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經(jīng)病變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數(shù)量迅速增加。 糖尿病可引起多種急慢性并發(fā)癥,而它的慢性并發(fā)癥已成為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神經(jīng)病變(DN,diabeticneuropathy)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它不但可以引起感覺及運動神經(jīng)功能的損傷,它所造成的自主神經(jīng)功能異常同樣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在糖尿病自主神經(jīng)病變

2、(diabeticautonomicneuropathy,DAN)中,心血管系統(tǒng)自主神經(jīng)病變(cardiacautonomicneuropathy,CAN)由于增加了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以及猝死的危險性,在評估糖尿病患者的一般狀況以及預后中都有重要的意義。由于目前國內(nèi)外資料所提供的CAN患病率相差甚遠,且對其特點沒有詳細闡述。本研究擬應用標準心血管反射對門診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檢測,觀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CAN患病率并分析其主要特

3、點。 研究目的: 探討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臟自主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病情況,分析其主要特點及可能的危險因素。 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選自2007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內(nèi)分泌科門診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共250例。糖尿病診斷符合1999年WHO標準。排除患有嚴重的急性糖尿病并發(fā)癥或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 2.一般情況與糖尿病病情資料的收集 (1)基本

4、項目如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BMI)、腰圍、臀圍、腰臀比、血壓、吸煙、飲酒史等。 (2)糖尿病自主神經(jīng)病變癥狀及相關病情采集:包括病程,有無自主神經(jīng)病變癥狀如腹瀉、便秘、尿潴留、尿失禁、泌汗異常、體位性低血壓等等;肢端感覺異常的情況;下肢潰瘍史及目前病變情況;視網(wǎng)膜病變情況;部分患者進行下肢血管超聲檢查。 3.心血管自主神經(jīng)功能檢查包括: (1)測定靜息時心率;(2)深呼吸時每分鐘心率差;(3)乏氏動

5、作反應指數(shù);(4)立臥位時每分鐘心率差;(5)30/15比值;(6)立臥位時血壓差;(7)握拳試驗。 4.診斷標準: ①正常:所有試驗正?;?項異常; ②早期病變:2項心率試驗異常; ③肯定病變::3項心率試驗異常; ④嚴重病變::3項及以上心率試驗異常,同時1項血壓試驗異常。 ⑤不典型類型:任何其他試驗異常的組合。 5.其他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相關檢查 包括音叉檢查,10克尼龍

6、絲試驗,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及神經(jīng)傳導速度測定等等。 6.生化指標 入選對象分別檢測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肌酐、尿AER,尿蛋白等。 7.分組 分組:根據(jù)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進行分組: 新發(fā)組:51例(男33,女18),年齡55.5±8.6歲<5年組:61例(男34,女27),年齡55.6±13.4歲5~10年組:78例(男34

7、,女44),年齡57.3±7.7歲>10年組:60例(男25,女35),年齡64.5±9.2歲根據(jù)標準心血管反射結果降患者分為正常組,早期病變組,肯定病變組,嚴重病變組及不典型組。 1.CAN患病率結果以達到肯定病變?yōu)闃藴?,診斷為CAN者共127人,其中男性患者56人,女性患者71人。男性患病率為44.44%,女性患病率為57.6y%。特殊組合患者有12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8人。若計入早期病變及特殊組合的患者,則CAN患者共有

8、175人,其中男性患者78人,女性患者97人,男性患病率為61.9%,女性患病率為78.23%。 2.4組間標準心血管反射結果標準心血管反射結果: 靜息心率:新發(fā)組(73.57±12.14)次/分;<5年組(74.08±10.76)次/分;5~10年組(73.64±12.27)次/分;>10年組(76.32±11.02)次/分;(P=0.537)呼吸差:新發(fā)組(13.24±5.30)次;<5年組(13.25±8.10)次

9、;<5年組(12.87±7.85)次;>10年組(8.36±5.99)次;(P<0.001)乏氏指數(shù):新發(fā)組(1.12±0.10);<5年組(1.11±0.14);5~10年組(1.07±0.12);>10年組(1.04±0.11);(P=0.008)立臥位心率差:新發(fā)組(13.74±5.92)次/分;<5年組(12.06±7.14)次/分;5~10年組:(10.24±5.70)次/分:>lO年組(7.45±4.91)次/分;(P<0.

10、001)30/15比值:新發(fā)組(1.06±0.12)<5年組(1.04±0.06);5~10年組(1.04±0.06);>10年組(1.03±0.09);(P=0.608)立臥位SBP差:新發(fā)組(6.00±8.38)mmHg;<5年組:(7.49±8.79)mmHg;5~10年組(5.23±7.45)mmHg;>10年組:(13.90±14.40);(P<0.001)握拳血壓差:新發(fā)組(18.13±6.25)mmHg;<5年組(18.0

11、6±7.43)mmHg;5~10年組(15.68±8.93)mmHg;>10年組:(15.75±8.87)mmHg;(P=0.211)4組間靜息心率、30/15比值、握拳血壓差無顯著差異。按照a=0.05水準,4組間深呼吸心率差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第4組的深呼吸心率差明顯低于其余3組。按照a=0.05水準,4組間乏氏指數(shù)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第4組乏氏指數(shù)顯著低于1組和2組,而1組和2組間則無顯著差異。按照a=0.05水準,4

12、組間立臥位心率差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第4組顯著低于1、2、3組。按照a=0.05水準,4組間立臥位收縮壓差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第4組血壓差顯著大于其余3組。 便秘和體位性低血壓是T2DM患者最常見的自主神經(jīng)病變癥狀,但出現(xiàn)的頻率不高。 CAN患病率隨著病程的延長不斷升高,在各組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新發(fā)的2型糖尿病患者亦有較高的心血管自主神經(jīng)患病率,達27.45%,嚴重病變組有38人,患病率為15.2%。

13、在病變的早期,自主神經(jīng)病變常常表現(xiàn)為單純的心率異常,隨著病變的逐漸加重,合并血管反射異常的人數(shù)逐步上升。 3.二分類logistic回歸結果以心血管自主神經(jīng)病變?yōu)橐蜃兞?,年齡、性別、病程、HbAlC水平、腎臟病變情況、周圍神經(jīng)病變情況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Forwardstepwise法,并采用Hosmer—Lemeshow檢驗,最終年齡、病程、腎臟病變情況及周圍神經(jīng)病變情況進入方程,p<0.001Y=

14、心血管自主神經(jīng)病變; X1=年齡; X2=病程; X3=腎臟病變; X4=周圍神經(jīng)病變回歸方程:Y=-0.993+0.949X1+1.284X2+1.922X3+1.145X4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病程對自主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生有重要影響,已出現(xiàn)腎臟病變及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患者有較高的CAN發(fā)生率。在本組患者中,出現(xiàn)末梢神經(jīng)病變76例(32.02%),同時并發(fā)心自主神經(jīng)病變者51例。未出現(xiàn)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患者有144例

15、,其中,并發(fā)CAN有76例。對心血管自主神經(jīng)和周圍神經(jīng)病變情況進行相關分析,可以看到兩者有較高的相關性,相關系數(shù)為R=0.322(P<0.001)在本組研究中,患者的年齡、病程、腎臟病變情況及周圍神經(jīng)病變情況對自主神經(jīng)病變的患病率呈顯著相關。而性別,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在校正年齡、病程等因素后與CAN患病情況的相關性并不強。 結論: 1.本研究中,新發(fā)T2DM患者CAN患病率較高,嚴重病變者比例較高,提示應早期對糖尿病患者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