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蓮在喀斯特峰叢洼地的種植環(huán)境及抗寒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為篩選出適宜喀斯特峰叢洼地種植的適生植物,近年來,先后從云南、廣西引進了黃果西番蓮(Passiflora. edulis f. flavicarpa)、紫果西番蓮(Passiflora. edulis Sims.)及紫果黃果雜交種西番蓮十余個株系在貴州平塘縣克度鎮(zhèn)金科村試種。引種試驗表明,在平塘喀斯特石漠化區(qū)引種的西番蓮能正常生長并開花結果,卻不能順利越冬,但在野外調查發(fā)現當地有逸生的紫果西番蓮(P. edulis Sims.)分布,它

2、不僅具有生長快、花果期長、常綠、覆蓋面大、攀援性強等特點,而且可以順利越冬。因此,為摸清喀斯特峰叢洼地西番蓮的生境特點,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對研究區(qū)域內西番蓮的小生境、氣候、土壤、植被進行了調查、分析和研究,并開展了西番蓮抗寒性的相關研究,以期為喀斯特石漠化區(qū)篩選出適宜的西番蓮新品種和制定新的種植栽培技術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通過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喀斯特峰叢洼地研究區(qū)年日照時數達到1637h,年積

3、溫(≥10℃)達5568.4℃·d,年累積降雨量達1271 mm,相對濕度為76.2%,紫果西番蓮在栽培示范地定植成活后,頭年進行營養(yǎng)生長(4月上旬~12月上旬),12月下旬進入休眠期(到次年2月),次年3月就進入生殖生長期(3月下旬現蕾,4月下旬始花,6~9月盛花、盛果期),氣候條件適宜其生長。
 ?。?)喀斯特峰叢洼地西番蓮廣泛生長于石縫、石溝、石槽、石洞、土面-石面幾種或這幾種小生境的組合當中;生境多為半連續(xù)、零星土,少有巖

4、漠和連續(xù)土;土壤厚度在中層土(20-40cm)以上居多;西番蓮生長對坡度、坡位要求不嚴,并且常攀援于周邊較高的喬灌木伴生物種,或攀覆于巖石石面,增加覆蓋度,降低巖石裸露率。
  (3)喀斯特峰叢洼地西番蓮各個小生境物種豐富度有顯著差異,其中以石塊較小而分散分布(輕度石漠化)的小生境物種較為豐富,植被總蓋度較其它小生境高,石塊巨大并連續(xù)分布(重度石漠化)的小生境物種較少。主要伴生植物有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

5、nb.)、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粉枝莓(Rubus biflorus)、香椿(Toona sinensis)、八角楓(Alangium chinense)等,其中粉枝莓與構樹占優(yōu)勢,重要值總和分別達60.54%與51.64%,在灌木林中,西番蓮以攀援伴生植物為主。
 ?。?)喀斯特峰叢洼地研究區(qū)土壤容重在1.03~1.52 g/cm3之間,深層土的土壤容重較大,淺層土較小。重度侵蝕程度下的土壤容重

6、較大,輕、中度較小。土壤自然含水量為22.18~42.27%,飽和持水量為26.41~49.55%,田間持水量為20.77~45.21%,土壤總孔隙度為39.46~50.77%。輕、中度侵蝕程度地區(qū)的土壤含水量、飽和持水量、田間持水量、總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較重度侵蝕程度地區(qū)要偏高。
  (5)喀斯特峰叢洼地研究區(qū)土壤pH在5.07~6.71之間,栽培示范地pH在5.8~6.4之間,較適宜西番蓮生長;土壤有機質研究區(qū)在33.2~1

7、80.73g/kg,栽培示范地在35g/kg左右,栽培示范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喀斯特峰叢洼地研究區(qū)土壤水解氮在36.5~140.44mg/kg,速效磷0.16~78.1mg/kg,速效鉀139~298mg/kg,栽培示范地水解氮在26.5~31mg/kg,速效磷11~18mg/kg,速效鉀202~298 mg/kg,栽培示范地水解氮含量偏低。指標間相關分析結果表明有機質含量、氮含量會影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改良土壤孔性,故可采取在營養(yǎng)生

8、長期增施含氮肥料,在花果期施磷、鉀復合肥,在休眠期,以有機肥為主,配施氮、磷、鉀復合肥。
  (6)低溫脅迫過程中西番蓮枝條的REC隨處理溫度降低而增加,溫度在0℃以上變化不大,0℃以下顯著增加,呈Logistic函數變化趨勢,擬合出的LT50能夠較好的反映株系間抗寒性差異。越冬期間,各株系西番蓮的LT50均出現明顯降低,PP1#的LT50最低,為-3.59℃。西番蓮芽梢、葉片、1a生枝條、2a生木質化枝條的LT50分別為:-1.

9、16℃、-1.39℃、-2.83℃、-3.11℃,不同部位對低溫敏感性差異顯著。
 ?。?)西番蓮枝條在低溫脅迫過程中抗寒性強的株系平均SOD、POD活性較高,CAT活性隨處理溫度降低而增加,在0~-4℃顯著增加,抗寒性弱的株系則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隨處理溫度降低先增加再降低,0℃含量最大;可溶性糖、Pro含量隨處理溫度降低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抗寒性強的株系增幅較大。
 ?。?)西番蓮枝條的REC、MDA含量隨LT50處理

10、時間增加而增加,5-15h期間增幅最大,而Vc含量則先增后降并在5-15h期間含量較高,說明低溫脅迫對西番蓮枝條的傷害主要發(fā)生在5-15h期間。
 ?。?)運用隸屬函數法對9個生理指標的隸屬度進行評判,結合各株系西番蓮的越冬表現,綜合評價結果為(抗寒性強弱順序):PP1#>PS1#>PY9#>PR1#>PJ1#>Y4#>Y10#。紫果系抗寒性普遍優(yōu)于黃果系,雜交種抗寒性位居兩者之間。實際生產中,在低溫馴化初期應密切關注氣溫變化時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