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5/21/19cad0e8-4575-48b9-92a4-1602fdf8d307/19cad0e8-4575-48b9-92a4-1602fdf8d307pic.jpg)
![建筑施工畢業(yè)論文--淺談建筑施工中的地基與基礎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5/21/19cad0e8-4575-48b9-92a4-1602fdf8d307/19cad0e8-4575-48b9-92a4-1602fdf8d307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畢業(yè)論文</p><p><b> 淺談建筑施工中</b></p><p><b> 的地基與基礎</b></p><p><b> 班 級: </b></p><p><b> 姓 名:</b>&
2、lt;/p><p><b> 學 號: </b></p><p><b> 成 績:</b></p><p><b> 指導老師: </b></p><p><b> 土木工程教研室</b></p><p><
3、b> 2011年4月</b></p><p><b> 摘要</b></p><p> 基礎指建筑底部與地基接觸的承重構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載傳給地基。因此地基必須堅固、穩(wěn)定而可靠。</p><p> 地基指的是直接承受構造物荷載影響的地層。基礎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載的土體或巖體稱為地基。地基不屬于建筑的組成部
4、分,但它對保證建筑物的堅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承受建筑物基礎所傳遞的上部結構荷載的土層(或巖層)。地基就其受力情況而言,在建筑物基礎荷載作用影響范圍內的部分,稱為持力層;在持力層以下的部分,稱為下臥層。</p><p> 地基與基礎是一棟建筑物施工最先開始的部分,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如果在施工中沒有很好解決這些問題,那么以后的工作將不能順利的進行。本文就將
5、主要針對地基和基礎的類型,各種基礎的適用范圍,常見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一些常見的基礎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簡單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施工中能避免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保證施工工作能正常的進行,確保工程能順利的完成。</p><p> 關鍵詞:地基與基礎,常見問題分析,基礎施工方法等</p><p><b> ABSTRACT</b></p>&l
6、t;p> Basic means the building bottom and foundation contact bearing component and its role is to the upper load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Therefore foundation must be tough, stable and reliable. </p><p>
7、 Foundation refers to take direct influence formation alkali-silica load .Base load of the entire building below bear soil or rock called the foundation. Foundation does not belong to building component, but it to ensure
8、 building solid durabil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s a part of earth. Bear building foundation message of the upper structure load layers (or rock). Foundation for its forces based load in building area of effect
9、 part, called force-hearing layer;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p><p>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is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part, also can say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nd often most prone
10、 to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 if not very good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n later work will not be able to smoothly.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aimed at th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of the type, scope of founda
11、tion, common problems, causes and solutions, some comm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aspects of simple analysis. H</p><p> Keywords: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common problem a
12、nalysis,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etc</p><p><b> 目錄</b></p><p><b> 1 引言7</b></p><p> 2 地基種類及處理方法8</p><p> 2.1 天然地基8</p><
13、;p> 2.2 人工地基8</p><p> 2.21 人工地基的概念8</p><p> 2.22 人工地基處理方法8</p><p> 2.221 密實法8</p><p> 2.222 換土法9</p><p> 2.223 加固法9</p><p> 2.
14、23 建筑地基的處理9</p><p> 2.24 地基的改善措施10</p><p> 2.241 改善剪切特性10</p><p> 2.242 改善壓縮特性10</p><p> 2.243 改善透水特性10</p><p> 2.244 改善動力特性10</p><p&
15、gt; 2.24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10</p><p> 3 基礎的概念及分類11</p><p> 3.1 基礎的概念11</p><p> 3.2 基礎的分類11</p><p> 3.21 淺基礎類型11</p><p> 3.211 剛性基礎11</p><
