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包埋材料對全口義齒蠟型形變大小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不同包埋材料對全口義齒蠟型包埋前后的形變影響。
  方法:先用標準硅橡膠陰模灌注出下頜無牙頜石膏模型,在其之上用復合樹脂人工牙及紅蠟片排出下頜總義齒。用記號筆及刻刀十字交叉標繪出四個標記點,其中三個在人工牙上,一個位于石膏模型基座上,分別為左側下頜第二磨牙遠中舌尖頂(A)、右側下頜第二磨牙遠中舌尖頂(B)、下頜右中切牙切端中點(C)、石膏模型基座后緣線中點,即磨牙后墊中1/2連線與下頜中線交點(O)。采用電子游標卡尺(精

2、度0.01mm)分別測量OA、OC、AC、AB四點距離,每個長度測3次,取均值減少誤差。將標繪好的模型隨機分為三組,每組8個。采用普通白石膏、超硬石膏、超硬石膏+硅橡膠三種不同包埋材料,分別包埋,記作組一、組二、組三。其中組一型盒內均為普通白石膏包埋,組二型盒內均為超硬石膏包埋,組三下層型盒為超硬石膏包埋,石膏固化后暴露的蠟型部分先用技工用硅橡膠(10min硬度為80±2shore-A)薄薄包埋一層(平均厚度約為1~2mm),外表面保持

3、粗糙,待硬化后填入超硬石膏直至上層型盒完全充滿。后續(xù)步驟沖蠟,填膠,熱處理保持相同實驗條件及材料。待自然冷卻后重新測量四個標記點間的距離,記作OA’、OC’、AC’、AB’,每個長度測3次,取均值減少誤差。比較OA’與OA、OC’與OC、AC’與AC、AB’與AB的變量均數并觀察義齒表面光滑度。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組一對標記點形變量的改變最大,平均值在175μm~267μm之間,組二與組

4、三標記點形改變量略小,AB間距離(F=3.768,P=0.040)及總均數(F=4.830,P=0.019)的改變量在三種材料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兩比較顯示,組一AB間距離及總均數的改變量均大于組二和組三,但組二與組三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三組間光滑度(χ2=17.575,P<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兩兩比較顯示,組三的光滑度最好,組二次之,組一最差。
  結論:
  普通白石膏組在包埋形變上最大且表面光滑度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