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在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環(huán)境藝術設計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在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中的運用</p><p>  藝術設計09-3班 全亞健</p><p><b>  指導老師:史鐘穎</b></p><p><b>  摘要</b></p><p>  受不同地理位置條件的影響,對鄉(xiāng)村景觀設計的形勢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受地區(qū)

2、交通條件,當地基礎設施,測量設備的限制而導致設計前期工作開展困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谷歌地球為代表的衛(wèi)星遙感地圖已涵蓋全球,對地區(qū)整體環(huán)境的信息認知變得快捷方便,降低了信息提取過程中的人力物力財力。</p><p>  本文在鄉(xiāng)村景觀設計現有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運用計算機圖像處理軟件提取鄉(xiāng)村景觀的場地信息,設計依據,相關數據。找出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與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之間的聯(lián)系。針對燕格柏鄉(xiāng)四季小鎮(zhèn)4

3、1號村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利用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輔助鄉(xiāng)村景觀設計,同時在原有設計方法上進行嘗試性創(chuàng)新。</p><p><b>  關鍵詞:</b></p><p>  鄉(xiāng)村景觀設計;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計算機圖像處理軟件; </p><p>  Using Google Earth </p><p>  satellite

4、map in the countryside in landscape design</p><p>  Art Design 09-3 Quan YaJian</p><p>  Supervisor: Shi Zhongying</p><p><b>  Abstract</b></p><p>  Rural I

5、nfluence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rural landscape design, the situation is very serious, mainly in the areas affected by the traffic conditions, local infrastructur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easurement equ

6、ipment and cause difficulties to carry out preliminary work desig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ap to Google Earth as the representative has been covering the world, on the w

7、hole regi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ognition becom</p><p>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basis of existing theory in rural landscape, with Google Earth satellite map, using 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8、 to extract the rural landscape site information, design basis, the relevant data. Among the Google Earth satellite map and rural landscape design practice. According to Yan Gebai Four Seasons Town 41 village case, expla

9、in how to use the Google Earth satellite map aided rural landscape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trying to innovation in the original design </p><p>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design,Google Earth satellite map,

10、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p><p><b>  目錄</b></p><p>  一 緒論···················

11、····································

12、3;·····················1</p><p> ?。ㄒ唬┭芯勘尘凹皢栴}的提出·········

13、····································

14、3;···········1</p><p>  1 我國鄉(xiāng)村景觀的基本概況···················&

15、#183;···································1<

16、/p><p>  2 存在的問題································&#

17、183;··································1</p>

18、<p>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9、······························2</p><p>  1 國外研究現狀·&#

20、183;····································

21、···························2</p><p>  2 國內研究現狀····&#

22、183;····································

23、························3</p><p>  (三)研究的意義及目的·······

24、;····································

25、83;·················3</p><p> ?。ㄋ模┭芯康膬热菁胺椒?#183;············&#

26、183;····································

27、···········3</p><p>  1 研究內容····················

28、3;····································&#

29、183;···········3</p><p>  2 研究方法····················

30、····································

31、3;············4</p><p>  二 景觀規(guī)劃設計原理··················

32、3;····································&#

33、183;·········4</p><p> ?。ㄒ唬┚坝^規(guī)劃設計概論·····················&

34、#183;····································

35、;··4</p><p>  1 景觀設計的基本認識····························

36、3;·····························4</p><p>  2 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相關概念·&

37、#183;····································

38、;················5</p><p>  3 景觀規(guī)劃設計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39、;··································5</p>&l

40、t;p>  4 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分類·································&#

41、183;························6</p><p> ?。ǘ┚坝^規(guī)劃設計的發(fā)展歷程·····

42、3;····································&#

43、183;············6</p><p>  1 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發(fā)展歷程··················

44、;····································6&l

45、t;/p><p>  2 外國古典庭院的發(fā)展歷程·······························

46、·······················7</p><p>  3 現代景觀的產生和發(fā)展·······

47、3;····································&#

48、183;···········8</p><p>  4 景觀規(guī)劃的未來趨勢···················&

49、#183;····································

50、;··9</p><p> ?。ㄈ┚坝^規(guī)劃的基礎理論····························

51、83;·····························9</p><p>  1 環(huán)境行為心理學·

52、3;····································&#

53、183;·······················9</p><p>  2 景觀生態(tài)學········

54、;····································

55、83;·····················9</p><p>  3 人居環(huán)境與景觀設計·········&#

56、183;····································

57、············10</p><p>  三 對谷歌地球衛(wèi)星圖片場地信息的提取方法及作用················

58、3;······················10</p><p> ?。ㄒ唬╆P于遙感影像的介紹········&

59、#183;····································

60、;·············10</p><p> ?。ǘ┯嬎銠C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介紹···············&#

61、183;··························11</p><p>  (三)基于photoshop的色彩分離法··

62、83;····································&

63、#183;···········11</p><p>  1 色彩分離法的操作步驟··················

64、3;····································&#

65、183;12</p><p>  2 色彩分離法對自然地貌的場地信息提取優(yōu)勢····························&#

66、183;·········13</p><p>  (四)遠程場地信息提取對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輔助作用··················

