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組織microRNA表達譜變化及microRNA-155對炎癥反應調(diào)控作用初探.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icroRNAs(miRNAs)是一類大小約為18-23 nt的小分子非編碼RNA,其發(fā)現(xiàn)被譽為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首。miRNAs由具有發(fā)夾結構的70~90個堿基大小的單鏈miRNA前體(pre-miRNA)經(jīng)Dicer加工產(chǎn)生而成,廣泛存在于生物界中,自第一個miRNA分子在線蟲中發(fā)現(xiàn)后,在動物、植物以及病毒中已經(jīng)有24521個miRNAs分子被鑒定,在人體中miRNAs的種類也超過了2200種。
  miRNAs以

2、單拷貝、多拷貝或基因簇等多種形式存在于基因組中,而且絕大部分定位于基因間隔區(qū),其轉錄獨立于其他的編碼基因,并不參與蛋白質(zhì)的翻譯。miRNA主要通過降解靶mRNAs或抑制靶mRNAs編碼蛋白質(zhì)的翻譯,從而沉默特定的靶基因,從而發(fā)揮生物學作用;某些miRNAs還能改變相應mRNAs的半衰期來調(diào)控基因的表達。miRNAs的序列也不是任意的,在很大的進化距離中具有保守性。通過生物信息學手段可以發(fā)現(xiàn),人類約有1/3以上的蛋白編碼基因受到miRNA

3、s的調(diào)節(jié)。miRNAs通過調(diào)節(jié)目的蛋白的表達,在生物體的早期發(fā)育、信號傳導、細胞死亡,細胞凋亡、細胞增殖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單純皰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感染眼部所引起的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可導致角膜溶解、新生血管形成、潰瘍穿孔乃至全眼球炎等嚴重的病理改變。本病復發(fā)率高且嚴重損害視功能,是全球致盲率第一

4、位的角膜病變1-3。盡管迄今為止,關于HSK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對于這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及防治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識。但在這些領域還有很多未知的空白有待填補。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miRNAs作為機體內(nèi)各種生理及病理活動的關鍵調(diào)節(jié)因子,參與了固有免疫應答及適應性免疫應答。就宿主與病毒而言,miRNAs的調(diào)控既參與了宿主對自身的保護機制和對病毒的抑制,又參與了病原體對抗宿主免疫過程。那么,HSV-1感染引起HSK炎癥反應早期是否影響

5、了角膜組織miRNAs的表達?miRNAs是否參與HSK的炎癥反應?作用機制又如何?上述問題目前國外研究尚少,國內(nèi)均未見系統(tǒng)報道。
  有鑒于此,我們首先以HSV-1感染小鼠角膜,建立HSK炎癥反應模型,并以此為研究對象,利用基因芯片等技術系統(tǒng)分析了HSV-1感染后角膜組織miRNA表達譜的改變情況,并且利用生物信息學技術分析差異miRNAs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表達變化最為明顯的miRNA-155在HSK炎癥反應中促炎作用的

6、分子機制展開研究,評價了miRNA-155對HSK臨床表現(xiàn)的影響。本課題擬通過對以上科學問題的探討,一定程度上闡明HSK炎癥反應的的非編碼RNA機制,為后續(xù)的疾病治療及藥物開發(fā)提供理論和實驗基礎。
  第一部分 HSV-1感染引起角膜組織microRNA表達譜變化及功能分析
  目的:
  (1)運用miRNA芯片法檢測HSV-1感染后導致的HSK小鼠角膜組織與正常小鼠角膜組織的miRNA表達譜變化,初步篩選出差異mi

7、RNAs。
  (2)將芯片結果進行生物學驗證,運用qRT-PCR確定HSK與正常小鼠角膜組織中表達差異的miRNAs。
  (3)運用生物信息學技術預測差異miRNAs的靶基因,分析差異靶基因的功能,構建MicroRNA-GO-Network,研究miRNAs調(diào)節(jié)的主要生物學功能,討論其在HSK發(fā)病過程中的作用。
  方法:
  (1) C57BL/6小鼠共40只,構建小鼠HSK動物模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2

8、0只,僅對該組小鼠行角膜“十”字劃傷,接種病毒培養(yǎng)液;實驗組20只,該組小鼠在給予“十”字劃傷后,將Ⅰ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滴入結膜囊,按摩30s。劃傷眼每日以0.5%慶大霉素眼液滴眼建立小鼠HSK模型。
  (2)獲取實驗組與對照組小鼠角膜組織,利用Affymetrix miRNA3.0芯片分析二者miRNA表達譜系的差異,找出表達水平顯著改變的miRNAs。
  (3)選取芯片結果中差異性表達明顯(上調(diào)或下調(diào)超過2

9、倍)的成熟miRNAs,運用qRT-PCR技術對miRNA芯片結果進行驗證,確定HSK角膜組織中差異表達的miRNAs。
  (4)生物信息學技術預測差異miRNAs的靶基因,構建靶基因功能網(wǎng)絡,確定差異miRNAs與炎癥反應相關的主要功能。
  結果:
  (1)裂隙燈觀察術后小鼠,術后7天小鼠明顯發(fā)病,角膜上皮見上皮完整性破壞,角膜混濁明顯,新生血管形成。可見小鼠角膜“十”字劃痕法建立的HSK的模型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10、和重復性,模型成功率為90%,可以用于miRNA表達譜變化的研究。
  (2)基因芯片結果顯示,共有34個miRNA出現(xiàn)差異性表達:mmu-miRs-5100,-21-3p,-133a-3p,-18a-5p,-150-5p,-155-5p,-133b-3p,-139-5p,-146a-5p,-206-3p,-124-3p,-300-3p,-5115,-5097,-1224-5p,-720,-712-5p,-342-3p,-223-

