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譙郡嵇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魏晉譙郡嵇氏作為當時文學與文化名族,備受世人推崇。本文從家世、交游、家族文化、家族文學、后世影響與接受五個方面作了論述。
  漢末三國之時,嵇氏以遷居譙國铚縣起興,依附曹魏政權,入軍掌職,始受重視。嵇氏允文允武,各代皆有所長。嵇喜顯于政,嵇康盛于文,嵇紹、嵇含文武兼善,于嵇曠后消盡,其世系留存較為短暫。
  嵇氏家族善察人,精識鑒,交游眾多。嵇氏傳承相知相濟、識性而交;志合相攜、同趣相交;仕途相識,舉賢而交的交友觀念,同時亦

2、有為惡不交的一面。
  嵇氏“家世儒學”,注重培養(yǎng)“君子”思想,推崇“尚和”之道,崇尚慎謹務實的處世態(tài)度。同時嵇氏家族老莊學養(yǎng)氛圍濃郁,其家族成員研習《老子》、《莊子》。其中最突出的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以及其虛心處靜的養(yǎng)生觀。在藝術上,嵇氏家族音樂素養(yǎng)較為深厚,推崇琴德,且皆精通琴藝。歷代皆延續(xù)“音以養(yǎng)性,琴以養(yǎng)德”的傳統(tǒng)。嵇氏沿襲古越文化好劍任俠之風,其家族文化尚任俠義烈。嵇氏所尊崇的“俠義”,融合儒家的俠義與道家曠達

3、的俠性,形成家族特有的“嵇氏義節(jié)”。
  嵇氏家族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曹魏時期以嵇喜、嵇康為代表。嵇康長于論辯,其文章多以論體散文為主,內容關注玄學、儒學與音樂三方面。嵇康詩作主題有贈答、紀游、述志、思親等,多表現(xiàn)其堅持的理想與批判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或是以古非今,或是出世游仙,以四言詩成就最高。今存嵇喜作品皆與嵇康有關,側重親情主題。在西晉時期,嵇蕃作品多表現(xiàn)儒學思想;嵇紹多作政論文;嵇含多作紀實性作品,尤為鐘愛植物題材。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可見出嵇

4、氏家族斥虛疾偽、崇本尚實的務實精神。
  嵇氏家族詩文共117篇,其中詩70首,文47篇,另有著書3部。從風格來看,嵇康作品文學性最強,長于詩作,精于思辨;嵇喜作傳辭達情闊;嵇蕃作書情摯篤深;嵇紹言政慎謹務實;嵇含長于草木、專于紀實。從行文上來看,嵇氏家族文學創(chuàng)作駢體化傾向較為明顯。詩歌創(chuàng)作中排偶化、賦化、駢化傾向較為顯著。受家族文化的熏育,與家族成員間的影響,嵇氏家族在文學特色以精于思辨、篤厚親情、草木情緣三方面最為突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