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畢業(yè)設計--公路施工圖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畢 業(yè) 設 計 [論 文]</p><p>  題目: 2號黑體</p><p><b>  系 別:</b></p><p><b>  專 業(yè):</b></p><p><b>  姓 名:</b></p>&l

2、t;p><b>  學 號:</b></p><p><b>  指導教師:</b></p><p><b>  年 月 日</b></p><p>  (用阿拉伯數(shù)字,居中)</p><p><b>  畢業(yè)設計(論文)</b><

3、;/p><p><b>  任  務  書</b></p><p>  城建學院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p><p>  注:任務書必須由指導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后,由指導老師下達并交教研室主任審核后發(fā)給學生,最后同學生畢業(yè)論文等其它材料一起存檔。</p><p>  畢業(yè)設計(論文)成績評定</p>&l

4、t;p><b>  答辯小組評定意見</b></p><p>  一、評語(根據(jù)學生答辯情況及其論文質量綜合評定)。</p><p>  二、評分(按下表要求評定)</p><p>  答辯小組成員簽字 </

5、p><p>  年 月 日 </p><p><b>  畢業(yè)答辯說明</b></p><p>  1、答辯前,答辯小組成員應詳細審閱每個答辯學生的畢業(yè)設計(論文),為答辯做好準備,并根據(jù)畢業(yè)設計(論文)質量標準給出實際得分。</p><p>  2、嚴肅認真組織答辯,公平、公正地給出答辯成績。</p>

6、;<p>  3、指導教師應參加所指導學生的答辯,但在評定其成績時宜回避。</p><p>  4、答辯中要有專人作好答辯記錄。</p><p><b>  指導教師評定意見</b></p><p>  一、對畢業(yè)設計(論文)的學術評語(應具體、準確、實事求是):</p><p>  簽字:

7、 </p><p>  年 月 日</p><p>  二、對畢業(yè)設計(論文)評分[按下表要求綜合評定]。</p><p><b> ?。?)理工科評分表</b></p><p><b> ?。?)文科評分表</b></p><p>  

8、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p><p><b>  摘 要</b></p><p>  本設計為葉縣至舞鋼段公路線設計該公路為山嶺丘區(qū)道路,設計等級為一級公路,設計時速為100km/h,各線全長2860.106m,采用雙向四車道設計,設計的年限為15年。</p><p>  設計首先在

9、1:2000地形圖上定線,然后對多種方案比選,確定最佳線路,然后進行縱斷面,橫斷面設計,最后記性路基路面設計,然后編制設計說明書,最后出圖。</p><p>  關鍵詞:道路等級;平曲線;豎曲線;路基;路面。</p><p><b>  Abstract</b></p><p>  Abstract design (thesis) conten

10、t without notes and comments in a brief statement, a statement should be the third person. It should have the independence and self-contained, ie not read (thesis) the text, you can obtain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

11、contents of the summary should be included with the design (thesis) the same amount of key information for readers to determine the need to read The full text of abstracts and other secondary literature is also available

12、 for use.</p><p>  Key words: key word1, key word2, key word3, key word4, key word5</p><p><b>  目 錄</b></p><p><b>  前 言1</b></p><p>  1 工程設計

13、說明書2</p><p>  1.1道路所在區(qū)氣象資料2</p><p>  1.2沿線植被及土壤分布情況2</p><p>  1.3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況2</p><p>  1.4交通量資料2</p><p><b>  2 道路選線3</b></p><p

14、>  3 平面線形設計4</p><p><b>  3.1直線4</b></p><p><b>  3.2圓曲線4</b></p><p>  3.3緩和曲線長度及參數(shù)的確定4</p><p>  3.3.1緩和曲線長度LS的確定4</p><p>  3

15、.3.2平曲線的要素計算:4</p><p><b>  3.4視距保證4</b></p><p>  4 道路縱斷面設計5</p><p>  4.1道路縱斷面設計概述5</p><p>  4.2縱坡及坡長設計5</p><p>  4.2.1縱坡設計一般要求5</p>

16、<p>  4.2.2最大縱坡5</p><p>  4.2.3最小縱坡5</p><p><b>  4.3坡長限制5</b></p><p>  4.3.1最大坡長限制6</p><p>  4.3.2最小坡長限制6</p><p>  4.3.3合成坡度6</

17、p><p>  5 豎曲線設計7</p><p>  5.1豎曲線設計的限制因素7</p><p>  5.2豎曲線設計的一般要求7</p><p>  5.3豎曲線幾何要素計算公式及其曲線要素7</p><p>  5.3.1豎曲線幾何要素計算公式7</p><p>  5.3.2計算

18、豎曲線要素7</p><p>  6 道路平、縱線形組合設計9</p><p>  6.1平、縱組合的設計原則9</p><p>  6.2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9</p><p>  6.3 平縱線形設計中應避免的組合9</p><p>  7 道路橫斷面的設計10</p><p&g

19、t;  7.1橫斷面的組成10</p><p>  7.1.1車道路的確定10</p><p>  7.1.2車道寬度的確定以及露肩寬度的確定10</p><p>  7.1.3路基寬度的確定10</p><p>  7.2 超高加寬的計算10</p><p>  7.3 路基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及調配11<

20、;/p><p>  7.3.1 橫斷面面積計算11</p><p>  7.3.2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11</p><p>  7.3.3路基土石方調配11</p><p><b>  8 路基設計13</b></p><p>  8.1路基路面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13</p><