67、3;··············13</p><p>  1 對實地調研工作的影響················&

68、#183;····································

69、;···13</p><p>  2 場地尺寸的提取····························

70、;··································14</p>&

71、lt;p>  3 植被類型的預判·································

72、83;····························14</p><p>  4場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快速定位··

73、····································

74、3;················15</p><p>  四 設計與理論的結合··············

75、83;····································&

76、#183;············16</p><p> ?。ㄒ唬┰O計選題背景及理念·················

77、3;····································&#

78、183;···16</p><p>  1 設計選址····························

79、;····································

80、83;···16</p><p>  2 地域狀況····························

81、····································

82、3;···16</p><p> ?。ǘ┱w設計思路···························

83、3;····································16

84、</p><p>  1 設計理念································

85、;····································16&

86、lt;/p><p>  2 功能分區(qū)································

87、····································17&l

88、t;/p><p>  (三)整體景觀改造分析·······························&#

89、183;····························17</p><p>  1 建筑部分···

90、;····································

91、83;····························17</p><p>  2 院落部分···

92、····································

93、3;····························18</p><p>  2 設計成果···&

94、#183;····································

95、;····························18</p><p>  五 結論···

96、3;····································&#

97、183;···································19<

98、/p><p>  (一)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對鄉(xiāng)村景觀設計方法上的影響·····························

99、83;····19</p><p> ?。ǘ┻h程場地信息提取對于鄉(xiāng)村景觀設計的意義························&#

100、183;·············19</p><p>  致謝··················

101、83;····································&

102、#183;·······················20</p><p>  參考文獻········

103、····································

104、3;······························21</p><p>  附錄··

105、;····································

106、83;····································&

107、#183;···22</p><p><b>  一 緒論</b></p><p> ?。ㄒ唬┭芯勘尘凹皢栴}的提出</p><p>  1.我國鄉(xiāng)村景觀的基本概況</p><p>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為振興農業(yè)經濟,提高和改善農業(yè)人口的生活質量及生活水平,逐年縮小城

108、鄉(xiāng)差別、東西部差別,我國政府對“三農”問題十分重視,且給予多種優(yōu)惠政策,農村經濟和政治地位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發(fā)展農業(yè)旅游是改變農村經濟結構重要的途徑之一,國家已加強旅游地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體現旅游為先導的策略。另一方面,我國鄉(xiāng)村國內旅游需求市場日益增大的直接原因與現代大都市建設的推進、城市環(huán)境的污染、人口的喧鬧和擁擠等因素密不可分。所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下,人們自然會想去放松心情,尋找精神上的家園,找尋寧靜、舒適、自在的感受,也許在鄉(xiāng)村更容易

109、找到這種感覺。不僅如此,伴隨旅游者消費質量的提升,過去傳統(tǒng)的游覽、觀光形式規(guī)則顯然不能滿足旅游者對旅游活動的精神需求,而需要些不同以往的旅游形式,自然純樸,接近生活的旅行開始受到人們的親睞。因此農業(yè)旅游、鄉(xiāng)村旅游也漸漸成為一種時尚活動。</p><p>  由于鄉(xiāng)村地區(qū)的經濟制約,目前針對鄉(xiāng)村地區(qū)的景觀設計暫時未全面開展,主要以總體指標進行規(guī)劃,保證其經濟的發(fā)展。鄉(xiāng)村景觀設計的逐利性導致對整體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重視,以

110、片面的追求經濟指標為目的的設計比比皆是,而非盈利性,可持續(xù)的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設計機構尚未興起。這一現狀,伴隨著鄉(xiāng)村景觀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將被人們再次列入話題。所以,我國目前的鄉(xiāng)村景觀現狀不容樂觀,需要政府,民間非營利性公益組織進行配合設計。</p><p>  我國目前的規(guī)劃編制系統(tǒng)中,總體鄉(xiāng)村規(guī)劃無疑處于重要和核心的高度。可是日益變化的發(fā)展的要求,總體規(guī)劃的矛盾也越發(fā)分化,主要表現在實施層面和編制層面

111、。</p><p><b>  2.存在的問題</b></p><p>  觀念認識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沒給鄉(xiāng)村生活意識帶來有利的改善。相反,鄉(xiāng)村的居住環(huán)境的改變,以及對城市文化毫無分辨的接受,導致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標新求異。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不重視,對城市構筑盲目模仿,發(fā)展中的鄉(xiāng)村大部分向城市學習,把城市的所有看成社會進步的符號,鄉(xiāng)村衍生出城市景觀,這一切都違背了鄉(xiāng)村生態(tài)景觀發(fā)

112、展的秩序。如一些在城市早已開始反省的做法卻在鄉(xiāng)村生長、蔓延。鄉(xiāng)村居民在借鑒城市經濟發(fā)展進步的同時,卻往往沒認識到自身與眾不同的優(yōu)點,導致了傳統(tǒng)鄉(xiāng)村風景的逐漸消失。而且,大部分鄉(xiāng)村缺乏相對規(guī)范的規(guī)劃設計單位,自行圈地建房,大量的、千篇一律的磚瓦房、甚至都沒有外墻裝飾的建筑如青青小草般出現,造成了鄉(xiāng)村建筑與鄉(xiāng)村景觀的格格不入,這一現象至今尤為明顯,且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把景觀設計簡單地理解為種草種樹,建筑則理解為磚瓦房,忽視了當地原有的建筑