16、p> 3.212 擴展基礎11</p><p> 3.213 單獨基礎12</p><p> 3.214 條形基礎12</p><p> 3.215 筏板基礎和箱形基礎12</p><p> 3.22 深基礎12</p><p> 4 基礎的設計規(guī)范13</p><p&
17、gt; 5 常見地基與基礎工程14</p><p> 5.1 常見的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14</p><p> 5.11 地基失穩(wěn)造成工程事故14</p><p> 5.12 地基變形造成工程事故14</p><p> 5.13 地基滲流造成工程事故14</p><p> 5.14 土坡滑動造成工程
18、事故15</p><p> 5.15 地震造成工程事故15</p><p> 5.16 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15</p><p> 5.17 其他地基工程事故15</p><p> 5.18 基礎工程事故15</p><p> 5.2 工程事故原因16</p><p> 5
19、.21 對場地工程地質情況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16</p><p> 5.22 設計方案不合理或設計計算錯誤16</p><p> 5.23 施工質量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16</p><p> 5.24 環(huán)境條件改變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16</p><p> 5.25 其他原因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16</p>
20、;<p> 5.3 工程事故預防17</p><p> 6 幾種常見基礎類型的適用條件分析18</p><p> 6.1 筏型基礎18</p><p> 6.2 箱形基礎18</p><p> 6.3 樁基礎18</p><p> 6.4
21、60;柱下獨立基礎18</p><p> 6.5 十字交叉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18</p><p> 6.6 其它基礎形式19</p><p> 7 常見基礎施工方案20</p><p> 7.1 混凝土基礎施工20</p><p> 7.11 施工準備。20</p>
22、<p> 7.12 施工方法。20</p><p> 7.2 樁基礎施工20</p><p> 7.21 預制鋼筋混凝土打入樁21</p><p> 7.211 打樁設備21</p><p> 7.212振動沉樁21</p><p> 7.213水沖沉樁21</p>
23、<p> 7.214靜力壓樁21</p><p> 7.22 鉆孔灌注樁22</p><p> 7.23 打孔灌注樁22</p><p> 7.24 振動擠密砂樁23</p><p><b> 8 結論24</b></p><p><b> 畢業(yè)論文聲明
24、25</b></p><p><b> 致謝26</b></p><p><b> 參考文獻27</b></p><p><b> 1 引言</b></p><p>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工程結構的性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
25、這些要求能順利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就是能有一個穩(wěn)固的基礎,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地基與基礎卻恰恰是最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對地基與基礎要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以免在以后的施工中出現(xiàn)一些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p><p> 人們常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基礎的施工是我們必須要著重對待的工作,無論建的房子多么的漂亮,但是若沒有一個穩(wěn)固的基礎,那都將遲早成為坍塌的空中花園。</p><p>
26、因此本文主要介紹一些在基礎施工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和一些常見基礎的施工方法,以便我們在以后的施工中能更好的避免這些問題,使工程能更順利的完成。</p><p> 2 地基種類及處理方法</p><p><b> 2.1 天然地基</b></p><p> 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在荷載作用下的壓縮變形不超過允許范圍,可以支承建筑物基
27、礎的天然土(巖)層。凡能保證地基穩(wěn)定的巖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都可作為天然地基。設計時要充分掌握地基土(巖)層的壓縮和沉降、抗剪和滑坡、土中含水量等因素,以保證地基安全可靠。</p><p><b> 2.2 人工地基</b></p><p> 2.21 人工地基的概念</p><p> 不具有充分承載能力的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
28、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的軟弱土層經(jīng)過人工加固處理而成的建筑物地基。設計時既要注意分析和合理利用基土的持力層,又要正確選擇加固處理措施。</p><p> 2.22 人工地基處理方法</p><p> 人工地基的處理方法有密實法、換土法和加固法三類: </p><p> 2.221 密實法 </p><p> 用密實法處理地基又可分為:①
29、碾壓夯實法:對含水量在一定范圍內的土層進行碾壓或夯實。此法影響深度約為200毫米,僅適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層夯實。②重錘夯實法:利用起重機械提起重錘,反復夯打,其有效加固深度可達1.2米。此法適用于處理粘性土、砂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地基和對大面積填土的壓實以及雜填土地基的處理。③機械碾壓法:用平碾、羊足碾、壓路機、推土機及其他壓實機械壓實松散土層。碾壓效果取決于被壓土層的含水量和壓實機械的能量。對于雜填土地基常用 8~12噸的平碾或13
30、~16噸的羊足碾,逐層填土,逐層碾壓。④振動壓實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動力,以振實淺層松散土。振動壓實效果取決于振動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動時間等因素。用此法處理以砂土、爐渣、碎石等無粘性土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⑤強夯法:利用重量為8~40噸的重錘從6~40米的高處自由落下,對地基進行強力夯實的處理方法。經(jīng)過強夯的地基承載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壓縮性可降低200~1000%,影響深度在10米以上。此法適用于處理砂土、粉砂、黃土、雜
31、填土和含粉砂的粘性土等。施工時噪聲與振動較大。⑥堆載預壓法:在堆積荷載作用下,使飽和軟土層排</p><p> 2.222 換土法 </p><p> 當?shù)鼗至榆浫?,密集法不能滿足建筑物荷載要求時,可采用換土墊層的辦法處理土層。此法是先將基礎底下一定深度的軟弱土層挖出,回填砂、碎石、素土或灰土等,逐層夯實,便成為承載能力較高的墊層</p><p> 2.