21、p>  8.2.路基設計13</p><p>  8.2.1路基的類型13</p><p>  8.2.2路基寬度的確定13</p><p>  8.2.3 路基高度15</p><p>  8.3路基邊坡坡度15</p><p>  8.4 路基壓實16</p><p>  

22、8.5路基附屬設施17</p><p>  8.5.1取土坑與棄土場17</p><p>  8.5.2,護道坡與碎落臺17</p><p><b>  9 路面設計18</b></p><p>  9.1路面結構分層18</p><p>  9.2 路面材料配合比設計18</p

23、><p>  9.2.1試驗材料的確定18</p><p>  9.2.2路面材料配合比設計18</p><p>  9.2.3初擬路面結構20</p><p>  9.2.4結構厚度計算21</p><p>  9.2.5各層客許彎拉應力:21</p><p>  10 擋土墻設計23

24、</p><p>  10.1排水設施23</p><p>  10.2沉降縫與伸縮縫23</p><p>  10.3擋土墻布置:23</p><p>  11 路基防護與加固24</p><p>  11.1 坡面防護24</p><p>  11.1.1植物防護24</p

25、><p>  11.1.2工程防護24</p><p>  11.2軟土地基加固24</p><p>  12 道路排水及附屬措施設計25</p><p>  12.1路基排水25</p><p>  12.2 排水設施分類25</p><p>  12.2.1 地面排水溝渠25<

26、/p><p>  12.2.2地下排水溝管25</p><p>  12.3路基排水綜合設計25</p><p>  12.3.1路面排水25</p><p>  12.3.2路面內部排水25</p><p>  12.3.3邊溝排水設計25</p><p>  結 論(與建議)27&

27、lt;/p><p><b>  致 謝28</b></p><p>  參考文獻………………………………………………………………………………………… 29</p><p><b>  前 言</b></p><p>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對于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顯著,教育在經濟與社

28、會發(fā)展中的低位越來越重要,作為即將踏出校門的大學生,我深知在學校學習的重要遺跡對能力,實踐鍛煉的重要。</p><p>  畢業(yè)設計也即實踐環(huán)節(jié),這對我們把理論知識轉為實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求掌握道路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的同時提高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的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p><p>  通過設計,可以幫助我們隊該專業(yè)理解的加深,全面復習了大學

29、期間所學的專業(yè)課,提高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p><p>  在本設計的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標準,規(guī)范,教材和論文,在此向有關編著作者表示感謝,同時非常感謝給予我們指導的各位老師!因水平有限,定有許多錯誤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p><p>  1 工程設計說明書</p><p>  1.1道路所在區(qū)氣象資料</p><p>  

30、路線經過屬于亞熱帶山地季風性濕潤氣候,冬天少嚴寒,夏季無酷暑,春遲秋早,霧多濕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7.8~17.4攝氏度。年日照1160~1600小時,常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當?shù)囟嗄昶骄畲髢錾顬?.0米,該工程沿線山體穩(wěn)定,無不良地質狀況,沿線土質為粉質亞粘土,地下水位2.6米,地表無積水。</p><p>  1.2沿線植被及土壤分布情況</p><p>  

31、本工程沿線樹木較多,沿線多為粘質土,上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地質狀況不良需慎重選線。</p><p>  1.3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況</p><p>  道路沿線可開采碎石,沙礫,并有粉煤灰,礦渣,爐渣,石灰,水泥等材料供應,有小型采石場和石灰廠,水泥,剛才要外購,沿線可開采碎石,沙礫。并有粉煤灰,礦渣,爐渣,石灰,水泥等材料供應。</p><p><b&g

32、t;  1.4交通量資料</b></p><p><b>  近期交通量:</b></p><p>  車型 數(shù)量 車型 數(shù)量</p><p>  三菱FR415 250 東風KM340 350</p>

33、<p>  五十鈴NPR595G 140 東風SP9135B 120</p><p>  江淮HF140A 200 五十鈴WXR181L 130</p><p>  江淮HF150 200</p><p>  交通增長率:7%,道路無必經點。</p>

34、<p><b>  2 道路選線</b></p><p>  選線是在規(guī)劃道路的起終點間選定一條,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性線的工作。</p><p>  本設計為一級公路,屬于山嶺地區(qū),地面起伏較大,并且線路的起終點,位于山峰的兩側,因此要設置緩和曲線,繞行山峰,該地區(qū)無經濟林,無居民。</p><p>

35、  因該段路所處地勢較陡,路線的縱坡,平面線半徑等難以采用較高的指標。另一方面路線線性的選擇要考慮經濟,安全,道路等級,地形地貌等情況。針對路線所處的實際情況,現(xiàn)對以下兩套方案分析,各技術指標如下圖示:</p><p>  由上表可知道路線形各方面參數(shù)均滿足要求,并且線形優(yōu)美,符合工程要求的道路選擇的一般原則如:安全,便捷,經濟等因素。而線形二則通過較多的山脈,雖然路線長度較線形一要短,但是需要的開挖隧道并且路線

36、坡度較大,從安全,經濟,協(xié)調等各方面來考慮,線形二均不如線形一,因此,綜合考慮,選擇線形一。</p><p><b>  3 平面線形設計</b></p><p>  道路是一個帶狀構造物,它的中線是一條空間曲線,道路的平面線形當收到自然條件限制發(fā)生轉折時,應在轉折處設置曲線,曲線一般為圓曲線、緩和曲線及其組合。因此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是平面線形的組成要素。<

