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運輸機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1.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p><p>  設計用于帶式運輸機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見圖。</p><p><b>  原始條件和數(shù)據(jù):</b></p><p>  連續(xù)單向運轉,運輸機工作平穩(wěn),空載起動,使用期限10年,兩班制工作。輸送帶速度允許誤差為±5%。其中減速器由一般規(guī)模廠小批量生產。</p

2、><p>  全體同學注意:數(shù)據(jù)編號為單號的,設計的為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數(shù)據(jù)編號為雙號的,設計的為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p><p>  2.1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p><p>  2.1.1傳動方案的確定</p><p>  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方案如圖2-1所示。</p><p><b>  圖2-

3、1</b></p><p>  2.1.2電動機的選擇</p><p><b>  1.選擇電機的類型</b></p><p>  根據(jù)用途選用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電壓380v。</p><p><b>  2.選擇電機的功率</b></p><p><b

4、>  輸送帶所需功率</b></p><p>  查表2-1,取v帶傳動效率,,軸承效率,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效率,聯(lián)軸器效率,卷筒效率,得電機所需功率為</p><p>  由表8-2,可選取電動機的額定功率</p><p>  3.電動機轉速的確定</p><p>  由,得輸送帶滾筒的轉速為</p><

5、p>  各種傳動比范圍由表2-2可知分別為,,總傳動比的范圍為那么電機的轉速范圍為</p><p>  符合這一要求的電動機同步轉速有1000和1500等多種。從成本及結構尺寸考慮,選用轉速為1500的電動機進行試算,其滿載轉速為1440,型號為Y112M-4 </p><p>  2.1.3傳動比的計算及分配</p><p>  1.總傳動比 <

6、/p><p><b>  2.分配傳動比</b></p><p>  取帶傳動的傳動比,則。</p><p>  2.1.4傳動裝置運動、動力參數(shù)的計算</p><p><b>  1.各軸轉速</b></p><p><b>  2.各軸功率</b><

7、;/p><p><b>  3.各軸轉矩</b></p><p>  2.2傳動件的設計計算</p><p>  2.2.1減速器外傳動件的設計</p><p><b>  1.確定設計功率</b></p><p>  由表8-6,查的工作情況系數(shù),則</p>&l

8、t;p><b>  2.選擇帶型</b></p><p>  根據(jù),,由圖8-2選擇A型V帶</p><p>  3.確定帶輪基準直徑</p><p>  由表8-7采用最小帶輪基準直徑,可選小帶輪直徑。則大帶輪直徑為</p><p><b>  4.驗算帶的速度</b></p>

9、<p><b>  帶速符合要求。</b></p><p>  5.確定中心距和v帶長度</p><p>  根據(jù),初步確定中心距,即</p><p>  為使結構緊湊,取偏低值,</p><p><b>  V帶計算基準長度為</b></p><p>  由表8

10、-8選V帶基準長度,則實際中心距為</p><p><b>  6.計算小輪包角</b></p><p>  式中,為將弧度轉換為角度的常數(shù)。</p><p><b>  7.確定V帶根數(shù)</b></p><p>  V帶的根數(shù)可用下式計算</p><p>  由表8-9查取

11、單根V帶所能傳遞的功率,功率增量為</p><p>  由表8-10查的,由表8-11查的,則</p><p>  由表8-12查得,由表8-8查的,則帶的根數(shù)為</p><p><b>  取5根</b></p><p><b>  8.計算初拉力</b></p><p>

12、  由表8-13查的V帶質量,那么初拉力為</p><p>  9.計算作用在軸上的壓力</p><p><b>  10.帶輪結構設計</b></p><p><b>  小帶輪結構 </b></p><p>  采用實心式,由表8-145.65查得Y112M電動機軸徑,由表8-15查得,,取

13、,則</p><p><b>  輪轂寬:</b></p><p><b>  取</b></p><p><b>  輪緣寬:</b></p><p><b>  大帶輪結構</b></p><p>  采用孔板式結構,輪緣寬可與

