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chuàng)內固定治療Schatzker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觀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有限切開經皮置入脛骨近端外側鎖定加壓接骨板治療SchatzkerⅠ-Ⅲ型骨折,觀察骨折愈合時間及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探討有限切開經皮置入脛骨近端外側鎖定加壓接骨板的臨床療效和可行性。
   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應用有限切開脛骨近端外側鎖定加壓接骨板治療39例SchatzkerⅠ-Ⅲ型骨折病例,男27例,女性12例;左側15例,右側24例,年齡34-63歲,平均45.2歲;交通事故傷11例,高處墜落

2、傷19例,重物砸傷6例,摔傷3例;根據(jù)Schatzker分型:Ⅰ型9例,Ⅱ型22例,Ⅲ型8例;收納病歷均為受傷后1-7天內的新鮮閉合性骨折,且無神經血管合并傷。
   對于單純關節(jié)面塌陷的骨折,在關節(jié)面下開骨窗并用植骨器或頂棒斜向上方推頂,復位關節(jié)面,X線透視確認關節(jié)面平整,完全糾正塌陷,取自體髂骨植骨或同種異體骨用植骨器打壓植骨,對于骨量缺損較嚴重者,應用植骨器反復夯實,防止二期塌陷,而后回置骨窗;對塌陷骨折合并有外側平臺的劈

3、裂,則經劈裂的折塊完成塌陷骨折的復位和植骨,再復位劈裂骨折塊。最后,用骨膜剝離子沿原切口在脛前肌深面做一潛行隧道,經皮置入脛骨平臺近端外側鎖定加壓鋼板固定;對于外側平臺單純劈裂的骨折,有限切開后利用克氏針或點式復位鉗把持骨折塊,經皮置入脛骨近端外側鎖定加壓鋼板。
   術后隨訪35例,記錄膝關節(jié)活動度、脛骨平臺內翻角(TPA)、脛骨平臺后傾角(PA)和股脛角(FTA);并記錄切口感染率、骨折愈合時間、負重時間和HSS評分情況。<

4、br>   結果:本組共39例患者,隨訪35例,隨訪時間12-15個月,平均12.9個月。1例術后切口紅腫,延遲愈合,疑與術中過度牽拉有關,其余病例切口愈合良好,所有病例術后無感染、皮膚壞死,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隨訪病例均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時間3-6月,平均4.3月;術后12個月膝關節(jié)屈曲105°-133°,過伸0°-10°;未發(fā)現(xiàn)骨折再移位及二期塌陷,無內固定松動,斷裂現(xiàn)象。術后12個月HSS評分65-96分,平均90.5分,以HS

5、S評分>85分為優(yōu),70-84分為良,評價本組優(yōu)良率為94.3%;術后即刻,12個月的TPA、PA和FTA度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于Schatzker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采用有限切開經皮置入脛骨近端鎖定加壓接骨板內固定,避免軟組織的廣泛暴露,能夠減少軟組織損傷和切口并發(fā)癥,并能夠提供足夠的穩(wěn)定性和關節(jié)面的支撐,避免術后二期塌陷,骨折再移位,實現(xiàn)膝關節(jié)功能早期鍛煉,達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是一種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