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超外差收音機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超外差收音機設計</b></p><p>  音機質量的高低是用其性能指標來衡量的。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的指標很多,我們就其重要的幾項作一介紹。 1.靈敏度 收音機正常工作(即輸出功率和輸出信噪比達到額定值)時,天線上感應的最小信號(場強或電勢)稱為靈敏度。它反映收音機接收微弱信號的能力。使用磁性天線接收信號時,用電場強度來表示,其單位是mV/m,一般中波段收音機

2、的靈敏度應不劣于2mV/m;使用外接天線或拉桿天線時,靈敏度用電勢表示,單位是μV。 </p><p>  2.選擇性 收音機抑制鄰近電臺信號干擾、選擇有用信號的能力稱為選擇性。它反映收音機選擇電臺的能力。 調幅廣播電臺的中心頻率是按9kHz間隔來分布的,故收音機的選擇性通常用輸入信號失諧±9kHz時,靈敏度的衰減程度來衡量,一般要求收音機的選擇性大于20dB。 3.失真度 收音機輸出波形與輸入波形

3、相比失真的程度稱為失真度。收音機中對音質有影響的主要是頻率失真和非線性失真。 4.波段覆蓋范圍 收音機所能接收的載波頻率范圍。調幅收音機的中波段頻率范圍為535~1605kHz,而短波范圍則為1.6─26 MHz,調頻收音機的覆蓋范圍為88─108 MHz。</p><p>  一、          

4、0;  方案選擇</p><p>  擇中波晶體管超外差調幅收音機(不超過七只晶體管),其方框圖如圖1所示。</p><p>  圖1 超外差收音機方框圖</p><p>  二、             主要性能指標</p>

5、;<p>  頻率范圍:535~1065kHz</p><p>  中頻頻率:465kHz</p><p>  靈敏度:<1mV/m(能收到本省、本市以外較遠的電臺及信號較弱的電臺)</p><p>  選擇性:20lg>14dB</p><p>  輸出功率:最大不失真功率≥100mW</p><

6、;p>  電源消耗:靜態(tài)時,≤12mA,額定時約80Ma</p><p><b>  概 述</b></p><p>  目前調頻式或調幅式收音機,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靈敏度高、工作穩(wěn)定、選擇性好及失真度小等優(yōu)點。我們要求選用的是超外差式調幅收音機。</p><p>  收音機接收天線將廣播電臺播發(fā)的高頻的調幅波接收下來,

7、通過變頻級把外來的各調幅波信號變換成一個低頻和高攀之間的固定頻率—465KHz(中頻),然后進行放大,再由 檢波級檢出音頻信號,送入低頻放大級放大,推動喇叭發(fā)聲。不是把接收天線接收下來的高頻調幅波直接放大去檢出音頻信號(直放式)。</p><p>  在設計中,是根據(jù)所要求的內容、指標進行各單元的設計,擬定單元電路,初步確定電路元件參數(shù);再根據(jù)組合起來的系統(tǒng)電路進行核算,確定整機電路。在印刷電路的設計中,主要考慮

8、元件的布局及走線,務必遵循一般規(guī)律。最后通過安裝調試達到要求的電氣性能指標,確定最終的電路元件參數(shù),固定、封裝,成為完整的收音機產品。</p><p><b>  一、電源電壓的選擇</b></p><p>  晶體管收音機所選用的電源電壓通常為1.5v、3v、4.5v,6v、9v等。本收音機選用4.5v。電源電壓選得高,對于提高靈敏度和輸出功率有利。</p&g

9、t;<p>  二、輸入回路和變頻級</p><p>  該部分的任務是接收各個頻率的高頻信號轉變?yōu)橐粋€固定的中頻頻率(465KHz)信號輸送到中放級放大。它涉及到兩個調諧槽路,一個是輸入調諧槽路、一個是本機震蕩槽路。輸入調諧回路選擇電感耦合形式,本機震蕩回路選擇變壓器耦合振蕩形式。</p><p><b>  相關聯(lián)的元件:</b></p>

10、<p>  1、磁性天線(由線圈套在磁棒上構成)</p><p>  初級感應出較高的外來信號電壓,經調諧回路選擇后的信號電壓感應給次級輸入到變頻級。</p><p>  2、雙聯(lián)可變電容器(兩只可變電容器,共用一個旋轉軸)</p><p>  可同軸同步調諧回路和本機震蕩回路的槽路頻率,使它們頻率差保持不變。</p><p>