113、材料,完全不考慮建筑的地域性特色。這樣的趨勢發(fā)展下去,如果不尊重當地的地域性環(huán)境,那么鄉(xiāng)村景觀將會被落后的觀念所破壞殆盡。</p><p>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p><p><b>  1.國外研究現狀</b></p><p>  鄉(xiāng)村景觀最早是從文化開始,國外諸多專家學者認為,鄉(xiāng)村景觀是一種人類活動形態(tài),伴隨著社會農業(yè)的出現而誕生。人

114、類社會的一切鄉(xiāng)村景觀都是從農業(yè)景觀中誕生的,并伴隨著文化景觀的出現發(fā)展。西歐地理學家把鄉(xiāng)村景觀歸納于文化景觀,包括這個地區(qū)的人口、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的體現。1974年,聯(lián)邦德國地理學家在一次報告中闡述了鄉(xiāng)村景觀的意義,主要根據居住環(huán)境和居住形式的不同,歸納出鄉(xiāng)村景觀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重點闡述了鄉(xiāng)村發(fā)展和鄉(xiāng)村人口密度、環(huán)境與土地利用之間的聯(lián)系。他認為,促使鄉(xiāng)村景觀衍生的重要條件就是經濟結構,當經濟結構發(fā)生變化時,鄉(xiāng)村景觀也會發(fā)生變化。20

115、世紀60年代,德國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得到了變化和改善,并且吸引了科學領域學者的目光。在《德國鄉(xiāng)村景觀圖》出版之后,土地上的生產活動被認為是鄉(xiāng)村景觀發(fā)展的助推劑。集索爾認為“鄉(xiāng)村景觀是指鄉(xiāng)村范圍內相互扶持的各社會階級,各自然因素與人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在一個鄉(xiāng)村地區(qū)相互促進發(fā)展的經濟現象、人文、社會的總體”。西歐1990年代開始了空間戰(zhàn)略性規(guī)劃大規(guī)模復興,這一目標的實施影響著現代民主社會的長遠公共利益,和國家以及地方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品質。<

116、/p><p>  “空間規(guī)劃”來源于歐洲歷史上的一份憲章之中,憲章誕生距今已有30年,對空間規(guī)劃作了如下定義,是人類生產生活、社會經濟文化的地理性特征總結。在憲章中,它被理解為是一門科學,同時代表著行政管理,還是一種政府重要的干預手段,制定的憲章是作為一種學科間的、全方位的辦法,根據一個地域發(fā)展戰(zhàn)略,來干預解決區(qū)域發(fā)展和物質空間組織不平衡的問題。區(qū)域/空間規(guī)劃致力于建設更好的歐洲空間組織,并為那些國家機構無法控制的地

117、域問題提供幫助,由此,創(chuàng)造一種長期導向的,全面的,能解決政府無法干預的地域性發(fā)展問題,通過空間規(guī)劃來達到地區(qū)的發(fā)展穩(wěn)定”</p><p>  該陳述中的基本原則,為后來的歐共體委員會出臺的空間規(guī)劃體系大綱打下了基礎,在《歐盟空間規(guī)劃體系及政策大綱》中,對空間規(guī)劃進行了一個定義,并且沿用至今。空間規(guī)劃指的是,由政府部門對該地區(qū)未來所產生的不合理發(fā)展結果提前進行干預,在其影響下,朝著社會需求的目標前進。其旨在創(chuàng)造一個

118、可控制的,較為理性的地域土地利用辦法,同時對保護環(huán)境和發(fā)展需求之間進行調整,作出平衡的決策,并實現各種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進步??臻g規(guī)劃的措施包括:協(xié)調其他部門政策的空間影響,實現一個在市場力量下難以實現的更平等的經濟發(fā)展分配,并對土地和產權使用的轉換進行管制。</p><p><b>  2.國內研究現狀</b></p><p>  國內近年來頒布了一系列法規(guī),用來改善

119、鄉(xiāng)村地區(qū)不合理發(fā)展的現狀,響應國家的對農業(yè)重點扶持的政策。在對鄉(xiāng)村試點進行模式創(chuàng)新上,有了重大的進步。向城市看齊不再是鄉(xiāng)村發(fā)展的唯一方向,結合地域特色,發(fā)展地區(qū)經濟,開展農家樂旅游模式,已經成為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發(fā)展的另一個追求目標。由單純的借鑒城市經驗,轉變?yōu)橹匾暤赜颦h(huán)境,生態(tài)特色,比城市更加注重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因為已經被人造構筑所占據,而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只有人造自然景觀,相比鄉(xiāng)村自然景觀來說,鄉(xiāng)村更具備轉型的優(yōu)勢。在地區(qū)規(guī)劃設計中,對鄉(xiāng)村地區(qū)

