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b5dd03cb-6627-414a-9889-e3ed295c7f04/b5dd03cb-6627-414a-9889-e3ed295c7f04pic.jpg)
![不同耕作模式下黃壤坡耕地地表徑流氮素流失特征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b5dd03cb-6627-414a-9889-e3ed295c7f04/b5dd03cb-6627-414a-9889-e3ed295c7f04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壤坡耕地不僅具有“粘、酸、瘦”的特點,且水土、養(yǎng)分流失普遍嚴重,引起一系列農業(yè)面源污染環(huán)境問題。本研究以黔中黃壤坡耕地土壤養(yǎng)分流失長期定位監(jiān)測基地為平臺,于2008~2013年連續(xù)6a進行觀測,研究該區(qū)域降水及氮素養(yǎng)分濕沉降濃度、總量及季節(jié)性變化等特征,探明降雨帶入的氮素養(yǎng)分對黃壤坡耕地養(yǎng)分流失的貢獻,探索玉米-油菜輪作的6種耕作模式對黃壤坡耕地地表徑流、徑流氮輸出的控制效果,以及不同耕作模式下黃壤坡耕地系統(tǒng)中氮素養(yǎng)分收支平衡,為農業(yè)
2、生產、農業(yè)面源污染防治對策提供科學依據(jù)。
結果表明:2008~2013年間,年均降雨次數(shù)63.2次,年均降雨量692.7mm,平均單次降雨量為11.0mm;6年平均TN、NO3--N、NH4+-N濕沉降濃度分別為1.97、0.34、0.38 mg/L;6年平均濕沉降TN、NO3--N、NH4+-N輸入量分別為14.44、3.02、2.95 kg·(hm2·a)-1,TN輸入量與降雨量呈極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8243, P
3、值為0.0018),輸入量季節(jié)性變化為5~7月輸入最為集中,即冬、春季較低,夏、秋季較高,當?shù)刈魑锸┓蕰r應加以考慮濕沉降出入的養(yǎng)分。
黃壤坡耕地產流系數(shù)為9.49%~33.05%,平均19.34%;氮肥流失系數(shù)為0.827%~1.386%,平均1.030%;徑流氮輸出以顆粒態(tài)氮所占TN比例46.04%最高,可溶性總氮流失以硝態(tài)氮為主,占 TN流失的27.94%。優(yōu)化施肥+橫坡壟作+秸稈覆蓋+等高植物籬的耕作模式下截流效果、氮素
4、養(yǎng)分流失控制效果最佳,產流量較CK(空白對照)減少24.90%;氮肥流失系數(shù)最小,為0.827%;TN平均輸出總量最小,為4.89 kg/hm2。順坡常規(guī)耕作條件下,優(yōu)化施肥與常規(guī)施肥徑流量相當,TN輸出量減少27.41%;優(yōu)化施肥條件下,橫坡壟作較順坡常規(guī)耕作徑流量減少6.64%,TN輸出量減少8.00%;優(yōu)化施肥+橫坡壟作條件下,秸稈覆蓋較無秸稈覆蓋徑流量減少4.89%,TN輸出量減少4.68%;秸稈覆蓋+等高植物籬較秸稈覆蓋徑流量
5、減少12.43%,TN輸出量減少9.82%。結果表明,橫坡壟作、優(yōu)化施肥、秸稈覆蓋、等高植物籬是控制黃壤坡耕地地表徑流、徑流中氮素流失的有效耕作模式。
油菜、玉米作物氮素養(yǎng)分吸收量均以耕作模式 OPT+TR+S+H(優(yōu)化施肥+橫坡壟作+秸稈覆蓋+等高植物籬)最高,以CK最低。從不同耕作模式來看,玉米的6a平均吸收量均高于油菜的吸收量,平均占N素養(yǎng)分吸收總量的62.20%;經(jīng)濟器官部分大于廢棄物部分,平均占N素養(yǎng)分吸收總量的67
6、.50%。優(yōu)化施肥、橫坡壟作、秸稈覆蓋、植物籬技術耕作措施均可提高油菜、玉米作物氮素肥料周年利用率,OPT+TR+S+H較 CON(常規(guī)施肥+順坡常規(guī)耕作模式)當季氮肥周年利用率提高77.20%。黔中黃壤坡耕地系統(tǒng)中氮素養(yǎng)分收支平衡 CK處理處于虧缺狀態(tài),其它處理 N素養(yǎng)分均產生盈余,其中以 CON盈余最高,以OPT+TR+S+H最低,盈余量分別為719.30 kg/hm2、241.95 kg/hm2。常規(guī)施肥耕作模式(CON)不僅浪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同施肥類型及耕作方式下紫色土坡耕地徑流氮、磷流失研究.pdf
- 施肥與耕作對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徑流氮磷流失及作物產量的影響.pdf
- 不同種植模式下紫色土坡耕地水分及養(yǎng)分流失特征研究.pdf
-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施肥水平下氮磷流失特征研究.pdf
- 黑土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土壤水蝕特征研究.pdf
- 黃壤坡耕地玉米-油菜輪作磷素輸出特征及風險分析.pdf
- 福建坡耕地水土流失
- 黃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效應研究.pdf
- 干熱河谷區(qū)坡耕地氮、磷流失特征的研究.pdf
- 山地黃壤玉米季坡耕地土壤抗侵蝕能力及侵蝕產沙特征研究.pdf
- 保護性耕作對坡耕地煙田水土流失及煙葉品質的影響.pdf
- 不同植物籬系統(tǒng)對坡耕地農田徑流污染物的去除研究.pdf
- 茅塔河水源地集中養(yǎng)殖水污染與坡耕地地表徑流污染控制研究.pdf
- 不同施肥處理與耕作方式對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性質影響.pdf
- 坡耕地保護性耕作對土壤物理性狀及水土流失的影響研究.pdf
- 控釋肥對坡耕地小麥-玉米生長及徑流氮、磷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pdf
- 不同農田植被條件下黑土區(qū)坡耕地產流、產沙特征.pdf
- 黃土人工掏挖坡耕地地表微地形侵蝕分形特征研究.pdf
- 坡地果園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徑流氮磷流失特征.pdf
- 不同施肥模式對蔬菜地中氮素流失影響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