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宮內傳播及免疫前后HBVS基因變化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軍醫(y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乙型肝炎病毒(HBV)宮內傳播及免疫前后HBVS基因變化的研究姓名:郭培奮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婦產科學指導教師:鐘梅2001.5.1摘要目的了解HBV的母嬰垂直傳播情況,觀察HBIG聯(lián)合HBvac預防接種高危嬰兒的效果,了解發(fā)生宮內傳播的HBV基因組變化特點及基因分型,探討不能成功預防接種的新生兒,其母嬰感染的tIBV在基因方面可能的原因。、方法現狀調查與病例對照研究,收集圍生期婦女、新生兒、不同月齡嬰兒血標

2、本,ELISA、Nested—PCR法檢測血清HBV—M及HBV—DNA,PeR—RFLP法對宮內感染HBV基因分型,直接檢測核苷酸序列,分析宮內感染或不能免疫成功的嬰兒耶VS基因堿基突變情況。結果共收集135例母血、139例新生兒,其中4對為雙胎。宮內感染率為54%;孕婦rmeAg陽性,HBV宮內感染率為130%;孕婦HBeAg陌性,HBV宮內感染率為11%。HBIG200U兩針聯(lián)合HBvac10ug0、l、6方案預防接種及單純HBv

3、acloug0、1、6預防接種兩種方案均具有良好的保護效果。7例宮內傳播IIBV病毒分型,以C、B基因型為主。母嬰HBV的同源性均985%。S基因出現了堿基改變,以‘a’一決定簇內變異為主,同時存在該決定簇以外的變異:160號的126位由脯氨酸(P)蘇氨酸(T)。176號母親的第139、141位AA發(fā)生r替換,176號嬰兒僅在第143位脯氨酸(P)蛋氨酸(M),6月齡復查時卻變成了蘇氨酸(T);101號標本第196位由色氨酸(W)一亮氨

4、酸(L)。130號母親HBV有570位堿基改變,致196位色氨酸(w)一絲氨酸(s),全程免疫后,其嬰兒出現第145位氨基酸Gly一時g,該組家庭的母親及新生兒均未檢測到這一變異。145位AA變異亦見于對照組。)結論HBvac聯(lián)合HBIG免疫高危新生兒有良好的保護效果,但仍有部分嬰兒不能免疫成功。宮內傳播HBVDNA堿基可發(fā)生替換,但未出現在基因分型的酶切位點上,ItBV垂直傳播時基因型保持一致。HBIG聯(lián)合IIBvac免疫壓力下,H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