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8/61c037a3-ea02-4156-b63b-b8ede5b7bd09/61c037a3-ea02-4156-b63b-b8ede5b7bd09pic.jpg)
![蕓薹根腫菌致病性及其生理小種分化的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8/61c037a3-ea02-4156-b63b-b8ede5b7bd09/61c037a3-ea02-4156-b63b-b8ede5b7bd09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字花科作物根腫病也稱根癌,是由蕓薹根腫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起的世界性土傳病害,在中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危害嚴重。目前生產(chǎn)上主要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但鑒于農(nóng)業(yè)防治勞動強度大、周期長且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化學藥劑防治,容易造成農(nóng)藥殘留;生物防治研究不太成熟且生防菌種類有限等種種因素導致整體防效并不理想。因此,在生產(chǎn)上培育具有根腫病抗性的十字花科品種是最根本最安全的途徑。但當前
2、我們對于根腫病抗性的遺傳規(guī)律并不十分明確,培育出的抗病品種通常具有生理小種特異性,加之病原菌變異迅速,使得其抗性不能持久,所以,要想有效地防治根腫病,一方面必須加大抗性品種篩選力度,為抗病育種提供多來源的抗性資源,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明確病原菌的致病機理,加強根腫菌的早期檢測,從而開展根腫病的綜合防治。本研究通過比較不同接種方法的發(fā)病情況,研究室內(nèi)接種的適宜方法,利用正交試驗探討接種最優(yōu)發(fā)病體系;以收集到的130多個蕓薹屬蔬菜品種為材料
3、,通過插入法進行抗病性鑒定,篩選抗病品種;利用光學顯微鏡鑒定和PCR檢測的方法檢測根腫組織中存在的根腫菌,并利用ECD系統(tǒng)鑒定了七個不同地區(qū)的蕓薹根腫菌生理小種;分析了不同生理小種ITS序列的差異。取得了以下研究結果:
(1)插入法接種易感植株的病情指數(shù)最高,接種濃度是影響發(fā)病的關鍵因素。本試驗研究了三種接種方法對易感植株發(fā)病程度的影響,結果顯示,發(fā)病程度為插入法>蘸根法>注射法,病情指數(shù)呈依次遞減趨勢。同時利用正交試驗探索室
4、內(nèi)接種的最優(yōu)條件,主要研究接種濃度、接種次數(shù)、接種量和接種時間四個因素。結果表明,接種濃度是影響發(fā)病的關鍵因素。接種濃度越高,病指越高。另外,以新鮮和冷凍感病腫根為材料研究其致病性差異,結果顯示,相較于冷凍病根,新鮮感病腫根的致病性更強,前者的病指為72.04,后者的病指只有27.78。
(2)不同病原菌存在致病性差異。用采自浙江省江山市白菜、上海青浦區(qū)白菜、浙江省溫州市榨菜和浙江溫嶺甘藍四個種植區(qū)的帶菌土樣對收集到的130多
5、個蕓薹屬蔬菜品種進行抗病性篩選,結果顯示,溫嶺地區(qū)和上海地區(qū)的病原菌致病性強度顯著高于江山地區(qū)和溫州地區(qū)。對于白菜類寄主,除了溫州地區(qū)的病原菌致病性較弱外,其他三個地區(qū)的病原菌致病性都較強;對于芥菜類寄主,四個地區(qū)病原菌的致病性都表現(xiàn)的較強;而對于甘藍類寄主,四個地區(qū)病原菌的病情指數(shù)則呈現(xiàn)比較大的差異。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病原菌之間以及不同品種之間的p值均為0,表明不同病原菌和不同品種之間存在極顯著的差異。
(3)抗性鑒定篩選
6、獲得2個廣譜高抗品種。利用插入法接種四個不同地區(qū)的帶菌土樣,分析36個白菜類品種、78個甘藍類品種、15個芥菜類品種和1個花葉芝麻菜的抗病性差異??共⌒澡b定結果表明,不同寄主品種對同一菌源或不同菌源的抗性反應有明顯不同,而同一寄主品種對不同菌源的抗性反應也多表現(xiàn)不一致的現(xiàn)象,甚至截然相反的現(xiàn)象。本研究共篩選到具有廣譜性的高抗品種2個:‘雪劍四號’和‘271’,廣譜性的中抗品種5個,分別是‘777-1’、‘553-4’、‘544-2’、‘
7、Y38-4’和‘573-12’,篩選得到的7個抗性材料均屬于甘藍類。
(4)湖北省火燒坪根腫菌生理小種為ECD17/31/31,湖北省利川根腫菌生理小種為ECD16/4/0,浙江省溫嶺根腫菌生理小種為ECD17/15/15,上海青浦區(qū)根腫菌生理小種為ECD16/0/5,西藏林芝、湖北省雙河鎮(zhèn)和浙江省溫州根腫菌的生理小種類型同為ECD16/0/0。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和PCR檢測等手段驗證了根瘤組織中的確存在有根腫菌,同時,利用歐
8、洲根腫病鑒別系統(tǒng)(ECD)對采自上述七個不同十字花科蔬菜種植區(qū)的蕓薹根腫菌進行了生理小種的鑒定,結果顯示,火燒坪地區(qū)的生理小種為ECD17/31/31,溫嶺地區(qū)的生理小種為ECD17/15/15,青浦區(qū)生理小種為ECD16/0/5,利川地區(qū)的生理小種為ECD16/4/0,西藏林芝、湖北省雙河鎮(zhèn)和浙江省溫州根腫菌的生理小種類型同為ECD16/0/0。
(5)利用已開發(fā)的三對引物,對蕓薹屬根腫菌rDNA ITS序列進行擴增,并篩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蕓薹根腫菌生活史研究Ⅱ——病原菌的侵染與致病.pdf
- 蕓薹根腫菌生活史研究Ⅰ——病原菌的侵染.pdf
- 蕓薹根腫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拮抗菌的篩選及其種衣劑的研制.pdf
- 蕓薹根腫菌近紅外光譜檢測體系及喜樹堿抑菌機理的研究.pdf
- 蕓薹根腫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不同接種方法對發(fā)病嚴重度的影響.pdf
- 蕓薹根腫菌寄主范圍及硫甙葡萄糖苷與其侵染的關系研究.pdf
- 重慶地區(qū)煙草黑脛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小種鑒定.pdf
- 甘藍型油菜抗根腫病資源篩選及不同地區(qū)根腫菌的致病性鑒定.pdf
- 黃芪根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對植株抗逆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pdf
- 土壤含水量、pH、Ca2+濃度對蕓薹根腫菌侵染及發(fā)病影響研究.pdf
- 蕓薹生鏈格孢次生代謝產(chǎn)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
- 雞源致病性沙門氏菌毒力基因與致病性的相關性研究.pdf
- 鼠疫菌質(zhì)粒間互作及其與致病性的關系研究.pdf
- 環(huán)境水軍團菌鑒定分型及其致病性研究.pdf
- 馬拉色菌局部感染豚鼠致病性研究.pdf
- 成團泛菌的致病性和拮抗泛菌的篩選研究.pdf
- 多組學研究揭示根腫菌生長發(fā)育與致病的分子機理.pdf
- 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致病性分化的生化機制研究.pdf
- 西湖水及其它環(huán)境中洋蔥伯克氏菌的多樣性及其致病性研究.pdf
- 棉花和茄子黃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交互致病性.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