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68ef5897-c7aa-47f2-bb21-b326c6096623/68ef5897-c7aa-47f2-bb21-b326c6096623pic.jpg)
![RNA干擾在對蝦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68ef5897-c7aa-47f2-bb21-b326c6096623/68ef5897-c7aa-47f2-bb21-b326c6096623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蝦白斑綜合癥病毒(White Spot Syndromic Virus,WSSV),是一種嚴重危害對蝦養(yǎng)殖業(yè)的主要病原,目前還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
小干擾RNA(siRNA)介導的RNA干擾是真核生物抵抗RNA病毒侵染的一種免疫機制,但動物是否可以利用siRNA途徑來抵抗DNA病毒的侵染,迄今還未見到相關報道。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感染有雙鏈DNA病毒(WSSV)的日本對蝦可以產生具有抗病毒作用的siRNA(vp28-s
2、iRNA)。這一siRNA與WSSV的感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它的產生和作用依賴于宿主的Dicer2和Ago2蛋白。利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我們發(fā)現(xiàn)在vp28-siRNA存在于病毒感染48 h后的血淋巴細胞胞漿中。Dicer2的表達沉默導致了vp28-siRNA的表達缺失和病毒復制的加快。鎖核酸(LNA)修飾的反義核酸可以有效抑制vp28-siRNA的作用,導致病毒基因組拷貝數在病毒感染24-48 h后顯著上升。本研究首次表明了動物可以利用s
3、iRNA途徑來抵抗DNA病毒的侵染。
MicroRNA(miRNA)是在轉錄后水平上調節(jié)基因表達的一種的非編碼小RNA,參與真核生物很多細胞過程。有報道表明病毒的侵染可以導致宿主miRNA的表達發(fā)生變化,但目前,對病毒感染相關海洋無脊椎動物miRNA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論文以日本對蝦(Marsupenaeus japonicus)作為試驗材料,對WSSV感染不同時間段(0、6、24和48 h)的對蝦淋巴器官中的小RNA進行
4、高通量測序。我們共鑒定了63條對蝦miRNA,包括48條保守的miRNA(可歸為43個家族)和15條對蝦物種所特異的miRNA。其中,有31條miRNA在病毒感染后發(fā)生了顯著的差異表達,包括上調表達的25條和下調表達的6條。利用TargetScan和miRanda軟件,我們對差異表達的miRNA進行靶基因預測,并發(fā)現(xiàn)大多數靶基因與宿主的免疫反應有關。GO分析結果表明,這些差異表達的miRNA參與各種免疫信號途徑。通過進化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m
5、iR-1、miR-7和miR-34在對蝦、果蠅和人類中序列高度保守并參與相似的途徑。本研究首次對病毒感染相關的海洋無脊椎動物miRNA進行高通量測序和鑒定,揭示了miRNA在介導宿主和病毒間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
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細胞研究表明宿主miRNA在宿主抗病毒免疫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有關無脊椎動物miRNA的抗病毒作用的研究目前還非常少。根據前面的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對蝦miR-7在WSSV感染過程中發(fā)生了顯著上調表達
6、,并可以靶向WSSV早期基因wsv477的3'非編碼區(qū)(3'UTR),意味著宿主miR-7很可能參與病毒的DNA復制過程。在昆蟲High Five細胞中,我們驗證了體外合成的miR-7模擬物可以顯著降低攜帶有wsv4773'UTR的熒光質粒的表達。當miR-7模擬物的作用被鎖核酸修飾的anti-miR-7(AMO-miR-7)抑制后,熒光質粒的表達又恢復到正常水平。體內試驗結果表明,miR-7的過表達可以導致WSSV基因組拷貝數在病毒感
7、染72 h和96h后下降到對照組(只注射WSSV)的1/1000。相反地,AMO-miR-7抑制內源性miR-7后,WSSV基因組拷貝數較對照組上升了一個數量級。研究還發(fā)現(xiàn),miR-7的產生依賴于Dicer1蛋白。因此,本研究揭示了無脊椎動物miRNA及其病毒靶基因在宿主和病毒間存在著相互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動物DNA病毒在侵染宿主過程中也可以編碼自身的miRNA。然而,有關病毒miRNA的作用機制目前還不是
8、很清楚,尤其是無脊椎動物DNA病毒產生的miRNA。本研究對WSSV感染0、6、24和48 h后的對蝦淋巴器官的小RNA文庫中進行深入分析,共鑒定了49條WSSV編碼的miRNA。利用Vmir軟件預測和miRNA芯片雜交技術,我們從WSSV感染24和48h后的對蝦淋巴器官、血淋巴細胞和腮組織中再鑒定了151條WSSV miRNA。miRNA芯片雜交結果表明,WSSV miRNA的表達具有組織特異性和時序特異性。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我們對
