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人生——象征與隱喻理論視域下壯侗語民族的“火”文化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 I I I I I f [ 1 l lJ I I I f f l [ 1 l l l lJ I l lr l l l lJ I I I I l l l lr l l lY 3 2 6 0 0 5 2單位代碼 1 0 6 0 2學 號 2 0 1 4 0 1 0 4 7 2分糞號 1 2 9密 級 公開碩士學位論文紅火人生——象征與隱喻理論視域下壯侗語民族的“火”文化研究P r o s p e r o u s l i f e ——皿

2、e s y m b o l a n d m e t a p h o r t h e o r y £∞m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Z h u a n g a n d D o n g l a n g u a g ee t h n i c g r o u p s“f l r e “C u l t u r a lS t u d i e s學 院專 業(yè)研究方向年 級研究生指導教師完成日期: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

3、院: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民間文學與民族文化:2 0 1 4 級:薛雅馨:罩德清教授:2 0 1 7 年4 月謦一尤| ;1 7 乙叭 箏址 叩一 廟~ 屋一 ◎f 嬲必嬲掣紅火人生一一象征與隱喻理論視域下壯侗語民族的“火“ 文化研究姓名:薛雅馨 指導老師:覃德清教授 專業(yè):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研究方向:民間文學與民族文化 年級:2 0 1 4摘要壯侗語民族的文化研究,緣起于對東南亞地區(qū)的壯侗語言系統(tǒng)的研究,壯侗語族普遍被認為是中國南方

4、百越民族的后裔。直至現(xiàn)今,這些民族仍然保留著許多共同的歷史遺跡,中國的壯侗語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qū),地緣接近東南亞國家,東南亞國家的壯侗語族與國內(nèi)的壯侗語族,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兩者是同源異流的關系,而壯侗語族的民族認同與族群記憶的構建,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實現(xiàn)溝通經(jīng)濟、交流文化、聯(lián)結民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這樣的背景,對壯侗語族的文化研究顯得頗為重要。本文的研究以象征與隱喻的理論為依托,截取壯侗語族的“火”文化為切入點,尋找其共同的

5、文化記憶,情感表征與觀念圖式,繼而試圖闡釋人與火,人與自然的關系。象征與隱喻理論,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面,它揭示了人類生活中,細微之處的大義,也是人類社會共同習慣中容易被忽視的“真理”,火進入人類的生活日常之后,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生產(chǎn)習慣,但是,火所具有的象征含義,卻時常被遮蔽在生活的背后,火的發(fā)現(xiàn),最直接的影響是實現(xiàn)了生食專火專熟食的飲食轉化過程,維持了生命的延續(xù),并在代際更迭中,保留下其共同的記憶一一神話。神話敘事展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