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7b54fca3-7fc9-479e-95ff-34328f7c8fc5/7b54fca3-7fc9-479e-95ff-34328f7c8fc5pic.jpg)
![十溴聯苯乙烷肝毒性及肝代謝機制初步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7b54fca3-7fc9-479e-95ff-34328f7c8fc5/7b54fca3-7fc9-479e-95ff-34328f7c8fc5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十溴聯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作為多溴聯苯醚類(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阻燃劑的替代品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市場,由于其高分子量和低脂溶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難以釋放到環(huán)境中、難以被生物降解和利用。2003年,DBDPE首次在淤泥中被檢出,隨后被從室內空氣、污水等介質和生物體內檢出,表明DBDPE與其結構類似物十溴聯苯醚(Decab
2、romodiphenyl ether,BDE-209)一樣,可以進入環(huán)境,并可在環(huán)境、食物鏈以及生物體內發(fā)生蓄積。相關研究顯示,DBDPE人群環(huán)境暴露水平持續(xù)增加,人體蓄積水平呈現較快增加趨勢。因此有必要開展DBDPE對生物體的潛在健康危害研究。目前針對DBDPE的毒理學評價研究開展的比較少。Hardy等開展的嚙齒類動物和水生生物毒性研究表明,DBDPE難以被生物體降解,健康危害風險水平低。Nakari等采用水生生物開展的毒性研究表明,
3、DBDPE可被水生生物降解,并對水生生物具有急性毒性、雌激素樣作用及生殖毒性,但其實驗設計存在一定的缺陷,研究中采用甲苯作為溶劑。此外,目前對DBDPE的代謝和毒作用機制也尚不清楚,而DBDPE的結構類似物PBDEs可作用于機體內分泌系統相關受體,干擾機體內分泌系統和代謝平衡?;谝验_展研究之間的結果差異和DBDPE結構類似物的毒理學特征、毒作用機制,結合肝代謝在溴化阻燃劑(bromoniated flame retardants,BF
4、Rs)毒性作用中的關鍵作用,本研究開展了DBDPE的肝毒性和肝代謝機制研究,以期解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獲得準確的實驗數據,為開展進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礎和指明方向。
【內容和方法】參考DBDPE結構類似物BDE-209的實驗設計,本研究首先選用人肝癌細胞株HepG2細胞作為實驗對象;采用0-100mg/LDBDPE作為HepG2細胞染毒劑量,選擇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作為DBDPE
5、溶劑配制系列染毒液,DMSO在染毒液中濃度保持0.5%(V/V);染毒時間為24h、48h和72h。染毒結束后,采用噻唑藍(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實驗和L-乳酸脫氫酶(L-Lactic dehydrogenase,LDH)實驗分別對細胞存活率和細胞損傷情況進行測定;采用Hoechst33258染料對染毒后細胞染色,倒置熒光顯微
6、鏡下觀察、記錄細胞變化和損傷程度;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流式細胞儀檢測方法測定細胞凋亡情況;為探究細胞損傷和細胞凋亡機制,本研究測定了染毒后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為驗證ROS與細胞損傷和細胞凋亡的關系,染毒前在細胞培養(yǎng)基中加入ROS清除劑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染毒結束后,采用MTT實驗和PI染色-流式
7、細胞儀檢測方法分別測定細胞存活率和凋亡情況,分析NAC加入前后ROS生成、細胞存活率和凋亡變化情況,以驗證ROS與細胞損傷的關系。
本研究選擇Wistar大鼠作為染毒對象,選擇購自美國雅寶公司的商品化DBDPE產品(DBDPE純度≥98.5%)作為染毒化合物,參照已開展研究實驗設計,設置染毒劑量為0-1000mg/kg/d,選擇經口染毒方式;染毒28天后,測定Wistar大鼠體重、肝臟重量、臟器系數和肝臟功能性損傷生化指標,探
8、討DBDPE對肝臟的損傷情況;考慮到細胞毒性研究中DBDPE可以誘導HepG2細胞ROS含量增加,對相關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等氧化損傷指標進行了測定,以期在動物水平驗證氧化損傷與肝臟毒性的關系。此外
9、,本研究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術對不同染毒劑量組的大鼠肝臟多種相關的細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450)在mRNA水平進行了測定;進而采用Westernblot實驗對mRNA水平發(fā)生顯著改變的CYP450酶在蛋白水平進行了測定;采用超高速離心技術獲得大鼠肝臟微粒體,對CYP2B酶對應的PROD(pentoxyr
10、esorufin O-dealkylation)、CYP3A酶對應的LBD(Luciferin benzylether debenzylase)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Uridinediphosphate-glucuronosyltransferase,UDPGT)活性進行了測定,以分析和推斷DBDPE在肝臟中的代謝情況和作用機制。
【結果】在HepG2細胞毒性研究實驗部分,利用0-100.0mg/LDBDPE對HepG