11、3p,-714,-17-3p,-1934-3p,-204-5p,-3968,-21-5p,-3096b-5p,-200a-3p,-204-3p,-148a-3p,-181c-5p,-346-3p,-434-3p,-711,-762。其中15個miRNA出現(xiàn)差異性表達在2倍以上,其中mmu-miRs-223-3p,-155-5p,-21-3p,-150-5p,-18a-5p,-3096b-5p,-146a-5p,and-342-3p表達上

12、調(diào);mmu-miRs-434-3p,-124-3p,-204-5p,-133b-3p,-206-3p,and-133a-3p表達下調(diào)。
  (3) qRT-PCR證實,miRs-204-5p,-206-3p,-155-5p,-133a-3p,and-150-5p在HSK角膜組織中有明顯差異性表達。
  (4)上述5個miRNAs共有125潛在靶點。92個上調(diào)的基因受到mmu-miRs-204-5p,-206-3p,及-133

13、a-3p三個下調(diào)基因的調(diào)控;33個下調(diào)基因受到mmu-miRs-155-5p及-150-5p兩個上調(diào)基因的調(diào)控。
  (5) miRNAs靶基因網(wǎng)絡及功能分析顯示,5種差異miRNAs靶基因共同具有的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的功能為細胞增殖的負調(diào)控及細胞黏附。
  結論:
  (1)角膜“十”字劃痕法建立的HSK的小鼠模型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重復性,可以用于miRNAs表達譜差異的研究。
  (2) miRNA芯片顯示H

14、SV-1感染造成的HSK角膜組織與對照組角膜組織中miRNAs表達譜有明顯差異,34種miRNAs出現(xiàn)了表達變化。
  (3) qRT-PCR證實5種miRNA在HSK角膜組織中有明顯差異性表達,差異的趨勢與芯片結果相同。
  (4)表達差異的miRNA有多達125個潛在靶點。靶基因的共同的主要功能中,細胞增殖的負調(diào)控及細胞黏附,與炎癥反應高度相關
  第二部分 microRNA-155對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癥反應調(diào)

15、控作用初探
  目的:
  (1)探索miRNA-155局部在體下調(diào)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2)探討miRNA-155影響小鼠HSK炎癥反應程度的分子學機制。
  (3)探索miRNA-155局部下調(diào)對小鼠HSK角膜炎癥反應臨床表現(xiàn)的影響。
  方法:
  (1) C57BL/6小鼠共30只,組1右眼前房內(nèi)注射慢病毒,左眼注射等量NS;組2右眼角膜上皮劃傷,載體慢病毒液浸潤,左眼同樣方法以NS對照

16、;組3右眼前房注射空質(zhì)粒病毒載體,左眼刮傷上皮,浸潤等量空質(zhì)粒病毒載體。建模后第3、5、7天裂隙燈下觀察GFP于角膜部位的表達。于第7天取角膜,切片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GFP表達。
  (2) C57BL/6小鼠50只,10只“十”字劃傷建立HSK模型,20只“十”字劃傷建立HSK模型后角膜上皮劃傷慢病毒浸潤法轉染miRNA-155下調(diào)質(zhì)粒,構建miRNA-155局部下調(diào)HSK小鼠模型,20只同樣方法建立陰性對照質(zhì)粒轉染HSK小鼠模

17、型。建模后7天,選取GFP表達占角膜面積20%以上的HSK小鼠角膜,qRT-PCR法檢測IL-1β,IL-6,IL-8,IL-10,IL-17,IFN-γ,TNF-α,CXCL1的表達水平
  (3) C57BL/6小鼠50只,按照上述方法建立HSK小鼠10只、miRNA-155下調(diào)HSK及陰性對照質(zhì)粒轉染HSK模型各20只。建模后7天,選取GFP角膜表達占角膜面積20%以上的HSK小鼠,雙盲法采用Heiligenhaus等[1]

18、及Foster等[2]介紹的標準對小鼠HSK臨床表現(xiàn)進行評估。
  結果:
  (1)裂隙燈觀察角膜劃傷后局部浸潤慢病毒的小鼠角膜,術后3天可見明顯GFP表達,5天表達增多;7天時GFP面積最大,強度增強;前房注射法未見GFP熒光表達。熒光顯微鏡觀察顯示慢病毒主要感染部位為角膜上皮及淺基質(zhì)可以用于miRNA下調(diào)的研究。
  (2) qRT-PCR結果顯示,HSK組,miRNA-155下調(diào)HSK,及空質(zhì)粒轉染HSK組IL

19、-17及CXCL1表達差異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
  (3)臨床表現(xiàn)評分顯示,HSK組,miRNA-155下調(diào)HSK,及空質(zhì)粒轉染HSK組于感染后3天,5天及7天角膜上皮損傷,角膜混濁及新生血管程度差異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角膜局部劃傷慢病毒浸潤后,載體可轉染小鼠角膜上皮及淺基質(zhì)層,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用于miRNA功能的研究。
  (2) miRNA-155下調(diào)可減少角膜IL-17及CXC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