37、/p><p><b>  3.1直線</b></p><p>  作為平面線形要素之一的直線,在道路中使用最廣。汽車在車輛行駛手里簡單,方向明確,駕駛簡單。從測設方面看,直線只需定出亮點,就可以方便的測定方向和距離。本設計遵循的原則是:公路線形與地形要適應,與景觀想協(xié)調,直線的最大長度應有所限制,無論是汽車專用公路還是一般公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避免追求長直線的錯誤傾向。該公

38、路全長不及3km,因此可以不用考慮直線的最大最小長度。</p><p><b>  3.2圓曲線</b></p><p>  各級公路與城市道路不論轉角大小均應設置平曲線,而圓曲線是平曲線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圓曲線與地形相適應,線性好,易于測設等優(yōu)點,使用十分普遍。</p><p><b>  圓曲線半徑的確定</b><

39、;/p><p>  半徑是圓曲線的重要幾何元素,半徑一旦確定,則其大小及曲率也就確定,平曲線半徑計算公式為:</p><p>  式中:u—橫向力系數(shù);in—超高橫坡度(或稱超高率)</p><p>  V—極端行車速度(km/h);R—平面線半徑/m</p><p>  3.3緩和曲線長度及參數(shù)的確定</p><p> 

40、 3.3.1緩和曲線長度LS的確定</p><p>  從控制離心加速度變化率考慮:(設計速度V=km/h)</p><p>  3.3.2平曲線的要素計算:</p><p>  幾何要素計算公式如下:</p><p><b>  3.4視距保證</b></p><p>  在道路曲線設計中,除了

41、要考慮諸如曲線半徑R,超高,加寬等因素外,還要注意路線內側是否有樹林,房屋,邊坡等阻礙司機的視線,這種處于隱蔽地段的彎道將其簡稱為“暗彎”。停車視距的確定為保證行車安全,駕駛者應能看到前面相當距離的道路。一邊遇到汽車或者障礙物時能及時剎車或繞行。停車視距一般按下表所列數(shù)據(jù)選取由以上表知本設計停車視距選用160m.</p><p><b>  4 道路縱斷面設計</b></p>

42、<p>  4.1道路縱斷面設計概述</p><p>  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線豎直剖切展開成的平面成為道路的縱斷面,反應在路線在縱斷面上的起伏形狀、位置及尺寸的圖形為路線縱斷面圖。路線縱斷面是道路設計的重要技術圖標之一。它但應了路線所經地區(qū)中線的地面起伏情況和設計標高的關系,它與平面圖,橫斷面圖結合起來,能后完整的表達道路的位置和立體線形。</p><p>  經從斷面線形設計就根

43、據(jù)道路的性質,任務,等級和地形,地質,水文等因素,考慮路基穩(wěn)定,排水及工程量的要求,對縱坡的長短,前后縱坡情況,豎曲線半徑。從而設計出總坡合理,線形平順圓滑的理想曲線,以達到了行車安全,快熟,舒適,工程費用較省,運營費用較少的目的。</p><p>  4.2縱坡及坡長設計</p><p>  4.2.1縱坡設計一般要求</p><p>  為使縱坡設計經濟合理,必

44、須在全面掌握勘測資料的基礎之上,結合選定線的縱坡安排意圖。經過綜合分析,反復比較定出設計縱坡。本設計縱坡要求如下:縱坡設計滿足《公路設計規(guī)范》的各項規(guī)定。</p><p>  為保證車輛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順適的行駛,縱坡起伏不宜過大和過于頻繁,要求沿線地形,地質,水文,氣候和排水等驚醒綜合考慮,充分填挖平衡,盡量使挖方運作就近路段填方以減少借方和費方。降低造價和節(jié)省用地。</p><p>&

45、lt;b>  4.2.2最大縱坡</b></p><p>  最大縱坡指在縱坡設計時,各級公路允許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道路縱斷面設計的重要挖制指標,在地形起伏較大區(qū),影響路線長短,使用質量,運輸成本,造價,各級公路以及最大縱坡見下表:</p><p><b>  4.2.3最小縱坡</b></p><p>  為使道路行車快

46、速,安全和通暢,一般希望道路縱坡設計小些比較好,但是考兩次排水需要均應設置不小于0.3%的最小縱坡,一般情況下不小于0.5%為宜。路堤,干旱少雨區(qū)最小縱坡不受限制,本設計最小縱坡1.0%>0.5%,滿足設計要求。</p><p><b>  4.3坡長限制</b></p><p>  坡長指變坡點與變坡點間的水平長度。坡長限制包括陡坡的最大坡長限制和最小坡長限制

47、兩個方面。</p><p>  4.3.1最大坡長限制</p><p>  坡長太短對行車不利,而長距離的陡坡對汽車行駛也很不利,特別是縱坡為5%以上的,汽車廠時間是同低速檔行駛,發(fā)動機過熱,行駛無力。而下坡時會頻繁制動,影響行車安全。在高速公路上坡度過大,坡長過長都會影響車速和通行能力。因此,對縱坡長度必須加以限制?!稑藴省芳啊冻且?guī)》規(guī)定為了最大坡度如下表。</p><

