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be278cb8-b33c-4741-945c-be6f004b1dec/be278cb8-b33c-4741-945c-be6f004b1decpic.jpg)
![結腸腺瘤樣息肉基因APC對Wnt通路β-catenin磷酸化及其核漿轉運的調節(jié)機制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be278cb8-b33c-4741-945c-be6f004b1dec/be278cb8-b33c-4741-945c-be6f004b1de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在調控胚胎發(fā)育和組織再生等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異常激活與多種癌癥,尤其是結直腸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
結腸腺瘤樣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是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關鍵負向調節(jié)因子,其失活是結直腸癌發(fā)生的早期分子事件。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70-80%的散發(fā)性結直腸癌存在APC缺失或突變,產生截短型APC蛋白,激活Wn
2、t/β-catenin信號通路,在細胞遷移、染色體分離和轉錄調節(jié)等方面具有多樣性作用。一方面,APC參與β-catenin的識別、磷酸化和靶向降解過程:另一方面,APC可能作為核穿梭蛋白,在β-catenin的核轉運過程中發(fā)揮某些特定作用,從而降低其核水平及轉錄活性。
β-catenin的磷酸化是Wnt通路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降解復合體(destructioncomplex)是調節(jié)這一過程的重要因素,但其具體機制仍然存在著廣泛的爭議,
3、經典模型認為,APC和Axin都作為支架蛋白,確保β-catenin磷酸化的特異性,并調控Wnt信號通路。Munemitsu等認為APC突變或缺失可導致β-catenin聚集,提出APC對β-catenin的磷酸化是必不可少的。此外,APC能夠進一步增強Axin-GSK3復合體對磷酸化β-catenin的親和力。但也有研究提出,當細胞中Axin水平足夠高時,APC的作用價值不大,Axin是Wnt通路的限制因素。盡管學者們對APC在Wnt
4、通路中的作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但APC的生物學功能至今仍然存在著很多未知的方面,且目前研究大多是在β-catenin穩(wěn)定表達狀態(tài)下進行的,有必要建立激酶實驗方法直接檢測內源性β-catenin的磷酸化活性,進一步明確APC或截短型APC在Wnt通路中對β-catenin磷酸化的調節(jié)作用,其對了解結腸癌等腫瘤的發(fā)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上述問題,本課題通過激酶檢測實驗比較SW480(APC第1338個密碼子發(fā)生突變)和SW
5、480APC(穩(wěn)定轉染全長APC的SW480APC細胞株,由AntonyBurgess饋贈)兩種細胞株中β-catenin的激酶活性,應用siRNA干擾和Axin過表達等方法初步探討了APC在β-catenin磷酸化過程中的作用,利用點突變技術構建APC△15(R386A)、APC△20(K345A,W383A)突變型β-catenin重組蛋白,分析APC發(fā)揮作用的具體結構區(qū)域。并采用細胞分級等方法從亞細胞水平闡述APC對Wnt通路β-
6、catenin磷酸化調節(jié)的作用,明確其發(fā)生部位。此外,本研究還應用熒光漂白后恢復(FRAP)技術研究β-catenin核轉運的動力學特征以及APC在其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為進一步研究Wnt通路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第一部分:APC和腫瘤相關截短型APC對Wnt通路β-catenin磷酸化的調節(jié)作用
目的:分析SW480細胞和SW480APC細胞中Wnt通路主要相關蛋白的表達情況及β-catenin磷酸化活性,探討截短型AP
7、C和野生型APC基因產物在β-catenin磷酸化過程中的調節(jié)作用。
方法:
1.Westernblot方法檢測SW480細胞和SW480APC細胞總提取物中APC、Axin、GSK3和CK1的表達情況。
2.分別以野生型β-catenin和突變型S45Dβ-catenin為底物進行激酶實驗,檢測磷酸化β-catenin蛋白(pSer45和pSer33/Ser37/Thr41)在SW480細胞和SW480A
8、PC細胞中的激酶活性水平。
3.應用APCsiRNA干擾和瞬時轉染Axin技術,激酶實驗檢測β-catenin在APC缺失或Axin過表達情況下的磷酸化活性。
4.利用點突變技術,構建APC△15(R386A)、APC△20(K345A)和APC△20(W383A)三種突變型β-catenin重組蛋白作為底物進行激酶實驗,并與野生型β-catenin底物比較,檢測磷酸化β-catenin的變化情況。