120、的環(huán)境保護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設計不再是以利益為單純的目標,而是通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來帶動經濟的多元化發(fā)展,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不再是單純的索取,更加注重環(huán)境的再生能力,為其提供可發(fā)展的空間。雖然取得比較好的進展,但是針對偏遠地區(qū),信息交通堵塞的鄉(xiāng)村,進行合理規(guī)劃設計的任務仍很艱巨,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民間設計機構的幫助。</p><p>  (三)研究的意義及目的</p><p>  現有

121、的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中,多數基于目前的理論基礎,進行實地調研。但對于偏遠地區(qū),設計前期工作十分復雜,包括所需儀器,交通工具的限制都對設計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困難。隨著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的逐步完善,對各個專業(yè)領域產生了沖擊,使之便捷效率。如林業(yè)測繪,地質勘探分析,城市平面繪制等。而鄉(xiāng)村景觀設計在對其利用方法上尚處于空白。</p><p>  為了使鄉(xiāng)村景觀設計能更好的與前沿技術相結合,使其前期工作更加的便捷效率合理。將谷歌衛(wèi)星

122、遙感地圖結合計算機圖像軟件處理技術,在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中進行初次探索運用。</p><p> ?。ㄋ模┭芯績热菁胺椒?lt;/p><p><b>  1.研究內容</b></p><p>  借助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輔助鄉(xiāng)村景觀設計。</p><p><b>  2.研究方法</b></p>&l

123、t;p> ?、俨殚嗁Y料:收集、整理、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輔助設計的相關案例、著作、文獻和資料,提取其中有關前沿技術輔助鄉(xiāng)村景觀設計的問題。</p><p>  本文采用理論分析與設計實踐相結合,實地調研與資料查找相補充的方法,對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在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p><p> ?、趯嵉卣{研:采取拍照、訪談等實地調查手段,對研究問題進行現場分析檢驗。</p>

124、;<p> ?、劾碚摲治觯壕C合以上實例和觀點,運用相關理論,從科學嚴謹的角度,對問題進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p><p> ?、茉O計實踐:將論文研究方向結合自己的畢業(yè)設計和一些優(yōu)秀的鄉(xiāng)村景觀設計實例進行分析、比較和總結。</p><p>  二 景觀規(guī)劃設計原理</p><p> ?。ㄒ唬┚坝^規(guī)劃設計概論</p><p>

125、  1.景觀設計的基本認識</p><p>  景觀設計學是一門應用學科。不單單是所謂的藝術創(chuàng)造,更多的需要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來對待空間環(huán)境上的問題。換句話說,景觀設計其實就是針對土地的設計,是對相關空間及一切人類活動范圍的需要進行理性科學的設計,設計問題的方案途徑和解決辦法,并保證設計的實施。景觀設計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多數不單單是頭腦風暴所能解決的,更多的需要是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對于景觀設計當中問題,不能抱有任何

126、功利性的想法去引導,而需要冷靜從地區(qū)環(huán)境,全方面分析入手。</p><p>  根據實際的需要、場地環(huán)境的不同,景觀設計學分兩個專業(yè)方向,即景觀設計和景觀規(guī)劃,所以景觀規(guī)劃設計是景觀設計學的主流之一。景觀規(guī)劃是指在很大尺度區(qū)域內,基于對人文和自然過程的認識,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偟膩碚f就是為一些使用目的設計最理想的地方和在指定地方組織最恰當的土地利用。景觀設計學就是基于藝術和人文的遐想,對指定地方進行詳細的設

127、計創(chuàng)作,以創(chuàng)造合適的室外景色。</p><p>  2.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相關概念</p><p>  景觀是什么?從意義上看,“景”是風景,客觀實體存在的構成空間風景;“觀”是觀賞、觀摩、主觀,帶著想法與情感去看,“景觀”二字組成的意思就是可看可想的風景。景觀的定義除了傳統(tǒng)的山水之外,其他動植物以及地表上的生命體和物質都被包含在內,是對地區(qū)的綜合特色的反映。</p><p

128、>  現代景觀學認為,景觀不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園林,也不是只限制于公共綠地的簡單意思,它是一個全方位的、廣泛的意思。可以認識和理解為:</p><p> ?。?)風景——眼見到的即為風景,根據觀察者的心態(tài),對風景上能產生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認知和理解。設計者除了滿足使用功能之外,更高的是追求其精神需要。</p><p> ?。?)棲居地——人類居住的環(huán)境,涉及到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生產活

129、動和娛樂活動等。對于棲息地的理解和劃分同時受到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p><p>  (3)生態(tài)系統(tǒng)——系統(tǒng)當中人只作為一個使用主體,其他植物生命物種也算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當中處理好生態(tài)系統(tǒng)當中各使用主體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p><p> ?。?)符號——主要是記錄人的活動,歷史,文化。其功能相當于現代的信息存儲。記錄的作用主要提供給后人經驗教訓。</p><

130、;p>  所以,“景觀”這一看似簡約的理念,卻有著特別寬廣而深度的內涵。它不單單是對視覺對象的整體反映,還包含了許多的人類的精神寄托。比如地區(qū)的風景與該地的建筑、街道以及其他構筑物,它們都反映著該地的文化背景,其獨特性與該地的生產生活歷史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當游人看到這些因素所構成的畫面時,能很親切的感受到該地區(qū)的人文風情,那么這個自然與人為活動組成的景觀有機體是值得肯定和延續(xù)下去的。所以,對于人造景觀將來的發(fā)展方向,不單單是圍繞著“