11、2細胞染毒24h、48h和72h,MTT實驗、LDH實驗和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實驗表明,DMSO對細胞存活率、細胞損傷程度以及Hoechst33258染色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的影響與對照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0-6.25mg/L劑量染毒24h、48h和72h后細胞存活率、細胞損傷程度以及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12.5-100.0mg/L劑量染毒48h和72h可降低細胞存活率、增加細胞損傷程度和引起細胞形態(tài)學顯著改變,具有明顯的時間和
12、劑量-反應關系;PI染色-流式細胞儀檢測發(fā)現,12.5-100mg/L劑量DBDPE可誘導HepG2細胞凋亡,存在時間和劑量-反應關系;研究還發(fā)現,DBDPE可誘導HepG2細胞ROS生成量增加,通過NAC驗證試驗,證實DBDPE誘導的細胞凋亡和損傷與ROS有關。
在DBDPE對Wistar大鼠染毒動物毒性研究中,采用0-1000mg/kg劑量DBDPE對Wistar大鼠連續(xù)經口染毒28天后發(fā)現,DBDPE染毒后Wistar大
13、鼠體重、肝臟重量、臟器系數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血清學檢測發(fā)現,較高劑量組DBDPE可誘導雄性Wistar大鼠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丙轉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膽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A)和
14、葡萄糖(Glucose,Glu)的顯著改變,部分劑量組還可誘導γ-谷氨酰轉移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漿總蛋白(Total protein,T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尿素氮(urea nitrogen,UN)和肌酐(Creatinine,Cr)的顯著改變;此外,較高劑量組DBDPE還可誘導雌性Wistar大鼠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A
15、ST和Glu的顯著改變,部分劑量組還可誘導TBA、Cr和TG的顯著改變。此外,中高DBDPE染毒劑量組GSH水平與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結合DBDPE可致HepG2細胞ROS生成量增加,提示DBDPE可能致肝臟發(fā)生氧化損傷。上述結果表明,DBDPE對大鼠具有肝毒性,可引起肝損傷,還可影響大鼠膽汁排泄等功能和正常糖等的代謝,且相關研究結果提示DBDPE可能干擾肝臟脂肪和蛋白的代謝,分析DBDPE可能具有一定的內分泌干擾作用,可能通過干擾機
16、體內分泌途徑,啟動機體某些信號通路,干擾機體正常代謝功能;還可能通過氧化損傷等作用引起肝損傷,進而引起代謝功能受損。
DBDPE對Wistar大鼠染毒后,肝CYP450代謝酶mRNA、蛋白和酶活性檢測發(fā)現,染毒組CYP1A1/2mRNA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提示DBDPE可能具有較低或無二噁英樣毒性作用;CYP2B1和CYP3A1/3mRNA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雄性大鼠CYP2B2、CYP3A2在三個水平上,較高劑量
17、組與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雌性大鼠CYP2B2、CYP3A2在三個水平上,個別劑量組與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UDPGT活性檢測表明,較高劑量組DBDPE對雄性大鼠UDPGT活性具有誘導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劑量反應關系;僅500mg/kg.d劑量組DBDPE對雌性大鼠UDPGT活性的影響與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據此推測DBDPE對Wistar大鼠代謝酶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對雄性Wistar大鼠影響較大;分析認為DBDPE可能通過激
18、活組成型雄烷受體(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和孕烷X受體(pregnane xenobiotic receptor,PXR)信號通路,進而誘導肝臟Ⅰ相和Ⅱ相代謝酶對DBDPE進行代謝以及干擾Wistar大鼠內分泌系統,影響Wistar大鼠體內正常代謝穩(wěn)態(tài),發(fā)揮毒性作用。
【結論】DBDPE具有一定的肝毒性,ROS和氧化損傷分別在肝細胞毒性和大鼠肝損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DBDPE可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十溴聯苯醚對小鼠的毒性影響研究.pdf
- 3D肝毒性評價模型的建立及何首烏肝毒性機制的初步探索.pdf
- 新型阻燃劑十溴二苯乙烷的合成研究.pdf
- 十溴聯苯醚的光降解及細胞毒性分析.pdf
- 阻燃劑十溴二苯乙烷的制備與表征.pdf
- 小鼠長期暴露十溴聯苯醚代謝、分布及病理學研究.pdf
- 蓖麻堿肝毒性代謝組學研究.pdf
- 水環(huán)境中十溴聯苯醚的生物富集特性及生物毒性研究.pdf
- 多溴聯苯醚生物毒性的研究.pdf
- 乙烷溴氧化制溴乙烷的研究.pdf
- 十溴聯苯醚對不同品種水稻幼苗的毒性效應初探.pdf
- 十溴聯苯醚的氧化降解研究.pdf
- 異煙肼與利福平肝毒性的代謝組學研究.pdf
- 十溴二苯乙烷生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多溴聯苯醚的生殖發(fā)育毒性研究.pdf
- 十溴聯苯醚的神經毒理研究.pdf
- 氟他胺的肝毒性及其機制研究.pdf
- 何首烏肝毒性客觀性、臨床標志物及損傷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與慢性肝衰竭、肝衰竭前期血清代謝組學初步研究.pdf
- 肝功能障礙對羅庫溴銨肝外代謝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