p><p> (3)功能屬性:如第3.
26、1節(jié)所述,這里主要以加工工藝面類描述所設計機床的功能需求; </p><p> (4)工藝屬性:工藝屬性包括切削用量、切削刀具以及刀具的支承導向等工藝內容。工藝屬性和功能屬性具有某種對應關系,例如:工藝面中每一加工元素(譬如加工孔),都應有相應的刀具、切削用量,以及支承導向與之對應。 </p><p> (5)結構屬
27、性:該屬性應能反映出整個機床的配置、布局和裝配約束關系。對于機床整體而言,包含有各加工單元、工作臺或中間底座、夾具、電氣液壓系統(tǒng)和其它輔助裝置,以及它們之間的裝配關系和約束關系;而對于每一加工單元,則又有各個通用和專用部件組成,這些部件又有自身的裝配和約束關系,每個部件又有多種零件組成,從而構成了一個具有層次結構的裝配樹。</p><p> 1.4組合機床及其體系結構的發(fā)展現(xiàn)狀 </p><
28、p>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一種新型的組合機床——柔性組合機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它應用多位主軸箱、可換主軸箱、編碼隨行夾具和刀具的自動更換,配以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數(shù)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變工作循環(huán)控制和驅動系統(tǒng),并能靈活適應多品種加工的可調可變的組合機床。由過去的“剛性”機床結構,向“柔性”化方向發(fā)展,超高速和超高精度加工技術裝備與復合、多功能、多軸化控制設備等深受歡迎。</p><p>
29、 隨著可編程控制器在工控領域的廣泛應用,PLC控制的組合機床漸漸取代了采用繼電器控制的組合機床。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殼體類攻絲組合機床的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p><p> 第2章 電氣控制系統(tǒng)設計</p><p><b> 2.1 PLC簡介</b></p><p> PLC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一種數(shù)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tǒng),專為在工業(yè)環(huán)境
30、應用而設計的。它采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于其內部存儲程序,執(zhí)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shù)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并通過數(shù)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是工業(yè)控制的核心部分。與傳統(tǒng)繼電器控制比較PLC控制系統(tǒng)有以下優(yōu)勢:</p><p> 1. 功能強,性能價格比高 </p><p> 一臺小型PLC內有成百上千個可供用戶使用的編程元件,有很強的功能,可以實
31、現(xiàn)非常復雜的控制功能。與相同功能的繼電器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價格比。可篇程序控制器可以通過通信聯(lián)網,實現(xiàn)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p><p> 2. 硬件配套齊全,用戶使用方便,適應性強 </p><p> 可編程序控制器產品已經標準化,系列化,模塊化,配備有品種齊全的各種硬件裝置供用戶選用。用戶能靈活方便的進行系統(tǒng)配置,組成不同的功能、不規(guī)模的系統(tǒng)。楞編程序控制器的安裝接線也很方便
32、,一般用接線端子連接外部接線。PLC有很強的帶負載能力,可以直接驅動一般的電磁閥和交流接觸器。 </p><p> 3. 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p><p> 傳統(tǒng)的繼電器控制系統(tǒng)中使用了大量的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由于觸點接觸不良,容易出現(xiàn)故障,PLC用軟件代替大量的中間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僅剩下與輸入和輸出有關的少量硬件,接線可減少互繼電器控制系統(tǒng)的1/10--1/100,
33、因觸點接觸不良造成的故障大為減少。 </p><p> PLC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軟件抗干擾措施,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數(shù)萬小時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強烈干擾的工業(yè)生產現(xiàn)場,PLC已被廣大用戶公認為最可靠的工業(yè)控制設備之一。 </p><p> 4. 系統(tǒng)的設計、安裝、調試工作量少 </p><p> PLC用軟件功能取代了繼電器控制系統(tǒng)中大量的