32、223 加固法 </p><p> 用加固法處理地基可分為:①化學加固法:通過壓力灌注或攪拌混合等措施,使化學溶液或膠結劑進入土層,使土粒膠結。所用漿液主要有:高標號硅酸鹽水泥和速凝劑配制成的水泥漿液;以水玻璃為主加氯化鈣配制成的水玻璃漿液;以丙烯酸氨為主的漿液;以重鉻酸鹽木質素漿等紙漿液為主的漿液。目前應用較多的是水泥漿液;紙漿液雖加固效果較好,但有毒,會污染地下水。②高壓旋噴法:利用噴射化學漿液與土?;旌?/p>
33、攪拌處理地基。目前多使用水泥漿液。為防止?jié){液流失,常加入三乙醇胺和氯化鈣等速凝劑。此法還可用于建筑物地基的補強。③硅化加固法:此法是在滲透性較強的土層,利用一定的壓力,把漿液通過下端帶孔的管子注入土中,使土粒膠結起來。其加固效果同所用的化學溶液濃度、土壤滲透性和注液壓力有關。對于滲透系數(shù)每分鐘小于 10-6米的粘性土,壓力注入的硅酸鈉溶液要依靠電滲作用,才能進入土層空隙,這種方法稱為電硅化法。此法加固作用快,工期短,還可用來制止流砂、堵
34、塞泉眼,也可用于加固已建工程。 </p><p> 2.23 建筑地基的處理</p><p> 人工地基處理示意圖在建筑學中地基的處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層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建筑物的地基不夠好,上層建筑很可能倒塌,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而地基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種地基處理方法以改善地基條件。地基處理的對象是軟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中國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J7-89
35、)中明確規(guī)定:“軟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它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特殊土地基帶有地區(qū)性的特點,它包括軟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紅粘土和凍土等地基。 </p><p> 2.24 地基的改善措施</p><p> 2.241 改善剪切特性</p><p> 地基的剪切破壞表現(xiàn)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載力不夠;使結構失穩(wěn)或土方開挖時邊坡失穩(wěn);
36、使臨近地基產(chǎn)生隆起或基坑開挖時坑底隆起。因此,為了防止剪切破壞,就需要采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強度的措施。 </p><p> 2.242 改善壓縮特性</p><p> 地基的高壓縮性表現(xiàn)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異沉降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壓縮模量。 </p><p> 2.243 改善透水特性</p><p> 地基的透水性表現(xiàn)在
37、堤壩、房屋等基礎產(chǎn)生的地基滲漏;基坑開挖過程中產(chǎn)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變成不透水或減少其水壓力的措施。 </p><p> 2.244 改善動力特性</p><p> 地基的動力特性表現(xiàn)在地震時粉、砂土將會產(chǎn)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載或打樁等原因,使鄰近地基產(chǎn)生振動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并改善振動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p>&l
38、t;p> 2.24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p><p> 主要是指消除或減少黃土的濕陷性和膨脹土的脹縮性等地基處理的措施。</p><p> 3 基礎的概念及分類</p><p><b> 3.1 基礎的概念</b></p><p> 指建筑底部與地基接觸的承重構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載傳給
39、地基。因此地基必須堅固、穩(wěn)定而可靠。 工程結構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結構構件,用來將上部結構荷載傳給地基,是房屋、橋梁、碼頭及其他構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p><p><b> 3.2 基礎的分類</b></p><p> 基礎分為淺基礎和深基礎兩種類型。一般而言,基礎多埋置于地面以下,但諸如碼頭樁基礎、橋梁基礎、半地下室箱形基礎等均有一部分在地表之上。通常把位于天然
40、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礎(柱基或墻基)以及埋置深度雖超過5m,但小于基礎寬度的大尺寸基礎(如箱形基礎),統(tǒng)稱為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 在橋梁結構中,對于無沖刷河流,埋置深度是指河底或地面至基礎底面的距離;有沖刷河流是指局部沖刷線至基礎底面的距離。如果地基屬于軟弱土層(通常指承載力低于100kPa的土層),或者上部有較厚的軟弱土層,不適于做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時,也可將淺基礎做在人工地基上。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埋置深度較淺,用料較省,
41、無需復雜的施工設備,在開挖基坑、必要時支護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對地基不加處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價低,因而設計時宜 優(yōu)先選用天然地基。當這類基礎及上部結構難以適應較差的地基條件時才考慮采用大型或復雜的基礎形式,如連續(xù)基礎、樁基礎或人工處理地基。 </p><p> 3.21 淺基礎類型</p><p><b> 按基礎剛度分類 </b></p><