11、  根據(jù)頻率范圍要求,磁棒采用中波磁棒(錳鋅鐵氧體材料),磁棒長點為好。線圈的初、次級耦合的松緊,次級圈數(shù)的多少,直接影響輸入電路特性。線圈的初、次級匝比約為1/10。</p><p>  雙聯(lián)可變電容器連到輸入回路要并一個小微調電容器用來調整其高端的槽路頻率;連到本機振蕩回路要并入微調小電容器,以明顯改變其高端槽路頻率,并要串入小電容器(墊整電容),以明顯地增高可變電容器調到低端位置時的槽路頻率。根據(jù)指標要求,

12、輸入回路的頻率覆蓋系數(shù)為:</p><p><b>  kd ===3</b></p><p>  振蕩回路的頻率覆蓋系數(shù):</p><p><b>  kd==2.07</b></p><p>  可變電容器與磁性天線、振蕩線圈的配用,有資料可查。</p><p>  選用

13、配套的磁棒、天線線圈、刻度盤、雙聯(lián)電容器、振蕩線圈及墊整電容器等,該部分所要求的指標是容易達到的。</p><p><b>  三、變頻級電路</b></p><p>  圖2 變頻電路原理圖</p><p>  變頻級電路的本振和混頻,要求由一只三極管擔任(自激式變頻電路)。由于三極管的放大作用和非線形特性,所以可以獲得頻率變換作用。可選擇

14、“共基調發(fā)變壓器耦合振蕩器”。</p><p>  按本設計要求,在圖2中為外來中波信號調幅波,載頻為(535~1605KHz);為本機振蕩電壓信號(等幅波),應為1MHz~2MHz。</p><p>  兩個信號同時在晶體管內混合,通過晶體管的非線性作用產生的各次諧波,在通過中頻變壓器的選頻耦合作用,選出頻率為-=465KHz的中頻調幅波,如圖3所示。</p><p&

15、gt;<b>  圖3混頻示意圖</b></p><p>  選擇共基調發(fā)振蕩電路的原因是該電路對外來信號與本機振蕩電路之間的牽連干擾最小,工作穩(wěn)定,可比共射式獲得較高的頻率。它的振蕩調諧回路接在發(fā)射極與地之間,基極通過C5高頻接地,振蕩變壓器的反饋線圈(L4)接在集電極與地之間,如圖4所示。</p><p>  圖4 共基調發(fā)振蕩電路示意圖</p>

16、<p>  變頻管選擇3AG1型能滿足要求,其應該小,靜態(tài)工作點的選擇不能過大或過小。大,噪聲大;小,噪聲小。但變頻增益是隨IC改變的。典型變頻級一般在0.2~1mA之間有一個最大值。統(tǒng)籌考慮,設計在0.5mA左右為宜。本機振蕩電壓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反映管子變頻放大能力的跨導,存在著一個最佳本振電壓值。若振蕩電壓值過小,一旦電池電壓下降,就會停振;若過大,在高端會產生寄生振蕩,由于管子自給偏壓作用,會使管子正常導通時間減少。本振

17、電壓一般選擇在100mV左右,由于采取的是共基電路,它的輸入電阻低,如果本機振蕩調諧回路直接并入,會使調諧回路的品質因素降低,振蕩減弱,波形變壞,甚至停振。為提高振蕩電路的性能,L3要采取部分接入的方式,使折合到振蕩調諧回路的阻抗增加到。L4不能接反,否則變成負反饋,不能起振。</p><p>  四、中頻放大、檢波及自動增益控制電路(如圖 5所示)。</p><p>  圖5 中放級電路

18、原理示意</p><p>  中放級可采用兩極單調諧中頻放大。變頻級輸出中頻調幅波信號由T3次級送到VT2的基極,進行放大,放大后的中頻信號再送到VT3的基極,由T5次級輸出被放大的信號。三個中頻變壓器(T3、T4、T5)都應當準確地調諧在465KHz。若三個中頻變壓器的槽路頻率參差不齊,不僅靈敏度低,而且選擇性差,甚至無法收聽。中頻變壓器采取降壓變壓器,其初級線圈L5要采用部分接入方式(道理同本振調諧電路)見圖