48、;p>  4.3.2最小坡長限制</p><p>  最短坡長的限制主要從起床歌行駛的平緩角度考慮的。若縱斷面變坡點過多,從行車來看,使汽車起伏變化頻繁;從現(xiàn)行幾何構成來看,相鄰變坡點間的距離不宜過短,最短應不小于相鄰豎曲線的切線長。一邊插入適當?shù)呢Q曲線來緩和縱坡的要求。因此,從行車的平順性和現(xiàn)行幾何連續(xù)性開率,縱坡都不宜過短。最小坡長通常規(guī)定汽車以設計速度行駛9-15S的形成為宜?!稑藴省芬?guī)定了各項道路的

49、最長坡度如下表</p><p><b>  4.3.3合成坡度</b></p><p>  合成坡度指有路線縱坡與彎道超高橫坡或路拱橫坡組成的坡度。合成縱坡的計算公式如下:</p><p><b>  5 豎曲線設計</b></p><p>  縱斷面上兩相鄰不同坡度的交點成為變坡點,為保證行車安

50、全,舒適及視距的需要,在變坡處設置的縱向曲線成為豎曲線,各級公路在變坡點處均應設置的縱向曲線稱為豎曲線。各級公路在變坡點處均應設置豎曲線,豎曲線的形式可采用圓曲線或拋物線。豎曲線的設計標準有豎曲線最小半徑和豎曲線長度,由于在凸型曲線上和凹形豎曲線上汽車行駛時的受力及視距等慮因素不同,凸形豎曲線和凹形豎曲線又有不同的設計標準。</p><p>  5.1豎曲線設計的限制因素</p><p>

51、  在縱斷面設計中,豎曲線的設計受到了許多因素的限制,其中有3個限制因素決定著豎曲線的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1)緩和沖擊(2)時間形成不過短(3)滿足視距的要求</p><p>  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見表</p><p>  5.2豎曲線設計的一般要求</p><p>  豎曲線是否平順,在視覺上是否良好,往往是侯成縱斷面線形優(yōu)劣勢的主要因素。豎曲線設計應滿足

52、一下要求:</p><p> ?。?)、宜選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p><p> ?。?)、同向豎曲線應避免“斷背曲線”</p><p>  (3)、反向曲線間由直坡段連接,也可經間連接</p><p> ?。?)、豎曲線設置應滿足排水需求要</p><p> ?。?)、豎曲線半徑的選擇</p><

53、p>  5.3豎曲線幾何要素計算公式及其曲線要素</p><p>  5.3.1豎曲線幾何要素計算公式,用二次拋物線作為豎曲線的基本方程計算,公式如下:</p><p>  5.3.2計算豎曲線要素</p><p>  本設計共有3個變坡點,分別記為JD1 JD2 JD3</p><p>  JD1:i1=100%

54、 i2=-3.20%</p><p>  W=-i2-i1=-4.2%為凸形,取R=7000m</p><p>  曲線長:L=WR=7000*4.2%=294m</p><p>  切線長:T=L/2=147M, 外距E=T2/2R=1.54m</p><p><b>  豎曲線起點樁號:</b>&l

55、t;/p><p><b>  豎曲線起點高程:</b></p><p><b>  變坡點處高程:</b></p><p><b>  豎曲線終點樁號:</b></p><p><b>  豎曲線終點高程:</b></p><p>  

56、JD2:i2=-3.20% i3=-1.90% 取R=6000m</p><p>  W=i3-i2=-1.90%+3.20%=1.3% 為凹</p><p><b>  曲線長:</b></p><p><b>  切線長:</b></p><p><b>  豎曲線起點樁

57、號:</b></p><p><b>  豎曲線起點高程:</b></p><p><b>  高坡點處高程:</b></p><p><b>  豎曲線終點樁號:</b></p><p><b>  豎曲線終點高程:</b></p>

58、;<p>  JD3:i3=-1.90% i4=-1.00% 取R=8000m</p><p>  W=i4-i3=0.90% 為凹形曲線</p><p><b>  曲線長:</b></p><p><b>  切線長:</b></p><p><b>  豎

59、曲線起點樁號:</b></p><p><b>  豎曲線起點高程:</b></p><p><b>  高坡點處高程:</b></p><p><b>  豎曲線終點樁號:</b></p><p><b>  豎曲線終點高程:</b><

60、/p><p><b>  各樁號高程</b></p><p>  6 道路平、縱線形組合設計</p><p>  6.1平、縱組合的設計原則</p><p>  應在視覺上能自然的引導駕駛員視線,并保持視覺連續(xù)性。任何使駕駛員感到茫然和判斷失誤的線形,必須盡力避免注意保持平、縱線形的技術指標,大小應均衡。它不僅影響線形的平順

61、性,而且與工程費用相關。選擇組合得當?shù)暮铣善伦?,以利于行車安全及有利于排水。注意與周圍環(huán)境的配合,它可以減輕駕駛員的疲勞和緊張程度,并可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p><p>  6.2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p><p>  當豎曲線與平曲線組合的,豎曲線宜包含在平曲線內,且平曲線應稍長于豎曲線,如圖:</p><p>  這種布置通常稱為平曲線與豎曲線的對應,

