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a1deef7f-cce5-4732-ad3d-c39dfe9823ef/a1deef7f-cce5-4732-ad3d-c39dfe9823efpic.jpg)
![化學合成技術在中藥新藥開發(fā)中的應用.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a1deef7f-cce5-4732-ad3d-c39dfe9823ef/a1deef7f-cce5-4732-ad3d-c39dfe9823ef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中藥是中醫(yī)健康保健、防治疾病的物質基礎和載體,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內涵和極高的實用價值。隨著人類醫(yī)療保健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中醫(yī)藥走向世界的態(tài)勢日趨明顯,對中醫(yī)藥資源的社會需求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供需矛盾日漸突出。合理開發(fā)和保護中藥資源,實現(xiàn)中藥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已成為中國政府和中醫(yī)藥行業(yè)的基本共識。
本研究擬證明化學合成方法能作為解決中藥資源短缺,保護中藥藥材資源的有效途徑。蜈蚣三七(曾用名地烏)系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林蔭銀
2、蓮花的干燥根莖,在《貴州民間藥物》、《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等書中均有記載,其性溫,味辛微苦,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消腫止痛之功效,善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湖北中醫(yī)學院中藥研究所從蜈蚣三七中的到提取物,制成地烏風濕安膠囊,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于2004年9月2日獲國家5類中藥新藥的臨床批件,現(xiàn)處于臨床實驗階段。地烏風濕安膠囊通過實驗投入生產后,可預見其原料需求量會不斷增加。但是蜈蚣三七原植物林蔭銀蓮花生長周期長,其高海拔的生長環(huán)境難以控制
3、,人工栽培較困難。據調查原生態(tài)藥材原料產量難以滿足藥品工業(yè)生產化需要,如何保證新藥的順利投產,原料的供應是關鍵。在原生態(tài)原料藥材無法滿足供應的態(tài)勢下,通過化學合成技術,合成其藥用活性成分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應是解決林蔭銀蓮花植物資源匱乏的重要手段之一。前期的實驗研究證明,w3是蜈蚣三七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作為標準品來控制蜈蚣三七藥材、蜈蚣三七提取物的質量標準。而化學合成的w3與從植物中分離的w3有相似活性,且用化學合成技術合成w
4、3具有方法簡便、成本低、耗時短、不受資源限制、更適合相關藥品工業(yè)化生產的優(yōu)勢。
方法:
1.合成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工藝研究利用葡萄糖(C6H1206)、L-鼠李糖(C6H1205)、木糖(C5H1005)、齊墩果酸(C30H4803)等單糖制得化合物1(2,3-二-0-乙?;?4,6-0-芐叉-β--D-葡萄糖乙硫苷),化合物6(2,3,4,6-四-0-乙?;?β-D-葡萄糖對甲氧基苯酚氧苷),化合物4(2
5、,3,4-三-0-苯甲?;?α-L-鼠李吡喃糖三氯乙酰亞胺酯),化合物11(3,4-二-0-乙?;?1,2-0-原甲酸酯-α-D-吡喃木糖),化合物17(齊墩果酸三苯基甲基酯)。再以化合物1、4、6、11和17為原料,采用匯聚式路線,完成w3的半合成。
2.合成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的抗腫瘤作用驗證性研究1.藥物分組:本實驗分為6個組,分別為蜈蚣三七總苷、w3以及齊墩果酸,同時設立陽性藥物對照組(順鉑)、DMSO(二甲基亞砜
6、)組、空白對照組(未加藥組)。
3.采用噻唑藍(MTT)還原法測定各實驗組對HepG2細胞Hel細胞的生長抑制率。
4.倒置顯微鏡觀察各組藥物作用于HepG2細胞、Hel細胞48h后的形態(tài)學變化。
5.透射電鏡進行細胞超微結構觀察。
6.流式細胞儀檢測各組藥物作用后HepG2細胞細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
7.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5.0分析,用獨立樣本的t檢