19、6。</p><p>  圖6 中頻變壓器接法示意圖</p><p>  這種接法以減少晶體管輸出導納對諧振回路的 影響,初級選取適當?shù)慕尤胂禂?shù)使晶體管的輸出阻抗 與中頻變壓器阻抗近似匹配,以獲得較大的功率增益;中頻變壓器初、次級變比以各自負載選取,減小負載對諧振回路的影響。但選擇L5的接入系數(shù)及壓降比時,不僅考慮到選擇性,還要兼顧到增益和通頻帶。兩級        工作點的選擇要有所區(qū)別

20、,由于第一級總是帶有自動增益控制電路,該級的 選取要考慮到在功率增益變化比較急劇處,應選的比較小;但太小,功率增益也太小,整機性能隨著電池電壓變化時,穩(wěn)定性就很差。綜合考慮,對于3AG1型管選為0.4mA左右。第二級應考慮充分利用功率增益,則選擇功率增益已接近飽和處的值可選1mA左右。</p><p>  T5次級送到檢波二極管的中頻信號被截去了負半周,變成了正半周的調幅脈動信號,再選擇合適的電容量,濾掉殘余的中

21、頻信號,取出音頻成分送到低放級(見圖5)。</p><p>  檢波輸出的脈動音頻信號經RF、C8(C8可選幾十微法)濾波得到的直流成分作為自動增益(AGC)電壓,使第一中放基極得到反向偏置,當外來信號強弱變化時,自動地穩(wěn)定中放級的增益。從圖5可見,使用的是PNP型中放管,需要“+”的AGC電壓。檢波二極管不能接反,否則AGC電壓極性變反,達不到自動控制中放管增益的作用,可產生自激、哨叫。</p>

22、<p>  五、前級低頻放大電路</p><p>  從檢波級輸出的音頻信號,還需要進行放大再送到喇叭。為了獲得較大的增益,前級低頻放大通常選用兩級。要求第二級能滿足推動末級功率放大器的輸入信號強度,要有一定的功率輸出,該激勵可選擇變壓器耦合的放大器。如圖7所示。</p><p>  以上各級靜態(tài)工作點VE值以電源電壓而定,VT1、VT2、VT5的VE可取電源電壓的1/5左右。&

23、lt;/p><p>  圖7 低放激勵原理圖</p><p><b>  六、末級功率放大器</b></p><p>  它將前級的信號再加以放大,以達到規(guī)定的功率輸出,去推動喇叭發(fā)聲,可選擇我們熟悉的OTL電路。</p><p>  低頻放大電路的設計,是根據(jù)要求的輸出功率、選擇的電源電壓、喇叭的交流電阻,從后向前進行。確

24、定輸出功率后進行功放管的選擇,應通過手冊查出功放管主要極限參數(shù)。例:小功率晶體管3AX31B的極限參數(shù):PCM≥125mW,ICM≥125mA,BVCEO≥12V。</p><p>  末級一對功放管的β、及正向基極—發(fā)射級電阻RBE等都要對稱(保證誤差在20%以內)。</p><p>  如果以高頻管代替低頻管,用于小信號前置放大級是可以的,但是大信號運用時,功率嫌得不夠,整機失真將增大

25、。</p><p>  靜態(tài)電流一般取3~5mA左右,它的大小影響著輸出功率,失真和效率。</p><p>  激勵級要求輸出功率較小,一般甲類放大器能滿足要求??汕蟪鲚敵黾壍墓β试鲆?,根據(jù)所要求的輸出功率指標及輸入變壓器的效率η求出激勵級的輸出功率,定出交流電壓幅值Um及交流電流的幅值Icm,求出變比K及ICQ。</p><p>  功率放大至低放前級要加入合適的

26、負反饋。</p><p>  對于兩級以上的放大器,公共電源往往會造成寄生耦合。當電池內阻上產生的信號相位恰好和它原來的信號電壓相位相同時,就會產生正反饋,正反饋電壓比輸入電壓大時,就會產生自激振蕩。電池越舊,其內阻就越大,就越容易產生寄生耦合。最后一級輸出最強,對前級影響最大,應著重考慮末級的信號電流影響。消除這些寄生偶合的方法(退耦)是在電池的兩端并聯(lián)電容器(C21)旁路掉原來通過電池內阻的大部分的信號電流。

