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225629b8-9d38-4c83-a43c-a1a2048ab230/225629b8-9d38-4c83-a43c-a1a2048ab230pic.jpg)
![數字虛擬肝臟在肝癌熱消融中的應用及復發(fā)性肝內膽管癌的手術與消融治療.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225629b8-9d38-4c83-a43c-a1a2048ab230/225629b8-9d38-4c83-a43c-a1a2048ab230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數字虛擬肝臟在肝癌熱消融中的應用
研究目的:
隨著技術發(fā)展,基于先進影像學數據的數字虛擬肝臟(Digital virtual liver, DVL)逐步應用于肝臟外科領域,從而提供了具有患者個性化的解剖資料的虛擬分析平臺,本研究探討了基于320排螺旋CT影像數據的DVL技術在肝腫瘤熱消融治療(Thermalablation therapy, TAT)中的應用。
研究方法:
2、本研究納入了16名于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行TAT的肝癌患者,患者術前行上腹部320排螺旋CT增強掃描,影像學數據輸入VGStudioMAX圖形處理軟件平臺建立術前DVL模型,在此虛擬模型中制定詳細的術前消融程序規(guī)劃并指導TAT的操作。術后再行CT掃描建立術后DVL模型,同一平臺上術前、術后兩模型融合對比,評價腫瘤消融治療療效。
研究結果:
16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1±13.11歲,其中單發(fā)性腫瘤11例,多發(fā)性腫瘤
3、5例,共21枚腫瘤病灶,腫瘤病灶平均直徑20.57±10.71mm。16例患者術前及術后增強CT掃描后,均應用VGStudioMAX軟件在計算機平臺上行DVL模型重建,共32次重建,全部獲得成功。DVL模型完全依據患者個體化的影像數據建立,能夠立體真實的現實患者個體的肝臟解剖信息性。應用DVL模型行消融程序規(guī)劃,21枚腫瘤灶模型均成功建立,20枚腫腫瘤經虛擬規(guī)劃可在避免損傷瘤周脈管或肝外器官的條件下,獲得超過腫瘤邊界0.5cm安全消融范
4、圍。1枚腫瘤因靠近肝門部位于門靜脈左右分叉處,通過模擬在治療中需結合無水酒精注射治療。在穿刺平面與穿刺路徑的模擬規(guī)劃中,在虛擬肝臟平臺21枚病灶均獲得了理想的穿刺平面及穿刺路徑,對于直徑大于3.0cm的4枚腫瘤給予雙平面的穿刺平面與穿刺路徑模擬規(guī)劃。在實際TAT手術操作中,除1枚靠近膈頂部的腫瘤因受肺臟氣體遮蓋,無法依照術前規(guī)劃實施手術外,其余20枚病均依照術前虛擬規(guī)劃的穿刺平面、穿刺路徑實施了消融手術治療。術后應用DVL模型進行療效評
5、價,需使術前術后虛擬模型達到解剖位置的吻合,16例患者中15例患者獲得了解剖吻合,在計算機平臺呈現腫瘤灶體模型與消融灶體模型,立體觀察消融灶對腫瘤灶的包圍覆蓋情況,15患者的消融灶模型全部對腫瘤病灶得到了完全覆蓋。
研究結論:
320排CT掃描能夠獲得患者個體精細的影像學數據,利用其建立起來的DVL能夠個性化的反應患者肝臟的解剖結構。利用此模型能夠使醫(yī)師客觀準確的獲取腫瘤病灶的形狀、位置、毗鄰關系等解剖學信息
6、,并且可進一步應用其模擬消融范圍、消融穿刺層面、穿刺點,穿刺路徑等,從而制定詳細并行之有效的消融術前程序規(guī)劃,用以指導肝腫瘤的TAT操作。通過消融術后DVL模型的建立,能夠立體直觀的了解到消融范圍對腫瘤病灶包圍覆蓋,從而在消融治療的療效進行快速及時準確的療效評價,指導臨床決策。
第二部分復發(fā)性肝內膽管癌的手術與消融治療
研究目的:
再次肝切除術(Repeated hepatic resectio
7、n,RHR)和TAT在臨床中已逐步應用于術后復發(fā)性肝內膽管癌(Recurrent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RICC)的治療,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比較這兩種治療方式應用于RICC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解決TAT用于治療RICC的適應癥問題。
研究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1372名肝內膽管癌患者在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接受了手術切除治療,其中
8、有712名患者因腫瘤復發(fā)再次入院治療,為根除肝內復發(fā)腫瘤病灶RHR與TAT被分別應用于符合適應證的患者,本研究對這些患者的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研究結果:
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在RHR組與TAT組中分別為46.9%(15/32)和5.2%(4/77),兩組間在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間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01)。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在兩組中分別為9.
