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mNPV)病是對蠶業(yè)生產(chǎn)危害最為嚴重的一類傳染性疾病,每年由此病給蠶繭造成的損失,大約占蠶病損失的70%左右。但是到目前為止,家蠶抗BmNPV病作用機制仍不明晰。本研究利用本課題組育成的對BmNPV高度抗性的品種為素材,對其經(jīng)BmNPV侵染后進行組織形態(tài)學和組織切片觀察,并利用RNA-seq技術對抗性素材和常規(guī)品種的脂肪體組織進行轉錄組分析,獲得可能涉及抗性機制的差異基因,同時,篩選出一段長1512bp的cDNA序
2、列,屬于家蠶海藻糖輔酶基因家族。熒光定量PCR檢測該基因在抗性品種秋豐N脂肪體和中腸組織中表達水平明顯上調,初步推測家蠶海藻糖輔酶與家蠶對BmNPV的抗性存在一定關聯(lián)。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家蠶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和組織切片觀察
為探究BmNPV侵染家蠶后其組織在形態(tài)學上的變化,選用抗性品種秋豐N和常規(guī)品種秋豐兩個家蠶品種進行試驗。結果顯示:家蠶經(jīng)口添 BmNPV60h后常規(guī)品種秋豐血液與抗性品種秋豐N相比,
3、開始出現(xiàn)渾濁狀,說明病毒增殖顯著。中腸組織在添食60h左右與對照組比起來顏色略深,在84h之后出現(xiàn)糜爛、萎縮的狀態(tài)。經(jīng)皮下穿刺BmNPV48h左右家蠶血液與對照組比開始出現(xiàn)渾濁狀,在60h渾濁比較明顯說明病毒增殖接近平臺期,中腸組織在72h左右與對照組比較開始出現(xiàn)泛黃、糜爛,在96h之后萎縮發(fā)黑,而抗性品種秋豐N,各相對應時間點均未觀察到明顯的病變,無論中腸、血液,形態(tài)觀察良好,沒有出現(xiàn)BmNPV侵染后在常規(guī)素材中的性狀。推測抗性品種中
4、存在的某種抗性或清除機制導致了抗性品種對BmNPV的高度抵抗性。
2、BmNPV侵染家蠶抗性和非抗性品種后脂肪體組織的轉錄組分析
利用RNA-Seq技術對秋豐和秋豐N轉錄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從2個獲得的文庫中獲得14.78Gb高質量數(shù)據(jù)(在秋豐和秋豐 N中分別超7.15Gb)。與參考基因組(www.silkdb.org)比對,在家蠶秋豐品種中共檢測到78408個SNPs,在秋豐N品種中檢測到56786個SNPs。同時,在
5、2個品種中均發(fā)現(xiàn)特異RNA選擇性剪接事件。BmNPV侵染48h后,秋豐N與秋豐品種比起來脂肪體有1728個差異表達基因(242個表達上調和1540個表達下調)。GO分類分析表明這些差異表達基因主要與細胞膜、新陳代謝、細胞結合和催化活性、細胞組分等過程相關。KEGG注釋通路分析表明,在氧化磷酸化、吞噬體、三羧酸循環(huán)、精氨酸、脯氨酸代謝丙酮酸代謝過程中,發(fā)現(xiàn)較高水平的基因表達。同時,COG分析表明差異表達基因涉及到“氨基酸運輸和代謝”和“信
6、號轉導機制”。
在一些功能分類中我們鑒定出了大量的差異表達基因,這表明家蠶在被感染后出現(xiàn)一系列主要的病理變化和一些與抗病機制有關的功能。氧化應激可能與家蠶抗BmNPV感染相關。另外,諸如氧化磷酸化等許多代謝活動都對家蠶抗性機制起到作用。此外,需要了解這些單一通路差異表達基因的生理功能對進一步研究其特性以及確定其在免疫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這些發(fā)現(xiàn)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將在分子水平加深我們對病毒抗性機制的認識。
3、家蠶抗B
7、mNPV抗性基因的篩選
用抗性品種秋豐N和常規(guī)品種秋豐的中腸和脂肪體組織,克隆了一條長為1512bp的cDNA序列,比對之后發(fā)現(xiàn)其屬于家蠶海藻糖輔酶基因家族的tret基因,該基因共編碼504個氨基酸。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質量為120.456KD,等電點為7.89。熒光定量PCR檢測該基因在抗性家蠶幼蟲的脂肪體、中腸、血液中均有表達。在幼蟲的各個組織中,以中腸和血液中的表達量最高,脂肪體次之。研究結果顯示,家蠶幼蟲被BmNPV感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蠶翅原基發(fā)育的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及BmSRF基因的原位雜交.pdf
- 家蠶BmNPV抗性基因的篩選與定位.pdf
- 兩種皮質發(fā)育障礙大鼠模型形態(tài)學研究和相關基因篩選.pdf
- 家蠶核型角體病毒(BmNPV)Bn5的基因分析及利用基因芯片篩選抗BmNPV相關基因.pdf
- 兔舌部分切除后舌肌組織修復的形態(tài)學觀察.pdf
- BmNPV侵染家蠶中腸組織轉錄組分析及BmTret1-like基因的功能鑒定.pdf
- 布-加綜合征下腔靜脈病變隔膜形態(tài)學和相關基因篩選研究.pdf
- 骨腱結合部急性損傷后愈合過程的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pdf
- 早產(chǎn)兒視網(wǎng)膜病變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pdf
- 牡丹品種瓔珞寶珠葉片的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
- 美洲鰣早期發(fā)育的形態(tài)學及組織學觀察.pdf
-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mNPV)增殖復制關鍵基因的篩選與鑒定.pdf
- 廣泛軟組織挫傷后器官病理形態(tài)學研究.pdf
- 心臟毒素致小鼠肌損傷的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
- 大鼠胰腺組織及其腹膜結構特點的形態(tài)學觀察.pdf
- 五指山豬胰腺胚后發(fā)育的形態(tài)學觀察.pdf
- 淇河鯽MSTN基因與相關形態(tài)學的研究.pdf
- PMMA強化兔骨折椎體后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和BMP-2及TGFβ動態(tài)表達的研究.pdf
- 黑斑原鮡外部形態(tài)學觀察和骨骼解剖學研究.pdf
- 家蠶抗BmNPV相關蛋白及BmNPV病毒粒子蛋白組成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