27、但各級共用一個電源,級與級間并未隔開,應在前、后級間加入退耦電路(電阻R16,C17),如圖8所示。</p><p><b>  圖8 退耦分析圖</b></p><p>  退耦電阻和退耦電容越大越好,但R16不能太大,否則直流壓降太大,致使前級需要直流電壓降低過多,一般取100~470Ω之間,退耦電容C21、C17選為50~200µF之間。因為大電容分

28、布電感較大,對于高頻有較大的感抗,可以在退耦電解電容兩端再并一個小電容(例:并一個0.01µF的電容)。對于其它因素產生的寄生耦合,可以通過屏蔽、妥善布線等手段解決。 </p><p><b>  七、部分元件的選擇</b></p><p><b>  1.三極管選擇</b></p><p>  變頻管的截止頻率

29、f應比實際最高頻率高出2~3倍以上。各級三極管的穿透電流ICEO都應該盡量小,對于β的選擇,一般希望選大些,特別是第一中放管的β值應選大于100,但不宜過大(容易引起自激),應根據(jù)實際需要選配適當?shù)摩轮怠?梢匀窟x用中等β值(60~80)配套,或采用β=80~120的與30~60的配成一套(電源電壓不高,功率管ICEO即使稍大些也可用)。</p><p><b>  2.  電容的選擇<

30、/b></p><p>  高頻部分的電容耦合電容和旁路電容在0.01~0.047μF間選用。變頻管的振蕩耦合電容和基極旁路不能過大或過過小,否則,因容值過大引起間歇振蕩,過小引起低端停振現(xiàn)象,應根據(jù)振蕩頻率f估算所涉及回路的時間常數(shù)選取該電容。</p><p>  中頻槽路電容誤差可允許5%~10%(通常中周TTF系列配200pF電容)。</p><p> 

31、 電解電容允許誤差不作要求,但要注意其耐壓值,有較高的絕緣電阻。本機振蕩回路并聯(lián)的微調電容,可采用具有負溫度系數(shù)的拉線電容。</p><p>  八、畫出整機電原理圖 參考整機電原理圖如圖9所示。</p><p>  九、整機印刷電路板設計原則</p><p>  依照電原理圖,配齊元件,設計印刷電路板。元件在電路板上的安排、走線務必遵循一般規(guī)律:磁棒不要靠近中

32、放級和檢波級,也不要靠近機內的其它金屬物和電池等。喇叭盡量遠離磁棒,以減小磁鋼漏磁對磁棒的影響。無論中頻放大還是低頻放大,總體要求第一級元件布置要緊湊,走線盡可能短,并且遠離輸出回路。輸入與輸出印刷走線不要平行,以抑制對輸入回路的干擾。地線最好粗些,末級的所有接地元件應集中接地;末前級的所有接地同樣較為集中地接在本級的附近,通過印刷線引至末級的地線。各級接地點(線)按照由末級到前級依次連接,勿要亂接,使前各級信號電流都由前向后經過地線到

33、末級接</p><p>  地點入地,以免發(fā)生寄生耦合。按其規(guī)則畫出整機印刷板電路圖(制出電路板)。</p><p><b>  安 裝 與 調 試</b></p><p><b>  一、組裝前的準備</b></p><p><b>  1.三極管的檢查</b></p&

34、gt;<p>  1)分清高頻管與小功率低頻管。</p><p>  2)測量各三極管β值,再以β值決定決定某級配用三極管。</p><p>  3)盡量地選小的三極管</p><p>  最好不要單純地從顏色標記作為三極管β值的依據(jù),盡量用晶體管參數(shù)測試儀測量β和。</p><p><b>  2.電阻檢查</

35、b></p><p>  電阻阻值有用數(shù)字表示的,有用顏色碼表示的,但都要用萬用表一一測量,阻值誤差10%左右照常選用,不必強求原來的標稱值。選用的功率應大于在電路中耗散功率2倍以上,以防止電阻過熱、變值乃至燒毀。因受熱而損傷的電阻不能再用,帶開關的電位器也要按其在電路中的功能要求檢測。</p><p><b>  3.電容檢查</b></p>&

36、lt;p>  用萬用表“Ω”檔測量電容,主要從表針觀察(該檔表的電阻)、C充電時間。由于常用的指針式萬用表“Ω”檔最大為“10KΩ”,故測量幾百皮法小電容時,其時間常數(shù)C太小,只能判斷其是否斷路。0.022μF左右的小電容可觀察到指針的變化,漏電電阻應為幾十~幾百兆歐。</p><p>  對于大容量的電解電容,選擇適當?shù)摹唉浮睓n測量,其泄漏電阻是與電容量成正比的,泄漏電阻幾千百歐以上可用。</p&g

