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9/8/53a55384-7a27-4dc7-a97c-7124c77afc96/53a55384-7a27-4dc7-a97c-7124c77afc96pic.jpg)
![水稻高溫熱害的防御及避災減災技術措施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9/8/53a55384-7a27-4dc7-a97c-7124c77afc96/53a55384-7a27-4dc7-a97c-7124c77afc96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高溫熱害的防御及避災減災技術措施水稻高溫熱害的防御及避災減災技術措施加入時間:2007727安徽省常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jié),經常出現(xiàn)連續(xù)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30℃,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同時,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8℃以上,相對濕度在70%以下,對水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對水稻最敏感的抽穗揚花期為害最重,輕則減產,重則絕收。一、高溫熱害的防御技術1、適期播種,避開炎熱高溫。要將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揚花期安排
2、在8月中旬,以有效地避開7月下旬至8月上旬存在的常發(fā)性的高溫伏旱天氣。同時也是優(yōu)質化栽培的核心技術。以此為依據(jù),再根據(jù)茬口、品種的類型和生育期安排播種期。即將原來的4月上旬播種推遲到4月25日至5月5日播種,秧齡30~35天。對于江淮丘陵易旱地區(qū)推遲播種后要從灌溉用水等管理措施上予以配套,統(tǒng)籌調度;亦可采取將播種期再往前提,即3月底至4月初播種,保溫育秧,7月20日前齊穗,以避開高溫熱害和夾秋旱,穩(wěn)產保收。對于雙季早稻要適時早播早栽,采
3、取薄膜覆蓋保溫旱育壯秧,使早稻在6月底至7月初抽穗,在高溫到來之前渡過乳熟前期,7月下旬高溫到來時已黃熟收割。2、選用耐熱性強的品種(組合),合理布局。根據(jù)2003年中稻遇嚴重高溫熱害和2006年局部遇害的大田表現(xiàn)和近年品種篩選研究,不同的品種(組合)之間雖都表現(xiàn)高溫熱害,時,可及時采取措施,以提高結實率,減輕損失。一是田間灌深水以降低穗層溫度。據(jù)上海市氣象局試驗,當穗周圍氣溫為32.7℃相對濕度為71%時,灌8厘米水層后,穗部周圍氣溫
4、降為31.2℃,相對濕度增至83%。有條件的可采用日灌夜排,或實行長流水灌溉,亦可降溫增濕。二是根外噴施磷鉀肥。如3%的過磷酸鈣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與0.13%濃度NaB4O710H2O混合液,能極顯著改善水稻授精能力,增強稻株對高溫的抗性,有減輕高溫傷害的效果。二、高溫熱害災后的補救技術1、加強受災田塊的后期管理。對普遍受災但未絕收的田塊要切實加強后期的田間管理。通過有效的田間管理可顯著地減少秕粒,增加粒重而獲得較好的收成。
5、一是堅持淺水濕潤灌溉。防止夾秋旱使災害進一步加劇,因為高溫熱害常與干旱交織在一起。后期切忌斷水過早,以收獲前710天斷水為宜,不僅能提高產量也可保證米質。二是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白葉枯病、稻曲病、紋枯病的藥劑防治。三是對孕穗期受熱害的輕災田塊,還應在破口期前后補追一次粒肥。可畝施尿素23公斤,也可根外噴施磷鉀肥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以提高結實率和粒重。四是適期收割,精打細收。2、蓄養(yǎng)再生稻。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不同的受災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井高溫熱害的形成及防治
- 水稻穗期高溫熱害的生理與分子機制.pdf
- 湖北省水稻高溫熱害發(fā)生規(guī)律的研究.pdf
- 深井高溫熱害的形成及防治.docx
- 高溫熱害對福建省水稻生產的影響及對策研究.pdf
- 玉米高溫熱害氣象等級指標
- 水稻高溫熱害響應轉錄因子HST的功能解析.pdf
- 江蘇省高溫熱害及其對水稻生產的影響研究.pdf
- 玉米高溫熱害氣象等級指標
- 張小樓煤礦高溫熱害現(xiàn)狀及防治
- 水稻高溫熱害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pdf
- 深井高溫熱害的形成及防治說明書.docx
- 張小樓煤礦高溫熱害現(xiàn)狀及防治.doc
- 高溫熱害礦井環(huán)境保障關鍵技術研究.pdf
- 基于ORYZA2000模型對江蘇不同播期水稻高溫熱害的評估.pdf
- 氣候變化背景下水稻高溫熱害風險及其對產量的可能影響.pdf
- 當前農村防雷減災的防御措施
- 礦山避災撤離算法及避災路線的Web技術研究.pdf
- 基于衛(wèi)星遙感與氣象站數(shù)據(jù)的水稻高溫熱害監(jiān)測和評估模型研究.pdf
- mba論文氣候變化背景下水稻高溫熱害風險及其對產量的可能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