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14938101-9760-4bc0-b312-53758d6cacc1/14938101-9760-4bc0-b312-53758d6cacc1pic.jpg)
![言行無愧的生哀死榮——清康熙朝名臣陸隴其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14938101-9760-4bc0-b312-53758d6cacc1/14938101-9760-4bc0-b312-53758d6cacc1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陸隴其,明崇禎三年十月生,初名龍其,后改為隴其,字稼書,浙江平湖人??滴跏哪耆?補江南嘉定知縣。任職僅一年有余,便因上司嫌惡被降調落職。康熙二十二年,補直隸靈壽知縣。任內他以德化民,事無巨細,勤奮施治,使地方風氣與經濟為之一變??滴醵拍?任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卒。
陸隴其為官勤政清廉,為嘉定縣令時鋤豪強,抑胥吏,移風易俗,興利除弊,“查保甲、行鄉(xiāng)約”,杜絕克扣賑饑銀兩。他主張革除火耗,辦公費用等全部自籌
2、,民間稱道。他多次上書反對捐納,言辭激切,卻因遭參劾而被罷官。
陸隴其恪守儒家的民本精神,堅行以民為貴。他認為百病源起于民困,他為民請命請求緩征減稅,立掛比法,甘限法和催農票等方法,他反對催科,代之以勸諭的征稅方式。他主張秋征,反對春征,此減輕百姓負擔。而對于不能按時交稅的特困戶,則以自己的薪俸代為繳納。出于對地方恢復和發(fā)展生產考慮的實際需要,陸隴其提出了勸墾與興修水利的主張,他主張延緩開墾荒地的起科年限或降低新墾地的賦稅
3、數(shù)額,主張對水利設施要進行全部的設計、定策和具體的施行策劃。這些政策都成為清朝經濟迅速恢復和走向繁榮的最重要政策。
陸隴其主張實倉谷存留,實審丁之政。他認為施政應惜民力,主張據實申報人丁的數(shù)目,并且適當減稅。他認為若人丁編審的“溢額”問題不予解決則民之涂炭將與日俱增。他鼓舞激勵人才,并提出了疏通選政的政策和清理入仕途徑,嚴格考察官員和辟召的方法,這都有利于緩解人才的積壓,有利于官僚的清正廉潔,既培養(yǎng)了人才,穩(wěn)定了政治,又推
4、動了社會的發(fā)展,有利于國家的治理和社會的穩(wěn)定。
陸隴其篤守程朱,以朱學為宗,斥王守仁甚峻,被尊為清代理學第一。他專于學術,尊朱辟王,居敬窮理,崇實黜虛,講求實學,努力將理學的玄思轉變?yōu)閷ΜF(xiàn)實社會秩序的重建,順應了時代的要求。
他生前盡心竭力地忠于職守,雖屢受辱挫卻依然矢志不移,忠誠不二。他躬行實際,以民文本,減免賦稅,勤政廉潔,敦行教化,打擊豪強,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一生可以說是言行無愧、生哀死榮令人景仰和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錄文獻學價值探析
- 宋名臣言行錄初探
-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錄》文獻學價值探析_11658.pdf
- 清康熙時期幕府戲曲活動研究
- 《宋名臣言行錄》初探_14915.pdf
- 清康熙時期幕府戲曲活動研究_15883.pdf
-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江西地方志纂修研究
- 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折匯編研究
- 康熙朝驅準保藏之戰(zhàn)研究
- 論康熙朝的禁海政策.pdf
- 乾隆朝滿漢臣工磨合研究.pdf
- 清康熙三十四年平陽府大地震后賑災研究.pdf
- 康熙朝經筵直講官群體研究.pdf
- 清康熙博古紋飾在字體圖形設計中的方法探析
- 洋務名臣曾國藩
- 南宋名臣史浩研究
- 清代康熙朝農業(yè)政策的歷史考察
- 漢魏六朝哀誄祭吊文研究_19850.pdf
- 《皇明名臣經濟錄》研究.pdf
- 清康熙木刻版畫《萬壽盛典圖》圖像藝術形式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