37、t;<p>  測量前,充過電的電容要進行放電。測量時,指針式萬用表的“—”要接在電解電容的“+”極,不要把人體電阻加進去。</p><p>  電容器的耐壓值應大于電源電壓。本機振蕩回路或諧振槽路的固定電容最好用云母或瓷介電容,其電容值不要偏離過大。電解電容誤差在100%也照常使用。如有必要,可以用數(shù)字萬用表(多數(shù)帶有測電容功能)和電橋測量。</p><p>  4.線圈的

38、檢測(用萬用表的“Ω”測量)</p><p>  對于圖9中輸入變壓器的一組次級線圈,其直流電阻值應相等,原邊線圈阻值也應與次級的阻值相比較,看是否符合所要求匝數(shù)的阻值(初、次級線徑通常一致),喇叭音圈直流電阻略小于音頻阻抗,用表一搭一放聽其“咯噠”聲音判斷其優(yōu)劣。中周線圈只能用萬用表判斷其通斷正確與否,一側線圈自短路不能判斷。</p><p><b>  二、焊接</b&

39、gt;</p><p>  焊接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收音機的質量。若有假焊,接觸不良,則成為干擾源,檢修中難以發(fā)現(xiàn)。為了保證焊接質量,必須遵循以下幾點:</p><p>  1)金屬表面必須清潔干凈。</p><p>  2)當將焊錫加熱到一預熱的導線和線路板表面時,加到該焊接點的熱量必須足夠熔化焊錫。</p><p>  3)烙鐵頭不能過

40、熱,選25w左右的電烙鐵為宜。</p><p>  4)焊接某點時,時間勿要過長,否則將損壞銅箔;時間也不能過短,造成虛焊。操作速度要適當,焊得牢固。</p><p>  5)為確保連接的永久性,不能使用酸性的焊藥和焊膏,應用松香或松脂焊劑。</p><p>  焊接前,電烙鐵的頭部必須先上錫,新的或是用舊的銅制烙鐵頭必須用小刀、金剛砂布、鋼絲刷或細紗紙刮削或打磨干

41、凈,凹陷的理當銼平;對于鍍金的烙鐵頭,應該用濕的海綿試擦,含鐵的烙鐵頭則可用鋼絲刷清潔,不可銼平或打磨。</p><p>  如果烙鐵頭溫度太高上錫也是困難的。不僅烙鐵頭需要上錫,而且大部分元件引腳也要清潔后上錫(天線線圈等有漆的線頭需去漆后再上錫)。如若銅箔進腳孔處因處理不佳難以吃錫,可以用松香和酒精的混合液注滴上,如有必要對其孔周圍也可先上點薄錫。</p><p>  組裝要按序進行,

42、先裝低放部分,檢測、調試后裝變頻級電路,變頻電路起振正常后再依次組裝其它各級,組裝中若發(fā)現(xiàn)變壓器、中周等元件不易插入時切勿硬插,應把電路板上所涉及的孔處理后再裝。</p><p>  三、調試(以741收音機為例)</p><p><b>  1、調試前的檢查</b></p><p>  1)檢查三極管及其管腳是否裝錯,振蕩變壓器是否錯裝中頻變

43、壓器,各中頻變壓器是否前后倒裝,是否有漏裝的元件。</p><p>  2)  天線線圈初次級接入電路位置是否正確。</p><p>  3)  電路中電解電容正負極性是否有誤。</p><p>  4)印刷線路是否有斷裂、搭線,各焊點是否確實焊牢,正面元件是否相互碰觸。</p><p><b>  2、靜態(tài)電流

44、測試</b></p><p>  首先測量電源電流,檢查、排除可能出現(xiàn)的嚴重短路故障,再進行各級靜態(tài)測量。一方面檢驗數(shù)值是否與你設計的相符,另一方面檢查電路板是否存在人為的問題。末級推挽管集電極電流可以在預先斷開的檢測點串入電流表測出,其它各級可以測量各發(fā)射極電壓算出。</p><p>  末級Ic如果過大,應首先檢查三極管管腳是否焊錯,輸入變壓器次級是否開斷,偏置電阻是否有誤