131、以人為本”所展開的,更為重要的是不能為了達到一個人造的偽自然的景觀效果,而放棄對該地的人文環(huán)境、自然物種的保護和延續(xù)。所以,景觀既是對未來世界生活的希望,也是歷史生活空間的標志,更是現代生活的系統(tǒng)和憧憬。</p><p>  3.景觀規(guī)劃設計與相關學科的關系</p><p>  景觀設計學作為應用學科,需要其他學科的輔助。這樣才能避免出現設計死角。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需要補充的知識也不

132、同。例如,要了解植物的布置,就得對植物的生長習性,病蟲害進行了解,涉及到諸多的植物學知識。而針對景觀當中的人造構筑物,所應對天氣,氣溫的影響,則需要涉及到物理及化學方面的知識,考慮其材料的使用壽命。對于當中的生命體,如鳥類,則換位思考需要為鳥的生長環(huán)境留下可以容納的空間,不單單是為了人類的使用功能。文化方面,則需要對該地區(qū)的歷史,社會形態(tài)進行了解,這樣才能避免設計出的景觀,不會與該地區(qū)格格不入。除了這些,涉及到項目當中的施工、維護、各方

133、面管理實施上的問題,則需要補充管理理論。分配好工程量,保證實施的過程能根據設計者的要求按質量完成。所以,對于設計者來說,多了解一門學科將有利于開展設計的全方位思考。</p><p>  4.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分類</p><p>  景觀觀規(guī)劃設計劃分的種類有很多,目前而言,被廣泛運用和推廣的是按面積的大小來劃分,從國土尺寸到局部尺寸劃分為六種。</p><p>  1

134、.國土尺度(100KM~1000KM)。</p><p>  2.都市尺度(10~100KM)。</p><p>  3.社區(qū)區(qū)域尺度(1~10KM)。</p><p>  4.街區(qū)廣場尺度(100~1000M)。</p><p>  5.庭院空間尺度(10~100M)。</p><p>  6.景觀細部尺寸(1~10

135、M)。</p><p>  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空間形態(tài)分類:</p><p>  1.點狀景觀空間設計。</p><p>  2.線狀景觀空間設計。</p><p>  3.面狀景觀空間設計。</p><p>  不同尺度感,對設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們應當區(qū)別對待,在做大場地時不能約束于小的因素,而忽視了整體功能分區(qū)之間

136、的關系。</p><p> ?。ǘ┚坝^規(guī)劃設計的發(fā)展歷程</p><p>  1.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發(fā)展歷程</p><p>  中國古典園林有著悠久的底蘊和漫長的發(fā)展歷史,與封建帝國的歷史,從其萌芽時間到滅亡時間大體相同。所以根據中國發(fā)展的歷史情況,可以將中國古典園林的發(fā)展歷程分為五個階段:</p><p>  1.園林萌芽期——殷、周、秦、

137、漢宮苑建筑大發(fā)展的時期。</p><p>  2.園林景觀營造的轉折期——自然山水園興起的魏、晉、南北朝時期。</p><p>  3.園林產生和成長的全盛期——寫意山水園興起與發(fā)展的隋、唐時期。</p><p>  4.園林景觀營造的成熟前期——詩畫山水園發(fā)展的兩宋至清初時期。</p><p>  5.園林景觀營造的成熟后期——建筑山水園盛

138、行的清中至清末時期。 </p><p>  2.外國古典庭院的發(fā)展歷程</p><p><b>  1.日本庭園:</b></p><p>  日本庭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飛鳥時代,其中蘇我馬子庭院目前記錄最早的日本庭院,日本庭院的特征之一就是仿造自然,并且由于受到當時的禪宗文化和北</p><p><b>  2

139、.西亞園林:</b></p><p>  兩河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巴比倫王國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之間的美 </p><p>  在空中花園上鳥瞰,可將城市、河流和充滿東西方商旅</p><p><b>  3歐洲園林:</b>

140、;</p><p>  古希臘園林的類型較多,但在形式上還比較簡單。古希臘的園林可以代表著歐洲園林的起源,對歐洲園林的產生與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之后所形成的公園,寺廟都帶有明顯的希臘園林的特征,同時也為西方對稱式園林打下了基礎。古羅馬園林繼承著古希臘文化,并且進行了傳承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更加豐富的形態(tài)與藝術形式。古羅馬人對古希臘的文化進行繼承在園林中得到了體現,而且在羅馬時代擴張之后,涉及的面和范圍更大,對之后的歐洲園

141、林藝術影響較為明顯,這些都可以從許多歐洲歷史遺跡中看出來。</p><p>  3.現代景觀的產生和發(fā)展</p><p>  1.藝術運動和現代藝術對現代景觀產生的影響:</p><p>  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工藝美術運動對現代景觀的影響。二是新藝術運動對現代景觀的影響。三則是現代藝術的發(fā)展對景觀設計的影響。</p><p>  2.現代