14、小帶輪相同,輪轂寬可與軸的結構設計同步進行。</p><p>  2.2.2減速器內傳動的設計計算</p><p>  1.選擇材料、 熱處理方式和公差等級</p><p>  考慮到帶式運輸機為一般機械,故大、小齒輪均選用45鋼。為制造方便采用軟齒面,小齒輪調質處理,大齒輪正火處理,選用8級精度</p><p>  由表8-17的小齒輪齒面

15、硬度為217~255HBW,取硬度值240HBW進行計算;大齒輪齒面硬度為162~217HBW,取硬度值200HBW進行計算。</p><p>  2.初步計算傳動的主要尺寸</p><p>  因為是軟齒面閉式傳動,故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進行設計,則有</p><p>  1)小齒輪傳遞的轉矩為</p><p><b>  2)試選

16、載荷系數(shù)</b></p><p>  3)由表8-18,取齒寬系數(shù)</p><p>  4)由表8-19查得彈性系數(shù)</p><p>  5)對于標準直齒輪,節(jié)點區(qū)域系數(shù)</p><p><b>  6)齒輪比</b></p><p>  7)確定齒輪齒數(shù)。初選小齒輪齒數(shù),則,取<

17、;/p><p><b>  8)重合度</b></p><p><b>  斷面重合度為</b></p><p><b>  軸向重合度為</b></p><p>  由圖8-3查得重合度系數(shù)</p><p><b>  9)許用接觸應力</

18、b></p><p>  由圖8-4e、a查得接觸疲勞極限應力為,</p><p>  小齒輪與大齒輪的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分別為</p><p>  由圖8-5查的壽命系數(shù),由表8-20取安全系數(shù),則</p><p><b>  取</b></p><p>  初算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有</p

19、><p><b>  3.確定傳動尺寸</b></p><p>  1)計算載荷系數(shù) </p><p>  由表8-21查得使用系數(shù) ,因</p><p>  由圖8-6查得動載荷系數(shù),由圖8-7查得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p><p>  ,由表8-22查得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則載荷系數(shù)</p&

20、gt;<p><b>  2)對進行修正</b></p><p>  因與有較大差異,故需對計算出的進行修正,即</p><p><b>  3)確定模數(shù)</b></p><p><b>  按表8-23,取</b></p><p><b>  4)計算

21、傳動尺寸</b></p><p><b>  中心矩為</b></p><p><b>  分度圓直徑為</b></p><p><b>  取</b></p><p><b>  取</b></p><p>  4.校

22、核齒根彎曲疲勞強度</p><p><b>  1)K、、m和同前</b></p><p><b>  2)齒寬</b></p><p>  3)齒形系數(shù)和應力修正系數(shù):</p><p>  由圖8-8查得,;由圖8-9查得,</p><p>  4)由圖8-10查得重合度系

23、數(shù)</p><p><b>  5)許用彎曲應力</b></p><p>  由圖8-4f、b查得彎曲疲勞極限應力為</p><p><b>  ,</b></p><p>  由圖8-11查得壽命系數(shù),由表8-20查得安全系數(shù),故</p><p>  5.計算齒輪傳動其他幾

24、何尺寸</p><p><b>  齒頂高 </b></p><p><b>  齒根高 </b></p><p><b>  全齒高 </b></p><p><b>  頂隙 </b></p><p><b&g

25、t;  齒頂圓直徑為</b></p><p><b>  齒根圓直徑為</b></p><p>  2.3齒輪上作用力的計算</p><p>  2.3.1.已知條件</p><p>  高速軸傳遞的轉矩為,轉速為,小齒輪分度圓直徑為</p><p>  2.3.2小齒輪1的作用力&l

26、t;/p><p><b>  1)圓周力為</b></p><p>  其方向與力作用點圓周速度方向相反</p><p>  2)徑向力為 </p><p>  2.2.3大齒輪2的作用力</p><p>  從動齒輪2各個力與主動齒輪1上相應的力大小相等,作用

27、方向相反。</p><p><b>  2.4軸的設計計算</b></p><p>  2.4.1合理布置圖面</p><p>  選擇A0圖紙繪制裝配圖。根據(jù)圖紙幅面大小與減速器齒輪傳動的中心距確定繪圖比例為1:1,采用三視圖表達裝配圖的結構。</p><p>  2.4.2繪出齒輪的輪廓</p><

