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蓋注塑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b></p><p><b>  二0一一 年六月 </b></p><p> 題目</p><p> 桶蓋模具設計</p><p>  河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畢業(yè)設計</p><p><b>  桶蓋模具設計</b&

2、gt;</p><p>  指導教師: </p><p>  專業(yè)名稱: 模具設計與制造 </p><p>  論文提交日期: </p><p>  論文答辯日期: </p><p&

3、gt;  論文評閱人: </p><p><b>  目錄</b></p><p><b>  摘 要I</b></p><p><b>  第一章 緒論1</b></p><p>  第二章 零件工藝性分析2</p>

4、<p>  2.1塑料產(chǎn)品分析及選用材料2</p><p>  2.2塑料結(jié)構(gòu)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質(zhì)量分析2</p><p>  第三章 模具與注射機的關(guān)系3</p><p>  3.1注射機的選用3</p><p>  3.2注射壓力的校核3</p><p>  3.3鎖模力的校核4</p&g

5、t;<p>  3.4開模行程與推出機構(gòu)的校核5</p><p>  第四章 模具結(jié)構(gòu)的設計6</p><p>  4.1分型面的選擇6</p><p>  4.2確定型腔的數(shù)量及排列方式7</p><p>  第五章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8</p><p>  5.1主流道的設計8</p&g

6、t;<p>  5.2.分流道的設計9</p><p>  第六章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計算11</p><p>  第七章 導柱導向機構(gòu)的設計13</p><p>  第八章 脫模機構(gòu)的設計14</p><p>  8.1何為脫模機構(gòu)14</p><p>  8.2脫模機構(gòu)的設計原則14<

7、;/p><p>  第九章 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設計15</p><p>  9.1冷卻系統(tǒng)設計15</p><p>  9.2冷卻系統(tǒng)設計原則16</p><p><b>  結(jié)論17</b></p><p><b>  參考文獻18</b></p><

8、p>  致謝…………………………………………………………………………………………… 19</p><p><b>  摘 要</b></p><p>  本說明書是桶蓋注射模設計的詳細設計過程,包括分析,說明,與計算過程。說明書由十一章組成,主要闡述了此模具設計的全過程。對模具的澆注系統(tǒng)、模具的成型部分的結(jié)構(gòu)、頂出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注射機的選擇及有關(guān)參數(shù)的校核,

9、都有詳細的設計說明。</p><p>  本設計對桶蓋進行的注塑模設計,利用UG軟件對塑件進行了實體造型,對塑件結(jié)構(gòu)進行了工藝分析。明確了設計思路,確定了注射成型工藝過程并對各個具體部分進行了詳細的計算和校核。如此設計出的結(jié)構(gòu)可確保模具工作運用可靠,保證了與其他部件的配合。最后用autoCAD繪制了一套模具裝配圖和零件圖。</p><p>  本次設計是對畢業(yè)生在大學三年中所學知識的一次全

10、面的素質(zhì)與能力的綜合檢驗。值此之際,向?qū)Ρ敬卧O計提出寶貴意見的指導老師和同學們致以衷心的感謝!由于水平有限,如有錯誤之處,望各位老師指正。</p><p>  關(guān)鍵詞:塑料模設計、模具設計、常用塑料模材料、設計。</p><p><b>  Abstract</b></p><p>  This manual is barrelhead the

11、 detailed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analysis, description, and calculation process. Composed of instructions from the eight chapters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mold design process. Gating system of

12、 the mold, mold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top out of the system, cooling systems, injection machine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choice of checking, there is a detailed design specification</p><p>

13、  The design of the barrelhead carried out in injection mold design, plastic parts using UG software had solid model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stic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Clear design ideas, determine the injec

14、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to specific parts of a detailed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The structure of such a design work to ensure that the use of molds and reliable to ensure that the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components.

15、At last, autoCAD drawing a set of mold assembly drawings and p</p><p>  The design is three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have learned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he comprehe

16、nsive examinations. On this occasion, to the right of this valuable advice on the design of the guid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press my sincere thanks! Because of limited ability, if any is wrong with the, hope you c

17、orrected the teacher.</p><p>  Keywords: plastic mold design, mold design, plastic mold materials used, design.</p><p><b>  第一章 緒論</b></p><p>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狀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狀和尺寸制

18、品的工具。在各種材料加工工業(yè)中廣泛的使用著各種模具。對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產(chǎn)出在尺寸精度、外觀、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滿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動化操作簡便;從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結(jié)構(gòu)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p><p>  現(xiàn)代生產(chǎn)中,合理的加工工藝、高效的設備、先進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項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對實現(xiàn)材料加工工藝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設計起著重要的作用。