42、;p> 3.211 剛性基礎 </p><p> 剛性基礎是由磚、石、素混凝土或灰土等材料做成的基礎。 </p><p> 3.212 擴展基礎 </p><p> 當剛性基礎不能滿足力學要求時,可以做成鋼筋混凝土基礎,稱為擴展基礎。</p><p> 淺基礎按構造類型可分為四種 </p><p
43、> 3.213 單獨基礎</p><p> 在建筑中,柱的基礎一般都是單獨基礎。 </p><p> 3.214 條形基礎</p><p> 墻的基礎通常連續(xù)設置成長條形,稱為條形基礎。</p><p> 3.215 筏板基礎和箱形基礎</p><p> 當柱子或墻傳來的荷載很大,地基土較軟弱,用單獨
44、基礎或條形基礎都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往往需要把整個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連續(xù)的鋼筋混凝土板,作為房屋的基礎,稱為筏板基礎。為了增加基礎板的剛度,以減小不均勻沉降,高層建筑往往把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側墻及一定數(shù)量的內隔墻一起構成一個整體剛度很強的鋼筋混凝土箱形結構,稱為箱形基礎。 (4)、殼體基礎:為改善基礎的受力性能,基礎的形式可不做成臺階狀,而做成各種形式的殼體,稱做殼體基礎。</p><p>
45、 3.22 深基礎 </p><p> 位于地基深處承載力較高的土層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基礎寬度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如樁基、地下連續(xù)墻、墩基和沉井等。 </p><p><b> 4 基礎的設計規(guī)范</b></p><p> (一)、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為增強整體性,減少不均勻沉降,可采用十字交叉梁條形基礎。如采用上
46、述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基礎強度和變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樁基或人工地基時,可采用筏板基礎??蚣芙Y構、有地下室、上部結構對不均勻沉降要求嚴、防水要求高、柱網(wǎng)較均勻,可采用箱形基礎;柱網(wǎng)不均勻時,可采用筏板基礎。 </p><p> ?。ǘ⒂械叵率?,無防水要求,柱網(wǎng)、荷載較均勻、地基較好,可采用獨立柱基,抗震設防區(qū)加柱基拉梁?;虿捎娩摻罨炷两徊鏃l形基礎或筏板基礎。筏板基礎上的柱荷載不大、柱網(wǎng)較小且均勻,可采用板式
47、筏形基礎。當柱荷載不同、柱距較大時,宜采用梁板式筏基。無論采用何種基礎都要處理好基礎底板與地下室外墻的連結節(jié)點。 </p><p> (三)、框剪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好、荷載較均勻,可選用單獨柱基,墻下條基,抗震設防地區(qū)柱基下設拉梁并與墻下條基連結在一起。 </p><p> (四)、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柱下可選用交叉條形基礎并與墻下條基連結在一起,以加強整體性,如
48、還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或變形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礎。剪力墻結構無地下室或有地下室,無防水要求,地基較好,宜選用交叉條形基礎。當有防水要求時,可選用筏板基礎或箱形基礎。高層建筑一般都設有地下室,可采用筏板基礎;如地下室設置有均勻的鋼筋混凝土隔墻時,采用箱形基礎。當?shù)鼗^差,為滿足地基強度和沉降要求,可采用樁基或人工處理地基。
49、 (五)、多棟高樓與裙房在地基較好、沉降差較小、基礎底標高相等時基礎可不分縫。當?shù)鼗话?,通過計算或采取措施控制高層和裙房間的沉降差,則高層和裙房基礎也可不設縫,建在同一箋基上。施工時可設后澆帶以調整高層與裙房的初期沉降差。 </p><p> (六)、 當高層與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為整塊筏板鋼筋混凝土基礎時,在高層基礎附近的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內設后澆帶,以調整地基的初期不均勻沉降和混凝土初期收縮。</p
50、><p> 5 常見地基與基礎工程</p><p> 5.1 常見的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 </p><p> 5.11 地基失穩(wěn)造成工程事故 </p><p> 建筑物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密度超過地基承載力,地基將產(chǎn)生剪切破壞。地基產(chǎn)生剪切破壞將使建筑物下沉倒塌或破壞。地基承載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中的一個關鍵指標。各類地基承受基礎傳來荷
51、載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一限度,建筑物將產(chǎn)生較大的沉降或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開裂;如果超越過多,則地基土有可能發(fā)生剪切破壞而整體滑動或急劇下沉,造成房屋的傾斜或嚴重受損。 地基破壞的形式與地基土層分布、土體性質、基礎形狀、埋深、加荷速率等因素有關。土體不易壓縮、基礎埋深較深時將形成沖切或局部剪切破壞;土體容易壓縮、基礎埋深較淺時將形成整體剪切破壞,產(chǎn)生整體剪切破壞前,在基礎周圍地面有明顯隆起現(xiàn)象。 </p>&l