142、建筑運動對景觀的影響:</p><p>  (1).表現主義:表現個人思想和主觀體驗感受是藝術的目的之一。</p><p>  (2).風格派:從立體派中分支出來,得到了發(fā)展與革新,是20世紀初期法國的流派之一。</p><p> ?。?).包豪斯:包豪斯是德國魏瑪市的“公立包豪斯學?!保瑒?chuàng)始人認為技術是藝術的前提和基礎。</p><p> 

143、 4.景觀規(guī)劃的未來趨勢</p><p>  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未來將會朝著尊重設計主體的方向發(fā)展。就目前而言,設計主體以人為本,而不去考慮其他動植物之間的感受,在將來,對于動植物各方面需求的考慮將會納入設計范圍。不單單是為了追求人類的享受,而放棄其他物種生存的權利。所以,將來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將會更加的人性化,為動植物與人類的和諧共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尊重其生長生活的環(huán)境需要,保證其正常的生活物質,以及生態(tài)鏈的延續(xù),而不

144、至于造成生態(tài)失衡。在將來,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多元化發(fā)展將不可避免,對設計者的知識結構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證其設計作品能滿足各客體之間的使用需求。</p><p>  (三)景觀規(guī)劃的基礎理論</p><p><b>  1.環(huán)境行為心理學</b></p><p>  環(huán)境行為心理學研究的人與行為之間的關系,是把環(huán)境視為一個整體,圍繞環(huán)境整體進行研究。

145、大體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六個方面:</p><p><b>  1.環(huán)境認知。</b></p><p><b>  2.環(huán)境壓力。</b></p><p>  3.個人空間和領域性。</p><p>  4.密度、擁擠和環(huán)境類型。</p><p><b>  5.空間行

146、為。</b></p><p>  6.環(huán)境空間與行為對策。</p><p>  通過了解環(huán)境行為心理學的各個方面,景觀設計當中應該考慮的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設計滿足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p><p><b>  2.景觀生態(tài)學</b></p><p>  景觀生態(tài)學認為景觀是由生態(tài)鏈之間的關

147、系組成,人在其當中只作為一個客體存在。景觀生態(tài)作為景觀設計當中必須考慮的因素來指導設計方向,而不是單純的以人為本。因此,景觀生態(tài)學不僅堅持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概念,還強調人地關系在其中的地位,將人類作為景觀的一個要素。</p><p>  3.人居環(huán)境與景觀設計</p><p>  人居環(huán)境科學是多個知識領域組成的科學領域,旨在研究如何為人類創(chuàng)造更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和更加豐富的生態(tài)景觀,讓人更好的生

148、活</p><p>  作為人居環(huán)境科學的核心,建筑與規(guī)劃景觀之間需要進行合理調節(jié),相互扶持。建筑確保在整個規(guī)劃體系當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而室外空間景觀則需要配合整體規(guī)劃。不純粹為了規(guī)劃而規(guī)劃,需要更加合理的進行分配,掂量孰輕孰重。</p><p>  將三者結合起來,需要有廣泛的知識面以及良好的知識基礎。對我們設計者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則整體規(guī)劃,小則一草一木都應該考慮在內。同時收放自

149、如,針對主要問題進行設計。設計中應當避免出現設計盲區(qū),無論是建筑、地景或者城市規(guī)劃。</p><p>  三 對谷歌地球衛(wèi)星圖片場地信息的提取方法及作用</p><p> ?。ㄒ唬╆P于遙感影像的介紹</p><p>  要了解遙感影像就必須了解衛(wèi)星遙感技術的發(fā)展歷史。</p><p>  衛(wèi)星遙感技術的發(fā)展歷程:距離現在已經達到半個世紀?;?/p>

150、軍事方面的因素,各重要航天大國相繼研發(fā)出能對地觀測為主要功能的遙感衛(wèi)星,而且逐漸向商業(yè)化轉移。伴隨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航天技術的前進完善,衛(wèi)星遙感技術正在進入一個能迅速、及時供應各種對地觀測海量數據的新起點及應用研發(fā)的新方向。</p><p>  遙感影像是地面物體反射或發(fā)射電磁波特征的記錄,是地面景物真實、瞬間的寫照。由于成像時采用的傳感器不同、工作的電磁波波段不同、遙感平臺不同、應用目的不同,形成了多種遙感

151、影像,他們在城市遙感中的應用范圍也各不相同。</p><p>  航天遙感影像主要是由各種衛(wèi)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航天器所載之傳感器獲得的。為了便于數據傳輸,通常將接收到的地面物體輻射信息等記錄于數據磁帶上,以實時或延時方式發(fā)送回地面。各地面站將接收到的數據經回放及糾正等處理后,得到各種可視圖像產品。航天遙感影像其影像的采集相比地面遙感影像擁有更大的優(yōu)勢。</p><p> ?。ǘ┯嬎?/p>

