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測繪學基礎課程設計</b></p><p><b> 學院:礦業(yè)工程學院</b></p><p> 專業(yè):09級測繪1班</p><p><b> 目錄</b></p><p> 0 測區(qū)概述及實地勘測……………………………………………3&
2、lt;/p><p> 1 進度計劃…………………………………………………………3</p><p> 2 儀器及工具…………………………………………………………3</p><p> 3 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3</p><p> 3.1坐標系的選擇…………………………………………………3</p>
3、<p> 3.2平面圖根控制點的選擇………………………………………4</p><p> 3.3導線網(wǎng)的技術要求……………………………………………4</p><p> 3.4導線網(wǎng)的布設及觀測…………………………………………5</p><p> 3.5觀測結果的處理………………………………………………6</p><p>
4、4碎步測量……………………………………………………………9</p><p> 5 地形圖的拼接、檢查、整飾………………………………………9</p><p> 6 工期工及作人員數(shù)…………………………………………………10</p><p> 7經費預算……………………………………………………………10</p><p> 8設計實踐總結…
5、……………………………………………………10</p><p> 9附錄一………………………………………………………………12</p><p> 10附錄二……………………………………………………………13</p><p><b> 測區(qū)概述及實地勘測</b></p><p> 我們此次地形圖測量的測區(qū)為內蒙古科技
6、大學東西校園;而 我第三組測區(qū)位于本科院舊足球場與大學生活動中心一帶,該區(qū)地勢平坦,建筑物較少且主要以操場為主。還包含幾條校主道。參閱我校原測得數(shù)字圖及其它歷史測圖資料,所以,圖根平面控制網(wǎng)采用導線網(wǎng)布設;碎步測量采用經緯儀測繪法(J6);相關技術要求執(zhí)行地形圖測量規(guī)范規(guī)定。</p><p><b> 一、進度計劃表</b></p><p><b> 二
7、、儀器及工具</b></p><p> 經緯儀、鋼尺、三腳架、花桿、測圖板、量角器、大頭針、鉛筆</p><p> 三、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p><p> 平面控制網(wǎng)的建立,采用經緯儀導線法和三角網(wǎng)法測量。 </p><p> 1.坐標系的選擇,采用鋼院建筑坐標系;</p><p> 2.平面圖根
8、控制點的選擇</p><p> 1)相鄰點之間必須通視,點位能長期保存;</p><p> 2)便于加密、擴展和尋找;</p><p> 3)觀測視線超越(或旁離)障礙物應在1.3m以上;</p><p> 4)各相鄰三角點所構成的三角形,其邊長應接近規(guī)范規(guī)定的平均邊長,其角度一般不應小于;</p><p>
9、 5)便于加密和擴展低級網(wǎng),點位要選在視野遼闊,易于擴展、土層堅實、易于排水的地方。</p><p> 3.導線網(wǎng)的技術要求:我們采用四等閉合導線網(wǎng),其技術要求如下表</p><p> 注:表中n為測站數(shù)。</p><p> 4.導線網(wǎng)的布設及觀測</p><p> 導線網(wǎng)的布設(見附表一、二)</p><p>
10、; 1).導線應盡量布設成直伸形狀,相鄰邊長不宜相差過大。</p><p> 2).當導線平均邊長較短時,應控制導線邊數(shù)。當導線長度小于上表規(guī)定長度的1/3時,導線全長的絕對閉合差不應大于13cm;如果點位中誤差要求為2cm時,導線全長的絕對閉合差不應大于52cm。</p><p><b> 導線網(wǎng)的布設形式</b></p><p>
11、1.附和導線:布設在兩個已知控制點之間的導線。</p><p> 2.閉合導線:從某一已知點出發(fā),順序連結各個未知點,最后又閉合到該已知點的導線叫閉合導線。</p><p> 3.支導線:從一個已知控制點始,而終點為未知點的導線。</p><p> 4.導線網(wǎng):由若干已知點開始的幾條導線連接而形成的導線。</p><p><b&g
12、t; 轉折角的測定:</b></p><p> 1.一般觀測左角,但是閉合導線要觀測內角;</p><p> 2.只有兩個方向時,用測回法;≥3個方向時方向法;</p><p> 3.邊長短時,注意對中;</p><p> 4.測前對儀具認真檢驗;</p><p> 5.盡量采用三聯(lián)架法;<