28、;p>  在俯視圖上繪出齒輪傳動的輪廓圖,如下圖。</p><p><b>  圖2-2</b></p><p><b>  2.4.3箱體內壁</b></p><p>  在齒輪輪廓的基礎上繪制箱體的內壁,如下圖。</p><p><b>  圖2-3</b></

29、p><p><b>  2.5軸的設計計算</b></p><p>  軸的設計計算與軸上齒輪輪轂孔內徑及寬度、滾動軸承的選擇和校核、鍵的選擇和驗算、與軸連接的帶輪及半聯(lián)軸器的選擇同步進行。</p><p>  2.5.1高速軸的設計與計算</p><p><b>  1.已知條件</b></p&

30、gt;<p>  高速軸傳遞的功率,轉速,小齒輪分度圓直徑,齒輪寬度,轉矩</p><p><b>  2.選擇軸的材料</b></p><p>  因傳遞的功率不大,并對重量及結構尺寸無特殊要求,故由表8-26選用常用的材料45鋼,調質處理</p><p><b>  3.初算軸徑</b></p>

31、;<p>  因為高速軸外伸段上安裝帶輪,所以軸徑可按下式求得,通常取C=110~160,由表9-8取C=120,則</p><p>  考慮到軸上有鍵槽,軸徑應增大3%~5%,則</p><p><b>  取</b></p><p><b>  4.結構設計</b></p><p>

32、;  1)軸承部件的結構設計</p><p>  軸的初步結構設計及構想如2-4圖所示。為方便軸承部件的拆裝,減速器的集體采用剖分式結構。該結構減速器發(fā)熱量小,軸不長,故軸承采用兩端固定方式。然后,可按軸上零件的安裝順序,從處開始設計</p><p><b>  圖2-4</b></p><p><b>  2)軸段①的設計</

33、b></p><p>  軸段①上安裝帶輪,此段設計應與帶輪設計同步進行。由最小直徑可初定軸段①的軸徑,帶輪輪轂的寬度為(1.5~2.0),取為56mm,則軸段①的長度略小于轂孔寬度,取</p><p><b>  3)軸段②軸徑設計</b></p><p>  考慮帶輪的軸向固定及密封圈尺寸,帶輪用軸肩定位,軸肩高度為。軸段②的軸徑&l

34、t;/p><p>  ,該處軸的圓周速度,</p><p>  可選用氈圈油封。由表8-27,選取氈圈35 JB/ZQ 4606-1997,則 。由于軸段②軸段長度涉及因素較多,稍后再確定</p><p>  4)軸段③和⑦的設計</p><p>  軸段③和⑦安裝軸承,考慮齒輪只受徑向力和圓周力,所以選用球軸承即可,其直徑應既便于軸承安裝,又符

35、合軸承內徑系列?,F(xiàn)暫取軸承為6008,經過計算軸承軸承壽命不夠,改選6208軸承,由表8-28查得軸承內徑,寬度,內圈定位軸肩直徑,外圈定位凸肩內徑,故,該減速器齒輪的圓周速度小于2,故軸承采用脂潤滑,需要擋油環(huán),取擋油環(huán)端面到內壁距離,為補償箱體的鑄造誤差和安裝擋油環(huán),靠近箱體內壁的軸承端面至箱體內壁的距離取,則。通常一根軸上的兩個軸承取相同型號,則,</p><p>  5)軸段②的長度設計</p>

36、;<p>  軸段②的長度除與軸上零件有關外,還與軸承座寬度及軸承端蓋等零件有關。由表4-1知下箱座壁厚由公式計算,則,取,上箱座壁厚由公式計算,則,??;由于中心距,可確定軸承旁連接螺栓直徑M12,相應的,,箱體凸緣連接螺栓直徑M10,地腳螺栓直徑M16,軸承端蓋連接螺栓直徑M8,由表8-29取螺栓GB/T 5781-2000 M825。由表8-30可計算,取。軸承座寬度為</p><p>  取L

