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飛虱對氟蟲腈的抗性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灰飛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屬半翅目、飛虱科,主要分布于從菲律賓至西伯利亞一帶的亞洲稻區(qū)和歐洲的溫帶地區(qū)。近年來,灰飛虱在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及山東等地發(fā)生嚴重,造成病毒病流行,給水稻的穩(wěn)產(chǎn)和高產(chǎn)帶來嚴重影響。目前,化學防治仍然是控制灰飛虱的主要措施。為了控制害蟲,新煙堿類和苯基吡唑類殺蟲劑,例如:吡蟲啉和氟蟲腈,曾被廣泛用于防治稻飛虱。由于頻繁的使用氟蟲腈,導致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2、抗性問題。氟蟲腈作為苯基吡唑類的第一個新型殺蟲劑,目前對于它的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因此,很有必要進行氟蟲腈的靶標抗性機制、生化機制及其交互抗性研究。本研究結(jié)果可為科學合理使用同類藥劑提供理論依據(jù),同時可以豐富殺蟲劑毒理學理論知識,為抗藥性的治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本文在抗性篩選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灰飛虱對氟蟲腈的抗性靶標機制研究、生化機制及交互抗性研究,旨在明確灰飛虱對氟蟲腈的抗性機制。
   1.灰飛虱谷氨酸門控氯離子

3、通道(GluCl)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采用簡并引物和半巢式PCR技術(shù)從灰飛虱中克隆谷氨酸門控氯離子通道(GluCl)受體基因,獲得了1個長度為431bp的目標基因中間片段,根據(jù)這個中間片段設(shè)計特異引物進行RACE擴增,成功地獲得了灰飛虱GluCl亞基的全長基因序列。其基因GenBank登錄號為:JF430868。該基因cDNA全長為2112bp,開放閱讀框(ORF)為1359bp,ORF編碼452個氨基酸殘基。其蛋白質(zhì)分

4、子量為52.12560KDa,預測的等電點為8.3。GluCl與已報道的其他昆蟲的GluCl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對,一致性為79%-86%。
   2.灰飛虱谷氨酸門控氯離子通道(GluCl)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與突變位點預測
   為了尋找灰飛虱對氟蟲腈產(chǎn)生抗性的靶標基因的突變位點,本研究利用巢式PCR技術(shù)分別從原始品系和抗性品系中克隆了20頭和10頭灰飛虱成蟲的單個個體的谷氨酸門控氯離子通道(GluCl)基因的開放閱讀框序列

5、,對所獲得的目的基因序列進行比對分析。結(jié)果顯示,共有75個位點的堿基變化造成了氨基酸的替換。在這75個氨基酸替換中,9個(L13P、D63A、P65H、A66T、V67I、V74L、S76P、V83T、T84K)分別為抗性和敏感品系的部分個體所具有,31個(T7A、I19T、N23D、T33H、P104S、P128L、E132G、H136R、I149V、L176P、D194V、P197S、E201G、G201R、V205E、C237R、

6、L242E、Y250H、V263M、S275G、P278S、M291T、N299D、L302P、Y309R、E328G、Q344R、E353G、N373S、K389R、K394R)僅發(fā)生在部分抗性品系中。剩下的35個(S27P、Q43R、G46D、S48C、I72L、I77T、K79T、D81S、D82N、V83I、W97R、L102P、T146C、I161V、C167R、D194G、Y250C、Y256C、S282P、V285A、L2

7、88P、S306P、T315A、M345V、M345T、Q351R、C352Y、V395A、C406R、T415P、R417H、I426T、P428Y、L437P、R446Q)僅發(fā)生在部分原始品系中。2個(V83T和V83I,M345V和M345T)在原始品系中的同一個氨基酸位置發(fā)生了不同的氨基酸替換。2個(D194V和D194G,Y250H和Y250C)在同一個氨基酸位置分別在抗性和原始品系中發(fā)生了不同的氨基酸替換。P278S存在于第

8、二跨膜區(qū),與之前已報道的其他物種的P299S是同一跨膜區(qū)的相似突變位點,而P299S是普遍存在于第二跨膜區(qū)的突變位點,因此,P278S氨基酸突變可能與氟蟲腈的抗性有關(guān)。
   3.灰飛虱GABA受體基因的克隆與突變位點分析
   為了尋找灰飛虱對氟蟲腈產(chǎn)生抗性的靶標基因的突變位點,本試驗采用巢式PCR技術(shù)分別從抗性品系和原始品系中克隆了23個和20個單頭灰飛虱成蟲的GABA受體基因。并通過基因序列比對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

9、在原始品系和抗性品系中均沒有發(fā)現(xiàn)保守的突變位點A302S,但是在同一位置,在原始品系中只有一種基因型(Ls-Ala),而在抗性品系中不僅有基因型(Ala),還有另一種基因型(Asn),即該位置的氨基酸由丙氨酸替換成了天冬酰胺氨基酸。而且該突變基因的頻率在抗性種群中達到80%。本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灰飛虱Γ-GABA受體基因的A2'N點突變位點可能與氟蟲腈的抗性有關(guān)。除此之外,在含有A2'N突變的個體中同時存在R305Q或R305W點突變,該

10、突變可能也與氟蟲腈的抗性有關(guān)。
   4.灰飛虱對氟蟲腈的抗性生化機制研究
   為了了解灰飛虱對氟蟲腈產(chǎn)生高水平抗性是否代謝抗性有關(guān),在室內(nèi)測定了四種增效劑順丁烯二酸二乙酯(DEM)、磷酸三苯酯(TPP)、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及脫葉磷(DEF)在原始和抗性品系中對氟蟲腈的增效作用,結(jié)果表明:四種增效劑在原始品系(SR分別為0.77、0、89、0.91和0.93)和抗性品系(SR分別為1.27、1.18、1.18和1

11、.00)中均沒有增效作用。進一步對原始和抗性品系的三種解毒酶的離體活性測定發(fā)現(xiàn):灰飛虱抗性品系的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及谷胱甘肽-S-轉(zhuǎn)移酶與原始品系的比活力分別為:0.90倍、0.99倍和0.99倍。結(jié)果表明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及谷胱甘肽-S-轉(zhuǎn)移酶不是引起灰飛虱對氟蟲腈產(chǎn)生高水平抗性的主要因素。
   5.抗氟蟲腈灰飛虱的交互抗性研究
   本研究通過測定氟蟲腈與狄氏劑和硫丹在抗性品系和原始品系中的交互抗性水平進一步驗證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