45、,有否虛焊。在一定大的下,快速測量其中點電位,可幫助分析判斷,提高排除故障的速度。</p><p>  其它各級工作點若偏大,著眼點應放在查尋故障上,尤其是不合理的數(shù)據(jù)。在元件密集處,應著重查找短路或斷路。中周變壓器繞組與外殼短路故障也偶有發(fā)生。難于判斷時,可逐次斷開各級,縮小故障范圍。因偏置不當、β較小、太大所引起的偏差,可視具體情況分析解決,使靜態(tài)工作點與所設計的基本相符。</p><p&

46、gt;<b>  3、  低放級測試</b></p><p>  參見圖9。末級集電極靜態(tài)電流要小于6mA,從電位器滑動頭(旋到近一半位置)逐漸輸入一定量的正弦電壓信號(頻率1KHz左右)聲響以響而洪亮為佳,可以在音頻范圍內連續(xù)變動旋鈕,隨著頻率改變,若音調變化明顯、悅耳動聽,本級失真不大。若規(guī)定本級失真率不大于5%時,可逐漸調節(jié)音頻電壓信號,使音頻的失真度達到5%時(可用失真度測

47、量儀)測出該狀態(tài)下輸出電壓,即可知不失真功率。若達不到你所要求的功率,可考慮調整圖9的VT5集電極電流 ,選一個最佳值,末級OTL電路的靜態(tài)電流可作適當?shù)恼{整,因為它的大小除了與交越失真有關外,對輸出功率、失真度和效率等也有關。可以在不同靜態(tài)集電極電流下測失真度、效率、輸出功率,繪成曲線,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合理的工作點。工作者通常同時使用示波器觀察波形。</p><p><b>  4、  變頻

48、級調試</b></p><p>  要求振蕩電壓高低端盡可能平均,振蕩管子不要工作在飽和區(qū),LC回路Q值要高。工作點確定以后,可根據(jù)需要再度進行調整。</p><p>  首先檢查變頻管是否起振,由于高頻振蕩電壓在發(fā)射結上產生自給偏壓作用,所以起振時,三極管UCE將小于原來的靜態(tài)值(如鍺PNP管約0.1~0.3V),UBE越小,振蕩越強,用萬用表可方便地判斷是否起振。然而,振蕩

49、頻率(1MHz~2MHz)的調節(jié)范圍及波形的好壞需用示波器測量,或頻率計測出頻率變化范圍。調整1MHz頻率時,應把可變電容器旋轉到容量最大處,調節(jié)振蕩線圈磁芯。</p><p>  若振幅太小了,可考慮β是否太小、工作點是否太低、負載是否太大,也要考慮因圖9中R16的壓降是否太大等故障,若發(fā)現(xiàn)寄生振蕩,要檢查β是否過大及安裝、布線、去耦電路等存在的問題。諸如不起振、只有一端起振或間歇振蕩等,要細心分析檢查,對癥下

50、藥予以解決。</p><p>  變頻級工作點的最佳確定主要圍繞著信噪比/和變頻增益A兩個因素。令不同的靜態(tài)電流,作出~A,~/的關系曲線,可選擇出合宜的工作點(指在電路某一特定點上的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之比,、通常用對數(shù)表示)。</p><p>  5、  中放級電路調試</p><p>  此級關系到收音機的整機靈敏度、選擇性以及自動增益控制特性。<

51、;/p><p>  欲要求該級達到理想的功能需確定最佳工作點電流。第二級中放的選在增益飽和點;第一級中放的選在功率增益變化比較急劇處,但要顧及到功率增益不要過小。作出不同的下的功率增益,描繪出曲線,以選擇最佳工作點。在從中周初級輸入大小適中的中頻信號時,應調準中頻變壓器在465KHz的峰點。</p><p>  有時也要對檢波二極管及檢波效率進行測試。中和電容一般需要根據(jù)實際調整確定。<

52、/p><p><b>  6、  統(tǒng)調</b></p><p>  1)調整中頻,調整中頻時用高頻信號發(fā)生器作信號源。收音機的頻率指示放在最低端535KHz處,若收音機在該處受電臺干擾。應調偏些或使本機振蕩停振。從天線輸入頻率為465KHz、調制度為30%的調幅信號,喇叭兩端接音頻毫伏表或示波器測量,或測量整機電流,觀察動態(tài)電流大小變化(若變化微小不易覺察,可以

