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a7ed7f00-b9e8-4b9f-ada5-668d96da7469/a7ed7f00-b9e8-4b9f-ada5-668d96da7469pic.jpg)
![徐昌偉教授學術經(jīng)驗總結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a7ed7f00-b9e8-4b9f-ada5-668d96da7469/a7ed7f00-b9e8-4b9f-ada5-668d96da7469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按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第五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的要求,總結徐昌偉教授的學術經(jīng)驗以及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外傷骨折、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及骨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臨床思辨特點。
方法:
通過臨床跟師學習,獨立臨床實踐,學習經(jīng)典,等等,分析總結徐昌偉教授治療骨傷科疾病的辨證思想,三期辨證方法,損傷部位辨證方法,用藥、用方特點。
結果:
1、學術思想
1.1、導師徐昌偉教
2、授治療骨傷科疾病的辨證思想:臨床診治時徐老提倡臟腑辨證,針對不同部位病變也應有整體辨治意識,要根據(jù)疾病的臨床癥狀分析臟腑病變的本質。對骨傷科用藥總結出:要以補肝腎、調氣血及祛風寒濕為主。認為治療骨傷要以肝腎為本,氣血為道,祛風寒濕為標。注重臟腑辨證,提倡以肝腎為本治療骨傷科疾?。凰脑\合參,強調望診、摸診以突出骨傷科特點;巧妙處理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中西互參互補,不僅掌握中醫(yī)四診,即辨中醫(yī)之證,對于現(xiàn)代診療技術和手段也要學會運用,即辨西醫(yī)
3、之病,取二者之長,將中醫(yī)研究范圍不斷擴大;內外治法結合,療效疊加,縮短疾病治療周期,除按照中醫(yī)辨證施治原則進行內治外,補肝腎、調氣血及祛風寒濕等治療方法也應引起重視。同時分期論治傷科疾病,早期主張“大破”,中期以理氣和營為主,和血、溫補肝腎為后期重點;針對體質虛弱傷者,在準確辨證的基礎上主張攻補兼施,結合內外治,二者相輔相成,使疾病的治療周期縮短,損傷得到早愈。加強疾病康復,做到動靜結合,醫(yī)患合作,提升患者的參與熱情,運動有時,運動有序
4、,運動有方,運動有效;預防為主,治養(yǎng)結合,防患于未然,保持恬淡虛無的精神境界,起居有常,生活規(guī)律,鍛煉有度,勤于用腦,早期診斷,防邪傳變。
1.2、導師徐昌偉教授治療骨傷科疾病三期辨證方法總結:(1)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開竅活血法、清熱涼血法及行氣消瘀法為早期主要治療方法。(2)中期治法,和營止痛法、續(xù)筋接骨法、舒筋通絡法,從而達到瘀祛生新、筋連骨續(xù)、疏風通絡、舒筋活血的目的。(3)后期治法,補氣養(yǎng)血法、補益肝腎法、補養(yǎng)脾胃
5、法、溫經(jīng)通絡法。傷后1~2周內一般為初期,治療要以"下法"或"消法"為主,包括消腫止痛、行氣通絡及活血化瘀為主。同時還可能用到“清法”,此方法主要在瘀血積久不消、邪毒入侵等情況下實施。如遇瘀血攻心或氣閉昏厥則可能用“開法”;損傷后3~6周為治療中期,雖損傷癥狀得到進一步改善,并且疼痛有減輕,腫脹瘀阻已逐漸消退,但疼痛、瘀阻并未完全消去,故治療還應堅持以“續(xù)”、“和”為主,即接骨續(xù)筋、活血化瘀及和營生新;損傷后7~8周后為治療后期,此階段
6、瘀腫已消,但筋骨功能尚未完全恢復,為使筋骨更堅實,治療還應堅持以補養(yǎng)肝腎、氣血及堅骨壯筋為主。針對關節(jié)屈伸不利、風寒濕痹、筋肌拘攣患者,后期還應給予舒筋活絡、溫經(jīng)散寒治療。
1.3、導師徐昌偉教授治療骨傷科疾病損傷部位辨證方法:(1)三焦辨證治法;(2)據(jù)損傷的部位加用引經(jīng)藥。
1.4、導師徐昌偉教授治療骨傷科疾病用藥、用方特點:(1)跌仆損傷是導致骨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跌仆而導致的骨折、傷筋、脫位及內傷這四大病癥是
7、骨傷內治法的主要方向。(2)重視“三期”論治,初期為傷后1~2周,中期為傷后3~6周,后期為傷后7~8周。一般初期治療主要為“下”法,其主要分為攻下逐瘀法、開竅活血法、消熱涼血法及行氣消瘀法。中期治療主要為“和”法,其主要分為接骨續(xù)筋、和營止痛及舒筋活絡法等。后期治療主要為“補”法,其主要分為補益肝腎、補氣養(yǎng)血、溫經(jīng)通絡等。(3)結合部位辨證用藥,在實施“三期”論治的同時,還應結合損傷部位實施辯證論治,并對損傷部位加用引經(jīng)藥,使藥力在損
8、傷部位發(fā)揮最大作用,達到治療效果加強的目的。(4)注意選擇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臨床給藥時,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都應根據(jù)患者損傷后病情的輕、重、緩、急來決定,如急重癥患者,應在散、湯、丸劑治療的基礎上,還可選用參麥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針劑進行治療,此治療方法操作方便,見效快,有利于搶救,針對輕、緩或宿傷者宜選用藥酒或湯、丸劑。(5)不拘泥分期,需靈活變通。如根據(jù)患者年齡、患者受傷的性質、部位及時間等方面來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2、
