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f1bd7afd-ebb8-4b06-9362-2c02f2ba2245/f1bd7afd-ebb8-4b06-9362-2c02f2ba2245pic.jpg)
![在“物”中尋求詩意的棲居——莊子詩性智慧的一個側面.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f1bd7afd-ebb8-4b06-9362-2c02f2ba2245/f1bd7afd-ebb8-4b06-9362-2c02f2ba2245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要詩性智慧是詩化哲學和美學領域中的重要命題。它的基本精神意趣緣起于對人的審美生成、價值生成的哲學思考。本文旨在從莊子之“物”論探討其詩性智慧。在這里,莊子的詩性智慧具體體現(xiàn)在其物性之思中。文章的第一章闡釋莊子物性與詩性的發(fā)生關系,并指出莊子物性理想的價值限度;第二章指出由物性隱匿而反彈出的莊子物性追尋的內在理路,與及此體現(xiàn)出的詩性異質;第三章在當代語境中,發(fā)見莊子的物性之思與我們的時代思潮存在著的如下三個關聯(lián)視域:1差異性的復歸與齊物
2、論2身體意識的呵護與養(yǎng)生主3文明意識的覺醒與至德之世。關鍵詞:詩性智慧物物性之思物性詩性序言關于“詩性智慧”的探討,近年來在學界掀起了一個小小的熱點。什么是詩性智慧其精神價值和心理功能如何在這方面,學界已經有了很多可資參考的研究成果。劉小楓的《詩化哲學》率先從德國哲學中掘出了一條古今傳承的人本詩學線索,闡發(fā)了人對自己生存意義的詩性關懷緣于人不應失落的內心性,即人所以為人的內在依據1。勞承萬的《詩性智慧》則側重從語言學的角度指出詩性智慧是
3、由語詞引發(fā)的情感運動智慧2。劉士林的《中國詩性文化》則在中國語境中闡釋了詩性智慧,將其視為一種以非主體化與非對象化為基本特征的生命活動方式3。他們的開拓性工作對我們認識詩性智慧都是很有幫助的。當然學者們角度不一地切入、認識詩性智慧,這本身又表明任何一個角度的透視都只是認識了詩性智慧的一個側面。即便是首次提出“詩性智慧”這個術語的維柯,在他從多種角度闡釋了它的功能后,也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這或許意味著詩性智慧它本身就是那種只能“顯現(xiàn)
4、”而無法“定義”的東西。要全面系統(tǒng)地探討詩性智慧,這仍然是一個需要繼續(xù)深思的論題。為了研究的方便,這里只能對詩性智慧的精神意趣做出一個大致的界定。所謂詩性智慧,一般而論,它緣起于對人的審美生成、價值生成的哲學思考。劉小楓在《詩化哲學》中從德國哲學中梳理出的德國浪漫美學傳統(tǒng)在很大程度可以代表詩性智慧的普遍意趣,這一美學傳統(tǒng)深深地隱藏著一個這樣的根本主題:它始終追思人世生存的詩意化,人的本真的純化,力圖給沉淪于文明異化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
5、們帶來震顫,啟明在生存于異化慘境中那些痛楚的心靈,“有限的、夜露蠶銷殘一般的個體生命如何尋得自身的生存價值和意義,如何超逾有限與無限的對立去把握超時間的永恒的美的瞬間“4。需要指出的是,詩性和詩性智慧是兩個相近但仍需要稍稍區(qū)分的概念。對于詩性,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界定,但總體而言,它與人們追求經驗與超驗、有l(wèi)劉小楓:《詩化哲學》,山東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2勞承萬:《詩性智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劉士林:《中國詩性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尋求詩意棲居的人生——論審美人生態(tài)度.pdf
- 心靈詩意的棲居地
- 尋求詩意棲居的人生——論審美人生態(tài)度
- 嵇康與詩意的棲居.pdf
- 心靈詩意的棲居地
- 做一個智慧的教師
- 存在與詩意——論詩意的棲居何以可能.pdf
- 做一個有智慧的家長
- 讓教育詩意的棲居在焦慮中——教育焦慮的邏輯與回歸.pdf
- 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
- 棲居在明花——一個裕固族移民村的故事_3059.pdf
- 讓教育詩意的棲居在焦慮中——教育焦慮的邏輯與回歸
- 做一個內心溫暖的智慧教師
- 他曾詩意地棲居
- 人,詩意地棲居20110105
- “詩意的棲居”--研究當代環(huán)境裝置藝術.pdf
- 尋求智性的棲居——卞之琳詩歌流變探索.pdf
-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論海子詩歌中的主題意象.pdf
- 詩意棲居,智慧人生——宋代詩畫關系及其文化底蘊.pdf
- 詩意的棲居—生態(tài)批評視閾中的當代臺灣散文.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