62、優(yōu)點是:當車輛駛入凸形曲線的頂點之前,即能清楚的看到平曲線始端,辨明轉彎的走向,不致因判斷錯誤發(fā)生錯誤。平曲線與豎曲線的大小如果不均衡,會給人不愉快的感覺。市區(qū)了視覺的均衡性。</p><p>  6.3 平縱線形設計中應避免的組合</p><p>  1.避免豎曲線的頂,底部插入小半徑平曲線。</p><p>  2.避免將小半徑的平曲線起汔點沒在成接進豎曲線的頂

63、底部。</p><p>  3.避免使豎曲線頂?shù)撞颗c反向平曲線的拐點重合。</p><p>  4.避免出現(xiàn)駝峰,暗凹,跳躍,斷背,折曲等使駕駛員視線中斷的線行。</p><p>  5.避免在長直線上設置陡坡或曲線長度短,半徑小的曲線。</p><p>  6.避免急彎與陡坡的不合組合以及小半徑的豎曲線與緩和曲線的重合。</p>

64、<p>  7 道路橫斷面的設計</p><p>  道路橫斷面指中線上各點的法向切面,他是由橫斷面設計線和地分隔帶,面設計線所構成的。其中橫斷面設計線包括行車道,路肩,邊溝邊坡,截水溝,環(huán)境保持等措施。 橫斷面應根據(jù)交通量,行車速度,結合地形,氣候,土壤等條件進行道路行車分隔帶,人行道,路肩等的布置。以確定幾何尺寸。</p><p><b>  7.1橫斷面的組成

65、</b></p><p>  7.1.1車道路的確定</p><p>  由《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以及其交通量的確定該公路為四級道一級公路,車行速度選為100km/h。</p><p>  7.1.2車道寬度的確定以及露肩寬度的確定</p><p>  當行車速度≥80km/h時,車道寬度為3.75m。本設計取用3.75m作為車道寬

66、度。路肩由路緣帶,硬路肩,土路肩三部分組成,具體值的選用見下表:</p><p>  本設計硬路肩取3.00m,土路肩選0.75m。</p><p>  7.1.3路基寬度的確定</p><p>  路基寬度按規(guī)范一般值選,,根據(jù)設計車速和車道數(shù)量取路基寬度為26.00M。標準橫斷面見附圖.</p><p>  7.2 超高加寬的計算<

67、/p><p>  為抵消車輛在曲線段上行駛時所產生的離心力將路面做成外側高于內側的單向橫坡的形式稱為超高。合理的設置超,,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離心。.從而提高汽車行駛在曲線上的穩(wěn)定性與舒適性,此外超高通常能改變路面排水,有助于減小車輛雨天行駛產生漂移的危險。</p><p>  最小超高過渡段長度LC最好取與緩和曲線長LS相等,即LC=100米,該設計有中央分隔帶,故采用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的超

68、高過度形式,因有較寬硬路肩,本設計不再設路基加寬值。</p><p>  B左側行車道寬度(m)</p><p>  左側路緣帶寬度(m)</p><p><b>  右側路緣寬度(m)</b></p><p>  bx x距離高出路基加寬值(m)</p><p><b>  ih 超高

69、橫坡度</b></p><p><b>  in 路拱橫坡度</b></p><p>  x 超高緩和段中任意一點至超高緩和段起點位置。對于r>250m的圓曲線,由于其加寬值較小,可以不加寬。</p><p><b>  超高值計算見下表</b></p><p>  繞中央分隔帶邊

70、緣旋轉超高值計算</p><p>  7.3 路基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及調配</p><p>  路基石方工程是公路工程的一項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工程數(shù)量又是公路方案評價和比選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之一。土石方計算與調配的主要任務是計算路基土石方工程數(shù)量,合理進行土石方調配,為編制公路的概預算,公路施工組織,施工計算提供依據(jù)。</p><p>  7.3.1 橫斷面面積計算&l

71、t;/p><p>  路基填挖斷面積,指斷面圖中原地面線與路基設計線所包圍的面積,路基線高于地面線者為填,低于地面線者為挖,兩者應分別計算。將斷面按單位橫寬劃分為若干個梯形與三角形條塊,每個小塊的近似面積為:Fi=bhi則橫斷面積F=bh1+bh2+….+bhn=</p><p>  7.3.2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p><p>  若相鄰兩面三刀斷面均為填方或均為挖方且面

72、積大小相近,則可假定兩斷面之間為一棱柱體,公式為:</p><p>  V=1/2(F1+F2)L</p><p>  式中:V—體積(m3)</p><p>  F1,F2—分別為相鄰斷面積(m2)</p><p>  L—相鄰斷面間的距離(m)</p><p>  土石方計算詳細數(shù)據(jù)見下表</p>&

73、lt;p>  7.3.3路基土石方調配</p><p>  土石方調配目的是為確定填方用工的來源,挖方棄土方向,以及計價土石方的數(shù)量和運量等,經過縱向調配,將其余額同當?shù)卣畢f(xié)商確定借土或棄土地點,且應按下式進行檢查。</p><p>  里程樁號斷面面積(㎡)平均面積(㎡)間距(㎡)土方量(m³)</p><p>  挖填挖填挖

74、填</p><p>  k0+0.0000.00 106.25      </p><p>  +50.0004.05 76.36 2.03 91.31 50.00 101.50 4565.50 </p><p>  +100.000154.66 0.00 79.35 38.18 50.00 3967.50 1909.00