7、驗,X2檢驗對統(tǒng)計數(shù)據進行分析,如有差異,多組間參數(shù)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以a=0.05為檢驗水準。(1)Y軸為細胞存活率,x軸為藥物濃度,制作細胞生長曲線。(2)利用公式計算細胞48小時細胞增殖抑制率。(3)通過EXCEL畫圖法做趨勢線來求48小時IC50值。
結果:
1.合成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完成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的合成,純度達到90%。
2.合成的w3抗腫瘤作用驗證性研究
8、2.1不同濃度不同藥物分組的藥物作用于體外培養(yǎng)的HepG2細胞、Hel細胞48h后,各實驗組生長抑制率結果如下:
2.1.1HepG2細胞:W3抑制作用最強(IC50=13.21ug/ml),蜈蚣三七總苷次之(IC50=31.72ug/ml),齊墩果酸最弱(IC50=54.21ug/ml)。
2.2.2He l細胞:w3、蜈蚣三七總苷對對Hel細胞無明顯的細胞抑制作用。
3.藥物作用后,HepG
9、2細胞的形態(tài)學變化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到:
空白對照組:HepG2細胞貼壁生長,彌散蔓延分布,連接緊密,分布均勻,呈多角形,細胞透亮,生長狀態(tài)良好。DMSO對照組:齊墩果酸不溶于水,用DMSO溶解。DMSO作用于HepG2細胞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生長情況無明顯的差異,DSMO沒有細胞毒性。w3組(28.89ug/ml):細胞數(shù)量顯著減少,細胞相互分離,透亮度差,貼壁大量減少,細胞體積明顯縮小,變圓,可見大量細胞崩解碎片,細胞核縮小
10、或崩解消失,核染色質邊聚,可見裸露的核。以中劑量效果最好。蜈蚣三七總苷組(39.64ug/ml):細胞相互分離,透亮度差,貼壁大量減少,細胞數(shù)量減少,體積變小,收縮變圓,可見裸露的核??梢姶罅考毎澜馑槠?,細胞核縮小或崩解消失。以高劑量效果較好。齊墩果酸組(14.89ug/ml):可見細胞數(shù)量減少,細胞有損壞,呈晶狀體分布,細胞相互分離,透亮度差,貼壁大量減少,體積明顯縮小,收縮變圓。效果略遜于蜈蚣三七總苷。順鉑組對照組:細胞數(shù)量減少,
11、細胞破壞形成碎片,細胞溶解,可見裸露的細胞核。
4.電鏡進行細胞超微結構觀察空白對照組:可見HepG2細胞包膜完整,有絨毛,細胞質中細胞器分布均勻,線粒體大小均勻,細胞核清晰,核膜完整。W3組:細胞核濃縮,細胞核擠向一邊,染色質深染,聚集成團,胞漿濃縮,細胞質萎縮,細胞器腫脹變形,擁擠,細胞膜破裂,絨毛消失,線粒體退行性變,腫脹、結構破壞,嵴紊亂、稀疏。蜈蚣三七總苷組:可見細胞核收縮,核質濃縮邊聚。細胞病變明顯輕于W3組。
12、4.流式細胞儀檢測HepG2細胞的凋亡率。體外培養(yǎng)的HepG2細胞經W3藥物高劑量作用后細胞碎片及早期凋亡細胞較空白對照組高。經W3藥物中劑量作用后可見大量的細胞碎片及早期凋亡細胞,晚期凋亡細胞或者壞死細胞也高于空白對照組。經W3藥物低劑量作用后可見大量的細胞碎片。經蜈蚣三七總苷中劑量作用后出現(xiàn)了晚期凋亡細胞及壞死細胞及早期凋亡細胞,晚期凋亡細胞或者壞死細胞百分率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經齊墩果酸高劑量作用后可見大量的細胞碎片。
13、 結論:
1.本課題所采用的W3半合成路線有效可行。
2.W3對HepG2細胞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強于蜈蚣三七總苷、母核齊墩果酸。對Hel細胞無明顯的細胞抑制作用。
3.形態(tài)學變化(光鏡、電鏡):w3中劑量的HepG2細胞毒效果最好,蜈蚣三七總苷次之,母核齊墩果酸再次之。
4.經流式細胞儀檢測HepG2細胞的凋亡率,結果說明W3、蜈蚣三七總苷、母核齊墩果酸其作用機制可能主要通過殺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學合成中微波技術的應用
- siRNA的化學合成及其在醫(yī)學研究中的應用初探.pdf
- 神經網絡在綠色化學合成反應中的應用研究.pdf
- 聚天冬氨酸的微波化學合成及其在冷卻水系統(tǒng)中的應用.pdf
- 聚吡咯的電化學合成及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pdf
- 谷胱甘肽的化學合成研究.pdf
- 化學合成類制藥環(huán)評技術要點
- 中藥新藥開發(fā)選題與設計
- 金絲桃素的化學合成.pdf
- 靶向HSP60的化學合成多肽及其在凋亡細胞成像中的應用研究.pdf
- 香葉醇糖苷的化學合成、熱降解機理及在煙草中應用研究.pdf
- 聚噻吩在離子液體中的電化學合成及表征.pdf
- 毛茛化學成分的研究及幾種中藥新藥的開發(fā)研究.pdf
- L-核糖的化學合成研究.pdf
- 鹽酸氯普魯卡因的化學合成研究.pdf
- PTFE隔膜的改性及在電化學合成N2O5中的應用.pdf
- 光化學合成納米凝膠及其應用研究.pdf
- 案例43化學合成材料
- 多通道微透析技術開發(fā)及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pdf
- Ⅱ-Ⅵ半導體納米晶的溶液化學合成與光電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