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腰椎終板Modic改變在腰腿痛病例中的分布特點及發(fā)生Modic改變的相關因素。 方法:選擇2007年3月—2008年3月間我院門診及病房因腰痛和/或坐骨神經痛行腰椎MR檢查和常規(guī)X線檢查的患者1040例,統(tǒng)計、分析腰椎MRI中終板Modic改變的發(fā)生率以及在椎間盤節(jié)段、性別、年齡和體重指數中的分布特點。 所有影像學資料均由一位放射科醫(yī)師與一位骨科醫(yī)師獨立雙盲分析,對兩人的評估結果進行Kappa一致性檢驗。數據采
2、用SPSS13.0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Modic改變在性別、年齡、體重指數中的發(fā)生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1040例5200個腰椎椎間盤中,368例(35.4%)患者的448個(8.6%)椎間盤鄰近終板發(fā)生Modic改變,其中I型58例(5.6%)59個椎間盤(1.1%),Ⅱ型307例(29.5%)386個椎間盤(7.4%),Ⅲ型3例(0.3%)3個椎間盤(0.06%)。椎間盤節(jié)段L5-
3、S1 237個,L4-5 155個,L3-4 40個,L2-3 15個,L1-21個,自L5-S1至L1-2,按照椎間盤節(jié)段來統(tǒng)計其發(fā)生率分別為22.8%、14.9%、3.8%、1.4%、0.1%。Modic改變多發(fā)于L5-S1、L4-5這兩個節(jié)段。男性30.5%(168/550)發(fā)生Modic改變,女性為40.8%(200/490),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發(fā)生率高于男性。20~29歲組Modic改變的發(fā)生率為10.
4、5%,30~39歲組為12.5%,40~49歲組為37.2%,50~59歲組為38.0%,60~69歲組為40.0%,70~79歲組為47.6%,80~89歲組為38.5%。40歲以上是Modic改變發(fā)生較多的年齡段。Modic改變在正常體重組的發(fā)病率為31.3%,在超重組為34.7%,在肥胖組為44.5%,Modic改變在正常體重組和超重組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正常組與肥胖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超重組與肥胖組之間有顯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ic改變在有下腰痛和無下腰痛癥狀患者中的狀況分析.pdf
- 頸椎終板Modic改變的分布特點與頸椎退變的相關性研究.pdf
- 腰椎終板退變在腰腿痛人群中的分布及臨床轉歸.pdf
- 頸椎終板Modic改變在頸椎間盤突出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意義.pdf
- 腰腿痛病人中腰椎間盤退變及Modic改變相關因素研究.pdf
- 簡述斜坡中應力分布特點
- 輪機英語中Hapax Legomena的分布特點.pdf
- 甘肅省女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分布特點分析.pdf
- 住院Graves病患者臨床分布特點探討.pdf
- 不孕癥患者腎虛證型及體質類型分布特點研究.pdf
- 200例MA患者葉酸與VitB12缺乏分布特點及相關性分析.pdf
- 女性尿道中靜態(tài)尿道壓力分布特點的研究.pdf
- Graves病患者抑郁及焦慮情緒的分布特點和危險因素的研究.pdf
- 采用雙源螺旋CT對肺栓塞患者栓塞血管分布特點進行分析.pdf
- 缺血性卒中后失眠證候分布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pdf
- 路易體相關病理改變在捐獻人腦組織中的分布及與生前認知關系研究.pdf
- 原發(fā)性肝癌中醫(yī)證候分布特點的臨床分析.pdf
- 成都地區(qū)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特點.pdf
- 胃息肉證素分布特點的研究.pdf
- 歷史時期安徽方言的分區(qū)及分布特點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