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e6cfde2a-ac9e-41e7-916b-8137b155c0c7/e6cfde2a-ac9e-41e7-916b-8137b155c0c7pic.jpg)
![小麥苗期和成熟期磷效率及形態(tài)性狀的QTL分析.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e6cfde2a-ac9e-41e7-916b-8137b155c0c7/e6cfde2a-ac9e-41e7-916b-8137b155c0c7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農(nóng)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糧食安全。磷元素是植物的三大礦質(zhì)營養(yǎng)之一,影響著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然而,我國北方小麥主產(chǎn)區(qū)土壤普遍缺磷,成為限制產(chǎn)量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人們通過補施磷肥維持小麥高產(chǎn),但是磷肥利用效率普遍較低,已經(jīng)造成了一系列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枯竭等問題。我們對小麥磷效率相關性狀進行QTL分析,以發(fā)掘重要基因和QTL,為小麥磷高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和基因克隆提供參考。本研究分別以“泰農(nóng)
2、18×臨麥6號”和“山農(nóng)0431×魯麥21”兩個 RIL群體為材料,進行水培試驗和大田試驗,設正常磷和低磷處理,對小麥苗期和成熟期磷效率及形態(tài)性狀進行 QTL定位。獲得的主要結(jié)果如下:
?。?)兩個RIL群體不同磷水平下苗期性狀的方差分析顯示,低磷顯著降低苗期生物量性狀(地上部分干重和單株總干重)和磷吸收效率性狀(地上部分磷含量、根部磷含量和單株總磷含量),但顯著提高生物量根冠比、磷含量根冠比和磷利用效率性狀(地上部分、根部和單
3、株總磷利用效率)。在成熟期,低磷也顯著降低了TL-RIL群體的株穗數(shù)、株高、千粒重、單株籽粒重、單株秸稈重、單株籽粒和秸稈磷含量,但明顯提高單株籽粒和單株秸稈磷利用效率。兩RIL群體不同磷處理環(huán)境下11個苗期和TL-RIL群體13個成熟期性狀在基因型間和處理間均表現(xiàn)極顯著差異(p≤0.01)。TL-RIL群體24個性狀的廣義遺傳力在51.12-92.61%之間;SL-RIL群體11個苗期性狀的廣義遺傳力在58.21-90.43%之間。<
4、br> ?。?)兩 RIL群體苗期性狀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4個生物量性狀(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單株總干重和生物量根冠比)與7個磷效率性狀(地上部分磷含量、根的磷含量和單株總磷含量、磷含量根冠比、地上部分磷利用效率、根的磷利用效率和單株總磷利用效率)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性,說明苗期生物量性狀可以作為磷效率的初級篩選指標。TL-RIL群體成熟期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5個產(chǎn)量相關性狀(株穗數(shù)、株高、千粒重、單株籽粒重和單株秸稈重)和2個相對性狀(相對單
5、株籽粒重和相對單株秸稈重)與4個磷效率相關性狀(單株籽粒磷含量、單株秸稈磷含量、單株籽粒磷利用效率和秸稈磷利用效率)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表明這些產(chǎn)量和相對性狀也可作為評估磷效率的初級指標。苗期和成熟期性狀相關性分析表明,11個苗期性狀與6個產(chǎn)量性狀(株穗數(shù)、株高、穗長、千粒重、單株籽粒重和單株秸稈重)和2個磷吸收效率性狀(單株籽粒和秸稈磷含量)也存在顯著相關性,說明某些苗期性狀可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成熟期產(chǎn)量和磷吸收效率性狀。
6、 (3)利用TL-RIL群體進行水培和大田試驗,共檢測到30個性狀的178個加性QT L,包括163個苗期和成熟期性狀QTL和15個相對性狀QTL,分布于21條染色體,單個 QTL可解釋平均表型變異的4.52-51.68%。其中81個 QTL的增效效應來源于泰農(nóng)18,97個 QTL的增效效應來源于臨麥6號。兩次水培試驗正常磷處理平均值(NPAV)條件下的檢測到的根冠比 QTL的 LOD值最高,為36.00,可解釋表型變異的51.68%。
