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近年來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作為一個新型炎癥標志,結合特異性免疫及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兩個方面,對預測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長期死亡率有較高價值。GRACE評分是目前臨床最常用評判心肌梗死患者臨床嚴重程度以及預后的指標,可對所有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臨床嚴重程度的分層管理。本文旨在通過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與GRACE評分的關系,以及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對高危GRACE評分的預測價值,探討NLR對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臨床價值。<
2、br> 方法: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心內科CCU病區(qū)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98例,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18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118例;共有124例患者入院時成功接受急診介入治療(percu
3、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計算所有患者GRACE評分,根據入院即時血常規(guī)結果計算NLR,按照受試者工作曲線(ROC曲線)對高危GRACE評分的最佳截斷點(NLR=3.574),將所有患者分為低NLR組(124例)和高NLR(174例)組;急診介入治療的124例患者分為低NLR組(45例)和高NLR組(79例)。門急診就診或入院即刻采取肘靜脈血液標本,行血常規(guī)全項、肌鈣蛋白I(CTNI)、腦鈉肽
4、(BNP)、腎功(UREA、CREA)檢測,次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靜脈血檢測肝生化、血脂、尿酸。上述患者住院期間予以規(guī)律雙聯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聯合氯吡咯雷)、他汀類藥物同時皮下注射抗凝藥物,觀察住院期間新發(fā)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死亡發(fā)生情況,并于住院5-7日時行心臟彩超多普勒檢查,記錄心包積液、室間隔穿孔、室壁瘤、輕微心衰癥狀的發(fā)生情況。所有統(tǒng)計學分析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結果:1.與NSTEMI組相比,
5、STEMI組吸煙率較NSTEMI組明顯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高血壓患病率明顯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TEMI組中WBC、N、NLR、HGB、CK-MB、CTNI較NSTEMI組明顯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uN、CREA、UA明顯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表明,NLR與GRACE評分呈正相關。當NLR=3.574時預測高危
6、急性心肌梗死的靈敏度為67.4%,特異度為52.1%,曲線下面積為0.612,95%CI=(0.552,0.681),為診斷最佳截斷點。
3.納入所有患者分析,高NLR組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比例為67.24%,較低NLR組明顯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NLR組中WBC、N、BNP、CK-MB、CTNI、TB、CHOL等指標均高于低NLR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L、HGB等指標則低于低NL
7、R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納入所有患者分析,高NLR組新發(fā)心律失常發(fā)生率(27.01%vs17.74%)、急性左心衰發(fā)生率(10.92%vs3.23%)、心包積液發(fā)生率(5.75%vs4.83%)、輕微心衰癥狀發(fā)生率(6.90%vs3.22%)、室壁瘤發(fā)生率(1.15%vs1.61%)、室間隔穿孔發(fā)生率(0.57%vs0%)、死亡(2.30%vs4.83%);與低NLR組相比,高NLR組的急性左心衰發(fā)生率
8、明顯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余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124例入院時成功接受急診PCI的患者分析,高NLR組新發(fā)心律失常發(fā)生率(36.58%vs24.44%)、急性左心衰發(fā)生率(11.39%vs0%)、心包積液發(fā)生率(5.06%vs4.44%)、輕微心衰癥狀發(fā)生率(2.54%vs0%)、室壁瘤發(fā)生率(1.27%vs0%)、室間隔穿孔發(fā)生率(1.27%vs0%)、死亡(1.27%vs2.22%);與低NLR組相比,高NL
9、R組的急性左心衰發(fā)生率明顯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余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5.以是否發(fā)生急性左心衰作為因變量,引入臨床類型、WBC、N、L、NLR、HGB、TC、TB、BNP、CK-MB、CTNI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s回歸,結果顯示(表5),NLR、BNP與急性左心衰發(fā)生率相關,相關系數(OR值)分別為1.054、1.001。
6.當NLR=3.574時預測急性左心衰的靈敏度為85.7%
10、,特異度為44.5%,曲線下面積為0.647,95%CI=(0.524,0.770)。而GRACE評分=140.5時預測急性左心衰的靈敏度為90.5%,特異度為52.8%,曲線下面積為0.708,95%CI=(0.608,0.809)。當NLR聯合GRACE預測急性左心衰的靈敏度90.7%,特異度60.1%,曲線下面積,95%CI(0.605-0.820)。
結論:NLR與GRACE評分呈正相關,其預測急性心肌梗死高?;颊叩拿?/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入院時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急性心肌梗死嚴重程度關系研究.pdf
-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計數比值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損傷的相關性研究.pdf
- 肝細胞癌患者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預后關系研究.pdf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與胃癌患者預后的關系.pdf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與子癇前期的關系.pdf
- 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與預后的關系.pdf
- 術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預后的關系.pdf
- 乳腺癌患者術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與預后的關系.pdf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預測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良預后的價值分析.pdf
-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例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左心功能不全的預測價值.pdf
- 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術前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預后的關系.pdf
- 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變化對胃癌患者預后的影響.pdf
-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pdf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與急性冠脈綜合征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pdf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對胰腺癌預后的影響.pdf
- 川崎病患兒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變化及臨床意義.pdf
-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關系的研究.pdf
- 術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對胃癌預后評估的價值.pdf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研究.pdf
- 青年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