152、機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介紹</p><p>  Adobe Photoshop,簡稱“PS”,是目前設計領域所必備的軟件,常用于總平繪制,效果圖后期處理,以及照片處理。PS在出現之后,引發(fā)了各設計領域的革命。針對圖像的處理,進行信息的采集,其方便快捷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在今后的發(fā)展當中,PS會朝著智能,方便快捷方向轉變。</p><p> ?。ㄈ┗趐hotoshop的色彩分離

153、法</p><p>  1.色彩分離法的操作步驟</p><p>  利用同種方法可以得出另外幾個色塊的分布信息,具備一定的嚴謹性,為整體的功能分區(qū)提供合理的依據。</p><p>  2.色彩分離法對自然地貌的場地信息提取優(yōu)勢</p><p>  人造構筑物較多的城市,其顏色構成較為復雜,同一顏色所體現的物體較為多變,無法單一的進行的定義。

154、而在自然地貌當中,草地,林木,土壤以及河流均會以其特有的本質顏色所體現,對其進行顏色分離,將會有效而準確。所以,色彩分離法在不同地域條件下,所具備的作用大小也會不同,應當區(qū)別對待。</p><p> ?。ㄋ模┕雀璧厍蛐l(wèi)星地圖對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輔助作用</p><p>  1.對實地調研工作的影響</p><p>  在實地調研之前,對場地的了解,借助于網絡,或者其

155、他媒體。對調研的針對性,目的性不是很強烈,往往是到達實地以后得出結論。而通過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在實地調研之前,便能將場地的信息進行提取,遠程發(fā)現場地當中的問題,為實地調研工作提供明確的方向。</p><p><b>  2.場地尺寸的提取</b></p><p><b>  3.植被類型的預判</b></p><p>  

156、該地的時間為中午時段,根據建筑的投影可以推斷出當地季節(jié)和太陽直射點,根據建筑投影長度接近建筑高度這一信息可以判斷太陽直射點約在赤道附近,而當地植被顏色主要為綠色。這些條件可以推斷出航拍在春季。根據測量,該投影長度約為八米,在谷歌地球中,對該地的地形進行查看,發(fā)現其坡度為角度極小的緩坡,可以忽略,推斷出1號區(qū)域為一片喬木。以此類推,2號無非兩種類型,一是喬木樹苗,二則是為灌木。對于3號沒有投影,且靠近居民區(qū),預判類型為菜地或者草地。因此,

157、利用這種辦法,可以將當地的植物生長狀況,植物類型提前大體了解,對于設計中應該保留的植被,提前標記。</p><p>  4場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快速定位</p><p>  四 設計與理論的結合</p><p> ?。ㄒ唬┰O計選題背景及理念</p><p><b>  1.設計選址</b></p><p>

158、;<b>  2.地域狀況</b></p><p>  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度地帶,地形地貌豐富,丘陵溝壑綿延,天藍地綠水清,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好,森林覆蓋率高達70%,是蟻螞吐河發(fā)源地。氣候宜人,夏季氣溫多在25度左右,是避暑度假的理想圣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清朝乾隆皇帝曾在此卸甲安營,圍山狩獵,為木蘭秋狝七十二圍之永安湃色欽圍場所在地,滿蒙風情極為深厚。</p><p

159、><b> ?。ǘ┱w設計思路</b></p><p><b>  1.設計理念</b></p><p>  設計從整體村落格局,建筑外觀,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方案設計,保留并發(fā)揮當地的草原景觀特色。以不影響當地原有生活方式為前提,將建筑之間的關系,建筑與院子的關系,重新進行整合設計。利用其豐富的速生經濟林,石材,對建筑外觀進行設

160、計,將木材用于外墻和屋頂,少量的玻璃則用來增加屋頂天窗,改善冬季的采光效果。石材用于建筑基礎平臺以及道路的組織。在考慮維護成本,土壤,溫度的條件下,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的草本灌木,以及喬木,將當地原有植被予以保留,營造新的村落景觀格局。</p><p><b>  2.功能分區(qū)</b></p><p>  將生活區(qū)域與生產區(qū)域進行合理的整合劃分,建立馬場,傳承和發(fā)揚草原

161、地域文化,將草原特色進行展現。</p><p> ?。ㄈ┱w景觀改造分析</p><p><b>  1.建筑部分</b></p><p><b>  2.院落部分</b></p><p>  原有的農家小院束縛了建筑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使整個空間過于擁擠。針對這一點,為了更好的發(fā)展第三產業(yè),以及改善

162、建筑之間的關系。將原有的小院進行拆分重組,建立7個農家大院。改善院落環(huán)境,提高生活質量,增加戶外空間的多樣性。</p><p><b>  3.設計成果</b></p><p><b>  五 結論</b></p><p>  (一)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對鄉(xiāng)村景觀設計方法上的影響</p><p>  在

163、鄉(xiāng)村景觀設計方法上,傳統(tǒng)的設計周期過于漫長。在實地調研之前,無從得知其具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或者其他問題。在有了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的幫助下,設計的前期工作,由單純的實地調研測量,轉變?yōu)檫h程場地信息提取,制定調研計劃,結合調研結果的模式。這種設計前期工作模式,相比傳統(tǒng)的更加科學效率合理。</p><p>  在設計當中,尺寸,場地環(huán)境,地表徑流和地表植被,這些原本需要人力統(tǒng)計的工作,可以由</p><p&