9、測序獲得的49條WSSV miRNA進行靶基因預測和GO分析。通過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WSSV可以利用自身編碼的WSSV-miR-24抑制宿主血淋巴細胞的凋亡反應。體外和體內分析表明,WSSV-miR-24可以通過靶向宿主Caspase8基因的3'UTR抑制該基因的表達,從而降低了宿主細胞的凋亡水平和Caspase酶活,促進了WSSV在血淋巴細胞中的存活和復制。本研究綜合了小RNA高通量測序、miRNA芯片雜交和生物信息學預測等方法,對WS
10、SV編碼的miRNA進行深入挖掘,并首次揭示了無脊椎動物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編碼miRNA對宿主先天性免疫系統(tǒng)進行干預。
Argonaute(Ago)蛋白是siRNA和miRNA通路中的關鍵蛋白,在宿主RNAi抗病毒免疫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真核生物擁有多個Ago蛋白和異構體,而有關Ago異構體的功能仍知之甚少。本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對蝦Ago1基因產生三種不同轉錄本,分別是Ago1A、Ago1B和Ago1C,其中Ago1
11、A和Ago1B在PIWI結構域中包含有一段72bp的插入序列。通過熒光定量PCR,我們發(fā)現(xiàn)Ago1A和Ago1B在對蝦淋巴器官和血淋巴細胞中有較高的表達水平并在WSSV感染后發(fā)生了顯著上調表達,說明了這兩個Ago1異構體與對蝦抗病毒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Ago1A的表達沉默可以導致病毒基因組拷貝數顯著增加。當Ago1BmRNA被特異性siRNA敲低到30-63%水平后,WSSV基因組拷貝數較對照組(只注射WSSV)發(fā)生了顯著的增加;而進一步敲
12、低Ago1BmRNA至15%以下,WSSV拷貝數較對照組不僅沒有顯著性增加,反而促進Ago1AmRNA的上調表達??赡苁茿go1A的上調表達彌補了Ago1B在宿主抗病毒中的缺失,導致了Ago1B表達沉默后對病毒復制沒有明顯的影響。與單獨抑制Ago1A或Ago1B相比,同時抑制Ago1 A和Ago1B的表達導致了宿主對病毒的侵染產生更強的敏感性,而抑制Ago1C對病毒的復制沒有任何影響,說明了Ago1A和Ago1B在對蝦抵抗WSSV侵染中
13、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本研究首次在無脊椎動物中揭示了Ago異構體的產生與抗病毒有關。
RNaseⅢ家族成員Drosha是miRNA成熟過程中的第一個關鍵蛋白,但迄今為止對Drosha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首次克隆了日本對蝦的Drosha基因,并通過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該基因可以編碼1081個氨基酸殘基的多肽。對蝦Drosha蛋白包含了兩個RNaseⅢ結構域和雙鏈RNA結合結構域,與其他物種的Drosha蛋白具有
14、較高的同源性。熒光定量PCR結果表明:Drosha基因在對蝦淋巴器官中具有較高的表達水平,并在WSSV刺激后發(fā)生了顯著的上調表達,說明了該蛋白與對蝦的抗病毒有關。Drosha基因的表達沉默不僅影響了miRNA的成熟,還導致宿主對病毒的敏感性增強,說明了Drosha在對蝦抵抗病毒侵染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RNA干擾在真核生物抵抗RNA病毒侵染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這種保守的抗病毒機制是否也是無脊椎動物抵抗DNA病毒侵染的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對蝦RhoA基因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初步研究.pdf
- 小干擾RNA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中的抗病毒作用.pdf
- Ran GTPase-myosin蛋白復合體在對蝦抗病毒細胞吞噬中的作用.pdf
- 小G蛋白Rab6和Ran在對蝦和果蠅細胞吞噬及抗病毒中的作用.pdf
- 病毒對機體的致病作用及機體的抗病毒免疫
- 重組奶牛α、γ干擾素的研制及其抗病毒作用.pdf
- 對蝦Rab GTPase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以及對蝦白斑綜合癥病毒(WSSV)膜蛋白與對蝦蛋白的互作研究.pdf
- RNA干涉介導的馬鈴薯抗病毒研究.pdf
- RNA介導的轉基因馬鈴薯抗病毒研究.pdf
- 干擾素抗病毒的臨床使用要點
- 重組鴨α、γ干擾素的研制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pdf
- 高沉默效率植物病毒雙鏈RNA的抗病毒研究.pdf
- 對蝦抗病毒相關蛋白的分子克隆與功能研究.pdf
- 高溫對抗病毒RNA沉默及轉基因RNA沉默的影響.pdf
- 肽聚糖對對蝦免疫因子的作用及在對蝦養(yǎng)殖中的應用.pdf
- 抗病毒口服液解熱作用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植物A活性成分抗病毒作用研究.pdf
- 病毒免疫逃逸和抗病毒應答新機制.pdf
- 對蝦免疫反應的抗病毒功能比較以及細菌人工染色體克隆構建的初探.pdf
- 本病毒感染與致病機理、抗病毒免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