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0b22f78e-4a0e-4aa5-9bb3-d4743a94f4b5/0b22f78e-4a0e-4aa5-9bb3-d4743a94f4b5pic.jpg)
![干旱地區(qū)同心圓棗穴播嫁接建園技術及投資分析.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0b22f78e-4a0e-4aa5-9bb3-d4743a94f4b5/0b22f78e-4a0e-4aa5-9bb3-d4743a94f4b5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同心圓棗(ZizipusjujubaMill.cv.'TongxinYuanzao’)屬地方品種,適合寧夏中部干旱地區(qū)栽培,其主要特點是:耐干旱、耐寒、耐瘠薄、適應性廣,尤其極耐干旱,既是寧夏中部干旱帶綠化荒山、沙荒地的先鋒樹種,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經濟樹種。 本研究針對苗木供應緊缺和干旱導致建園成活率低的現狀,結合同心縣實際,運用穴播酸棗(Ziziphusjujubavar.spinosaHu)仁培育砧木嫁接棗樹的技術直接進行同
2、心圓棗建園。通過提前秋季整地、覆膜、全膜覆土、補水等抗旱措施的運用,減少了土壤水分損耗,增加了土壤墑情;采用酸棗種仁浸種、催芽、適時穴播種仁、補播等技術措施提高酸棗的出苗率和成活率;運用苗側穴施追肥、澆水的措施,在不破壞覆膜的基礎上加強田間管理,促進酸棗苗的生長;采取摘心促木質化、培土越冬的方法,提高酸棗苗越冬存活率;采用蠟封、低溫貯藏接穗,適時枝接的方法嫁接同心圓棗,通過補接、抹芽、綁枝、摘心等管理措施,促進嫁接苗的生長,達到同心圓棗
3、建園目的。 通過對試驗數據的分析比較,得出寧夏中部干旱帶酸棗播種適宜時間為5月中旬,播種后覆土厚度應控制在2-3cm。穴播酸棗出苗時間一般為5-7天,10天可全部出齊,出苗率為98%,出苗整齊,苗木生長均衡。酸棗苗的當年平均苗高達到35cm,平均地徑達0.5cm,越冬存活率在95%以上,種植坑有苗率在98%以上,可嫁接率93%,符合嫁接要求和建園需求。適宜嫁接時間為5月上旬,嫁接苗的成活率為95%,當年嫁接苗的平均苗高達到75c
4、m,平均地徑達0.75cm,合格苗率(Ⅱ級以上苗)為85.5%,達到建園要求。每公頃穴播酸棗仁嫁接同心圓棗建園投資成本為3567.7元,比植苗建園每公頃投資3901.2元低333.5元,綜合分析穴播建園每公頃節(jié)約投入450-500元,為國家節(jié)省直接投資1018.8元;穴播建園每公頃農戶勞動力投入比植苗建園多41.7%,投資增加770元,每公頃用工量為48個,折資1750元,占到建園總投入的49.1%,比植苗建園高出24個百分點,因此穴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夏中部干旱帶同心圓棗栽培技術研究.pdf
- 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植樹造林技術
-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雨水資源及其利用技術
- 淺析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抗旱造林技術
- 寒冷干旱地區(qū)屋頂生態(tài)技術體系研究.pdf
-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土壤的粉塵釋放研究.pdf
- 鄂西北半干旱地區(qū)造林技術研究.pdf
-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煤礦開采生態(tài)影響研究.pdf
- 中亞干旱地區(qū)植被退化遙感監(jiān)測與分析.pdf
- 寒冷干旱地區(qū)溫室內溫度環(huán)境測試分析及模擬.pdf
-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采煤沉陷區(qū)造林技術與耕作技術試驗研究.pdf
- 西北干旱地區(qū)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研究.pdf
- 半干旱地區(qū)溝渠濕地的研究.pdf
- 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維持作物生產的干旱適應技術研究.pdf
- 淺析干旱地區(qū)園林施工技術管理
-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高速公路生態(tài)綠化研究.pdf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公路廊道生態(tài)響應研究.pdf
- 不同水文模型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區(qū)適用性研究.pdf
- 關于西北干旱地區(qū)地下室外墻裂縫分析及處理
- 關于北方干旱地區(qū)人工造林的論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