結果:
9、
1.SW480和SW480APC細胞中Wnt通路組成特性:除SW480APC細胞中可見明顯的低表達量的全長APC外,其它蛋白如Axin、GSK3和CK1等的表達量基本相同。
2.本研究建立了直接檢測結腸癌細胞株SW480細胞中內源性β-catenin磷酸化活性的激酶實驗方法。發(fā)現(xiàn)以野生型β-catenin為底物時,SW480APC細胞中兩種磷酸化β-catenin(pSer45和pSer33/Ser37/Thr41
10、)的水平顯著高于SW480細胞,其中pSer45β-catenin水平升高5倍,pSer33/Ser37/Thr41β-catenin水平升高2倍;以S45Dβ-catenin為底物進行激酶實驗的結果表明,SW480APC細胞中pSer33/Ser37/Thr41β-catenin活性也明顯高于SW480細胞的磷酸化活性。
3.利用siRNA敲除APC后,兩種細胞株中β-catenin的激酶活性均顯著降低,其降低程度與全長AP
11、C缺失程度,特別是截短APC缺失程度相關。中度Axin異位表達(SW480細胞中2.3倍,SW480APC細胞中2.5倍)未能顯著刺激β-catenin磷酸化水平增高,且SW480細胞中可見Ser45β-catenin活性輕度降低。
4.與野生型β-catenin底物相比,以三種突變型β-catenin重組蛋白為底物進行激酶實驗,其β-catenin磷酸化活性均降低,并顯著見于APC△20(K345A)和APC△20(W383
12、A)β-catenin突變體,在APC△15(R386A)β-catenin突變體中的磷酸化活性減弱程度相對較輕。
結論:
1.本研究建立了直接檢測結腸癌細胞株SW480細胞中內源性β-catenin磷酸化活性的激酶實驗方法。發(fā)現(xiàn)APC可直接調節(jié)Wnt通路β-catenin的磷酸化過程,并且參與CK1及GSK3介導的兩個磷酸化階段。
2.SW480細胞中截短APC片段仍能在β-catenin磷酸化過程中發(fā)揮
13、較大的作用。Axin并不是β-catenin磷酸化的限制因素,過量表達Axin并不能補償APC的調節(jié)作用。
3.證明了APC結構中的15和20氨基酸重復序列,特別是第一個20氨基酸重復序列結構在β-catenin磷酸化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APC和腫瘤相關截短型APC調節(jié)β-catenin磷酸化的亞細胞定位研究
目的:分析SW480細胞和SW480APC細胞中Wnt通路降解復合體主要組成蛋白及β
14、-catenin磷酸化活性的亞細胞定位,進一步探討β-catenin磷酸化的發(fā)生部位。
方法:
1.利用細胞分級方法,檢測SW480和SW480APC細胞中Wnt通路降解復合體主要組成蛋白APC、Axin、GSK3和CK1等在細胞漿(Cs)、細胞核可溶成分(Ns)和細胞核不可溶成分(Ni)、膜類成分(M)及由細胞核和細胞骨架等成分組成的致密不可溶性混合物成分(X)中的表達情況。
2.分別以野生型和S45D突
15、變型β-catenin為底物,對各亞細胞組分進行激酶實驗,WesternBlot檢測pS45和pS33/S37/T41β-catenin水平。
3.應用蔗糖密度區(qū)帶離心方法進一步分離X組分,激酶實驗檢測不同密度區(qū)帶離心后各組分中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WesternBlot檢測各組分中APC、Axin、GSK3、CK1α、CK1ε及相關亞細胞結構標志物pericentrin、γ-tubulin、Lamin、LRP等的分
16、布情況。
4.SW480和SW480APC細胞經25mMLiCl培養(yǎng)20min后,加入洋地黃皂苷4℃緩慢搖10min后固定,免疫熒光分別觀察LiCl處理組細胞和對照組細胞內APC、CK1α和pS33/S37/T41β-catenin的共定位情況。
結果:
1.兩種細胞株亞細胞結構中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全長APC及其截短片段可見于Cs、Ni和X組分中,但主要仍集中于Cs中。Axin、CK1α和GSK3主要分布
17、于Cs和X中,而CK1ε主要分布于X組分中。
2.β-catenin磷酸化活性主要發(fā)生在X組分中(約占總活性的60~70%),Cs中的活性相對較弱(僅為10~20%),Ni中磷酸化β-catenin程度接近Cs水平;Ns或M組分中活性很低或未見β-catenin的磷酸化。
3.X組分經蔗糖密度區(qū)帶離心后,在沉降池內從液面到底部可分為13個不同的密度區(qū)帶(F1-F13)。激酶活性主要見于下層高密度組分中(F8~F10)
18、,WesternBlot證實其與中心體富集區(qū)域相關。
4.SW480APC細胞中,APC、Axin、CK1α和CK1ε主要分布于第F8~F10組分中,這與中心體定位和激酶活性發(fā)生部位一致。GSK3主要集中于低密度組分中,少量可見于底部高密度區(qū)域。而在SW480細胞中,可見CK1α高表達于F9組分,其他各蛋白則呈彌散分布。
5.共聚焦顯微鏡免疫熒光結果顯示:APC與CK1α共定位于細胞核周邊的胞漿中,γ-tubuli染
19、色結果表明該區(qū)域與中心體定位一致,并發(fā)現(xiàn)pS33/S37/T41β-catenin也在此處表達。應用GSK3抑制劑LiCl處理細胞后免疫熒光結果進一步確認了pS33/S37/T41β-catenin的中心體定位。
結論:
1.Wnt通路降解復合體主要組成蛋白(APC、Axin、GSK和CK)主要集中于Cs和X組分中,其分布與β-catenin磷酸化活性發(fā)生部位一致。
2.完善建立了可用于分離SW480細胞中
20、心體的方法,證實了中心體是β-catenin磷酸化活性發(fā)生的關鍵部位,β-catenin的磷酸化與以中心體相關的共沉淀復合物形成相關。
第三部分FRAP分析APC和腫瘤相關截短型APC對β-catenin核漿穿梭的影響
目的:研究β-catenin核轉運的動力學特征,探討APC對β-catenin入核和出核運動的影響。
方法:
1.瞬時轉染YFP-β-catenin、GFP、Cherry-NLS質
21、粒24-36h后,比較β-catenin在核內和胞漿內的相對穩(wěn)態(tài)分布情況。應用FRAP技術觀察并檢測這些熒光蛋白在SW480和SW480APC細胞內的分布和核內運動情況。應用二元擴散經驗方程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曲線分析。
2.比較SW480細胞和SW480APC細胞中β-catenin的核轉運過程。應用APCsiRNA轉染SW480細胞24-36h后,比較APC敲除組細胞與對照組細胞內YFP-β-catenin核轉運的動力學變化
22、。
3.SW480和SW480APC細胞轉染YFP-β-catenin24h后,應用出核轉運抑制劑LMB分別預處理細胞4h和8h,F(xiàn)RAP觀察β-catenin的核轉運變化情況。
結果:
1.GFP、Cherry-NLS及不同條件下的YFP-β-catenin的核/漿比例相近,(中位數(shù)~1.2)。含不同β-catenin表達水平的各個細胞間差異不影響其熒光恢復的動力學特征。
2.SW480細胞的動
23、力學特征符合二元擴散經驗方程,即早期快速運動時相(K~0.1/sec,t1/2<10s)和后期相對緩慢的恢復時相(遷移速率K~0.01/sec,t1/2>1min)。其中,早期快速時相的擴散運動與野生型全長APC或截短APC無顯著相關性。SW480細胞中β-catenin入核和出核的早期運動時相速度幾乎與GFP表現(xiàn)一致,但5min后達到平臺期時僅能恢復60-80%。β-catenin的核轉運速度快于Cherry-NLS的表現(xiàn)。
24、 3.與SW480細胞相比,β-catenin在SW480APC細胞中的慢性恢復時相期的動力學降低,其半衰期時間從1min到5min不等,這與全長APC導致β-catenin廣泛停留相關。對于β-catenin的核輸出,全長APC的表達對其并無任何影響,但截短APC能夠加速早期快速移動時相過程。比較SW480和APC敲除后SW480細胞的核轉運功能,發(fā)現(xiàn)APC敲除后,各階段的相對比例顯著改變,表現(xiàn)為快速時相期的增快和后期熒光恢復程度增強
25、。
4.LMB作用4h后,β-catenin的入核與出核運動未見明顯改變。LMB處理8h后,可見β-catenin入核運動顯著加快,早期移動時相高于APC敲除細胞,幾乎與GFP的動力學變化一致;LMB對β-catenin的出核過程無影響。
結論:
1.本研究證實了APC作為核穿梭蛋白,在β-catenin的核轉運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影響腫瘤細胞中β-catenin的核內功能,這對進一步研究Wnt/β-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Toll樣受體4激活對異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調節(jié)及其機制研究.pdf
- CaN調節(jié)β-catenin磷酸化對海馬神經元突觸形成的影響.pdf
- GSK3β對Drp1磷酸化調節(jié)的機制及其功能的研究.pdf
- 核孤兒受體TR3的磷酸化和異構化修飾以及對Wnt信號通路的調控.pdf
- bFGF通過磷酸化α-catenin調控成纖維細胞遷移機制研究.pdf
- CK1介導磷酸化調控OREBP低滲透壓條件下的核漿轉運.pdf
- 磷酸化肽受體設計、合成及與磷酸化肽作用機制研究.pdf
- Src磷酸化參與低劑量鉛暴露致大腦屏障損傷及其轉運的機制研究.pdf
- Pin1抑制對Tau磷酸化的影響及其機制.pdf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突變分析.pdf
- 熱休克蛋白降低AD樣微管相關蛋白tau的磷酸化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磷酸化的tau蛋白對細胞周期的作用及其機制.pdf
- 欖香烯對c-Met磷酸化通路的影響.pdf
- 蛋白磷酸酯酶-2A調節(jié)淀粉樣前蛋白體磷酸化及Aβ生成的機制.pdf
- Menin調控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機制.pdf
- β-Catenin酪氨酸磷酸化對其核轉位及Ki-67轉錄調控的影響.pdf
- 蛋白磷酸化對Kv通道調控機制的影響.pdf
- 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對結腸癌生物學行為的影響.pdf
- Tau蛋白磷酸化對抗細胞凋亡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玉米ZmSTKR基因的表達及其蛋白的磷酸化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