19、高效的全自動設備也只有裝上能自動化生產(chǎn)的模具才有可能發(fā)揮其作用,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種和產(chǎn)量需求很大,對模具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促進模具的不斷向前發(fā)展。</p><p>  畢業(yè)設計(論文)是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最后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既是對學生學習、實踐與研究的全面總結(jié),又是對學生素質(zhì)與能力的一次綜合檢驗,還是學生畢業(yè)資格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jù)。其目的有以下幾方面:<

20、;/p><p>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p><p>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種資料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p><p> ?。?)提高學生設計、計算和繪圖的能力。提高學生實驗研究和數(shù)據(jù)處理的能力。</p><p>  

21、(4)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分析、總結(jié)提高、編制設計說明書及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p><p> ?。?)提高學生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p><p>  本次設計的題目是“桶蓋模具設計”,其內(nèi)容為:</p><p>  1.學會觀察產(chǎn)品,對產(chǎn)品進行分析,考慮模具設計的各種因素,選塑料,了解塑料各種系數(shù)!</p><p>  2.用UG把模具核

22、心的部分:凸凹模分割出來,接著各鑲塊、滑塊和斜頂;</p><p>  3.進一步完善凸凹模和各細微結(jié)構(gòu);</p><p>  4.調(diào)用EMX中適合的模架完成模架設計;</p><p>  5.在UG中出模具轉(zhuǎn)配圖和模仁圖,以及對模架板塊需要再加工的各件工程圖;</p><p>  6.把UG工程圖轉(zhuǎn)入AUTOCAD中進行完善。</p&

23、gt;<p>  第二章 零件工藝性分析</p><p>  2.1塑料產(chǎn)品分析及選用材料</p><p><b>  圖2產(chǎn)品圖</b></p><p>  本產(chǎn)品為強力100A食品桶的蓋,材料要求耐熱無毒無味,表面要求要有一般的光滑,</p><p>  由此根據(jù)產(chǎn)品的塑料性能,需用PP (聚丙烯)料

24、,英文名稱:Polypropylene。查[1]表ρ347可得塑料收縮率1.0~2.5%。取1.5%。</p><p>  根據(jù)[1] ρ57表3-1得PP料的注塑工藝條件注塑模工藝條件: </p><p>  干燥處理:如果儲存適當則不需要干燥處理。 </p><p>  熔化溫度:220~275℃,注意不要超過275℃。 </p><p>

25、;  模具溫度:40~80℃,建議使用50℃。結(jié)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溫度決定。 </p><p>  注射壓力:70~120MPa。 </p><p>  注射速度:通常,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內(nèi)部壓力減小到最小。如果制品表面出現(xiàn)了缺陷,那么應使用較高溫度下的低速注塑。</p><p>  2.2塑料結(jié)構(gòu)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質(zhì)量分析</p><p>  

26、從塑料外型觀看,該塑料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簡單,為中空外殼,需注意的是該產(chǎn)品兩側(cè)面為內(nèi)凹曲面,中間頂端凸起留有較小縫隙,因此從加工工藝性考慮,兩側(cè)凹曲面需做出兩個小鑲件,分模合理,使模具能更好地加工制造。</p><p>  第三章 模具與注射機的關(guān)系</p><p>  模具型腔能否充滿與注射機允許的最大注射量密切相關(guān),設計模具時,應保證注射模內(nèi)所需熔體總量在注射機實際的最大注射的范圍內(nèi)。<

27、/p><p><b>  3.1注射機的選用</b></p><p>  選用注射機時,通常是以某塑件(或模具)實際需要的注射量初選某一。</p><p>  公稱注射量的注射機型號,然后依次對該機型的公稱注射壓力、公稱鎖模力、模板行程以及模具安裝部分的尺寸一一進行校核。</p><p>  (1)確定型腔數(shù)目:由于產(chǎn)品比較

28、大!所以選擇一模一腔。</p><p> ?。?)根據(jù)模具型腔能否充滿與最大注射量關(guān)系,</p><p>  查[1] ρ103(4-4)得:公稱注射量≦80%注塑機最大注射量</p><p>  V塑件(總)=690556.614372925 mm^3 </p><p>  15%塑件=690556.614372925 *15%=1035

