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2855db86-ad93-4734-9560-05677b7c866f/2855db86-ad93-4734-9560-05677b7c866fpic.jpg)
![家園的尋覓——隱喻視角下的楊憲益外漢翻譯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2855db86-ad93-4734-9560-05677b7c866f/2855db86-ad93-4734-9560-05677b7c866f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楊憲益(1915-2009)是漢英翻譯大家,被譽為“翻譯了整個中國”;此外,他還是一位外漢翻譯巧匠。本文是把“歸家”隱喻化理論引入楊憲益外漢翻譯研究的一種嘗試:主要是透過對“信達雅”的再思考和再闡釋,試圖在另一個世紀賦予其以新的方法論意義,以說明新的視角有可能引出新的理論指向,進而對楊憲益的外譯漢翻譯的歷史價值及其作用有所揭示和闡發(fā)。
楊憲益外漢翻譯活動主要集中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本文所研究的是楊憲益這一
2、時期獨自翻譯并先后出版的7部外漢翻譯作品,即:古希臘阿里斯托芬的喜劇《鳥》、古羅馬普勞圖斯的喜劇《兇宅》、英國蕭伯納的劇作《凱撒和克莉奧佩屈拉》和《賣花女》(楊憲益舊譯為《匹克梅梁》)等4部戲劇,以及古羅馬維吉爾的《牧歌》、中古法國史詩《羅蘭之歌》和古希臘荷馬史詩《奧德修紀》等3部詩歌。這些作品都是直接譯自源語(古希臘、古羅馬、中古法語以及英語)。
“歸家”是人類存在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一個具有文化普遍意義的隱喻,因為其中
3、隱含著人類心智活動的共同規(guī)律。翻譯是人類的一項心智活動,因此,以這一隱喻來觀察和解釋翻譯現(xiàn)象,便具有了方法論的意義。本文把“歸家”隱喻化理論引入翻譯研究,并從中推出“歸家”的三個指向作為研究框架,以此考察、分析、闡述楊憲益七部外國文學翻譯作品的“歸家”。我們認為,楊憲益的翻譯之所以為人稱道,他之所以具有榜樣或“楷?!币饬x,就在于這位翻譯大家自我認識上的“歸家”。首先,他選對了職業(yè)。楊憲益說:“翻譯對我來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就職
4、業(yè)來說,翻譯工作就是楊憲益“熟穩(wěn)”的工作、“老資源”能夠用得上的工作、“在家”的工作。其次,楊憲益并非來者不拒,什么都譯。他說“我翻譯我喜歡的東西”。外漢翻譯的每一部作品,雖說不一定都是他主動要求翻譯的,但都是他喜歡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興趣愛好的“歸家”,是返求自身,而不是舍近求遠。再次,“我手寫我口”。楊憲益不論是作文還是翻譯都反對追求雕琢,給作品“濃妝艷抹”,而是堅持自然無為,水到渠成,口頭上怎么說,就怎么寫。而“我手寫我口”,
5、也與孔子的“辭達而已矣”和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一致的。這也表現(xiàn)了楊憲益在翻譯話語上是返求自身,而不是舍近求遠。最后,堅守“信達雅”標準。楊憲益終身信奉“信達雅”,去世前兩個月,還在強調“尚無人超過嚴復先生提出的‘信、達、雅’論?!睏顟椧骐m沒有使用“歸家”這一隱喻來形容他的翻譯追求,但是,“信達雅”顯然就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或歸向的“家園”。也可以說,做到“信達雅”就是令他“心安理得”的“確實結論”??梢姡瑮顟椧嬖诜g上的確始終秉承的是“歸
6、家”的思想路線,這也就為其翻譯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論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簡要介紹研究背景、研究現(xiàn)狀及翻譯的隱喻化理論、本課題的研究對象、研究問題與重點、理論依據、研究方法、步驟以及創(chuàng)新之處等。
第二章從探尋“家”的隱喻意義入手,通過對錢鍾書論述“回家”哲學意蘊的分析和梳理,試圖為本文揭示出“家”和“歸家”的指向及其對跨文化翻譯的方法論意義。錢鍾書“回家”論的核心是“心安”。而關乎“
7、心”的“安寧”的三個條件最終是“安全、便捷、舒適”,因而,三者便成了“人心”所向的“家園”的特定指向?!盎丶摇彪[喻的三個指向也就是三個追求,反映在翻譯標準上,就是楊憲益在翻譯中所畢生堅守和追求的目標:“信、達、雅”。做到了“信達雅”,也就意味著,“做到了家”,由此“心”才能趨于“安穩(wěn)”。基于楊憲益關于“信達雅”“無人超越”論的思想,本研究不僅探尋了“信達雅”所隱含的人類精神的普遍性基礎,認為“信達雅”反映了人類對“安全、便捷、舒適”等三