52、t;p> 5.12 地基變形造成工程事故 </p><p> 地基在建筑物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沉降,當總沉降量或不均勻沉降超過建筑物允許沉降時,影響建筑物正常使用造成工程事故。地基總沉降過大,不僅容易使散水倒坡,而且建筑物室內外連接,內外網(wǎng)之間的水、電、暖管道斷裂,都需付出相當代價。建筑物不均勻沉降時,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傾斜,及上部結構構件的開裂。 </p><p> 5.13 地
53、基滲流造成工程事故 </p><p> 滲流造成潛蝕,在地基中形成土洞、溶洞或土體結構改變,導致地基破壞。 滲流形成流土、管涌導致地基破壞。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基中有效應力改變,導致地基沉降,嚴重的可造成工程事故。 </p><p> 5.14 土坡滑動造成工程事故 </p><p> 建在土坡上或土坡頂和土坡坡趾附近的建(構)筑物會因為土坡
54、滑動產(chǎn)生破壞。造成土坡滑動的原因很多,除坡上加載、坡腳取土等人為因素外,土中滲流改變土的性質,特別是降低土層界面的強度,以及土體強度隨蠕變降低等是重要的原因。 </p><p> 5.15 地震造成工程事故 </p><p> 地震對建筑物的影響不僅與地震烈度有關,還與建筑場地效應、地基土動力特性有關。在同樣的場地條件下,粘土地基和砂土地基、飽和土和非飽和土地基上房屋的震害差別也很
55、大。地基對建筑物的破壞還與基礎型式、上部結構、體型、結構形式和剛度有關。 </p><p> 5.16 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 </p><p> 特殊土主要指:濕陷性黃土地基、膨脹土地基、凍土地基以及鹽漬土地基等。特殊土的工程性質與一般土不同,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也有特殊性。 </p><p> 5.17 其他地基工程事故 </p><p&g
56、t; 地下工程(地鐵、地下商場、地下車庫和人防工程等)的興建,地下采礦造成的采空區(qū)以及地下水位的變化,均可能導致影響范圍內地面下沉造成地基工程事故。另外,各種原因的地裂縫也將造成工程事故。 </p><p> 5.18 基礎工程事故 </p><p> 除地基工程事故外,基礎工程事故也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基礎工程事故可分為基礎錯位事故、基礎構件施工質量事故以及其他基礎工程事故
57、。 </p><p> 5.2 工程事故原因 </p><p> 5.21 對場地工程地質情況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 </p><p> 許多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源于對建筑場地工程地質情況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沒有正確了解建筑場地土層分布、各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就錯誤估計地基承載力和地基變形特性,導致發(fā)生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造成設計人員對建筑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
58、質情況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主要有下述情況:工程勘察工作不符合要求,建筑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沒有按規(guī)定進行工程勘察工作。 </p><p> 5.22 設計方案不合理或設計計算錯誤 </p><p> 設計方案不合理,主要是設計人員不能根據(jù)建筑物上部結構荷載、平面布置、高度、體型、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合理選用基礎形式,造成地基不能滿足建筑物對它的要求,導致工程事故。
59、 設計計算錯誤,主要包括:荷載計算不正確,基礎設計方面錯誤,地基沉降計算不正確導致不均勻沉降失控。</p><p> 5.23 施工質量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 </p><p> 施工質量方面的問題主要有:未按設計施工圖施工,未按技術操作規(guī)程施工。 </p><p> 5.24 環(huán)境條件改變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 </p><p>
60、; 環(huán)境改變常見下述情況:地下工程或深基坑工程施工對鄰近建筑物地基與基礎的影響;建筑物周圍地面堆載引起建筑物地基附加應力增加,導致建筑物完工后沉降和不均勻沉降進一步發(fā)展,建筑物周圍地基中施工振動或擠壓對建筑物地基的影響,地下水位變化對建筑物地基的影響。 </p><p> 5.25 其他原因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 </p><p> 上述原因造成工程事故通過努力是可以避免的,但
61、有一些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是難以避免的,如少數(shù)地質情況特別復雜而造成的地基基礎工程事故,以及超過設防標準的地震造成的地基基礎工程事故,等等。 </p><p> 5.3 工程事故預防 </p><p> 精心勘察、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可以預防絕大部分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 首先要搞好工程勘察工作。預防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首先要重視對建筑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全面、正確了解,這是預防
62、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的關鍵。 其次要做到精心設計。在全面、正確了解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基礎上,根據(jù)建筑物對地基的要求,進行地基基礎設計。如天然地基不能滿足要求,則應進行地基處理形成人工地基,并采用合理的基礎形式。地基、基礎、上部結構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在設計中應統(tǒng)一考慮。要認真分析地基變形,正確估計施工后沉降,并控制建筑物施工后沉降在允許范圍內。 最后要做到精心施工。合理的設計需要通過精心施工來實現(xiàn),要杜絕施工質量事故。</p&
