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伴纖維囊性骨炎的診治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纖維囊性骨炎(osteitisfibrosacystica,OFC)是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晚期的內分泌障礙性骨疾患,是一種體內鈣、磷穩(wěn)態(tài)失衡和成骨、破骨代謝紊亂性疾病。有時局部骨質中常有棕褐色的含鐵血黃素沉積性積液,又稱之為棕色瘤(browntumor)。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病因,其中甲狀旁腺瘤最多見,占到80%~85%,甲狀旁腺增生次之,甲狀腺癌不

2、足0.5%~4%。近年來,由于血清鈣常規(guī)監(jiān)測的普及,特別是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纖維囊性骨炎發(fā)生率已明顯下降,不同文獻報道在0.1%~5%左右。纖維性囊性骨炎通常被認為是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晚期骨代謝異常,其本質并非腫瘤,而是一種機體組織對過量甲狀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的代償反應性瘤樣病變。由于其低發(fā)病率、醫(yī)務人員認識不足以及局部骨組織起病,臨床上極易造成誤診。如何完善各項相關檢查避免延誤治療、誤診甚至過度治療成

3、為考驗臨床骨科醫(yī)師的重大難題。甲狀旁腺切除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案,而是否采取骨科手術治療仍然存在諸多爭議。
  目的:通過分析臨床病例資料的相關信息,包括臨床癥狀及體征、實驗室檢查、影像學表現(xiàn)、病理學特征、圍手術期治療及轉歸預后等,進一步闡明纖維囊性骨炎的發(fā)病機理及臨床綜合診治,為減少臨床誤診或過度治療提供指向性意見,同時為其臨床綜合、正確的治療提供參考。
  方法:回顧分析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骨外科病房于2005年5月至2013年

4、1月收治的共8例纖維囊性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否認家族遺傳史及地域性鈣營養(yǎng)不良,屬散發(fā)病例。其中5名(62.5%)女性,3名(37.5%)男性,發(fā)病年齡在28~55歲,平均42歲。所有患者均行VAS疼痛評分,為3~7分。入院行血生化檢查,包括血清鈣、血清磷、堿性磷酸酶以及甲狀旁腺素等。所有平片檢查示相應部位溶骨性骨質破壞,全身骨骼檢查包括CT、MRI、全身骨顯像(ECT)及骨密度檢測等,部分患者行腹部平片或超聲檢查明確泌尿系結石。頸部CT

5、或甲狀旁腺功能顯像檢查明確甲狀旁腺區(qū)占位性。所有病人均行甲狀旁腺切除術,所切除病變組織均行術中快速病理及常規(guī)病理學檢查,根據是否存在骨科手術指征行相應骨科手術治療,同時術前相應骨病變部位行穿刺活檢。術后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清鈣、甲狀旁腺素等血生化指標,給予鈣劑、骨化三醇及二磷酸鹽類藥物控制低血鈣。影像學隨訪其病變骨部位轉歸情況。
  結果:女性患者(5例)稍多于男性(3例),主訴全身乏力伴骨痛5例(62.5%),輕微外傷后病理性骨折3例

6、(37.5%)。血清鈣及PTH增高均呈現(xiàn)不同程度增高(100%),骨影像學示局部骨溶骨性破壞或彌漫性骨質疏松,單純影像學診斷為棕色瘤3例(37.5%),其他病變5例(62.5%)。所有患者均行甲狀旁腺瘤切除術(100%),4例行骨科手術處理(50%),其中2例發(fā)生誤診。甲狀旁腺素均于術后3天內降至正常,術后出現(xiàn)低血鈣時給予補鈣后平均2月血鈣恢復正常。骨性病變于術后3月開始出現(xiàn)骨小梁增多增粗,骨密度增加,1年時骨皮質明顯增厚,基本恢復負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