8、個普遍性的基本訴求,而且,還透過日常生活當中的種種現(xiàn)象以及中外諸多大家在翻譯標準上的“殊途同歸”來加以論證。這樣,本研究的工作框架確立為:面向正確無遺的忠實原則、走向明白易懂的通達原則和趨向得體恰當?shù)倪m宜原則。翻譯活動若是在理論上盡可能做到三者的統(tǒng)一,才可能是令人心安的、滿意的、“到家”的翻譯。這樣也才能在接受者那里形成理想的、令人神往并可能陶醉其中的精神家園。
第三章考察楊憲益譯文在“安全”指向上的“歸家”。人們對“安全
9、”的訴求,在翻譯當中,表現(xiàn)為對“信”或“忠實”的要求。這也是楊憲益著意強調的一個原則。楊憲益譯本對“信”的詮釋及其在譯作之中的“演繹”表現(xiàn)在:忠實于原作的思想內容、忠實于原作的文化意象以及忠實于原作的語言風格。我們通過分析認為,楊憲益不愧為高手妙筆,其譯文深得原作的“個中三味”,盡管個別譯文尚有不盡人意之處。楊憲益的成功,同時印證了“前景化”手段的再現(xiàn),可以有力地突出原作的藝術力量;而這同樣也有效地說明了,“語言好客”原本就是翻譯家“尋
10、覓家園”在語言上的一個表現(xiàn):使語言在其“悅納異己”的作用的基礎上,“回到”那屬于自身的“家”中。
第四章考察譯文意義的顯豁與話語的“通達”。人們對“便捷”的普遍訴求,反映到翻譯話語上,則是對“達”或明白易懂的要求。通順達意、明白易懂,才能不造成理解上的障礙阻障妨礙、疑惑困惑迷惑。也只有這樣,“心”才得以復歸于并安居于“家”。不便捷,也就是費解難懂,佶屈聱牙,“心”便有所掛礙,便難得“安穩(wěn)”。如果譯文通順通暢,可讀可誦,讀者
11、便能輕松、順利地通達譯本所呈現(xiàn)的“家園”。在對“達”的處理上,楊憲益采用了多種“明晰化”的策略。其中包括:意譯與歸化,增補,句式結構的調整,語句淺白簡短以及“超文本”手段的運用等等。楊憲益以自己對源語的“神理”和“到家”的表達,消除了可能給讀者帶來的不便與不安??梢哉f,楊憲益的翻譯話語簡潔順暢、明白易懂,看不到晦澀難懂、詰屈聱牙的表達。這便可以確保讀者“心無掛礙”地走進譯文構筑出的精神家園,并怡然自得地徜徉于其間。
第五章
12、側重的是譯本在舒適指向上的“歸家”。舒適意味著得體、恰當、適宜、“熟穩(wěn)”和愉悅,可看作廣義上的“雅”。通過對七部翻譯作品的考察、對比與分析,可以看出楊憲益對“雅”的具體詮釋:“雅”并非單純是文字上的“雅”,而還包括得體、合宜、新穎等關乎“舒適”意義上的“雅”。在表現(xiàn)上,有關特質指向意識形態(tài)、詩學傳統(tǒng)、翻譯話語的得體性,以及“完善”原作的圓滿性意義上的“改寫”與“升華”。而有關處理,自然是要使“家園”意識在更為“純熟”的藝術境界當中加以顯
13、現(xiàn),因而,也就是為了使“家園”更具“美化”或理想化的特色。盡管在有些方面(如意識形態(tài)的與詩學上的“改寫”),楊憲益并沒有具體談到,然而,在其譯文當中,他的確是揮灑自如,自然包括在適時而動的“改寫”上。這樣的“改寫”,看似不忠實,甚至是與楊憲益堅守的“信”背道而馳,但他之所以這樣做,一般是為了順應語境的需要,不能不有所變化,這也是譯事規(guī)律“使然”因而“不得不然”。由此可見,文學翻譯,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一樣,都是在要求“回到事情本身”,亦即回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翻譯美學視角下的楊憲益譯野草研究
- 翻譯美學視角下的楊憲益譯《野草》研究_16119.pdf
-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楊憲益、戴乃迭戲劇翻譯研究
-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楊憲益、戴乃迭戲劇翻譯研究_24076.pdf
- 楊憲益漢詩英譯中的文化翻譯研究
- 翻譯與詩學的聯(lián)姻——楊憲益典籍英譯研究
- 改寫理論視角下的戲劇翻譯研究--以楊憲益夫婦英譯《長生殿》為例.pdf
- 楊憲益與東方翻譯文學
- 順應論視角下的紅樓夢對話翻譯研究——基于楊憲益和霍克斯的譯本
- 翻譯家楊憲益及其翻譯思想初探
- 翻譯中的禮貌原則——楊憲益譯賣花女研究
- 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研究.pdf
- 楊憲益夫婦英譯《朝花夕拾》研究--基于諾德的功能翻譯視角_11451.pdf
- 楊憲益、戴乃迭翻譯活動與翻譯思想研究
- 翻譯與詩學的聯(lián)姻——楊憲益典籍英譯研究_26278.pdf
- 魯迅全集+楊憲益譯
- 翻譯即譯者的適應與選擇——楊憲益漢譯賣花女研究
- 翻譯中的禮貌原則——楊憲益譯《賣花女》研究_33606.pdf
- 語境視角下的隱喻翻譯.pdf
- 概念隱喻視角下哈姆雷特的隱喻及其翻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