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殺菌劑對玉米瘤黑粉病控制作用初探.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瘤黑粉病是農業(yè)生產中一種常見的玉米病害,由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maydis)侵染引起。近年來,由于種植的玉米大多品種單一、農業(yè)耕作制度的改變,尤其是大面積秸稈還田以及氣候適宜等原因,病害逐年加重。當前,國內以及國外對玉米瘤黑粉病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對玉米瘤黑粉病害的高效藥劑的篩選及控制技術方面的研究更少,本研究通過殺菌劑對病菌室內毒力的測定,選取了三種對瘤黑粉病菌效果突出的殺菌劑,進行田間試驗,旨在研究三種殺菌劑對該病害的控

2、制效果,以及玉米瘤黑粉病對玉米保護酶、葉綠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產量影響,為生產上對該病害產量損失預測及科學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采用孢子萌發(fā)法,分別測定了6種殺菌劑對玉米瘤黑粉病菌(Ustilago maydis)的室內毒力。結果表明:代森錳鋅、福美雙對玉米瘤黑粉病菌的毒力較強,抑制孢子萌發(fā)的EC50值分別為2.21mg/L、4.37mg/L;代森錳鋅、福美雙對玉米瘤黑粉病菌的毒力較強,抑制病菌擔孢子生長的EC50

3、值分別為6.75mg/L、1.25mg/L;咯菌腈抑制冬孢子萌發(fā)的EC50值為5.25mg/L,咯菌腈對瘤黑粉擔孢子生長的抑制作用較強,藥劑濃度0.25mg/L處理后,病菌擔孢子雖略有生長,但存在嚴重的畸形情況,且擔孢子不能繼續(xù)生長;苯醚甲環(huán)唑,多菌靈對玉米瘤黑粉病菌的毒力低于以上幾種殺菌劑。
   2.通過2年的人工定量接菌的田間小區(qū)試驗,研究了三種殺菌劑種子處理對玉米瘤黑粉病的控制效果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相比對照,25g

4、/L咯菌腈FS不同濃度處理隨著藥劑用量的增大對玉米保護作用逐漸增強,對瘤黑粉病防效提高,對產量的促進作用增大。用量達到36mL/10kg種子包衣時對玉米保護作用最大,為64.61%,增產作用明顯,最高達到了18.65%。60g/L戊唑醇FS不同濃度處理中當濃度達到30mL/10kg種子包衣時對玉米保護作用最大,防效達到了54.96%,對產量促進作用最高達到了19.41%。
   3.田間小區(qū)試驗條件下,研究了咯菌腈、戊唑醇和福美

5、雙三種殺菌劑不同用量處理對接種瘤黑粉病的玉米的治療和保護作用。試驗結果表明:在玉米瘤黑粉病發(fā)病后,各處理對提高玉米根系活力、葉綠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護酶活性等方面呈現相同的規(guī)律。60g/L戊唑醇FS不同濃度處理之間隨濃度增加,促進作用增大,濃度為20m1/10kg種子時達到最高,可能是藥劑對玉米起了治療和保護作用;25g/L咯菌腈FS不同濃度處理間36mL/10kg種子包衣時促進作用最高;50%福美雙WP不同濃度處理間50g/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