9、07月(RHR組)和6.80月(TAT組)。其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的PFS率在RHR組分別為68.8%,37.2%和14.9%,在TAT組分別為56.9%,33.4%和19.7%。兩組間PFS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差異(p=0.692);中位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在RHR組與TAT組分別為20.3和21.3月,患者術后1年、2年和3年的OS率在RHR組中分別為83.8%,38.0%和17.1%;在TAT組中則
10、分別為69.8%,37.3%和20.5%,其差異在兩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96))。在腫瘤直徑>3.0cm的亞組分析中,RHR組中位OS為18.83月,顯著高于TAT租的12.26月,此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7)。但在腫瘤直徑≤3.0cm的亞組分析中,RHR組和TAT組中位OS分別為22.83月和22.24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62)。進一步行風險因素分析中,結果提示,腫瘤數量和初次肝切除手術后復發(fā)間期分別為影
11、響RICC患者行RHR或TAT后總生存期的獨立因素。
研究結論:
在RICC的治療上,TAT可達到和再次手術切除治療相類似的療效,都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生存。但是相對于手術治療TAT有著創(chuàng)傷小、操作便捷的特點,并且其可用于多發(fā)性RICC的治療。在RICC治療方式的選擇中應重視腫瘤大小這一因素,當腫瘤大于3cm時,RHR相對于TAT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傊甌AT可為不能接受再次手術治療的復發(fā)性膽管癌患者提供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射頻消融治療復發(fā)性肝癌24例臨床分析.pdf
- 肝內膽管癌手術方式選擇及復發(fā)后再手術治療和遠期療效.pdf
- 復發(fā)性與初發(fā)性肝細胞癌熱消融療效對比及復發(fā)因素分析.pdf
- PCNA、KI-67在肝內膽管癌及肝內膽管結石膽管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肝內膽管結石合并肝內膽管癌的臨床分析.pdf
- 肝內膽管結石合并肝內膽管癌的診療分析.pdf
- 肝內膽管結石伴肝內膽管癌的術前診斷評估.pdf
- microRNA在肝內膽管癌中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 肝內膽管癌的護理查房
- 肝門部膽管癌的診斷與手術治療.pdf
- 超聲在復發(fā)性肝癌的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pdf
- 肝內膽管結石并肝內膽管癌臨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pdf
- 經皮熱消融與肝切除手術治療小肝癌效果的系統(tǒng)評價.pdf
- 早期原發(fā)性肝癌熱消融術后復發(fā)模式的臨床研究.pdf
- CD62L在肝內膽管癌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Smad3在肝內膽管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肝葉切除術在肝門膽管癌手術中應用的價值.pdf
- MUC3、MUC4在肝內膽管結石并肝內膽管癌組織中的表達及相關研究.pdf
- 射頻消融與手術切除治療復發(fā)性小肝細胞性肝癌的療效比較分析(附57例病例分析).pdf
- TACE聯合微波熱消融術在原發(fā)性肝癌治療中的臨床觀察.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