37、=50mm,取端蓋與軸承座間的調整墊片厚度為;為了在不拆卸帶輪的條件下,方便裝拆軸承端蓋連接螺栓,取帶輪凸緣端面至軸承端蓋表面的距離K=28mm,帶輪采用腹板式,螺栓的拆裝空間足夠,則有</p><p>  6)軸段④和⑥的設計</p><p>  該軸段間接為軸承定位,可取,齒輪兩端面與箱體內壁距離取,則軸段④和⑥的長度為</p><p><b>  7

38、)軸段⑤的設計</b></p><p>  軸段⑤上安裝齒輪,為便于安裝,應略大于,可初定,則由表8-31查得該處鍵的截面尺寸為,輪轂鍵槽深度為,該處齒輪輪轂鍵槽到齒根的距離為</p><p>  故該軸應設計成齒輪軸, </p><p>  8)箱體內壁之間的距離為</p><p>  9)力作用點間的距離</p

39、><p>  軸承力作用點距外圈距離,則</p><p><b>  5.鍵連接</b></p><p>  帶輪與軸段間采用A型普通平鍵連接,由表8-13得鍵的型號為鍵 GB/T 1096-1990</p><p><b>  6.軸的受力分析</b></p><p>  1)

40、畫軸的受力分析簡圖</p><p>  軸的受力簡圖如圖2-5b所示</p><p><b>  2)支承反力</b></p><p><b>  在水平面為</b></p><p>  式中負號表示與圖中所示力的方向相反,以下同</p><p>  在垂直平面上為 &l

41、t;/p><p>  軸承A的總支承反力為</p><p>  軸承B的總支承反力為</p><p><b>  3)彎矩計算</b></p><p><b>  在垂直平面上為</b></p><p><b>  合成彎矩,有</b></p>

42、<p>  4)畫彎矩圖如圖2-5c~e所示</p><p><b>  5)轉矩和轉矩圖</b></p><p><b>  圖2-5</b></p><p>  轉矩圖如圖2-5f所示</p><p><b>  7.校核軸的強度</b></p>

43、<p>  齒輪軸與點A處彎矩較大且軸頸較小,故點A剖面為危險剖面。</p><p><b>  其抗彎截面系數(shù)為</b></p><p><b>  抗扭截面系數(shù)為</b></p><p><b>  最大彎曲應力為</b></p><p><b>  扭

44、剪應力為</b></p><p>  按彎扭合成強度進行校核計算,對于單向轉動的轉軸,轉矩按脈動循環(huán)處理,故取折合系數(shù),則當量應力為</p><p>  由表8-26查得45鋼調質處理抗拉強度極限,由表8-23用插值法查得軸的許用彎曲應力。,強度滿足要求。</p><p>  8.校核鍵連接的強度</p><p>  帶輪處鍵連接

45、的擠壓應力為</p><p>  取鍵、軸及帶輪的材料都為鋼,由表8-33查得,強度足夠。</p><p><b>  9.校核軸承壽命</b></p><p><b>  1)當量動載荷</b></p><p>  由表8-28查得6208軸承得,軸承受力圖如圖2-6所示。因為軸承不受軸向力,軸承

46、A、B當量動載荷為</p><p><b>  圖2-6</b></p><p><b>  2)軸承壽命</b></p><p>  因,故只需校核軸承A,。軸承在100℃以下工作,由表8-34查得,對于減速器,由表8-35查得載荷系數(shù)。</p><p><b>  減速器預期壽命為&l

47、t;/b></p><p><b>  ,故軸承壽命足夠。</b></p><p>  2.5.2低速軸的設計計算</p><p><b>  1.已知條件</b></p><p>  低速軸傳遞的功率,轉速,傳遞轉矩</p><p>  ,齒輪2分度圓直徑,齒輪寬度&

48、lt;/p><p><b>  2.材料選擇</b></p><p>  因傳遞的功率不大,并對重量及結構尺寸無特殊要求,故選常用的45鋼,調質處理。</p><p><b>  3.初算軸徑</b></p><p>  取,低速軸外伸段的直徑可按下式求的:</p><p>  

