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效施肥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高效施肥技術的應用畢業(yè)論文論文關鍵字:高效施肥、診斷、失調癥狀、豐缺指標、補救措施摘要:從原理、施肥方法及時期、缺肥判斷及補救等方面介紹了玉米生產過程中的高效施肥技術。在玉米耕種過程中,由于化肥施肥技術落后,致使玉米產量徘徊不前。為此增施肥料,科學施肥將是今后一個時期提高玉米單產的重要途徑。而在我國,普遍存在“重磷肥,偏氮肥,少鉀肥,缺有機肥,肥料利用率低”的問題同時存在盲目施肥、施肥時期不當、施用方法不合理等技術問題。玉米不僅是優(yōu)

2、良的糧用、飼用、食用和藥用作物,也是主要的工業(yè)原料。有很廣闊的市場前景。此外,我國玉米增加產量的潛力非常大。目前我國玉米平均產量雖然只有4500公斤|公頃左右,但記錄產量已經達到了21042.9公斤|公頃,然而實現玉米產量潛力的關鍵在于高效施肥,此外,選用良種和精細播種也很重要。綜合我國的國情,我們必須通過改革栽培技術,熟知科學施肥方法,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單產??偖a的路子,來實現我國玉米的大增產。在此過程中,科學合理的施肥是最重要的

3、一環(huán)。1.氮、磷、鉀被稱為“植物營養(yǎng)三要素”,在玉米生產中,玉米的產量與氮、磷、鉀的吸收關系很大,一般來講,隨著產量的提高,玉米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也相應的增加,其吸收總量隨著土壤肥力、品種特性、播種季節(jié)的不同而有差異。再多數情況下,玉米一生中吸收的養(yǎng)分以氮最多,鉀次之,磷最少。(表1)生產實踐證明,玉米有低產變高產,走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路子是行之有效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施肥越多越好,玉米合理的施肥量,應當根據玉米吸肥規(guī)律、產量水

4、平、土壤供肥能力、肥料養(yǎng)分含量和利用率等多種原因綜合考慮。1.1基本原理隨著作物每次種植與收獲,必然要從土壤中取走大量養(yǎng)分,使土壤養(yǎng)分逐漸減少,連續(xù)種植會使土壤貧氮(Ⅰ),為了保持土壤肥力,我們就要將植物帶走的礦質養(yǎng)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歸還土壤。對于玉米來說,在整個生長發(fā)育期,需要吸收各種養(yǎng)分,而且在不同生長發(fā)育期對不同養(yǎng)分需求量也不同。實驗證明(Ⅱ):決定作物產量高低的是土壤中有效質量分數相對最小的那種養(yǎng)分。在一定范圍內,產量隨著這種

5、養(yǎng)分的增減而升降,無視這種最小養(yǎng)分,繼續(xù)增加其他任何養(yǎng)分,卻難以提高作物產量。在相對穩(wěn)定適合的土壤生長環(huán)境下,隨著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總產量是增加的,但單位施肥量的增產量是依次遞減的(Ⅲ)。2.施肥2.1基肥了解了玉米的需肥規(guī)律,方可做到平衡施肥,基肥一般需要是見效緩慢且均勻,而且營養(yǎng)元素豐富的肥料,有利于作物一年的生長需求。玉米基肥一般施有機肥15000~30000公斤|公頃。種肥一般施尿素2~3公斤|畝,而且,在實際生產中,最好將種肥

6、隔離,且肥料在下面,備注:Ⅰ、養(yǎng)分歸還學說德國化學家李比希(L.V.libig)Ⅱ、最小養(yǎng)分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L.V.libigⅢ、報酬遞減律德國土壤學家米采利希(E.A.Mistcherlish)等人提出表1:禾本科作物形成100kg經濟產量所吸收的氮、磷、鉀數量(kg)作物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玉米籽粒2.570.862.14小麥籽粒3.001.132.50水稻籽粒2.251.102.70《植物生理學》王忠主編表2:主要作物對微量元素

7、需求情況元素需要較多需要中等需要較少B甜菜、苜蓿、蘿卜、向日葵、白菜、油菜、蘋果等棉花、花生、馬鈴薯、番茄、葡萄等大麥、小麥、柑橘等Mn甜菜、馬鈴薯、煙草、大豆、洋蔥、菠菜等大麥、玉米、蘿卜、番茄、芹菜等苜蓿、花椰菜、包心菜等Cu小麥、高粱、菠菜、萵苣等甘薯、馬鈴薯、甜菜、苜蓿、黃瓜、番茄等玉米、大豆、豌豆、油菜等Zn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番茄、柑橘、葡萄、桃等馬鈴薯、洋蔥、甜菜、水稻等小麥、大豆、豌豆、胡蘿卜等Mo大豆、花生、豌豆、

8、蠶豆、綠豆、紫云英、苕子、油菜、花椰菜等番茄、菠菜等小麥、玉米等Fe蠶豆、花生、馬鈴薯、蘋果、梨、桃、杏、季、柑橘等玉米、高粱、苜蓿等大麥、小麥、水稻等cl椰子、油棕、甜菜等莧菜、萵苣、馬鈴薯、甘蔗等《土壤肥料學》陸欣主編表3:玉米礦質元素豐缺指標礦質元素診斷指標(%)時間及部位備注缺少適量過剩N(全氮)4.0開花期、穗葉解淑貞1988P0.110.25抽穗期最大穗軸第一葉農業(yè)化學手冊、魯如坤編K0.39~1.301.46~5.80抽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