53、將電流表串在第一中放集電極電路里。中頻調到峰點時,集電極電流是增大還是減小?),或直接用耳朵聽聲音判斷。</p><p>  操作時應用無感小旋鑿嵌入中頻變壓器的磁帽緩緩旋轉(或進或出)尋找輸出增加的方向,直至輸出為最大的峰點上。</p><p>  調中周的次序為由后向前,逐一調整,慢慢地向465KHz逼近,一般需要反復多次“由后向前”調整,才能使輸出為最大的峰點位置不再改變。</

54、p><p><b>  注意:</b></p><p> ?。?)細調中周時,需將整機安裝齊備。</p><p> ?。?)輸入信號要盡量小,音量電位控制器輸出不要太大。(第一步先行粗調,往往需要信號輸入、音量輸出盡量大)。</p><p> ?。?)調整某一中頻變壓器,發(fā)現(xiàn)輸出無明顯變化,或磁帽過深或過淺,應考慮槽路<

55、;/p><p>  電容過小或過大,磁芯長短不宜、中頻變壓器線圈短路等,還有考慮人為組裝焊接等故障。</p><p> ?。?)無法調整到最佳點,也應首先查找電路故障或低端跟蹤粗調一下,再進行中頻</p><p><b>  調整。</b></p><p> ?。?)若各中頻變壓器調亂,可將456KHz或465KHz處左右的

56、調幅信號分別按序</p><p>  注入第二中放基極、第一中放基極、變頻管基極,慢慢調節(jié)各磁帽,向465KHz逼近;或用手捏磁性天線增強感應信號,先調中周一遍。</p><p>  若電路無故障,接收靈敏度不夠理想,但在465KHz處反復調整的各中頻變壓器磁帽已太深或太淺,可以把本機振蕩頻率提高一點或降低一點,再按順序重調三個中頻變壓器。</p><p>  2)

57、統(tǒng)調外差跟蹤 收音機的中波段通常規(guī)定在535~1605KHz的范圍內,通過連續(xù)調諧的雙聯(lián)可變電容器容量大小的改變,以捕捉某一電臺的廣播。</p><p>  超外差收音機中本機振蕩頻率與中頻頻率的差值確定了外來信號頻率。中放級電路決定著超外差收音機整機靈敏度、選擇性以及自動增益控制特性好壞,但變頻級的工作狀態(tài)、輸入回路與接收外來信號頻率諧振情況也影響著超外差收音機的靈敏度和選擇性。</p>&l

58、t;p>  調跟蹤時,中頻調諧回路已調好在465KHz,無須再動。</p><p>  外差跟蹤統(tǒng)調主要是調整本機振蕩調諧回路和及輸入回路。</p><p>  雙聯(lián)可變電容器旋在最大或較大的容量位置時稱為低端(整個頻率范圍中800KHz以下),雙聯(lián)可變電容器旋在容量最小或較小的位置時稱為高端(1200KHz以上),800~1200KHz稱為中間端。</p><p

59、>  校準時,欲選的統(tǒng)調點對整機的靈敏度的均勻性有很大關系,統(tǒng)調點應選在600KHz</p><p> ?。ǖ投耍?,1500KHz(高端)處以及1000KHz處。正常情況下,高低端頻率刻度指示準確以后,中間也自然跟蹤了(偏差不會太大)。</p><p>  調整電感能明顯地改變低端的振蕩頻率,但對高端也有較大的影響;當振蕩槽路電容處在最小容量位置時(高端),改變槽路微調電容能顯著地改

60、變高端頻率,但對低端也有些影響。</p><p>  校準刻度盤時,低端應調整本機振蕩線圈的磁芯,高端應調整本機振蕩微調電容;調整補償時,低端調輸入回路線圈在磁棒上的位置,高端調輸入槽路微調電容器。</p><p>  因此,校準頻率時,先“低端”后“高端”,然后自返過來校準,“低端高端”反復</p><p><b>  調整幾次。</b>&l

61、t;/p><p>  具體操作步驟(用高頻信號發(fā)生器進行統(tǒng)調):裝好刻度盤,收音機遠離高頻信號發(fā)生器,使收音機輸入的高頻信號盡量減小一些。</p><p> ?。?)收音機頻率刻度盤校準點選擇在低端的600KHz指示接收位置,轉動發(fā)生器頻率調節(jié)旋鈕,觀察收音機的600KHz處接收的頻率是多少,以決定磁芯的旋進旋出。例:收音機刻度指示在600KHz位置接收到的是580KHz以下的信號,應當減小振