49、軸與聯(lián)軸器連接,有一個鍵槽,應增大軸徑3%~5%,即</p><p><b>  圓整,取</b></p><p><b>  4.結構設計</b></p><p>  1)軸承部件的結構設計</p><p>  軸的初步結構設計及構想如圖2-7所示,該減速器發(fā)熱小,軸不長,故軸承采用兩端固定方式。

50、按軸上零件的安裝順序,從最細處開始設計。</p><p><b>  圖2-7</b></p><p><b>  2)軸段①的設計</b></p><p>  軸段①上安裝聯(lián)軸器,此段設計應與聯(lián)軸器的選擇設計同步進行。為補償聯(lián)軸器所連接兩軸的安裝誤差、隔離震動,選用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由表8-37,取,則計算轉矩</p

51、><p>  由表8-38查得GB/T 5014-2003中LX3型聯(lián)軸器符合要求:公稱轉矩為1250,許用轉速4750,軸孔范圍為30~48mm。結合伸出段直徑,取聯(lián)軸器轂孔直徑為42mm,軸孔長度為84mm,J型軸孔,A型鍵,聯(lián)軸器主動端代號為LX3 GB/T 5014-2003,相應的軸段①的直徑,其長度略小于轂孔寬度,取</p><p><b>  3)軸段②軸徑設計<

52、;/b></p><p>  在確定軸段②的軸徑時,應考慮聯(lián)軸器的軸向定位及密封圈的尺寸兩方面問題聯(lián)軸器用軸肩定位,軸肩高度。軸段②的軸徑,最終由密封圈確定,該處軸的圓周速度小于3,可選用氈圈油封,查表8-27,選用50 JB/ZQ4606-1997,則</p><p>  4)軸段③和軸段⑥軸徑設計</p><p>  軸段③及軸段⑥上安裝軸承,考慮齒輪沒有

53、軸向力存在,因此選用深溝球軸承,軸段③和軸段⑥直徑應便于安裝,又符合軸承內徑系列暫取軸承為6011,由表8-28查得軸承內徑,外徑,寬度,內圈定位軸肩直徑,外圈定位凸肩內徑,故選,則</p><p><b>  5)軸段④的設計</b></p><p>  軸段④上安裝齒輪,為便于齒輪的安裝,必須略大于,可初選定</p><p>  ,齒輪2輪

54、轂的寬度范圍為(1.2~1.5),取其輪轂寬 度等于齒輪寬度,其左端采用軸肩定位,右端采用軸套固定。為使套筒端面能 夠頂?shù)烬X輪端面,軸段④長度應比輪轂略短,由于,故取</p><p>  6)軸段②的長度設計</p><p>  軸段②的長度除與軸上的零件有關外,還與軸承座寬度及軸承端蓋等零件有關。軸承座寬度,軸承端蓋厚、軸承端蓋鏈接螺栓、軸承靠近箱體內壁的端面距箱體內壁距離、端蓋與軸

55、承座間的調整墊片厚度均同高速軸,為避免聯(lián)軸器輪轂外徑與端蓋螺栓的拆裝發(fā)生干涉,聯(lián)軸器輪轂端面與端蓋外端面的距離取,則有</p><p><b>  7)軸段⑤的設計</b></p><p>  該軸段為齒輪提供定位作用,定位軸肩的高度為,取,則,齒輪端面距箱體內壁距離為,取擋油環(huán)端面到內壁距離為,則軸段⑤的長度為</p><p>  8)軸段③

56、和軸段⑥的長度設計</p><p>  軸段⑥的長度,圓整取 </p><p><b>  軸段③的長度</b></p><p><b>  ,圓整,取</b></p><p>  9)軸上力作用點間距離</p><p>  軸承反力的作用點距軸承外圈大端面的距離,則由圖8-

57、17可得軸的支點及受力點間的距離為</p><p><b>  5.鍵連接</b></p><p>  聯(lián)軸器與軸段①及齒輪由于軸段④間采用A型普通平鍵鏈接,查表8-31可得其型號分別為鍵 GB/T 1096-1990和鍵 GB/T 1096-1990</p><p><b>  6.受力分析</b></p>

58、<p>  1)畫軸的受力分析簡圖</p><p>  軸的受力簡圖如圖2-8b所示</p><p><b>  圖2-8</b></p><p><b>  2)支承反力</b></p><p><b>  在水平面上為</b></p><p&