164、gt;  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來分擔。</p><p> ?。ǘ┻h程場地信息提取對于鄉(xiāng)村景觀設計的意義</p><p>  谷歌地球衛(wèi)星地圖所帶來的遠程場地信息提取,掙脫了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中實地調研的地域性限制。對于偏遠山區(qū)迫切需要進行規(guī)劃設計來解決實際問題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時使實地調研的前期工作更加明確清晰,調研中的針對性,效率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p><p>

165、  伴隨著衛(wèi)星遙感技術的成熟,其遙感影像的分辨率會越來越高,其所提供的信息也會更加精確,涉及面將會更廣,為鄉(xiāng)村景觀設計提供的設計依據將會更加科學合理。</p><p>  而對于偏遠山區(qū),當地政府財政不足以聘請專業(yè)的規(guī)劃公司時,在谷歌地球當中進行場地環(huán)境照片上傳,發(fā)出邀請,可以征集規(guī)劃設計方案,通過民間或者非盈利組織對其幫助,同時也為廣大規(guī)劃設計專業(yè)或愛好者提供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p><

166、p><b>  致謝</b></p><p>  大學四年,各專業(yè)老師教會了我許多,不單單是基本的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獨特的觀察力,以至于我能更好的感受設計當中感性與理性的關系。同時在校期間得到了許多同學及朋友的關心和幫助,讓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次畢業(yè)論文及畢業(yè)設計感謝郭洪武以及史鐘穎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大力幫助。</p><p>  

167、感謝本次畢業(yè)設計的組員,通過彼此的交流探討發(fā)現了不足,在相互鼓勵下順利地完成了本次畢業(yè)設計。同時也感謝北京林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的全體老師和工作人員。</p><p>  在進行實地考察時,感謝燕格柏鄉(xiāng)當地政府對我們的幫助,在交通極為不便的情況下,使實地調研工作的開展順利進行。</p><p><b>  參考文獻</b></p><

168、p>  [1] 裴新生,王新哲.新形勢下的城市總體規(guī)劃[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p><p>  [2]姜濤. 西歐1990年代空間戰(zhàn)略性規(guī)劃(SSP)研究——案例、形成機制與范式[J] . 2009</p><p>  [3] 周長亮,張健,張吉祥.景觀規(guī)劃設計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4] [美]羅伯特?D.

169、亞羅 [美]托尼? 西斯.危機挑戰(zhàn)區(qū)域發(fā)展——紐約—新澤西—康涅狄格三州大都市區(qū)第三次區(qū)域規(guī)劃[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p><p>  [5] [美]哈維?M?魯本斯坦.建筑場地規(guī)劃與景觀建設指南[M].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1</p><p>  [6] 倪靜雪. 解讀鄉(xiāng)村景觀的意象[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07 <

170、/p><p>  [7] 徐琴. 鄉(xiāng)村植物景觀設計研究[D]. 長沙: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07</p><p>  [8] 劉黎明,李振鵬,張虹波. 試論我國鄉(xiāng)村景觀的特點及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的目標和內容[J]. 北京:生態(tài)環(huán)境,2004 </p><p>  [9] 邵振峰. 城市遙感[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p&

171、gt;<p>  [10] 胡明星,李建. 空間信息技術在城鎮(zhèn)體系規(guī)劃中的應用研究[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11</p><p>  [11] 王宗禮. 中國草原生態(tài)保護戰(zhàn)略思考[J]. 中國草地,2005</p><p>  [12] 劉擁軍,王峰,魯飛飛,王學軍,張金英. 谷歌地球在林業(yè)測繪中的應用[J] . 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2</p>

172、;<p>  [13] 楊永辰,曾康,尹博,王強. 衛(wèi)星圖像軟件在判斷礦井地質構造中的應用[J]. 煤炭科技?地質與勘探,2010</p><p>  [14] Ian A.McKay, Helen E.Parson .The Impact of Farm Lot Shape on Patterns in the Rural Landscape [J].Journal of Geography,

173、1997</p><p>  [15] Tove Oliver,Tim Jenkins. Sustaining Rural Landscapes:the role of integrated tourism[J]. Landscape Research,2003</p><p>  [16] 張建米. 我國農舍改建旅館的基本原則與措施[J]. 經濟管理,2008</p>&l

174、t;p>  [17] Sun—Kee Hong, Nobukazu Nakagoshi,Mahito Kamada. Human impacts on pine-dominated vegetation in rural landscapes in Korea and western Japan [J]. Vegetatio,2004</p><p>  [18] 林利民,劉文華,關崇貴.落葉松材性及膠合板

175、生產[J].建筑人造板,1999</p><p>  [19 Teresa Pinto—Correia, Roland Gustavsson, Janez Pirnat[J].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entrally Defined Policies and Local Decisions – Towards more Sensitive and Creative Rural Lan

176、dscape Management[J]. Landscape Ecology,2006</p><p>  [20] 馬金祥,劉杰. 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中的空間形態(tài)組織[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p><p><b>  論文聲明</b></p><p>  1、論文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未經同意不得擅自進行轉載發(fā)表。</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