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0/2334b2ba-95f7-4666-9e7e-404c07e9f1d3/2334b2ba-95f7-4666-9e7e-404c07e9f1d3pic.jpg)
![“難言之恫”與“悲欣交集”——蘇曼殊與李叔同比較論_42012.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0/2334b2ba-95f7-4666-9e7e-404c07e9f1d3/2334b2ba-95f7-4666-9e7e-404c07e9f1d31.gif)
已閱讀1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史和心靈史上,蘇曼殊與李叔同是近現(xiàn)代文化心靈的鏡像,也是近現(xiàn)代文人情操志節(jié)的象征,他們的思想言行,為我們研究近代中西文化的磨合和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滄桑巨變,提供了一個典型而難得的標本。然而在文化的層面上,無論贊揚還是否定,肢解、誤讀或者還原,實際上在中國人精神的現(xiàn)代化之旅中,至今為止人們仍無法避開他們所曾經遭遇的價值困惑,這是被困在了漫長的歷史隧道里的中國現(xiàn)代文人的宿命。他們在入世與出世、真愛與絕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間的艱難掙
2、扎穿透了歷史的時空,成為一種民族生存和個人生存的基本圖景。 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他們的文化結構層次,及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其生命發(fā)展的影響,論述其文化人格和社會人格的兩個支點:名士風流和儒俠情懷。并且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探尋他們出世的原因,論證出世是他們應對苦難、反抗絕望和自我救贖的重要方式,分析他們出世的不同動因及不同結果。最后試圖從成長歷程尤其是童年經歷尋求他們悲劇意識形成的原因,通過對其作品的分析和挖掘,呈現(xiàn)他們的悲劇意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難言之恫”與“悲欣交集”——蘇曼殊與李叔同比較論
- 蘇曼殊、郁達夫小說比較論
- 蘇曼殊文學論.pdf
- 蘇曼殊、郁達夫小說比較論_5442.pdf
- 蘇曼殊與英國浪漫主義.pdf
- 以生命見證文學——流浪的蘇曼殊與蘇曼殊的流浪文學_23589.pdf
- 論蘇曼殊作品中的佛教精神.pdf
- 難言之言-文本、意義與復雜性.pdf
- 社會轉型時期的矛盾困惑-論蘇曼殊與外文化.pdf
- 蘇曼殊創(chuàng)作心理分析.pdf
- 蘇曼殊小說“六記”之研究.pdf
- 論蘇曼殊“六記”中的女性恐懼意識
- 論蘇曼殊“六記”中的女性恐懼意識_13576.pdf
- 譯者主體性發(fā)揮與蘇曼殊詩歌翻譯_30281.pdf
- 蘇曼殊翻譯的描述性研究.pdf
- 李叔同與報刊廣告.pdf
- 李昂施叔青合論.pdf
- 從改寫理論看蘇曼殊譯作《拜倫詩選》_19932.pdf
- 從操縱角度看蘇曼殊譯拜倫詩歌_35860.pdf
- 《沈心工與李叔同》說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