59、gt;<b>  在垂直平面上為</b></p><p>  軸承A、B的總支承反力為</p><p>  3)彎矩圖如圖2-8c、d和e所示</p><p>  在水平面上,齒輪所在軸截面為</p><p>  在垂直平面上,齒輪所在軸截面為</p><p>  合成彎矩,齒輪所在軸截面為<

60、;/p><p>  轉矩圖如圖2-8f所示,</p><p><b>  7.強度校核</b></p><p>  因齒輪所在軸截面彎矩大,同時截面還作用有轉矩,因此此截面為危險截面。其抗彎截面系數(shù)為</p><p><b>  抗扭截面系數(shù)為</b></p><p><b

61、>  彎曲應力為</b></p><p><b>  扭剪應力</b></p><p>  按彎扭合成強度進行校核計算,對于單向轉動的轉軸,轉矩按脈動循環(huán)處理,</p><p>  故取折合系數(shù),則當量應力為</p><p>  由表8-26查得45鋼調質處理抗拉強度極限,由表8-23用插</p

62、><p>  值法查得軸的許用彎曲應力。,強度滿足要求。</p><p><b>  8.校核鍵強度</b></p><p>  齒輪2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為</p><p>  取鍵,軸及齒輪的材料都為鋼,由表8-33查得,強度足夠。</p><p>  聯(lián)軸器處的鍵的擠壓應力為</p>

63、<p><b>  故其強度也足夠</b></p><p><b>  9.校核軸承壽命</b></p><p><b>  1)當量動載荷</b></p><p>  由表8-28查得6011軸承。因軸承不受軸向力,如圖2-9所示,有</p><p><b&

64、gt;  圖2-9</b></p><p><b>  2)軸承壽命</b></p><p>  ,軸承在100℃以下工作,由表8-34查得,對于減速器,由表8-35查得載荷系數(shù),則</p><p><b>  ,故軸承壽命足夠。</b></p><p>  2.6減速器箱體的結構尺寸&

65、lt;/p><p>  2.7潤滑油的選擇與計算</p><p>  齒輪選擇全損耗系統(tǒng)用油L-AN68潤滑油潤滑,潤滑油深度為5.7cm,箱體底面尺寸為8.5cm32.25cm,箱體內所裝潤滑油量為</p><p>  V=8.532.255.7=1562.51</p><p>  該減速器所傳遞的功率3.43kw,對于單級減速器,每傳遞1kw

66、的功率,需油量為350,則該減速器所需油量為</p><p>  潤滑油量基本滿足要求。</p><p>  軸承采用鈉基潤滑脂,潤滑脂牌號為ZN-2。</p><p>  2.8裝配圖和零件圖</p><p><b>  2.8.1附件設計</b></p><p>  1.檢查孔及檢查孔蓋<

67、;/p><p>  檢查孔尺寸為110mm70mm,位置在傳動件嚙合區(qū)上方;檢查孔蓋尺寸為130mm90mm。</p><p><b>  2.油面指示裝置</b></p><p>  選用油標尺M16,由表8-40可查相關尺寸。</p><p><b>  3.通氣器</b></p>&

68、lt;p>  選用手提式通氣器,由圖2-10可查相關尺寸。</p><p><b>  圖2-10</b></p><p><b>  4.放油孔及螺塞</b></p><p>  設置一個放油孔。螺塞選用M141.5 JB/T 1700-2008,由表8-41可查相關尺寸,螺塞墊2214 JB/T 1700-200

69、8,由表8-42可查相關尺寸。</p><p><b>  5.起吊裝置</b></p><p>  上箱蓋采用吊環(huán),箱座上采用吊鉤,表8-43可查相關尺寸。</p><p><b>  6.起箱螺釘</b></p><p>  起箱螺釘查表8-29,取螺釘GB/T 5781-2000 M1035。

70、</p><p><b>  7.定位銷</b></p><p>  定位銷查表8-44,采用GB/T 5781-2000 630兩個定位銷。</p><p>  2.8.2繪制裝配圖和零件圖</p><p><b>  見附圖</b></p><p><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