29、83.492155mm3</p><p>  因此公稱注射量=(690556.614372925+103583.492155)/0.8=982675.133mm3</p><p>  =982.675cm3 </p><p>  查[1]ρ107表4-1,選注塑機XS-ZY-1000,此型號其公稱注射量為1000cm3. 符合V實<V公。具體注射機規(guī)格

30、如下:</p><p>  3.2注射壓力的校核</p><p>  該項工作是效核所選注射機的公稱壓力P能否滿足塑件所成型時需要的注射壓力P0,查[1]ρ57表3-1得塑料PP的P0為70~120MPa,取100Mpa。而該型號注塑機公稱壓力P為121Mpa。符合P>P0。</p><p><b>  3.3鎖模力的校核</b></p&

31、gt;<p>  鎖模力是指注射機的鎖模機構(gòu)對模具所施加的最大夾緊力,當高壓的塑料熔體充填模腔時,會沿鎖模方向產(chǎn)生一個很大的脹型力。為此,注射機的額定鎖模力必須大于該脹型力,即:</p><p>  F鎖≥F脹=A分×P型 查[1]ρ103(4-3)得</p><p>  F鎖---注射機的額定鎖模力(N);<

32、/p><p>  P型---塑料熔體對型腔的成型壓力(Mpa);一般為注射壓力的80%</p><p>  A分---塑料和澆注系統(tǒng)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之和(mm²).</p><p>  P型=80%P注=100*80%=80 Mpa </p><p>  A分=3.14*(240*240-237*237)+3.14*5*5=4571

33、.84mm</p><p>  ∴F鎖≥F脹=A分×P型</p><p>  =4571.84×80 </p><p>  =365747.2(N)</p><p>  ≥4500(KN)。</p><p>  因此可得出結(jié)論:該注射機選用合格。</p><p>  3.4開

34、模行程與推出機構(gòu)的校核</p><p>  開模行程是指從模具中取出塑料所需要的最小開合距離,用H表示,它必須小于注射機移動模板的最大行程S。由于注射機的鎖模機構(gòu)不同,開模行程可按以下兩種情況進行校核:一種是開模行程與模具厚度無關(guān);二種是開模行程與模具厚度有關(guān)。我們這里選用的是開模行程與模具厚度無關(guān),且是單分型面注射模具。</p><p>  當開模行程與模具厚度無關(guān)時</p>

35、<p>  這種情況主要是指鎖模機構(gòu)為液壓-機械聯(lián)合作用的注射機,其模板行程是由連桿機構(gòu)的做大沖程決定的,而與模厚度是無關(guān)的。此情況又兩種類型:</p><p> ?、?對單分型面注射模,所需開模行程H為:</p><p>  S H = H1 + H2 + (5~10)mm 由查[1] ρ105(4-12)得:</p><p&g

36、t;  式中,H1—塑件推出距離(也可以作為凸模高度)(mm);</p><p>  H2—包括澆注系統(tǒng)在內(nèi)的塑高度(mm);</p><p>  S —注射機移動板最大行程(mm);</p><p>  H —所需要開模行程(mm)。</p><p>  通過我們的塑件產(chǎn)品分析:H=40+ 100.243457427+8= 148.2434

37、57427(mm)</p><p>  符合S=260≥H,可得該注射機符合要求。</p><p>  第四章 模具結(jié)構(gòu)的設計</p><p>  4.1 分型面的選擇</p><p>  如何確定分型面,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復雜。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澆注系統(tǒng)設計、塑件的結(jié)構(gòu)工藝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狀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

38、造、排氣、操作工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選擇分型面時應綜合分析比較,從幾種方案中優(yōu)選出較為合理的方案。選擇分型面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p><p>  1)盡量避免側(cè)凹或內(nèi)凸,盡量選用平面垂直分型面。</p><p>  2)盡量采用簡單分型面。</p><p>  3) 分型面應選在塑件外形最大輪廓處。</p><p>  4)

39、便于塑件順利脫模,盡量使塑件開模時留在動模一邊。</p><p>  5) 保證塑件的精度要求。</p><p>  6) 滿足塑件的外觀質(zhì)量要求。</p><p>  7) 便于模具加工制造。</p><p>  8)把抽芯或分型距離長的置于開模方向上。</p><p>  9) 對成型面積的影響。</p>

40、;<p>  10) 對排氣效果的影響。</p><p>  11)分型面設在臺階或轉(zhuǎn)角處,以免顯現(xiàn)分型痕跡。</p><p>  12) 對側(cè)向抽芯的影響。</p><p>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5)和第2)、第8)點。為了便于模具加工制造,應盡是選擇平直分型面工易于加工的分型面。對于本塑件,我采用了水平分型面,這樣可以使塑件比較容易脫出,另外也符合優(yōu)