13、;/p><p> 邊長的測定:采用普通鋼尺丈量。</p><p><b> 5.觀測結果的處理</b></p><p> 1).觀測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整理和檢查外業(yè)觀測手簿。確認觀測成果全部符合本規(guī)范規(guī)定后,方可進行計算</p><p> 2).內業(yè)計算中數(shù)字取值精度要求</p><p>
14、N條導線時測角中誤差計算公式:</p><p><b> 坐標計算:</b></p><p> 1).反算坐標方位角: </p><p> RMA=tan -1(YM-YA)/(XM-XA)</p><p><b> RMA→ αMA </b></p><p> 2
15、).推算各邊坐標方位角:</p><p> α后= α前+β±180°</p><p> 3).正算各點坐標增量:</p><p> ΔXi=Si×cos αi</p><p> ΔYi=Si×sin αi </p><p> 4).推算各點坐標:</p>
16、<p> Xi=X i-1+ ΔXi </p><p> Yi=Y i-1+ ΔYi</p><p> 坐標閉合差:終點坐標的計算值與已知值的差值。</p><p> 方位角閉合差:終邊坐標方位角的推算值與已知值的差值。</p><p> 各閉合差的允許限差:</p><p> 1).坐標方位角
17、閉合差:</p><p> 2).全長閉合差與相對閉合差</p><p> ?、賹Ь€全長閉合差:導線坐標閉合差共同影響下點的位移值。</p><p> ?、趯Ь€全長相對閉合差:導線的全長閉合差與全長的比值,寫成分子為一的形式。</p><p><b> 四、碎步測量</b></p><p>
18、 根據(jù)平面圖根控制點和二級圖根加密點,利用經緯儀測繪法測量各特征碎步點;安置儀器、定向、立尺、觀測、記錄、計算并展繪碎步點。</p><p> 五、 地形圖的拼接、檢查、整飾</p><p> 在地形圖測繪時,當側區(qū)面積較大、按照確定的比例尺在一幅圖內測繪不完整個測區(qū)時,需要分幅測繪。由于測量和繪圖誤差的影響,在相鄰圖幅交接處,常出現(xiàn)同一地物錯位、同一條等高線錯開而使得地物和地貌不吻合
19、的現(xiàn)象。在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正確的前提下,對相鄰的地物和地貌符號進行平均配賦。測圖結束后,要對測量成果、成圖資料進行嚴格的檢查和抽查,在確保質量的情況下才能交付制圖應刷和曬圖。當?shù)匦螆D拼接與檢查完成后,要進行整飾工作。</p><p> 六、工期及工作人員數(shù)</p><p> 測前準備工作2天,測量工作17天,地形圖輸出與整理實習報告2天,共計21天。</p>
20、<p> 工作人員:立尺人員二名,儀器操作者一名,繪圖人員一名記錄數(shù)據(jù)和計算數(shù)據(jù)人員各一名,共計六名。</p><p><b> 七、經費預算</b></p><p><b> 八、設計實踐總結</b></p><p> 通過此次課程設計,使我更加扎實的掌握了測量學基礎方面的知識,在設計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一
21、些問題,但經過一一的思考與查閱資料,最終我們都找出了原因所在,完成各項內容。實踐出真知,通過親自動手實踐,使我們掌握的知識不再是紙上談兵。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改正,不斷領悟,不斷獲取新的方法。這次課程設計終于順利完成了,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最后在董老師的指導下,終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會的發(fā)展和學習實踐過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問題就想到要退縮,一定要不厭其煩的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然后
22、一一進行解決。課程設計誠然是一門專業(yè)課,給我很多專業(yè)知識以及專業(yè)技能上的提升,同時又是一門講道課,一門辯思課,給了我許多道,給了我很多思,給了我莫大的空間。實踐過程中,也對團隊精神的進行了考察,讓我們在合作起來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體會喜悅的心情。果然是團結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間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換來最終完美的結果。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