75、</p><p>  +117.290301.25 0.00 227.95 0.00 17.29 3941.26 0.00 </p><p>  +150.000201.32 0.00 251.29 0.00 32.71 8219.70 0.00 </p><p>  +200.000206.01 0.00 203.67 0.00

76、 50.00 10183.50 0.00 </p><p>  +250.000289.78 0.00 218.53 0.00 50.00 10926.50 0.00 </p><p>  +300.000269.09 0.00 279.44 0.00 50.00 13972.00 0.00 </p><p>  +350.000

77、302.75 0.00 285.92 0.00 50.00 10045.00 0.00 </p><p>  +400.00099.05 0.00 200.90 0.00 50.00 14296.00 0.00 </p><p>  +450.00029.75 76.70 64.40 38.35 50.00 3220.00 1917.50 </

78、p><p>  +453.00071.15 26.05 100.90 51.38 3.00 5045.00 2569.00 </p><p>  +500.000133.70 0.00 102.43 27.90 47.00 5121.50 1395.00 </p><p>  +550.000146.05 0.00 139.88 14

79、.88 50.00 6994.00 744.00 </p><p>  +600.000156.50 81.70 151.40 0.00 50.00 7570.00 0.00 </p><p>  +650.0000.00 0.00 78.03 40.85 50.00 3901.50 2042.50 </p><p>  +700.

80、000565.70 0.00 282.85 40.85 50.00 14142.50 2042.50 </p><p>  +747.000550.71 0.00 558.21 0.00 47.00 26235.87 0.00 </p><p>  +750.000603.07 0.00 586.89 0.00 3.00 1760.67 0.00

81、</p><p>  +800.000581.05 0.00 602.06 0.00 50.00 30103.00 0.00 </p><p><b>  8 路基設計</b></p><p>  8.1路基路面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p><p> ?、怕坊访鎽鶕?jù)公路功能,公路等級,交通量,結合沿線地形,

82、地質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條件下進行設計,保證其具有足夠強度,耐久性,同時滿足平整抗滑要求。</p><p> ?、坡坊O計應注意排水設施與防護設施的設,取土,應進行專門設計,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以及誘發(fā)路基病害。</p><p>  ⑶路基斷面形式應與沿線自然環(huán)境協(xié)調,避免因深挖、高填對其造成不良影響,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宜采用淺挖、低填、緩邊坡的路基斷面形式。</p><

83、p> ?、韧ㄟ^特殊地質和水文條件的路段,必須查明規(guī)模及其對公路的危害程度,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增強公路防災,抗災能力。</p><p> ?、筛咚俟贰⒁患壒仿访娌灰朔制谛藿?,但位于軟土,高填方等工后降較大的局部路段,可按“一次設計,分期實施”的原則實施。</p><p><b>  8.2.路基設計</b></p><p>  公路路基

84、是路面的基礎,承受著本身土體的自重和路面結構的重量,同時承受著路面?zhèn)飨聛淼男熊嚭奢d,所以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體,一般包括以下內容:</p><p> ?。?)確定路基類型</p><p>  (2)路基寬度的確定</p><p> ?。?)路基高度的確定</p><p>  (4)路基邊坡坡度的選擇</p><p&g

85、t; ?。?)路基壓實標準的選擇</p><p>  (6)附屬設施的設計</p><p>  8.2.1路基的類型</p><p>  路基因填挖情況的不同,可以歸納為路堤.路塹.填挖結合三種類型。陸基指全部用巖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塹是全部在天然地面開挖而成的,當天然地面恒頗大,且路基較寬,要一側開挖另一側填筑是,為填挖結合路基,也稱為半填半挖路基。</

86、p><p>  8.2.2路基寬度的確定</p><p>  路基寬度為行車道路面及兩側路肩寬度和.技術等級高的公路,有中間帶,路緣石變速車道等,公路的建設盡可能利用非農業(yè)用地,少占農田,并盡量使填挖平衡,減少高填深挖,利用植物防護,綠化與美化路基,防止水土流失維護生態(tài)平衡。《規(guī)范》規(guī)定的高等級公路路基寬度如下表所示</p><p>  公路等級

87、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p><p>  設計速度(km/h) 12010080</p><p>  車道數(shù)86486464</p><p><b>  路基寬度</b></p><p><b>  一般值</b></p><p><b

88、>  45.00</b></p><p><b>  34.50</b></p><p><b>  28.00</b></p><p><b>  44.00</b></p><p><b>  33.50</b></p>

89、<p><b>  26.00</b></p><p><b>  32.00</b></p><p><b>  24.50</b></p><p><b>  最小值</b></p><p><b>  42.00</b&

90、gt;</p><p><b>  26.00</b></p><p><b>  41.00</b></p><p><b>  24.50</b></p><p><b>  21.50</b></p><p>  公路等

91、級 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p><p>  設計速度(km/h)</p><p><b>  80</b></p><p><b>  60</b></p><p><b>  40</b></p><p><b>  30</

92、b></p><p>  車道數(shù)2222</p><p><b>  路基寬度(m)</b></p><p><b>  一般值</b></p><p><b>  12.00</b></p><p><b>  10.00<

93、;/b></p><p><b>  8.50</b></p><p><b>  7.50</b></p><p><b>  最小值</b></p><p><b>  10.00</b></p><p><b

