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和黃花苜蓿生長特性及其與秋眠性的關系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并且種植最廣的豆科牧草,在我國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缺乏越冬性(winter hardiness)一直是限制苜蓿利用的主要因素。秋眠性(fall dormancy)以其與越冬性的密切相關關系,作為預測越冬性的重要組分被廣泛應用。越冬性選育重要的一點就是選育的種質必須還要有較高的產量,苜蓿品種越冬性的選育必然也同時伴隨著對低秋眠性的篩選。因此,目前苜蓿的秋眠特性對品種或者

2、種質越冬性的評估和育種篩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種為主要對象,研究了種子對不同溫度的發(fā)芽響應,比較了不同品種的發(fā)芽特征和積溫模型參數以及與秋眠級數的關系;研究了不同生長階段的苜蓿幼苗的抗凍性并計算得到不同品種幼苗期的半致死溫度;研究了本地區(qū)測定苜蓿品種秋眠性的適宜刈割時間;同時結合本地紫花苜蓿品種和黃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材料研究了野外不同播期下苜蓿幼苗的形態(tài)特征以及與品種秋眠性的關系;探討了不同

3、紫花苜蓿品種和黃花苜蓿材料建植當年根系和根頸的生長特性。此外還在不同埋深和光照條件下研究了紫花苜蓿和黃花苜蓿等豆科牧草幼苗的出土和生長情況。
  應用積溫模型對不同苜蓿品種種子的發(fā)芽特性與秋眠級數關系的研究結果指出,最終發(fā)芽百分數與品種間秋眠級數沒有相關性,而發(fā)芽速率、最低溫度和積溫與品種秋眠級數之間均存在顯著或者極顯著的強烈相關關系,特別是積溫(r=-0.99,p<0.001)。隨品種秋眠性的增強,發(fā)芽速率增加,發(fā)芽所需最低溫度

4、上升,所需積溫減少。根據這些指標與秋眠的強烈相關關系,建立了相應的秋眠級數預測方程,可以根據不同溫度下的發(fā)芽速度和積溫模型參數對未知品種或者種質的秋眠級數進行簡便有效的預測。
  對不同年齡階段苜蓿幼苗抗凍性的檢驗結果說明,不同苜蓿品種和幼苗不同生長階段之間抗凍性有很大差異。幼苗生長階段和冷凍溫度之間存在極顯著的交互作用,苜蓿幼苗不同生長階段之間抗凍性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脅迫的溫度。在高于半致死溫度時,幼苗抗凍性基本隨年齡增加

5、而增加,而在低于半致死溫度時,幼苗的抗凍性是隨年齡增加而減少的。-9℃下幾個生長階段的幼苗品種間抗凍性均有顯著差異,能夠較好的區(qū)分品種間的不同。實驗中計算得到的三個不同秋眠級數苜蓿幼苗的半致死溫度在-6.79到-8.1℃,品種間的相對排序和各自的秋眠級數是一致的。得到了預測苜蓿品種在給定的冷凍溫度下幼苗致死率的方程,可用于推測該品種或者擁有類似秋眠級數的苜蓿品種幼苗在本實驗的環(huán)境條件下不同冷凍溫度的死亡率。
  通過探討不同苜蓿品

6、種不同生長階段幼苗的生長特性對不同播期的響應以及與秋眠級數的關系,本研究發(fā)現秋季播種的四周齡幼苗的生長特性與秋眠級數的相關性最大。秋季播種的四周齡幼苗的株高、生物量、子葉節(jié)長、真葉柄長、真葉長和真葉寬等指標與秋眠級數顯著相關,相關性要高于其他播期的,并且相關系數均超過0.9。由這些形態(tài)指標建立的回歸方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秋眠級數進行預測。對實驗中15個紫花苜蓿品種進行聚類分析的結果顯示,根據秋季播種的幼苗生長性狀,可以將紫花苜蓿品種劃

7、分為秋眠,半秋眠和不秋眠三個類群,與它們的秋眠級數所指示的類型基本一致,說明通過秋季生長的幼苗的性狀特征,可以有效區(qū)分三種秋眠類型的植株。
  在不同刈割時間下,對苜蓿品種間再生高度差異的比較說明,本地區(qū)在8月25日左右對苜蓿進行刈割,25天或者更長時間后進行再生高度的測定,可以較好的區(qū)分不同品種的秋眠性,在密植的條件下進行秋眠級數的測定也同樣可行。本實驗中錫盟黃花苜蓿的秋季再生高度體現了黃花苜蓿材料的極秋眠特性。
  對不

8、同苜蓿品種根系和根頸的生長性狀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建植當年不同苜蓿品種根系和根頸的生長性狀有很大差異。公農2號、Cw402和金皇后的根系發(fā)育能力和根頸特征都要強于其他品種,體現在主根直徑、主根干重、主根長度、根系總重、側根數、根頸直徑、分枝和芽數等指標都高于其他品種;所有苜蓿品種主根直徑和根系生物量均隨土層深度從上至下呈遞減趨勢。建植當年的苜蓿根系主要分布在40cm土層內,所有品種的側根均發(fā)生在0~30cm土層,30cm以下極少發(fā)生側

9、根。本研究中錫盟黃花苜蓿材料主根偏細,根系干重較低,側根數目也不多,根頸入土深度較淺,體現了黃花苜蓿生長速度較慢,在播種當年根系不能充分發(fā)育。而本地紫花苜蓿品種公農2號根系和根頸的大部分性狀都好于其他品種,驗證了根系和根頸性狀特點與品種適應性的關系。本研究中各根系和根頸性狀與秋眠級數的相關性均不顯著,但是主根直徑、根系總重、主根干重、主根長度、側根條數、根頸直徑、根頸入土深度和基部總芽數間均呈顯著或者極顯著正相關關系。
  在不同

10、埋深和光照條件下對苜蓿等五種豆科牧草的幼苗出土和生長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1和2cm的埋深為五種豆科牧草的最適埋深,此后,隨埋深的增加,幼苗出土率降低,出土時間增加,幼苗大小也減少。遮陰可以促進豆科牧草的出土,但是對后期的幼苗生長不利。大種子物種幼苗的生長情況通常要好于小種子物種的。興安胡枝子、紫花苜蓿和黃花苜蓿在深埋或者遮陰的條件下幼苗出土率較高,生長也較好。
  本文通過對不同紫花苜蓿品種和黃花苜蓿材料生物學性狀的多方面研究,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