9、臨床思辨特點
2.1、頸椎病
徐昌偉教授認為,頸椎病的主要特征為本虛標實,臨床癥狀以痹痛為主,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急性期,辨證:氣血痹阻,經(jīng)絡不遂。治則:祛瘀通絡、蠲痹止痛。
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病因為血脈不暢、經(jīng)絡阻滯、肝風內動以及髓海失充等,故眩暈的發(fā)生以痰、虛、瘀為主因,同時,多為本虛標實之證。采用防眩湯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病機當為肝腎不足,督脈空虛,病本屬虛或虛而偏寒。以補益肝腎,溫通督脈為主
10、,兼益氣活血,祛風通絡。自擬強筋壯骨湯加減方。
2.2、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肝腎虧損,氣血不足,加之感受風寒濕邪,導致氣血凝滯,血脈瘀阻,筋脈失其濡養(yǎng),不通則痛,其病變以正虛為本,邪實為標。推薦服用舒筋湯。
腰肌勞損,病因為氣血留滯,經(jīng)絡受阻,肝腎不足,因此臨床治療要以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通絡為主,推薦獨活寄生湯
2.3、四肢骨折、外傷
活血化瘀與理氣止痛兼顧,調陰與
11、和陽并重。早期常用治法有攻下逐瘀法、行氣消瘀法、清熱涼血法、開竅活血法等。損傷中期宜和營生新、接骨續(xù)損。其治法以和法為基礎,即活血化瘀的同時加補益氣血藥物。后期治療除補養(yǎng)法外,溫經(jīng)通絡法也較為常用。
2.4、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風寒濕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祛風除濕,散寒通絡方劑治療方案;風濕熱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清熱祛風,除濕通絡之功效。氣血兩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益氣補血,散寒除濕通絡為主,兼以養(yǎng)血、活血,使筋脈暢達。脾腎陽虛類
12、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溫陽益氣,疏經(jīng)通絡。肝腎陰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滋養(yǎng)肝腎、養(yǎng)血通絡為主,痰瘀交阻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化痰散結,祛瘀通絡。
2.5、骨性關節(jié)炎
風寒濕痹型骨性關節(jié)炎,中醫(yī)病理特點為本虛標實、本痿標痹,治以祛風散寒除濕,活血通絡為主;風濕熱痹型骨性關節(jié)炎,治以清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肝腎虧虛型骨性關節(jié)炎,治以滋腎養(yǎng)肝,和血通絡。氣滯血瘀型骨性關節(jié)炎,治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結論:徐昌偉教授對于中醫(yī)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徐昌偉老中醫(yī)學術思想及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經(jīng)驗總結.pdf
- 楊駿學術思想與臨床經(jīng)驗總結及補腎活血針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pdf
-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 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 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路徑
- 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路徑
- 腰椎間盤突出癥
- 腰椎間盤突出癥
- 腰椎間盤突出癥
- 平衡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pdf
- 刃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治療
- 腰椎間盤突出癥2017
- 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
- 腰椎間盤突出癥11
- [教育]腰椎間盤突出癥
- 椎間盤鏡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報告.pdf
- 腰椎間盤突出癥課件
- 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
- 腰椎間盤突出癥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