7、49個和63個QTL可分別在特定的低磷處理和正常磷處理下被檢測到。在兩個及以上磷處理環(huán)境下可檢測到11個相對高頻表達 QTL(RHF-QTL),特別是QRsdw-4B可以同時在4個不同的磷環(huán)境和AV條件下被檢測到。我們還檢測到10個QTL簇(C1-C10),分布在1A、1D、4B、5D、6A和6B染色體,包含80個性狀-環(huán)境組合的 QTL,占全部 QTL的36.53%。QTL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僅在苗期被檢測到的 type I(C1、C
8、2、C7、C8和 C10),另一類是可同時在苗期和成熟期被檢測到的type II(C3、C4、C5、C6和C9)。其中4個QTL簇(C3、C5、C7和C9)含有7個 RHF-QTL,且同時控制磷利用效率和形態(tài)性狀,其增效效應均來自于母本泰農(nóng)18(除 QRsdw-4B外),是重要 QTL簇,為同時改善小麥形態(tài)和磷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此外,我們發(fā)現(xiàn)與51個 QTL位點緊密連鎖的29個分子標記的序列與已知EST序列高度同源,包括19個僅在
9、特定LP處理下檢測到QTL、16個僅在特定 NP處理下檢測到的 QTL、4個 RHF-QTL(QTpute-4B.1、QTdw-6A.1、QPh-6D和QGn-7B)和6個QTL簇(C2、C3、C6、C8、C9和C10),說明這些QTL位點及附近可能存在功能位點。
?。?)利用SL-RIL群體進行水培試驗,11個被測定性狀共檢測到86個加性QTL,分布在除1D、2A和3D以外的18條染色體上,單個QTL可解釋表型變異的6.41-
10、19.55%。其中26個 QTL的增效效應來源于山農(nóng)0431,60個QTL的增效效應來源于魯麥21。兩次水培試驗正常磷處理平均值(NPAV)條件下的檢測到的地上部分磷利用效率QTL的LOD值最高,為10.36,可解釋表型變異的17.93%。其中27個和30個QTL只能在特定的低磷和正常磷處理下分別被檢測到,3個RHF-QTL(QSdw-4 D、QSpute-4D和QTpute-4D)可以同時在兩個及以上磷處理環(huán)境下被檢測到。我們檢測到分
11、布在4D、5A和5B染色體上的7個QTL簇(C1-C7),包含46個性狀-環(huán)境組合的QTL位點,占全部QTL的42.59%。其中位于4D染色體上的C1同時包含5個QTL,其中3個是RHF-QTL,除QRsdw外其他4個QTL(QTdw、QSdw、QSpute和QTpute)增效效應均來自于父本魯麥21,是重的QTL簇,可同時改善小麥磷利用效率和形態(tài)性狀。將已定位 QTL涉及的標記與 NCBI數(shù)據(jù)庫已知的 EST序列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與31個
12、QTL緊密連鎖的16個分子標記與EST序列高度同源,其中8個僅在特定LP條件下檢測到的QTL、10個僅在特定NP條件下檢測到的QTL、3個RHF-QTL和3個QTL簇(C1、C2和C6)與EST序列緊密連鎖,說明這些QTL位點及附近可能存在功能基因。
?。?)將 TL-RIL群體和 SL-RIL群體定位的 QTL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 QTL都定位在了不同的標記區(qū)間內(nèi),只有 TL-RIL群體的一個穗粒數(shù)的相對穩(wěn)定 QTL(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麥苗期耐鹽相關性狀的QTL分析.pdf
- 不同鹽濃度脅迫下小麥苗期耐鹽性狀的QTL分析.pdf
- 小麥苗期抗旱性綜合評價及QTL分析.pdf
- 小麥苗期耐旱耐低磷脅迫相關性狀的QTL定位及遺傳圖譜的構建.pdf
- 小麥苗期耐鹽相關性的QTL分析.pdf
- Cd2+脅迫對小麥苗期生長性狀的影響及其QTL定位.pdf
- 小麥苗期根部低磷脅迫響應基因表達譜分析.pdf
- 小麥幼苗期抗旱相關性狀的QTL分析.pdf
- 小麥苗期地上部低磷脅迫基因表達譜分析.pdf
- 小麥不同氮形態(tài)下苗期性狀QTL分析和GS基因單倍型分析.pdf
- 小麥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pdf
- 小麥氮效率相關性狀的遺傳效應及QTL分析.pdf
- 淺談成長期和成熟期tbt的貿(mào)易效應
- 硬粒小麥苗期性狀遺傳多樣性及其與SNP的關聯(lián)分析.pdf
- 小麥不同礦質(zhì)營養(yǎng)處理下苗期、產(chǎn)量和籽粒性狀的QTL分析.pdf
- 大麥苗期耐濕性遺傳分析與QTL定位.pdf
- 小麥芽期和苗期抗旱相關QTL的分析及初步驗證.pdf
- 實訓指導五 冬小麥苗期形態(tài)識別及越冬前苗情診斷
- 磷脅迫對冬小麥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及根系構型的影響.pdf
- 甘蔗含糖特性和成熟期與蔗糖代謝相關酶的關系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