41、化原則。分型面如圖4-1:</p><p><b>  圖4-1產(chǎn)品分型面</b></p><p>  4.2 確定型腔的數(shù)量及排列方式</p><p>  該塑件產(chǎn)品精度要求不高,采用一模一腔,型腔布置在模具中間,采用這樣的中間直接澆注系統(tǒng),能使型腔的產(chǎn)品的四周在很短時間內(nèi)澆滿,達到同時冷卻的目的,有利于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具體排樣圖如圖4-2:&

42、lt;/p><p><b>  圖4-2產(chǎn)品排樣圖</b></p><p>  第五章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p><p>  注塑模的澆注系統(tǒng)是指模具中從注塑機噴嘴開始到型腔入口為止的塑料熔體的流動通道,它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和澆口組成。它向型腔中的傳質(zhì),傳熱,傳壓情況決定著塑件的內(nèi)在和外表質(zhì)量,它的布置和安排影響著成型的難易程度和模具設計及加

43、工的復雜程度,所以澆注系統(tǒng)是模具設計中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p><p><b>  5.1主流道的設計</b></p><p>  主流道與注射機噴嘴接觸處多做成半球形的凹坑,兩者應嚴密的配合,避免高壓塑料熔體溢出,凹坑球半徑R2應比噴嘴球頭半徑R1大1-2mm。主流道小端直徑應比注射機噴嘴孔直徑大0.5-1mm。大端直徑應比分流道深度大1.5mm以上,其錐角不宜太大,

44、一般取20-60。當主流道貫穿幾塊模板時,必須采用主流道襯套,以避免在模板間的拼縫處溢料,以致主流道凝料無法脫出。主流道尺寸如圖2所示:主流道部分在成型過程中,其小端入口處與注射機噴嘴及一定溫度、壓力的塑料熔要冷熱交替地反復接觸,屬易損件,對材料的要求較高,因而模具的主流道部分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主流道襯套式(俗稱澆口套),以便有效地選用優(yōu)質(zhì)鋼材單獨進行工和熱處理。一般采用碳素工具鋼如T8A、T10A等,熱處理要求淬火53~57HRC

45、。主流道襯套應設置在模具的對稱中心位置上,并盡可能保證與相聯(lián)接的注射機噴嘴為同一軸心線。</p><p>  主流道具體結(jié)構(gòu)如圖5-1:</p><p>  圖5-1主流道示意圖</p><p>  5.2.分流道的設計</p><p>  在多型腔或單型腔多澆口(塑件尺寸大)時應設置分流道。分流道是指主流道末端與澆口之間這一段塑料熔體的流

46、動通道。它是澆注系統(tǒng)中熔融狀態(tài)的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前,通過截面積的變化及流向變換以獲得平穩(wěn)流態(tài)的過渡段,因為這個產(chǎn)品的表面要求必須非常光滑,如果設置多個分流道的話那它的表面就有多個澆口,因此所設計的就直接進澆!分流道如圖5-2:</p><p>  圖5-2分流道示意圖</p><p>  第六章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計算</p><p>  模具中決定塑件幾何形狀

47、和尺寸的零件稱為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型芯、鑲塊、成型桿和成型環(huán)等。成型零件工作時,直接與塑料接觸,塑料熔體的高壓、料流的沖刷,脫模時與塑件間還發(fā)生摩擦。因此,成型零件要求有正確的幾何形狀,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較低的表面粗糙度,此外,成型零件還要求結(jié)構(gòu)合理,有較高的強度、剛度及較好的耐磨性能。</p><p>  設計成型零件時,應根據(jù)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結(jié)構(gòu)及使用要求,確定型腔的總體結(jié)構(gòu),選擇分型面和澆口位置,確定脫模

48、方式、排氣部位等,然后根據(jù)成型零件的加工、熱處理、裝配等要求進行成型零件結(jié)構(gòu)設計,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對關(guān)鍵的成型零件進行強度和剛度校核。</p><p><b>  成品結(jié)構(gòu)設計</b></p><p>  凹模采用組合式凹模,簡化了復雜凹模的加工工藝,減少了熱處理變形,拼合處有間隙利于排氣,便于模具維修,節(jié)省了貴重的模具鋼。為了保證組合式型腔尺寸精度和裝配的牢

