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0/a894e98c-5c75-462d-ae2e-7ec1e16dae5b/a894e98c-5c75-462d-ae2e-7ec1e16dae5bpic.jpg)
![艱難的精神之旅——從《在路上》看“垮掉派”的文化身份困境_37649.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0/a894e98c-5c75-462d-ae2e-7ec1e16dae5b/a894e98c-5c75-462d-ae2e-7ec1e16dae5b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路上》是垮掉派代表作家杰克·凱魯亞克的代表作品,講述了薩爾·帕拉迪斯與他的垮掉朋友們一次次穿越美國大陸,甚至遠涉墨西哥的旅途經歷。1957年,《在路上》一經出版,著名評論家吉爾伯特·米爾斯坦就預言,“就像《太陽照常升起》被當作是“迷茫的一代”的宣言書一樣,《在路上》必定成為“垮掉的一代”的《圣經》”。(《紐約時報》:1957)事實的確如此,一直以來,該書都被奉為“垮掉的一代”的經典著作。
本文旨在從文化身份的角度對《在路上
2、》進行解讀。面對精神世界的壓抑,年輕的垮掉派們摒棄白人身份,逃離主流社會,并且試圖在以黑人和墨西哥人為代表的少數族裔的世界里找到他們精神上的“伊甸園”。然而,由于垮掉派們對黑人文化的無知,以及白人身份的排他性特點,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
全文由序言、正文四章和結論三部分組成。
序言部分主要介紹了杰克·凱魯亞克的生平、文學成就以及《在路上》的文學地位,繼而闡述了《在路上》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指明本文的研究意義。
3、 第一章首先簡要介紹了“垮掉的一代”所產生的社會背景,并且對“垮掉的一代”的產生和發(fā)展進行了分析,最后概述了《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對文化身份的追尋。
第二章對身份和文化身份做了全面系統(tǒng)的介紹,在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詳述了“垮掉的一代”白人文化身份的危機,以及《在路上》中垮掉派們白人身份迷失的原因和表現(xiàn)。
第三章闡述“垮掉的一代”身份迷失的歷史原因,并說明他們對不同于主流身份的“他者”的向往,包括垮掉派成員之間的
4、友誼、對邊緣文化身份的追求、垮掉朋友們在“黑色伊甸園”的美好時光等。
第四章是關于垮掉派們對文化身份追求的幻滅。在作品中,黑人社會最終成為了垮掉年青人們虛幻的樂園。探究他們追尋身份認同失敗的深層原因,最終是因為他們對黑人文化的無知和白人身份的排他性,黑人世界只是他們逃避現(xiàn)實的樂園,最終還是讓他們回歸了白人世界。
結論部分進一步突出強調了該研究的重要意義。在《在路上》中,垮掉年青人采用的各種絕望的方式背后,是他們在這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艱難的精神之旅——從在路上看“垮掉派”的文化身份困境
- 從文化身份看英漢隱喻.pdf
- “垮掉派”的文化反叛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在路上之??率浇庾x
- “垮掉派”的文化反叛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在路上之??率浇庾x_275(1)
- “垮掉派”的文化反叛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在路上》之??率浇庾x_275.pdf
- 時代夢魘下的文化身份認同——論孤島時期張愛玲文化身份認同的艱難與復雜性
- 奈保爾的“文化苦旅”——從奈保爾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
- 時代夢魘下的文化身份認同——論孤島時期張愛玲文化身份認同的艱難與復雜性_33158.pdf
- 在路上:一次文學文化解放的精神之旅
- 透過在路上對垮掉一代的文化探究
- 《在路上》:一次文學文化解放的精神之旅_39225.pdf
- 從文體偏離看爵士樂黑人文化身份認同與建構
- 從情感視角對柏油孩子中男女主人公文化身份困境的解讀
- 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身份.pdf
- 難以割舍的印第安身份——從文化身份認同角度解讀沙丘花園
- 淺析知識女性的文化身份
- 文化身份的“第三空間”追尋之旅:關于裸體吃中餐的后殖民解讀
- 從走婚視角看旅游發(fā)展中摩梭男性文化身份之嬗變.pdf
- 從文體偏離看《爵士樂》黑人文化身份認同與建構_18015.pdf
- 從翻譯的角度看后殖民語境下文化身份構建.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