63、gt;<p> 6 幾種常見基礎類型的適用條件分析</p><p><b> 6.1 筏型基礎</b></p><p> 它的適用條件為:①對于軟土地基,當使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的容許變形和地基容許承載力時;②當高層建筑的柱距較小,而柱子的荷載較大,必須將基礎連成一整體,才能滿足地基容許承載力時;③風荷載或地震荷載起主要作
64、用的高層建筑,欲使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wěn)定性時。</p><p><b> 6.2 箱形基礎</b></p><p> 具有很大的剛度和整體性。對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起到調節(jié)或減小的作用。因此適用于上部荷載大而地基土又比較軟弱的情況。 </p><p><b> 6.3 樁基礎</b></p>
65、;<p> 它的適用條件為:①淺表土層軟弱,在較深處有能承受較大荷載土層作為樁基礎的持力層時;②在較大深度范圍內,土層均較軟弱,且承載力較低時;③高層建筑結構傳遞給基礎的垂直和水平荷載很大時;④高層建筑對于不均勻沉降非常敏感和控制嚴格時;⑤地震區(qū)采用樁基礎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時。</p><p> 6.4 柱下獨立基礎</p><p> 它的適用條件為:當上
66、部結構為框架結構、無地下室、地基土質較好、荷載較小、柱網(wǎng)分布較均勻時,可采用柱下獨立基礎。在抗震設防區(qū),其縱橫方向應設連系梁,連系梁可按柱垂直荷載的10%引起的拉力和壓力分別驗算。</p><p> 6.5 十字交叉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p><p> 它的適用條件為:①當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無地下室、地基條件較好時;②當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有地下室、無特殊防水要
67、求、柱網(wǎng)、荷載及開間分布比較均勻、地基較好時;③當上部結構為框架或剪力墻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時,為了增加基礎的整體性和減少不均勻沉降。 </p><p> 6.6 其它基礎形式</p><p> 如板式、樁箱基礎、樁筏基礎等,可根據(jù)各種影響因素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比選,由設計者自行選擇。 </p><p> 7 常見基礎施工方案<
68、;/p><p> 7.1 混凝土基礎施工 </p><p> 7.11 施工準備。</p><p> 基礎施工前應進行驗槽。應挖去局部軟弱土層,并用灰堵截中砂礫分層回填夯實。如有地下水或地面滯水,應排除基槽(坑)內浮土、積水、淤泥、垃圾、雜物等。</p><p> 7.12 施工方法。</p><p>
69、 1、基土良好,且無地下水時基槽(坑)第一階可利用原槽(坑)澆筑,上部臺階支模澆筑,模板要支撐牢固,縫隙孔洞應堵嚴,木模應澆水濕潤。</p><p> 2、基礎混凝土澆筑高度在2米以內時,混凝土可直接卸入基槽(坑)內;澆筑高度在2米以上時,應通過漏斗、串筒或溜槽下灰。</p><p> 3、澆筑臺階式基礎應按臺階分層一次澆筑完成,每層先澆邊角,后澆中間,錐形基礎如斜坡較陡,斜面部分應支
70、模澆筑,或隨澆隨安裝模板。</p><p> 4、當基槽(坑)因土質不一挖成階梯形式時,應當從最低處開始澆筑。</p><p> 5、混凝土澆筑完后,外露部分應適當覆蓋,灑水養(yǎng)護;拆模后,及時分層回填土方并夯實。 </p><p><b> 7.2 樁基礎施工</b></p><p> 樁基礎是由若干個
71、沉入土中的單樁組成的一種基礎,各單樁的頂部用承臺或梁聯(lián)系起來。樁按施工方法可分預制樁和灌注樁。預制樁按樁截面表狀可分為方樁和管樁;按將樁深入土中的方法不同,分為打入樁、靜力壓樁、振動沉樁和水沖沉樁等;灌注樁是先在樁位處成孔、然后放入鋼筋骨架,再澆筑混凝土而成的樁,按其成孔方法的不同,可分為泥漿護壁成孔、干作業(yè)成孔、套管成孔及爆擴成孔灌注樁等。 </p><p> 7.21 預制鋼筋混凝土打入樁<
72、/p><p> 預制樁用錘擊沉樁施工,又稱打入樁。它是利用樁錘下落產(chǎn)生的沖擊功能使樁沉入土中的一種打樁方法。</p><p> 7.211 打樁設備</p><p> 打樁設備主要包括樁錘、樁架和動力裝置三部分。樁錘是對樁施加沖擊力,把樁打入土中的機具,常用的樁錘有落錘、單動汽錘、雙動汽錘、柴油打樁錘,樁架是吊樁就位,在打樁過程中引導樁的方向,并保證樁錘能沿著所要
73、求方向沖擊的打樁設備,行走移動可采用軌道或履帶方式。動力裝置包括驅動樁錘及卷揚機用的動力設備。</p><p><b> 7.212振動沉樁</b></p><p> 振動沉樁與打入樁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其區(qū)別在于用振動箱代替樁錘,利用固定在樁頭上的振動箱所產(chǎn)生的振動力,通過樁身使土體強迫振動,樁與土間的摩擦力減小,使樁在自重與振動力作用下沉入土中的方法。</
74、p><p><b> 7.213水沖沉樁</b></p><p> 水沖沉樁在樁旁插入一根與樁平行的射水管,下設噴嘴,沉樁時利用高壓水沖刷樁尖下的土壤,以減小樁下沉的阻力和樁身表面與土壤的摩擦力,從而使樁在自重及錘擊或振動作用下深入土中的方法。</p><p><b> 7.214靜力壓樁</b></p>
75、<p> 靜力壓樁是在軟弱土中,利用靜壓力(壓樁機自重及配重)將預制樁逐節(jié)壓入土中的一種沉樁法,壓樁設備一般采用液壓靜力壓樁機。它由機架、行走機構、主液壓千斤頂、壓樁夾頭等組成。壓樁時首先用起重機將預制樁吊入壓樁夾頭,并調整垂直,用夾緊千斤頂夾緊然后開動液壓千斤頂,兩個液壓千斤頂同時加壓,將預制樁連同壓樁夾頭一并壓入地下1.8米左右(一個沖程)。松開夾緊千斤頂,主液壓千斤頂將壓樁夾頭上提1.8米,重新夾緊,進行第二個沖程,如