34、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計數(shù)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設計、安裝、接線工作量大大減少。 </p><p> PLC的梯形圖程序一般采用順序控制設計方法。這種編程方法很有規(guī)律,很容易掌握。對于復雜的控制系統(tǒng),梯形圖的設計時間比設計繼電器系統(tǒng)電路圖的時間要少得多。 </p><p> PLC的用戶程序可以在實驗室模擬調試,輸入信號用小開關來模擬,通過PLC上的發(fā)光二極管可觀察輸出信號的狀態(tài)。完成
35、了系統(tǒng)的安裝和接線后,在現(xiàn)場的統(tǒng)調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一般通過修改程序就可以解決,系統(tǒng)的調試時間比繼電器系統(tǒng)少得多。 </p><p> 5. 編程方法簡單 </p><p> 梯形圖是使用得最多的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編程語言,其電路符號和表達方式與繼電器電路原理圖相似,梯形圖語言形象直觀,易學易懂,熟悉繼電器電路圖的電氣技術人員只要花幾天時間就可以熟悉梯形圖語言,并用來編制用戶程序。 <
36、;/p><p> 梯形圖語言實際上是一種面向用戶的一種高級語言,可編程序控制器在執(zhí)行梯形圖的程序時,用解釋程序將它“翻譯”成匯編語言后再去執(zhí)行。 </p><p> 6. 維修工作量少,維修方便 </p><p> PLC的故障率很低,且有完善的自診斷和顯示功能。PLC或外部的輸入裝置和執(zhí)行機構發(fā)生故障時,可以根據PLC上的發(fā)光二極管或編程器提供的住處迅速的查明故
37、障的原因,用更換模塊的方法可以迅速地排除故障。 </p><p> 7. 體積小,能耗低 </p><p> 對于復雜的控制系統(tǒng),使用PLC后,可以減少大量的中間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小型PLC的體積相當于幾個繼電器大小,因此可將開關柜的體積縮小到原來的確1/2-1/10。 </p><p> 2.2 PLC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p><p
38、> PLC硬件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基本構成主要包括電源、中央處理單元、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電路、功能模塊、通信模塊。</p><p> PLC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在系統(tǒng)程序的管理下,通過運行應用程序,對控制要求進行處理判斷,并通過執(zhí)行用戶程序來實現(xiàn)控制任務。但是,在時間上,PLC執(zhí)行的任務是按串行方式進行的,其具體的運行方式與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及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都有著一定的不同。<
39、;/p><p> 當PLC投入運行后,其工作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輸入采樣、用戶程序執(zhí)行和輸出刷新三個階段。當PLC開始上電運行時,首先清除I/O映像區(qū)的內容,然后進行自診斷,確認正常后開始掃描。對每個程序,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逐條執(zhí)行用戶程序,直至遇到結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條指令,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huán),因此,PLC的工作方式是一種串行循環(huán)工作方式。</p><p> 完成上述三個階段稱作
40、一個掃描周期。在整個運行期間,PLC的CPU以一定的掃描速度重復執(zhí)行上述三個階段。</p><p> 2.2.1 PLC的組成</p><p><b> 1.CPU</b></p><p> CPU是PLC的核心部分。與通用微機CPU一樣,CPU在PC系統(tǒng)中的作用類似于人體的神經中樞。其功能:</p><p>
41、(1)用掃描方式(后面介紹)接收現(xiàn)場輸入裝置的狀態(tài)或數(shù)據,并存入輸入映象寄存器或數(shù)據寄存器;</p><p> ?。?)接收并存儲從編程器輸入的用戶程序和數(shù)據;</p><p> ?。?)診斷電源和PC內部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及編程過程中的語法錯誤;</p><p> ?。?)在PC進入運行狀態(tài)后:</p><p> a)執(zhí)行用戶程序——產生相應
42、的控制信號(從用戶程序存儲器中逐條讀取指令,經命令解釋后,按指令規(guī)定的任務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去啟閉有關的控制電路)</p><p> b)進行數(shù)據處理——分時、分渠道地執(zhí)行數(shù)據存取、傳送、組合、比較、變換等動作,完成用戶程序中規(guī)定的邏輯或算術運算任務</p><p> c)更新輸出狀態(tài)——輸出實施控制(根據運算結果,更新有關標志位的狀態(tài)和輸出映象寄存器的內容,再由輸入映象寄存器或數(shù)據
