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d3f00979-1e47-4fb2-9656-748f62963609/d3f00979-1e47-4fb2-9656-748f62963609pic.jpg)
![清代滿族音樂結構與曲牌的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d3f00979-1e47-4fb2-9656-748f62963609/d3f00979-1e47-4fb2-9656-748f62963609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滿族是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具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古老民族,現在有人口近千萬,居全國民族的第三位。清兵于順治元年(1644)入關定鼎中原,使?jié)M族音樂進入第二個階段。由于漢族音樂的影響,滿族音樂自清代至今的300多年達到了比較高度的融合與同化,而保留其音樂自身特點的情況較少。到了遼、金(907--1234)以及元(1280--1368)、清(1644--1911)各代少數民族貴族政權的建立,使?jié)h族音樂與少數民族音樂的融合出現過多次高峰時期。
2、 滿族作為一個偉大的民族,首先在于它能不斷的吸收和運用漢族先進經驗,從漢文、漢語到漢族音樂都能夠兼收并蓄,用以豐富自己民族的文化。這是一個人口較少的滿族能統(tǒng)治人口眾多的中國長達260多年之久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滿族音樂能在汪洋大海似的漢族音樂文化包圍之中得以不斷傳播和發(fā)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滿族音樂自清代至今300多年,由于漢族音樂的影響,滿族音樂達到了比較高的融合和同化,而出現了滿族音樂特點保留較少的情況。滿族人入關后,建立了
3、音樂機構“樂部”,制定“慶隆舞”、“世德舞”、“德勝舞”等。清王朝統(tǒng)治二百余年,滿漢文化的第三系融合,使中國文化呈現空前繁榮。其間,滿洲音樂繼女真音樂之后也得以發(fā)展。 對滿洲音樂這種超越時空(歷史、地域、社會發(fā)展階段)的跨文化,不能完全運用即定的分類邏輯去分析它;而應當強調綜合性的、整體式的研究。即使在一些具體的項目研究上,也應如此。你不能象鋼琴師帶著音樂在悉尼大劇院為帕瓦洛蒂調音一樣,除了琴弦的振動以外可以對舞臺上的其它一切置
4、若罔聞。而要象旅行家到法蘭西去參觀巴黎圣母院,把自己置身于神秘的宗教氛圍之中,對那個具有獨特建筑風格、傳奇般的歷史杰作,做一個全方位的考察即從對文化事項的整體觀照中,去發(fā)現和闡其音樂的獨特審美情趣和藝術魅力。 滿族音樂明顯地不是什么獨立于生活方式之外的一種“藝術”樣式,它就是生活本身。人們不要期望以自己生活其中的價值體系為參照系去分析和評價它能夠奏效;就如同歐洲人不能用自己使用刀叉進餐的習慣試圖去解釋、或者矯正中國和日本人使用筷
5、子吃飯的風俗一樣。刀叉與筷子雖然都是相同功用的餐具,卻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不管怎樣,音樂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因此,對于滿族音樂研究對于整個國家的文化和音樂的研究和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研究。 對一個民族的音樂文化進行綜合性的整體研究,不僅可以了解其音樂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和各種傳統(tǒng)音樂的概況,還能從音樂的現狀中窺視見其未來的趨向。 滿族音樂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復雜而獨特的歷程。對于后人研究現代音樂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F代的
6、很多流行音樂因素都有清代滿族音樂的影子。對于愛好音樂和從事音樂工作的學者來說,揭開清代滿族音樂神秘的面紗,會極大的推動音樂的發(fā)展。 在民族音樂融合潮流中,滿族音樂自身也不斷的得到發(fā)展與壯大。清代滿洲音樂也逐漸顯示出其特有的音樂風格,其音樂發(fā)展對于后來的無論是漢族音樂還是各少數民族音樂的發(fā)展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 我們通過對于滿洲音樂的歷史(第一章里做了介紹)了解滿族音樂的悠久歷史,歌種、曲種、樂種(第二章等)的研究,了解
7、滿族的民歌來歷、分類,八旗子弟的音樂,從而了解音樂對于整個中國,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作用。 本文作者從小愛好音樂,曾學過鋼琴、手風琴、單簧管等樂器,后從事音樂教育多年,一直比較喜歡中國的音樂,中國的音樂文化博大精深,有著豐富深厚的蘊涵。本文從眾多人不太了解的滿族音樂談起,對于今后中國音樂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現在研究這方面音樂的人很少,我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學生對于中國的音樂尤其是民樂相知甚少,現在的這種情形對于中國音樂的發(fā)展形勢是很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道教曲牌音樂發(fā)展研究.pdf
- 清代滿族女詩人研究
- 清代滿族階層婚
- 清代滿族薩滿教研究.pdf
- 山西孝義碗碗腔曲牌音樂研究.pdf
- 清代滿族薩滿教研究
- 清代滿族婚姻習俗初探
- 清代滿族婚姻習俗變遷
- 聊齋俚曲曲牌音樂要素研究.pdf
- 清代中期滿族文官群體研究(1751820)
- 清代滿族婚姻習俗變遷_7609.pdf
- 清代的滿族教育及其現代化變革.pdf
- 清代滿族長篇小說傳播方式研究
- 高洛音樂會《普庵咒》曲牌研究.pdf
- 吉林烏拉滿族現存音樂研究
- 滿族民間舞蹈音樂研究.pdf
- 清代河北音樂的初步研究.pdf
- 對于我國傳統(tǒng)音樂曲牌形成的認識
- 清代遼寧學校德育中的滿族文化特征.pdf
- 【沉醉東風】曲牌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