76、此下去,直至將樁全部壓入地下。綜上所述,施工中采用的打樁機械有:軌道式、履帶式、筒式、走管式柴油打樁機和液壓靜力壓樁機。另外,打鋼板樁的方法基本同鋼筋混凝土樁。 </p><p> 7.22 鉆孔灌注樁 </p><p> 它是利用鉆孔機鉆出樁孔,然后灌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而成。其特點是施工中無振動、不擠土,可在各種土層條件下施工,但樁承載力較低,沉降量較大。其鉆孔
77、灌設備主要有螺旋鉆機和潛水鉆機兩種。</p><p> 螺旋鉆孔灌注樁是利用動力旋轉鉆桿,使鉆頭的螺旋葉片旋轉削土,土塊沿螺旋葉片上升排出孔外。成孔直徑一般為300毫米左右,鉆孔深度8~12米。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一般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地基,但不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上述各類土及淤泥質土地基。</p><p> 潛水成孔灌注樁是利用由防水電機、減速機構和鉆頭組成的潛水鉆機潛入水中鉆孔
78、,然后放入鋼筋骨架,并進行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適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質土及砂土地基,尤其適宜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土層中成孔。 </p><p> 7.23 打孔灌注樁 </p><p> 又稱套管成孔灌注樁。它是利用錘擊打樁法或振動打樁法,將帶有鋼筋混凝土樁靴或帶活瓣式樁靴的鋼樁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并拔管而成的灌注樁。按照沉管方式的不同,又分為錘擊管灌注樁和振動管
79、灌注樁兩種。</p><p> 適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質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后者還可用于稍密和中密的碎石土地基。拔管的方法有以下幾種:</p><p> 1.單打法。即一次拔管。拔管時,樁管每提升0.5米停拔,振動5~10s,再拔管0.5米,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地面。</p><p> 2.復打法。在第一次灌注混凝土拔出樁管后,立即在原樁位再埋預制樁靴或合好
80、活瓣第二次復打沉樁管,使未凝固混凝土向四周擠壓擴大樁徑,然后再灌注第二次混凝土拔管的方法。</p><p> 3.反插法。樁管每提升0.5~1.0米,再把樁管下沉0.3~0.5米(且不大于活瓣樁尖長度的2/3),在拔管過程中分段添加混凝土,使管內混凝土始終不低于表面,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地面。 </p><p> 7.24 振動擠密砂樁 </p><
81、p> 指用振動沉樁機將帶活瓣樁的與砂樁同直徑的鋼樁管沉入土中,然后在樁管中灌砂,邊拔管邊振動,使砂留于樁孔中而形成密實的砂樁。它可以起到擠密周圍土層,從而提高承載力和迅速排水固結加速地基下沉及穩(wěn)定的作用。適用于加固飽和軟土地基和人工松散雜填土和松散砂土地基。</p><p> 砂樁直徑一般為200~320毫米,最大可達700毫米,間距a=(1.8-4.0)d,其中d為樁的直徑。樁的布置宜采用梅花形,樁的
82、平面尺寸一般在寬度和長度方向最外排砂樁軸線至基礎邊緣距離應不小于1.5倍砂樁直徑或1/10砂樁有效長度,以防止基土塑性變形和凍脹的影響。</p><p> 施工時,應按從外圍或兩側向中間的施工順序進行,拔管時速度不宜過快,以免形成中斷、縮頸。灌砂的灌砂量應按樁孔的體積和砂在中密狀態(tài)時的干土密度計算,其實際灌砂量(不包括水重)不得少于計算的95%。施工中如發(fā)現(xiàn)砂量不夠或中斷等情況,可在原位進行復打灌砂。</
83、p><p><b> 8 結論</b></p><p> 基礎工程約占了整個建筑物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一棟建筑物牢固與否關鍵在于基礎。只有基礎打好了,建筑物才有了牢固的前提。施工單位和施工員應嚴格按要求施工,快速高效安全應對基礎工程施工遇到的常見問題,質量上不給整棟建筑物留隱患,工期上不拖整棟建筑物總工期的后腿。</p><p> 在實際的施工
84、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地基和基礎的問題,比如在挖土時我們就要控制好挖土的深度,不能多挖更不能少挖。在挖的時候最好能一邊挖一邊清除浮土,這樣就能為以后減少工作量。并且要做好排水及邊坡支護。在基坑挖好后及時的進行墊層的澆筑,以免出現(xiàn)雨雪天氣??油诤煤?,施工隊必須對坑的大小尺寸進行測量,并且對坑留有一定余量,便于支模。與圖紙相符后,通知項目部進行復查,確認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挖出的土不能灑落到邊坡和路中隔離帶。在基礎的施工時要各工種相互配合,這
85、樣能更快更好完成工作。還有就是不同的基礎要選用合理的方法,以便能更順利的完成施工。</p><p> 澆筑前,必須事先和混凝土廠家提前預約。必須讓混凝土廠家?guī)匣炷脸鰪S檢驗報告;須復查發(fā)電機、振動棒是否能正常工作;再次對法蘭盤的水平度、與模板的間距進行復查;塊的模具必須準備好;筑時必須用彩條布對路面進行保護?;炷撩繚仓?0cm后,就要對所澆筑的混凝土進行振動,振動必須到位(邊角,法蘭盤中心)?;炷翝仓戤?/p>
86、后,對基礎的法蘭盤的水平度、與模板的間距進行查看,不符合要求的,及時矯正。施工完畢后,清掃施工現(xiàn)場,做到文明施工。</p><p> 類似以上的問題還有很多,所以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及時處理這些問題,保證工程的進度和質量。</p><p><b> 畢業(yè)論文聲明</b></p><p> 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畢業(yè)論文,是