94、>  8.50</b></p><p>  根據(jù)《規(guī)定》,并結合考慮該公路的等級及修建條件,本設計決定按設計速度100km /h的雙向四車道路基寬一般值選取26.00m.</p><p>  8.2.3 路基高度</p><p>  路基高度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塹的開挖深度,是路基設計標高和地面高之差。從路基強度穩(wěn)定性要求出發(fā)。路基上部土層應處于

95、干燥或中濕狀態(tài),路基高度應根據(jù)臨界高度</p><p>  并結合公路沿線具體條件和排水及防護措施確定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小填土高度見下表:</p><p>  土質路基最小填土高度</p><p><b>  路基組成</b></p><p><b>  砂類土</b></p>

96、<p><b>  粉質土</b></p><p><b>  粘質土</b></p><p>  最小填土高度(m)</p><p><b>  0.3~0.5</b></p><p><b>  0.5~0.8</b></p&

97、gt;<p><b>  0.4~0.7</b></p><p>  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其高度應根據(jù)技術標準所規(guī)定的設計洪水頻率,求得設計水位,再加0.5m的余量。</p><p><b>  8.3路基邊坡坡度</b></p><p>  路基邊坡對路基定性十分重要,路基邊坡坡度的大小,取決于邊坡的土質

98、、巖石的性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等自然因素和邊坡的高度。在教陡或填挖較大的路段,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到土石方工程量和施工難易,而且是路基整體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此,確定邊坡坡度對于路基穩(wěn)定性和工程的經濟合理至關重要。</p><p> ?。?)路堤邊坡坡度</p><p>  一般路堤邊坡坡度可根據(jù)填料種類和邊坡高度見表路基邊坡坡度表</p><p>  填料種類邊坡最大高度邊

99、坡坡度</p><p><b>  全部高度 </b></p><p><b>  上部高度</b></p><p><b>  下部高度</b></p><p><b>  全部高度</b></p><p><b&g

100、t;  上部高度</b></p><p><b>  下部高度</b></p><p>  粘質土、粉質土、砂類土</p><p><b>  20</b></p><p><b>  8</b></p><p><b> 

101、 12</b></p><p><b>  1:1.5</b></p><p><b>  1:1.75</b></p><p><b>  砂、礫</b></p><p><b>  12</b></p><p>

102、;<b>  1:1.5</b></p><p><b>  卵石土、碎石土</b></p><p><b>  20</b></p><p><b>  12</b></p><p><b>  8</b></p&

103、gt;<p><b>  1:1.5</b></p><p><b>  1:1.75</b></p><p><b>  不宜風化的塊石</b></p><p><b>  20</b></p><p><b>  8&l

104、t;/b></p><p><b>  12</b></p><p><b>  1:1.3</b></p><p><b>  1:1.5</b></p><p>  該工程處于山嶺區(qū)段,邊坡坡度為1:1.5</p><p><b>

105、; ?。?)路塹邊坡</b></p><p>  土質路塹邊坡,應根據(jù)邊坡高度,土的密實度、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情況,土的成因及生成時代等因素,查得規(guī)范的挖方邊坡取1:1</p><p><b>  8.4 路基壓實</b></p><p>  路基填土要分層壓實,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實度,分層壓實的路基頂面能防止水分干濕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

106、和行車荷載反復作用產生的壓實變形,確保路面的使用品質與壽命。其中路基壓實度應符合下表</p><p><b>  路基壓實度</b></p><p>  填挖類別路床頂面以下深度(m)路基壓實度高速公路、以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四級公路</p><p>  零填及挖方0~0.30≥94</p><p>  0~0.

107、80≥96≥95填方0~0.80≥96≥95≥94</p><p>  0.80~1.50≥94≥94≥93</p><p>  >1.50≥93≥92≥90</p><p><b>  8.5路基附屬設施</b></p><p>  為了確保路基強度,穩(wěn)定性、行車安全,與路基工程有關的附屬

108、設施有取土坑、棄土堆、護坡道、碎落臺、錯車道等。這些設施是路基設計的組成部分,正確且合理的設置是十分重要的。</p><p>  8.5.1取土坑與棄土場 </p><p>  路基土石方的填挖平衡,是公路線設計的基本原則,但往往難以做到完全平衡。土石方數(shù)量經過合理調配后,仍然有部分借方和棄方。路基石方的借棄,首先要考慮合理的地點。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維護生態(tài)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做到借之

109、有利,棄之無害。</p><p>  8.5.2,護道坡與碎落臺 </p><p>  護道坡是保護路基邊坡穩(wěn)定性的措施之一,目的是加寬邊坡橫向距離,減少邊坡平均坡度,護坡愈寬,愈有利于邊坡穩(wěn)定,但最少為1.0m。寬度大,則工程量隨之增加,要兼顧邊坡的穩(wěn)定性與經濟的合理性。通常護坡道寬度d,視邊坡高度h而定,當h≥3.0m,d=1.0m;h=3.6m時,d=2m,h=6~12m時,d=2~

110、4m。碎落臺設于土質或石質土的挖方邊坡坡角度,主要供零星土石碎塊下落時臨時堆積,以保護邊溝不致阻塞,亦有護坡道的作用,可適當放寬,因本設計公路填挖方式中,預在填方路段坡腳處設計1.0m寬的護坡道。</p><p><b>  9 路面設計</b></p><p>  路面設計在路基頂面鋪筑的面層結構,沿橫斷面方向由行車道,硬路肩和土路肩所組成隨道路等級不同,可選擇不同

