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核分枝桿菌臨床分離株異煙肼耐藥基因突變特征的初步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結核病的疫情呈現(xiàn)重新上升的趨勢。引起全球結核感染疫情回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耐藥結核分枝桿菌,尤其是耐多藥結核分枝桿菌的出現(xiàn)及其引起疾病的流行。我國結核的耐藥情況尤為嚴峻,總耐藥率為27.8%,耐多藥率高達10.7%,由此而造成的結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快速準確的檢測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性成為結核病防治工作的當務之急,是制定恰當?shù)幕煼桨傅闹匾罁?jù)。 異煙肼(Isoniazid,INH)是最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之一。隨著

2、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異煙肼耐藥機制的逐步明了,現(xiàn)已證實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耐藥主要與katG、pre-inhA、inhA、ndh及oxyR-ahpC等基因突變有關。 為了深入了解我國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耐藥相關基因突變情況,明確其突變位點的分布、主要突變位點及其發(fā)生率,本研究從西藏、湖南、河南、四川、福建、安徽和陜西七省收集結核分枝桿菌臨床分離菌株,首先對其采用生化反應方法進行菌種鑒定并用比例法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其后用聚合酶鏈反

3、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擴增katG、pre-inhA、inhA、ndh及oxyR-ahpC等基因,進行DNA測序分析,根據(jù)檢測結果分析基因突變類型及與耐藥之間的關系,并分析統(tǒng)計發(fā)生突變的各位點的突變率。 我們共收集到536株分枝桿菌臨床分離株,用鑒別培養(yǎng)基進行了菌種鑒定,89.93%為結核分枝桿菌,3.54%為牛分枝桿菌,6.16%為非結核分枝桿菌,0.37%為結核分枝桿菌加非結核分枝桿

4、菌的混合感染。 采用比例法對482株結核分枝桿菌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對四種抗結核一線藥物(SM,RFP,INH,EMB)和一種二線藥物(PAS)全部敏感的菌株為118株,占全部被測菌株的24.48%;耐藥菌株364株,占全部被測菌株的75.52%,其中,單耐藥菌株88株,占18.26%;多耐藥菌株276株,占57.26%。 針對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耐藥的相關基因katG、pre-inhA、inhA、ndh及oxyR-ahp

5、C設計引物,應用聚合酶鏈反應和DNA序列分析對結核分枝桿菌標準株H<,37>Rv及291株臨床分離菌株,包括全敏感株64株,異煙肼相對敏感株48株,異煙肼單耐藥株30株,聯(lián)合耐藥株149株進行耐藥基因突變檢測。 測序分析結果顯示:(1)179株異煙肼耐藥菌株中,163株發(fā)現(xiàn)耐藥基因“熱點突變區(qū)”突變,112株INH敏感株中有3株發(fā)生KatG基因的突變。與常規(guī)藥敏試驗比例法比較,DNA測序法檢測的靈敏度為91.06%(163/17

6、9),特異度為97.32%(109/112),陽性預測值98.19%(163/166),陰性預測值87.20%(109/125),符合度為93.47%(272/291),兩種方法檢測的結果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7.58,P>0.05)。(2)179株異煙肼耐藥菌株中,463位點發(fā)生突變的有129株,占72.07%,112株異煙肼敏感株中,463位點發(fā)生突變的有74株,占66.07%,耐藥株和敏感株間的突變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7、(x<'2>=1.1739,P>0.05),證實INH耐藥與Arg463Leu突變無相關性。(3)在179株異煙肼耐藥菌株中,138株(77.09%)異煙肼耐藥株katG存在點突變,其中7個位點尚未見報道,131株(73.18%)耐藥株第315位點突變,涉及4種突變類型,但主要是AGC(Ser)→ACC(Thr)的突變,共123株,占這個位點突變的93.89%。未發(fā)現(xiàn)katG的缺失與插入。(4)1株(0.56%)耐藥株inhA發(fā)生突變,

8、敏感株中未檢測到突變。(5)18株(10.06%)耐藥株oxyR-ahpC基因連接區(qū)發(fā)生點突變,其中7株發(fā)生-9C→T的突變,占突變的3.39%,另有3株發(fā)生-5G→A的突變,3株發(fā)生-14C→T的突變等;敏感株中未檢測到突變。(6)3株(1.68%)耐藥株ndh存在點突變,突變類型為第191位點的GAG(Glu)→GGG(Gly),敏感株中未檢測到突變。(7)檢測179株耐藥菌株的pre-inhA基因,-15C→T的突變有12株,占6

9、.67%,其中9株發(fā)生的是單點突變而沒有其他位點及其他相關基因突變,其他的突變還見于-19G→A、-8T→C、13G→C,敏感株中未檢測到突變。(8)在全部菌株中未發(fā)現(xiàn)oxyR和ahpC基因突變。(9)綜合本試驗中各基因的變化情況,共有163株耐異煙肼菌株發(fā)生與異煙肼表型耐藥相關的突變。本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結核分枝桿菌耐異煙肼與katG、pre-inhA、inhA、ndh及oxyR-ahpC基因突變之問的關系,為下一步耐藥芯片的探針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