87、本人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實踐工作所完成的。除文中已經(jīng)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的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創(chuàng)作的、已公開發(fā)表或者沒有公開發(fā)表的作品的內容。對本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貢獻的其他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論文聲明的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p><p><b> 簽名:</b></p><p> 2011年 4月 15日</p><
88、;p><b> 致謝</b></p><p> 感謝xx老師的指導,使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感謝xx曾經(jīng)為我授過課的老師,感謝中州大學土木教研室的全體老師,是他們的言傳身教,才使我日有所長,學有所成;感謝和我一起作畢業(yè)論文的同學、同事、朋友們,他們在我畢業(yè)論文的寫作中提供了大量的建議等,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此次論文的完成將變得非常困難;然后還要感謝大學三年來所有的老師,為我們打下堅固
89、的專業(yè)知識基礎;也學會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同時還要感謝所有的同學們 ,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此次畢業(yè)設計才會順利完成。最后感謝我的母?!獂x三年來對我的大力栽培。 </p><p> 經(jīng)過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畢業(yè)論文已經(jīng)接近尾聲,作為一個大專生的畢業(yè)論文,由于經(jīng)驗的匱乏,難免會有許多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沒有汪菁老師的督促指導,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學、同事的支持,想要完成這個設計是難以想
90、象的任務。</p><p> 我們將要完成全部的學業(yè),結束我們的大學生活,真的非常感謝幫助過我的人,是他們讓我學會的更多,讓我對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p><p><b> 參考文獻</b></p><p> (1)《基礎工程》 第一版 劉金龍 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p><p> ?。?)《基礎及地基
91、》 第三版 中國建筑出版社。</p><p> (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J7-89)。</p><p> (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 JGJ 79-2002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2 北京</p><p>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p><p> ?。?)《灌注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YSJ212
92、—92 YBJ42—92。</p><p> ?。?)《地基與基礎》【J】。袁聚云,武漢理工出版社。2003。</p><p>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地震出版社。2010。、</p><p> (9)《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1994 北京</p><p> ?。?0)《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 JGJ9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淺談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施工
- 淺談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 淺談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施工
- 建筑施工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淺談工程測量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 畢業(yè)論文淺談工程測量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 淺談建筑施工現(xiàn)場管理畢業(yè)論文
- 淺談高層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要點
- 建筑施工與管理畢業(yè)論文
- 建筑施工與管理畢業(yè)論文
- 淺談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 淺談建筑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淺談建筑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
- 淺談建筑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淺談建筑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淺談工程測量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畢業(yè)論文
- 淺談工程測量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淺談建筑施工企業(yè)成本控制管理
- 建筑施工管理畢業(yè)論文
- 建筑施工安全畢業(yè)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