49、固,減少塑件上的鑲塊的尺寸、形狀位置公差要求較高,組合結(jié)構(gòu)必須牢靠,鑲塊的機械的加工工藝性要好。因此,選擇合理的組合鑲拼結(jié)構(gòu)是非常重要的。</p><p>  凸模和型芯均是成型塑件內(nèi)表面的零件。凸模一般是指成型塑件中較大的、主要內(nèi)形的零件,又稱主型芯;型芯一般是指成型塑件上較小孔槽的零件。</p><p>  為了便于加工,形狀復雜的型芯往往采用鑲件拼組合式結(jié)構(gòu),組合式型芯的優(yōu)缺點和組合

50、式凹模的基本相同。設計和制造這類型芯時,必須注意結(jié)構(gòu)合理,應保證型芯和鑲塊的強度、防止熱處理時變形,應避免尖角與薄壁。小型芯靠得太近,熱處理時薄壁部位易開裂,將大的型芯制成整體式,再鑲?cè)胄〉男托尽?lt;/p><p>  在設計型芯結(jié)構(gòu)時,應注意塑料的溢料飛邊不應該影響脫模取件。溢料飛邊的方向塑件脫模方向相垂直,影響塑件的取出;溢料飛邊的方向與脫模方向一致,便于脫模。</p><p><

51、b>  圖6-1下模仁</b></p><p><b>  圖6-2上模仁</b></p><p>  第七章 導柱導向機構(gòu)的設計</p><p>  選用推桿推出:由于設置推桿位置的自由度大,因而推桿推出機構(gòu)是最常用的推出機構(gòu)。推桿的截面形狀設計為圓形,較容易達到推桿和模板或型芯上推桿孔的配合精度,另外圓形推桿還具有減少運

52、動阻力,防止卡死現(xiàn)象等優(yōu)點,損壞后還便于更換,且要均勻布置,保證推出機構(gòu)的正常運動。</p><p><b>  推料杠如圖7-1:</b></p><p><b>  圖7-1推料桿</b></p><p><b>  拉料桿</b></p><p>  開模時為將主流道和分

53、流道的冷凝料勾住,使塑件保留在動模一側(cè),便于脫模。采用拉料桿拉料形式,如下圖所示為Z形拉料桿形式:拉料杠如圖7-2:</p><p><b>  圖7-2拉料桿</b></p><p>  第八章 脫模機構(gòu)的設計</p><p><b>  8.1何為脫模機構(gòu)</b></p><p>  在注射成

54、型的每一循環(huán)中,都必須使塑件從模具型腔中或型芯上脫出,模具中這種出塑件的機構(gòu)稱為脫模機構(gòu)。</p><p>  8.2脫模機構(gòu)的設計原則</p><p>  制件推出(頂出)是注射成型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推出質(zhì)量的好壞將最后決定制品的質(zhì)量,因此,制品的推出是不可忽視的。在設計推出脫模機構(gòu)時應遵循下列原則。</p><p>  1)推出機構(gòu)應盡量設置在動模一側(cè) 由于

55、推出機構(gòu)的動作是通過裝在注射機合模機構(gòu)上的頂桿來驅(qū)動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推出機構(gòu)設在動模一側(cè)。正因如此,在分型面設計時應盡量注意,開模后使塑件能留在動模一側(cè)。</p><p>  2)保證塑件不因推出而變形損壞 為了保證塑件在推出過程中不變形、不損壞,設計時應仔細分析塑件對模具的包緊力和粘附力的大小,合理的選擇推出方式及推出位置。推力點應作用在制品剛性好的部位,如筋部、凸緣、殼體形制品的壁緣處,盡量避免推力點作用

56、在制品的薄平面上,防止制件破裂、穿孔,如殼體形制件及筒形制件多采用推板推出。 從而使塑件受力均勻、不變形、不損壞。</p><p>  3)機構(gòu)簡單動作可靠 推出機構(gòu)應使推出動作可靠、靈活,制造方便,機構(gòu)本身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硬度,以承受推出過程中的各種力的作用,確保塑件順利脫模。</p><p>  4)良好的塑件外觀 推出塑件的位置應盡量設在塑件內(nèi)部,或隱蔽面和非裝飾面,對于透明塑

57、件尤其要注意頂出位置和頂出形式的選擇,以免推出痕跡影響塑件的外觀質(zhì)量。</p><p>  5)合模時的正確復位 設計推出機構(gòu)時,還必須考慮合模時機構(gòu)的正確復位,并保證不與其他模具零件相干涉。推出機構(gòu)的種類按動力來源可分為手動推出,機動推出,液壓氣動推出機構(gòu)。</p><p>  本套模具的推出機構(gòu)為機動推出,形式較為簡單。只采用推桿推出。其布置形式見裝配圖。</p><

