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風蝕是風對地表土壤的侵蝕、搬運和堆積的過程,是風與地表顆粒相互作用的過程。土壤風蝕破壞地表,造成地表細顆粒物質和土壤養(yǎng)分損失,導致土地沙漠化或貧瘠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qū)土壤風蝕尤為嚴重,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點之一。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側重于對裸土、植被覆蓋情況下土壤風蝕的研究,對于土壟耕作方式下的土壤風蝕研究尚不多見。因此,本文選擇內蒙古自治區(qū)正藍旗地區(qū)作為典型區(qū),采集該區(qū)域的草原風沙土作為研究對象,設計五種不同土壟
2、間距的壟作方式,通過風洞實驗模擬五種摩阻風速條件下的土壤風蝕過程,從而研究總輸沙量與土壟間距、風速等影響因子的關系,以及風沙流的垂直結構特征、風蝕物粒度變化規(guī)律等,研究結果表明:
(1)壟作可以改變地表微地形,增加地表粗糙度,有效地抑制土壤風蝕。不同高度,不同間距的土壟對土壤風蝕的削弱作用不同。
(2)風蝕物主要集中于0-30cm高度內的集沙儀中,說明土壤風蝕是一種貼近地表的物質搬運過程。
(3)總輸沙量與
3、影響因子的關系分析表明,風速、土壟間距對總輸沙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同一壟距下,隨著摩阻風速的增大,總輸沙量逐漸增加,只是增加的幅度不同。在摩阻風速為0.34m/s-0.42m/s低風速段時,總輸沙量變化不明顯,實驗樣品在土壟間距5H、10H時幾乎沒有輸沙量,而在15H、20H、25H時總輸沙量很少;當摩阻風速達到0.51m/s及以上時,5H、10H的總輸沙量變化仍舊不太明顯,而15H、20H、25H土壟間距的總輸沙量則增加較快。對草原風沙
4、土的總輸沙量隨風速的變化趨勢進行了關系擬合,得出土壟間距在5H、10H時,總輸沙量與風速的最佳擬合公式為指數(shù)函數(shù),土壟間距為15H、20H、25H總輸沙量與風速的最佳擬合公式為冪函數(shù),且相關性均比較高。同一摩阻風速下,隨著土壟間距的增大,實驗樣品的總輸沙量也在逐漸增加,這與總輸沙量與風速的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實驗樣品在風速0.34m/s與0.42m/s時,盡管土壟間距逐漸增大,總輸沙量依然變化不大;當摩阻風速達到0.51m/s時,隨著土壟
5、間距的增大,總輸沙量增加幅度較小;摩阻風速為0.59m/s~0.68m/s時,總輸沙量開始大幅度增加??傒斏沉侩S著土壟間距的增大呈指數(shù)函數(shù)規(guī)律增加,相關系數(shù)R2在0.50~0.99之間,兩者的相關性較好。
(4)由于0.34m/s的摩阻風速太小,輸沙量變化不明顯無法擬合函數(shù),故只分析了風速為0.42m/s-0.68m/s的風沙流結構,結果表明:隨著摩阻風速與土壟間距的增大,集沙儀中風蝕物的躍移高度均有所增加,五種土壟間距且摩阻
6、風速為0.51m/s時,沙粒的躍移高度基本均達到了50-60cm;隨著摩阻風速的增大,各高度輸沙量都有所增加,但不同土壟間距的輸沙量增加的幅度不同,不同土壟間距的實驗樣品0-10cm高度輸沙量占總輸沙量的百分比變化也不同;實驗樣品在0.42~0.68m/s的摩阻風速下,隨著高度的增加,集沙量基本都呈對數(shù)函數(shù)規(guī)律減小。
(5)由于集沙量大部分集中在0-30cm高度內,所以只研究了30cm高度內風蝕物平均粒徑與風速的關系,結果表明
7、:在同一土壟間距下,隨著風速的增加,同一高度處的沙粒平均粒徑逐漸增大,但規(guī)律不是很好;同一風速下,隨著土壟間距的增大,各高度層沙粒平均粒徑基本呈增大的趨勢;在壟距與風速相同的條件下,風蝕物的平均粒徑隨垂直高度的分布總體上呈現(xiàn)出減小的趨勢;平均粒徑在距離地表30cm以上時,大部分實驗樣品出現(xiàn)了先增大,后減小的情況。這說明,平均粒徑隨著高度的增加并不是嚴格按照遞減的規(guī)律,這與前人關于平均粒徑隨著高度的增加呈指數(shù)函數(shù)遞減的結論有一定的差異,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夏荒漠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下土壤種子庫的研究.pdf
-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特性及植被群落特征對比研究——以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為例.pdf
- 河北壩上草地土壤風蝕特征研究——以康??h為例.pdf
- 荒漠草原表風沙流變化研究——以希拉穆仁草原為例.pdf
- 河北壩上緩坡耕地土壤風蝕特征研究——以康??h為例.pdf
- 河北壩上農(nóng)田土壤風蝕及釋塵研究——以康??h為例.pdf
- 土壤風蝕
- 鄂爾多斯地區(qū)采煤塌陷對風沙土壤性質的影響.pdf
- 稻田長期壟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環(huán)境效應的研究.pdf
- 青海湖區(qū)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特征研究——以剛察縣為例.pdf
- 荒漠草原人工檸條林防治土壤風蝕效應研究.pdf
-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氮素去向的研究.pdf
- 川西山地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蝕研究——以名山縣蒙山為例.pdf
- 不同耕作方式防治農(nóng)田土壤風蝕效果的比較研究.pdf
- 阜新風沙區(qū)花生地防風蝕措施研究.pdf
- 不同灌溉量對風沙土葡萄園土壤礦質元素淋洗規(guī)律的探究.pdf
- 黃土高原北部風沙區(qū)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變化研究——以陜北靖邊縣北部風沙區(qū)為例.pdf
- 作物殘茬生物籬防治農(nóng)田土壤風蝕及其影響機理研究——以陰山北麓農(nóng)牧交錯帶為例.pdf
- 旱地不同覆蓋方式下土壤氮素礦化特性研究.pdf
- 黃泛沙地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土壤風蝕規(guī)律及影響機制——以莘縣為例.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