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個小麥品種抗葉銹性鑒定及Libellula成株抗葉銹QTL作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麥葉銹病是由葉銹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對我國小麥的產(chǎn)量及品質(zhì)造成了很大影響,培育并合理布局抗病品種是防治小麥葉銹病最經(jīng)濟、安全、環(huán)保、有效的方法。小麥品種對葉銹病的抗性可分為苗期抗性和成株期抗性。苗期抗性為全生育期抗性,通常表現(xiàn)為高抗,是小種?;剐裕淇剐匀菀讍适?。成株期抗性通常由多基因控制,表現(xiàn)為數(shù)量性狀,是非小種專化抗性,其抗性一般比較持久。我國小麥種植面積大,覆蓋區(qū)域廣,地理環(huán)境差異大

2、,各大麥區(qū)葉銹菌的流行小種也不同,雖然小麥品種豐富,但是對于種植品種所含的抗葉銹病基因卻缺乏詳細系統(tǒng)的了解。本論文主要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
  1.本研究擬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對來自我國安徽、北京、甘肅、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江蘇、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四川和新疆等16個省市常見的460份小麥品種進行了標記檢測并結合田間抗性鑒定確定各個抗病基因在田間的抗性情況。研究中分別檢測了Lr1、Lr9、Lr19、Lr24、Lr26

3、、Lr34和Lr46等7個基因。進一步用4個強毒力小種THTT、THTS、THTQ和PHPS在田間接種這460個小麥品種并進行成株抗葉銹性鑒定。結果表明在460個小麥品種中,均不攜帶Lr9、Lr19和Lr24等3個主效抗病基因,220個品種可能含有Lr1,占總材料的47.8%,其田間FDS平均值為35.1%,AUDPC平均值為373.6;154個品種含有Lr26,占總材料的33.5%,其田間FDS平均值為34.9%,AUDPC平均值為3

4、88.9;59個品種則含有成株抗病基因Lr34,占總材料的12.8%,其田間FDS平均值為31.5%,AUDPC平均值為333.0;89個品種含有另一個成株抗病基因Lr46,占總材料的19.3%,其田間FDS平均值為48.4%,AUDPC平均值為509.5。另外,在這460個品種中,有61個表現(xiàn)為高抗,占全部供試品種的13.3%,其FDS平均值在5%以內(nèi),AUDPC平均值為64.8,這些品種中可能含有主效抗病基因;111個表現(xiàn)為慢銹性,

5、占供試材料的24.1%,F(xiàn)DS平均值在5%~20%之間,AUDPC平均值為187.8,這些品種可能含有成株慢銹基因;117個表現(xiàn)為中抗,占供試材料的25.4%,F(xiàn)DS平均值在20%~40%之間,AUDPC平均值為368.3,這些品種中可能含少數(shù)慢銹基因;132個表現(xiàn)為中感,占供試材料的28.7%,F(xiàn)DS平均值在40%~80%之間,AUDPC平均值為589.6;39個表現(xiàn)為高感,占供試材料的8.5%,F(xiàn)DS平均值在80%及以上,AUDPC

6、平均值為813.5,這些品種可能不含有任何抗病基因。以上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我國小麥品種的抗葉銹病基因組成及分布結構復雜,其中不乏存在優(yōu)秀的抗銹病基因,總體上看小麥品種的抗葉銹性有待進一步改良。
  2.本論文的第二部分是對慢銹品種Libellula進行成株抗葉銹QTL分析。小麥品種Libellula是上世紀70年代引進的意大利優(yōu)質(zhì)品種,具有良好的農(nóng)藝性狀,適應性廣,在甘肅種植了30多年,目前對葉銹病和白粉病仍表現(xiàn)明顯的慢病性。為了定位

7、Libellula中的成株抗葉銹病基因,由抗病親本Libellula和感病親本輝縣紅雜交獲得的250個F2∶3群體在2012-2013、2013-2014連續(xù)兩個生長季分別種植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試驗田,在春天返青拔節(jié)期用THTT、THTS、THTQ和PHPS等4個生理小種的混合菌種接種該F2∶3群體進行田間抗葉銹性鑒定。在250個F2∶3群體中分別選擇了5個高抗品系和5個高感品系構建抗感小群體,利用分子標記在親本和抗感小群體間篩選有多

8、態(tài)性的標記,抗感小群體中交換值在30%以下的多態(tài)性標記可能與抗病基因連鎖,進一步可用于整個F2∶3群體的檢測。結果表明,在所用的1123對SSR引物和1對STS引物中有229對引物在親本間存在差異,用于篩選抗感小群體,在篩選抗感小群體中有16對引物的交換值在30%以下,進一步用其對整個F2∶3群體進行了檢測。結合表型數(shù)據(jù)和基因型數(shù)據(jù)利用軟件Map Manager QTXb20和QTL Icimapping3.2軟件進行連鎖群構建和QT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