62、蕩的電感量,即旋出磁芯,向600KHz逼近,直至兩刻度頻率指數(shù)在600KHz處,使收音機在該處接收處聲最響。反之,旋進磁芯。</p><p> ?。?)把收音機刻度盤指示指向1500KHz(高端),高頻信號源頻率指數(shù)旋向1500KHz,當信號源頻率指數(shù)低于1500KHz時,應當適當減小振蕩微調電容器的容量,調節(jié)信號源頻率向1500KHz逼近,直至聲音在該處的聲音最響。反之,增大振蕩微調電容器的容量。注意:此處用的

63、往往是拉線電容,勿要拉線過頭。</p><p>  若發(fā)射與接收的信號頻率指示相差過大,首先找到它們的對應 點,一前一后,向校準點靠近。</p><p>  低端高端跟蹤調整需要重復幾次。</p><p>  (3)頻率刻度初步調整后,需要調整輸入回路——補償。調補償時,步驟同頻率刻度調整一樣。刻度盤指針應指向低端(600KHz)附近和高端(1500KHz)附近。低

64、端移動天線圈在磁棒上的位置,使聲音最響;高端調節(jié)天線輸入回路微調電容器,使聲音最響,重復調整一次。</p><p>  由于輸入回路與振蕩回路相互有些影響,補償調整后,需再調下頻率刻度。</p><p>  最后,再次校核頻率刻度和補償,核對一下中間部分(1000KHz )的位置,需要細調的話,可再細調之。</p><p>  注意:在跟蹤調試時,同樣要求整機處于完

65、備的安裝狀態(tài)。</p><p>  在統(tǒng)調過程中,很可能出現(xiàn)以下的問題:</p><p>  譬如:整個頻率范圍的頻率指數(shù)偏高或偏低,高端或低端頻率范圍不足,補償不佳,或中間1000KHz跟蹤點相差太大。這要求首先檢查組裝質量,檢查印刷板是否存在隱蔽錯誤,然后才能從振蕩槽路、補償槽路的元件質量、參數(shù)錯誤等著手處理,或根據(jù)實際情況重新選擇某元件參數(shù)。</p><p>

66、  跟蹤調試很可能遇到一些干擾,比如:中頻干擾,外來信號的諧波干擾,假頻干擾,本機振蕩的倍頻干擾等,是由于高頻信號發(fā)生器輸出強度過大引起的。所以統(tǒng)調時要求高頻信號發(fā)生器輸出盡可能的小。若遇到某些干擾,不易判別,應求教于老師幫助分析,予以避開。</p><p>  還可以使用統(tǒng)調儀統(tǒng)調,利用廣播電臺統(tǒng)調</p><p><b>  7.試聽</b></p>

67、<p>  如果噪聲過大,確認元件、焊接都無問題時,應著重考慮變頻級及中頻級電路,變頻管、中放管的β值是否過大?增益是否過高?振蕩過強?如過高、過強,可以考慮在中頻變壓器的初級并聯(lián)120的電阻,在振蕩線圈次級并聯(lián)一只二極管或幾十千歐電阻。</p><p>  1)試聽響度 調準電臺,試聽喇叭聲響,在30m2的房間放聲響亮,表明達到功率輸出要求。</p><p>  2)失真度

68、試查 聲音應柔和動聽,音量小時或大時的發(fā)音都很圓潤。失真度大的收音機聽上去有悶、嘶啞、不自然感覺。</p><p>  3)試聽靈敏度 對準電臺方向,從最低端到最高端試收多少個電臺。電臺多,噪聲小為佳,收本省以外較遠的或電波較弱的電臺聲音較響,說明靈敏度高,合格。</p><p>  4)試查選擇性 調準一個電臺,然后微微偏調頻率10%KHz左右,若聲音減少許多,表明合乎要求。&l

69、t;/p><p>  諸如檢波器的效率、靈敏度、不失真功率、整機諧波失真等多種參數(shù)的測量,根據(jù)具體要求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性地進行某項指標的測試,學習測量手段。</p><p><b>  附原理圖</b></p><p>  1、Multisim仿真圖:</p><p>  2、ALTIUM DESIGNER原理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