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3/b63e2aad-af13-4692-ab02-e6f4cc4b08b8/b63e2aad-af13-4692-ab02-e6f4cc4b08b8pic.jpg)
![ALT持續(xù)正常的HBeAg陰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臟組織學改變影響因素的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3/b63e2aad-af13-4692-ab02-e6f4cc4b08b8/b63e2aad-af13-4692-ab02-e6f4cc4b08b8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與目的:HBeAg陰性的患者由于其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臨床預后較差、抗病毒治療的持續(xù)應答率較低、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的耐藥比率較高等特點而廣受國內外肝病專家的關注;另有許多研究報道,在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的慢性HBV 感染者中,仍存在肝組織學異?;蚋尾∠嚓P死亡率升高。而目前國內外報道的關于慢性HBV 感染者自然史的研究大多是針對慢性乙型肝炎,
2、對于ALT 持續(xù)正常(persistentlynormal ALT level,PNAL)的e 抗原陰性的慢性HBV 感染者的臨床特征、疾病進展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仍然不很清楚。本文旨在通過對其肝臟組織、生化、病毒學等因素的統(tǒng)計與分析,探索其肝臟組織學特點及影響因素,尤其是病毒學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為其診療計劃的實施提供依據(jù)。 方法: 1. 選擇2003年10月~2008年3月間上海交大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感染科住院行經皮肝活
3、檢的e 抗原陰性患者154例,ALT 異常組56例,PNAL 組98例,后者定義為入組前至少1年內連續(xù)3 次以上且每次間隔2 個月以上檢測血清ALT均在正常范圍,對兩組的肝臟組織學特征進行比較。著重討論PNAL 組中生化、病毒學等因素與顯著肝臟病理改變的關系。 2. 選擇2005年11月~2008年3月間上海交大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感染科住院行經皮肝活檢、HBV DNA≥103copies/mL 并有血清保留的患者52例,對其進行
4、基礎核心啟動子(basal core promoter,BCP)、前C區(qū)的檢測,分析HBV DNA、基因型、BCP 與前C 區(qū)突變等病毒指標的相關性,比較其對肝臟病理改變的影響。 結果: 1. PNAL 組中無病理改變的患者占50%以上,但仍有22.4%與17.3%的患者炎癥評分≥4、纖維化評分≥3。ALT>0.50×ULN 亞組發(fā)生上述病理改變的患者比例均明顯高于0.00~0.50×ULN 亞組(36.4% vs.11
5、.1%,P=0.003;27.3% vs. 9.3%,P=0.019);年齡在45歲以上患者HAI≥4 分的比例明顯高于≤45歲的患者(33.3% vs. 13.4%,P=0.027)。 纖維化改變與年齡每增長十歲是HAI≥4 分的獨立危險因素(OR=2.584,P=0.000;OR=2.410,P=0.023);而炎癥改變是唯一的F≥3 分的獨立危險因素(OR=2.179,P=0.000)。 2. 91.3%PNAL
6、組患者HBV DNA 可測,其中27.2% 病毒載量≥105copies/mL。各HBV DNA 水平都可能發(fā)生顯著的肝臟病理改變,HBVDNA<104copies/mL的患者中有14.9%(7/47)HAI≥4 分、12.8%(6/47)F≥3 分。63.1%的e 抗原陰性患者感染C 基因型病毒,ALT 異常組的感染率明顯高于PNAL 組(P=0.003),而在PNAL患者的各組別之間未發(fā)現(xiàn)基因型方面的差異。 3. 52例PN
7、AL的HBeAg 陰性的感染者中BCP 區(qū)突變占67.3%,前C區(qū)突變占59.6%;BCP 與前C 區(qū)聯(lián)合突變組的病毒載量明顯高于非聯(lián)合突變組(4.9 vs. 4.1 log10 copies/mL,P=0.025)。 4.發(fā)生前C 區(qū)突變的患者中炎癥評分≥4的比例高于野毒株感染者(29.1% vs. 19.1%);前C 區(qū)與BCP 聯(lián)合突變的患者中HAI≥4 分的比例為32.1%(9/28),高于非聯(lián)合突變組的16.7%(4/
8、24),但均未顯示統(tǒng)計學差異(P 分別為0.415 與0.119)。聯(lián)合突變組與非聯(lián)合突變組在F≥3分的患者比例方面無差異(4/28 vs. 3/24,P=1.000)。在前C 區(qū)或BCP野毒株的感染者中,HBV DNA 與肝臟的炎癥、纖維化改變呈顯著正相關(前C 區(qū):r=0.626,P=0.002;r=0.592,P=0.005;BCP:r=0.730,P=0.001;r=0.641,P=0.007)。 5. 40例同時成功檢
9、測BCP、前C 區(qū)突變與基因型的研究對象中,基因B 型病毒感染者發(fā)生前C 區(qū)突變的比例高于C 型感染者,但未顯示統(tǒng)計學差異(75% vs. 50%,P=0.102);前者平均HBV DNA 水平高于后者(5.1vs. 4.3 log10 copies/mL,P=0.046);在C 型病毒感染者中,前C 區(qū)突變亞組的HBV DNA 水平明顯高于野毒株亞組(4.9 vs. 3.7 log10copies/mL,P=0.004)。 結
10、論: 1. PNAL的e 抗原陰性的慢性HBV 感染者是一個不均質的群體。ALT 持續(xù)正常不表示肝臟無炎癥,年齡在45歲以上、ALT>0.50×ULN提示存在顯著肝臟病理改變。HBeAg 陰性不代表病毒無復制,即使是低水平復制也應提高警惕,目前仍沒有精確的界限來劃分攜帶者與有嚴重肝臟損害的患者,肝活檢在這部分群體中仍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2. BCP 與前C 區(qū)突變株在PNAL的HBeAg 陰性感染者中占主導地位。聯(lián)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LT持續(xù)正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組織纖維化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慢性HBV感染者肝組織學影響因素的分析.pdf
- 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水平與肝組織病理改變的關系.pdf
- 慢性HBV感染者肝臟組織學中重度肝纖維化的危險因素和預測因素的臨床研究.pdf
- ALT正常HBV DNA陽性的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時機的探討.pdf
-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FN-λs的表達與HBV DNA、HBeAg濃度關系.pdf
- 慢性HBV感染者肝臟組織IL-12表達及其意義.pdf
- 應用慢性HBV感染者家系探索HBV基因變異率差異的影響因素.pdf
- 慢性HBV感染者PD-1表達與HBV DNA和HBeAg的相關性研究.pdf
- 慢性HBV感染者肝組織病理特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pdf
- 慢性HBV感染者肝組織中HBV cccDNA定量檢測方法的建立.pdf
- 慢性HBV攜帶者肝組織病理與血清ALT、AFP、HBeAg、HBV DNA水平的相關性研究.pdf
- 模擬HBeAg陰性HBV感染的小鼠模型的建立.pdf
- 使用FibroScan受控衰減參數(shù)評估慢性HBV感染者肝臟病損的病理對照研究.pdf
- 全人群中慢性HBV感染者不同感染狀態(tài)的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持續(xù)性HBV感染者肝損傷及相關因素分析.pdf
- 慢性HBV感染者肝組織CD28、CD34表達的研究.pdf
- CpG ODN激活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細胞功能的研究.pdf
- ALT低水平慢性HBV感染者肝組織病理變化、HSC、CD28、HBcAg相關性研究.pdf
- 基線肝硬度值與HBeAg陽性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療效的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