111、路面類型。</p><p><b>  9.1路面結構分層</b></p><p>  行車載荷和自然因素對路面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弱,因此,對路面強度,抗變形能力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隨深度的增加逐漸降低。為了適應這一特點,路面結構通常是分層鋪筑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狀況,土基支撐條件和自然因素影響條件的不同,分為若干層次。通常按照各個層次功能的不同,劃分為三個層次,

112、即面層,基層和墊層。</p><p>  9.2 路面材料配合比設計</p><p>  9.2.1試驗材料的確定</p><p>  半剛性基層所用材料取自沿線料場,結合瀝青選用A級90號,上面采用SBS改性瀝青,技術指標均符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相關規(guī)定。</p><p>  9.2.2路面材料配合比設

113、計</p><p>  9.2.2.1礦質混合料配合比</p><p>  根據(jù)設計資料,所鋪道路高公路,瀝青路面上層結構,選用AC—BI型瀝青混合料,設計級配范圍中值見表</p><p>  礦質集料級配設計級配范圍</p><p>  車型P2(KN)</p><p><b>  C1</b&g

114、t;</p><p><b>  C2</b></p><p><b>  C1C2</b></p><p><b>  (P2/P)</b></p><p><b>  30.00</b></p><p><b>

115、  51.00</b></p><p><b>  1</b></p><p><b>  1</b></p><p><b>  0.053</b></p><p><b>  250</b></p><p>

116、<b>  13.250</b></p><p><b>  23.50</b></p><p><b>  44.00</b></p><p><b>  1</b></p><p><b>  1</b></p>

117、<p><b>  0.028</b></p><p><b>  1403.920</b></p><p><b>  18.90</b></p><p><b>  41.80</b></p><p><b>  1<

118、;/b></p><p><b>  1</b></p><p><b>  0.022</b></p><p><b>  2004.400</b></p><p><b>  45.10</b></p><p><

119、;b>  101.50</b></p><p><b>  1</b></p><p><b>  1</b></p><p><b>  6.4</b></p><p><b>  1</b></p><p&g

120、t;<b>  0.031</b></p><p><b>  1.067</b></p><p><b>  20039.68</b></p><p><b>  213.4</b></p><p><b>  24.60</b>

121、;</p><p><b>  67.80</b></p><p><b>  1</b></p><p><b>  1</b></p><p><b>  0.184</b></p><p><b>  350

122、64.4</b></p><p><b>  24.10</b></p><p><b>  72.60</b></p><p><b>  1</b></p><p><b>  1</b></p><p>&

123、lt;b>  0.248</b></p><p><b>  12029.76</b></p><p><b>  60.00</b></p><p><b>  100.001</b></p><p><b>  1</b>&l

124、t;/p><p><b>  6.4</b></p><p><b>  1</b></p><p><b>  0.108</b></p><p><b>  1</b></p><p><b>  130</b

125、></p><p><b>  89.87</b></p><p><b>  130</b></p><p><b>  標準當量軸次:</b></p><p><b>  公式</b></p><p><b> 

126、 累計當量軸次</b></p><p><b>  公式</b></p><p>  式中:Ne—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累計當量軸次</p><p><b>  t—設計年限</b></p><p>  N1—路面竣工后第一年雙向平均當量軸次</p><p>  r

127、—設計年限內交通量的平均增長率(%)</p><p>  y—車道系數(shù),取0.45</p><p><b>  公式:</b></p><p>  設計變沉值Ld:=600NeAcAsAb</p><p>  式中:Ld—設計彎沉值(0.01mm)</p><p>  Ne—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數(shù)累

128、計當量標準軸載通行次數(shù)</p><p>  Ac—公路等級系數(shù),一級公路為1.0</p><p>  As—面層類型系數(shù),瀝青混凝土層為1.0</p><p>  Ab—路面結構類型系數(shù),半剛性基層路面為1.0</p><p><b>  公式:</b></p><p>  本設計路基處于中濕狀態(tài)

129、,路基土為中液限黏質土,根據(jù)室內試驗法確定土基回彈模量設計值為40MPa.</p><p>  9.2.3初擬路面結構</p><p>  面層直接承受車輪反復作用和各種自然因素作用,并將荷載傳遞到基層以下。本道路方案中,面層組成擬采用三層,上層可選細?;驗r青混合土,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和粗粒式瀝青混凝土。</p><p><b>  結構組

130、合如表</b></p><p>  結構層抗壓模量(MPa)20度劈裂強度(MPa)厚度(cm)</p><p>  細粒式瀝青砼19911.24</p><p>  中粒式瀝青砼14251.06</p><p>  粗粒式瀝青砼9780.88</p><p>  水泥穩(wěn)定碎石31

131、880.638</p><p>  水泥石灰沙礫土15910.417</p><p><b>  土基40——</b></p><p>  9.2.4結構厚度計算</p><p>  路面厚度設計驗算階段主要考察擬定的路面結構在經受設計使用期當量標準軸載反復作用后,是否滿足以下兩個方程式。</p&g

132、t;<p><b>  Ls≤Ld</b></p><p><b>  Gm≤Gr</b></p><p>  式中:擬定結構的計算路表彎沉值(0.01mm)</p><p>  Gm—擬定結構的驗算結構層層底拉應力(MPa)</p><p>  客許拉應力計算公式:</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