43、寄存器的內容,實現(xiàn)輸出控制、制表、打印、數(shù)據通訊等)</p><p><b> 2.存儲器</b></p><p> 系統(tǒng)程序存儲器:存放系統(tǒng)工作程序(監(jiān)控程序)、模塊化應用功能子程序、命令、解釋、功能子程序的調用管理程序和系統(tǒng)參數(shù),不能由用戶直接存取。</p><p> 用戶程序存儲器:存放用戶程序。即用戶通過編程器輸入的用戶程序。&l
44、t;/p><p> 功能存儲器(數(shù)據區(qū)):存放用戶數(shù)據</p><p> PC的用戶存儲器通常以字(16位/字)為單位來表示存儲容量。</p><p> 注意:系統(tǒng)程序直接關系到PC的性能,不能由用戶直接存取,所以,通常PC產品資料中所指的存儲器形式或存儲方式及容量,是指用戶程序存儲器而言。</p><p> 3.I/O(輸入/輸出部件)
45、</p><p> I/O:CPU與現(xiàn)場I/O裝置或其他外部設備之間的連接部件。PLC提供了各種操作電平與驅動能力的I/O模塊,以及各種用途的I/O組件供用戶選用:輸入/輸出電平轉換、電氣隔離、串/并行轉換、數(shù)據傳送、A/D、D/A轉換、誤碼校驗、其他功能模塊。</p><p> I/O模塊可與CPU放在一起,也可遠程放置。通常,I/O模塊上還具有狀態(tài)顯示和I/O接線端子排。</
46、p><p> 4.編程器等外部設備</p><p> 編程器:PLC開發(fā)應用、監(jiān)測運行、檢查維護不可缺少的工具??煞譃楹唵涡停粗荒苈?lián)機編程;只能用指令清單編程。智能型,即既可聯(lián)機(Online),也可脫機(Offline)編程;可以采用指令清單(語句表)、梯形圖等語言編程。常可直接以電腦作為編程器,安裝相關的編程軟件編程。</p><p> 作用:用于用戶程序的
47、編制、編輯、調試、檢查和監(jiān)視。例如</p><p> 通過鍵盤和顯示器去檢測PLC內部狀態(tài)和參數(shù),或者通過通訊端口與CPU聯(lián)系,實現(xiàn)與PLC的人機對話。</p><p> 注意:編程器不直接加入現(xiàn)場控制運行。一臺編程器可開發(fā)、監(jiān)護許多臺PLC的工作。</p><p> 其他外設:磁盤、光盤、EPROM寫入器(用于固化用戶程序)、打印機、圖形監(jiān)視系統(tǒng)或上位計算機
48、等等。</p><p><b> 5.電源:</b></p><p> 內部電源:開關穩(wěn)壓電源,供內部電路使用;大多數(shù)機型還可以向外提供DC24V穩(wěn)壓電源,為現(xiàn)場的開關信號、外部傳感器供電。</p><p> 外部電源:可用一般工業(yè)電源,并備有鋰電池(備用電池),使外部電源故障時內部重要數(shù)據不致丟失。</p><p&g
49、t; 2.2.2 PLC程序的表達方式</p><p> 由PLC的工作原理可知:PLC是以程序的形式進行工作的,為此,需要把控制任務變換為程序表達。PLC的程序表達方法非常靈活,目前常用的表達方法有四種:梯形圖、指令、邏輯功能圖和高級語言。下面對這些表達方法作簡要說明。</p><p><b> 1、梯形圖 </b></p><p>
50、 梯形圖是一種圖形語言,它與傳統(tǒng)的繼電器電路非常相似,它仍沿用繼電器的觸點、線圈、串并聯(lián)等術語,所不同的是,梯形圖中每個元件的名稱和編號有PLC的特別規(guī)定;同一編號繼電器的觸點(既有常開又有常閉)可以根據需要無限引用;所有觸點及其構成的控制回路都是通過軟件編程實現(xiàn)其功能的,并無實際連線;此外梯形圖中所有的輸出元素都是安排在右側與母線相連,圖中每包含一個被控元素的邏輯段稱為一個梯級。梯形圖中繼電器的線圈、常開觸點及常閉觸點符號常用下圖中的
51、符號表示。梯形圖比較形象、直觀,對于熟悉繼電器控制表達方式的人來說,很容易接受。在PLC中,它是用得最多的一種程序表達方式。 </p><p><b> 圖2 梯形圖符號</b></p><p> 2、指令(語句表) </p><p> 令就是用助記符來表達PLC的各種功能,它類似于計算機的匯編語言,但又較之簡單得多。這種程序表達方式,
52、編程設備簡單,邏輯緊湊,目前各種PLC均有指令的編程功能。</p><p><b> 3、邏輯功能圖 </b></p><p> 這種方式基本上是采用半導體邏輯電路的邏輯方塊圖來表達的。對每一種邏輯功能都使用一個運算方塊,其運算功能由方塊內的符號確定。常用“與”、“或”、“非”三種邏輯功能表達控制邏輯。有關的輸入均畫在方塊的左邊,輸出畫在方塊的右邊。對于熟悉邏輯電
53、路和具有邏輯代數(shù)基礎的人來說,用這種方式編程感到較方便。</p><p><b> 4、高級語言 </b></p><p> 大型PLC中,為了進行數(shù)據處理、完成PID調節(jié)等較為復雜的控制。也采用BASIC、PASCAL等高級語言編程。目前,各類型PLC都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編程語言,其中以梯形圖和指令較為常用。</p><p> 2.2.
54、3 PLC的工作方式</p><p> PLC的工作方式是一種串行循環(huán)工作方式。其工作過程分三個階段進行,即輸入采樣階段、程序執(zhí)行階段和輸出刷新階段。當PLC開始上電運行時,首先清除I/O映像區(qū)的內容,然后進行自診斷,確認正常后開始掃描。對每個程序,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執(zhí)行,按指令步序號做周期性的程序循環(huán)掃描,如果無跳轉指令,則從第一條指令開始逐條執(zhí)行用戶程序,直到遇到結束符后返回第一條指令,如此周而復始不斷
55、循環(huán)。</p><p> 1.輸入采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