58、;p>  第九章 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設計 </p><p>  9.1 冷卻系統(tǒng)設計</p><p>  在注塑成型過程中,模具的溫度直接影響到塑件成型的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由于各種塑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藝要求不同,模具的溫度要求也不同。普通的模具通入常溫的水進行冷卻,通過調(diào)節(jié)水的流量就可以調(diào)節(jié)模具的溫度,為了縮短成型周期,還可以把常溫的水降低溫度后再通入模內(nèi),可以提高成型效率。對于高熔點,流動

59、性差的塑料,流動距離長的制件,為了防止填充不足,有時也在水管中通入溫水把模具加熱。如我們的塑件是大型的制品,則需要對模具進行人工冷卻。</p><p>  9.2 冷卻系統(tǒng)設計原則</p><p>  1)盡量保證塑件收縮均勻,維持模具的熱平衡;</p><p>  2)冷卻水孔的數(shù)量越多,孔徑越大,則對塑件的冷卻效果越好;</p><p>

60、  3)澆口處加強冷卻,冷卻水從澆口處進入最佳;</p><p>  4)應降低進水和出水的溫差,進出水溫差一般不超過5℃;</p><p>  5)冷卻水的開設方向以不影響操作為好,對于矩形模具,通常沿寬度方向開設水孔;</p><p>  6)避免與模具的其他機構(gòu)發(fā)生干涉。</p><p>  由于冷卻水道的位置、結(jié)構(gòu)形式、孔徑、表面狀態(tài)

61、、水的流速、模具材料等多因素都會影響模具的熱量向冷卻水傳遞,精確計算較困難,時間生產(chǎn)中通常都是根據(jù)模具的結(jié)構(gòu)確定冷卻水路,通過調(diào)節(jié)水溫,流速來滿足要求。受模具結(jié)構(gòu)的限制,冷卻水路布置如圖9所示。</p><p><b>  圖9冷卻水路示意圖</b></p><p><b>  結(jié)論</b></p><p>  三年的大學

62、生活就快走入尾聲,我們的校園生活就要劃上句號,心中是無盡的難舍與眷戀。從這里走出,對我的人生來說,將是踏上一個新的征程,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回首三年,取得了些許成績,生活中有快樂也有艱辛。感謝老師三年來對我孜孜不倦的教誨,對我成長的關(guān)心和愛護。 學友情深,情同兄妹。三年的風風雨雨,我們一同走過,充滿著關(guān)愛,給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記憶。  

63、  在我的十幾年求學歷程里,離不開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是他們辛勤的勞作,無私的付出,為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我才能順利完成完成學業(yè),感激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撫養(yǎng)與培育。    最后,我要特別感謝梁豐老師。是他在我畢業(yè)的最后關(guān)頭給了我們巨大的幫助與鼓勵,使我能夠順利完成畢業(yè)設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梁豐老師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shù)闹螌W精神和深厚的理論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淺。他無論在理

64、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給與我很大的幫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這對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有一種巨大的幫助,感謝他耐心的輔導。</p><p><b>  參考文獻</b></p><p>  [1] 屈華昌. 塑料成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2出版社.007.</p><p>  [2] 胡瑢華、甘澤新. 公差配合與測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65、. 2007.</p><p>  [3] 張云杰 UGNX4.0.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p><p>  [4] 劉力.《機械制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p>  [5] 中國塑料行業(yè)網(wǎng)http://www.su-liao.com/news/jishu/40517.html </p><p><b&g

66、t;  致 謝</b></p><p>  本文是在指導老師梁豐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梁豐老師嚴謹求實的治學態(tài)度、誨人不倦的敬業(yè)精神,學識淵博使學生受益匪淺。謹此向梁豐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p><p>  感謝我的父母對我始終如一的關(guān)懷與支持,正是他們偉大而無私的關(guān)愛,使我在前進的道路上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上,我會銘記他們的教誨,向著自己的

67、人生目標努力前進,自己的不懈奮斗就是對父母含辛養(yǎng)育的最好報答。</p><p>  同時也要感謝所有關(guān)心和幫助過我的院系領(lǐng)導,各位老師和同學,還要感謝</p><p>  同組的同學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熱心的給予幫助,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照顧和鼓勵。 衷心感謝評審論文的各位老師,敬請對本文提出寶貴的意見。</p><p>  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