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育齡婦女受孕力的趨勢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一系列研究結論,包括人類精子數量下降,尋求輔助醫(yī)療的人數增加,生殖道畸形率逐年上升,均提示人類自然受孕力在最近幾十年來可能呈下降趨勢。但近期一些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人類受孕力的實際變化趨勢至今尚不清楚。近30年來,中國一直執(zhí)行獨特的生育政策,而且在此期間,整個社會在經濟、環(huán)境、生活方式及生育觀念方面均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否對受孕力有影響,或影響的程度,是值得關注的問題。鑒于此,我們

2、擬用回顧性研究設計,分析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人群1981-2008年間自然受孕力的變化趨勢。
   研究方法:
   yu選取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作為調查現場,于2008年12月-2009年2月,以18-49歲,在1981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間結婚,有明確生育意愿,無影響懷孕和生育的疾病,且經過知情同意的育齡婦女為調查對象,通過整群抽樣方式選取樣本。采用自制問卷,以當地計生干部為調查員,通過面對面調查的方式,回

3、顧性地搜集調查對象人口學特征、首次懷孕史,及相應懷孕和生育結局等信息。
   采用生存分析描述不同特征人群3,6及12月累積懷孕率;用離散時間生存模型評估協變量的影響,并根據協變量作用大小、方向和在不同時點的分布計算校正系數,以此獲取控制協變量基礎上的累積懷孕概率;用分段線性模型分析1981-2008共計28年間人群受孕力的總體變化趨勢。
   研究結果:
   共調查38,367人,調查應答率為94.7%,問卷

4、總有效率為86.6%,最終用于分析的觀察對象總數為33224人;調查人群3月,6月及12月累積受孕率,經多因素校正后,分別為61.74%,75.00%和85.99%,不孕率為14.01%;蒙古族婦女受孕率低于漢族(OR=0.943,CI:0.917-0.969),21-25歲人群受孕力最高(OR=1.145,CI:1.101-1.191),采取節(jié)育環(huán)避孕明顯降低受孕力(OR=0.834,CI:0.807,-0.863);與80年代比較,

5、90年代受孕力增加了1.24倍,2000年代增加了1.53倍。1981-2008期間3月,6月及1年CPR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1.64%,1.22%和0.78%。以1993年和2002年為分段點,三個時間段12月累積懷孕概率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1.07%,0.09%和1.62%。
   研究結論:
   1981-2008年期間,通遼市人群自然受孕力總體上呈增高趨勢。截尾偏倚、保護偏倚、回憶偏倚和計劃偏倚都不足以解釋這一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