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分布在內蒙古典型草原上的冷蒿為供試材料,針對其開花動態(tài)、花粉活力、柱頭可授性、授粉方式、傳粉規(guī)律及其雌、雄配子的發(fā)育、胚胎和胚乳發(fā)育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研究成果表明:
1.冷蒿花序的開花順序是自上而下的,而對于每一個花序的開花順序則為自外向內的,即外輪的單性雌性小花首先開放,約2-4d后位于中央的兩性小花開始開放。
2.位于冷蒿枝條中上部位的花序花粉活力稍高于其他部位的花序,活力為46.15%;下午的花粉活力稍
2、高于上午的花粉活力;花粉活力在開花之初很低,最高僅為9.26%,第2-3d較高,隨后活力明顯下降;冷蒿的花粉壽命可持續(xù)20d左右。
3.冷蒿的柱頭保持活力在6d左右,并以開花后第2-3d的活力達到最高。邊花柱頭的可授性在開花當天即具有,并且其持續(xù)的時間較長,在第2-3d時其可授性達到最強。中央的兩性小花柱頭的可授性要稍晚于邊緣小花,但是在開花后第2-3d,其可授性也達到最高;并且其可授性時間也較長。柱頭可授性的最佳時期為開花后
3、第2-3d。
4.冷蒿為異花授粉的風媒花授粉,傳粉效率比較低,自然授粉狀態(tài)下,結實率亦較低,約為12%-29%。
5.水平方向上冷蒿花粉的傳播的規(guī)律為:隨著水平距離的增加,其所傳播花粉粒的數(shù)量就越少,并且花粉大多遺留在花粉源(冷蒿植株)的附近,水平方向花粉傳播的有效距離大于300cm;垂直方向上花粉的傳播規(guī)律為:距離地面的距離越大,則收集到的花粉粒的數(shù)量就越少,花粉粒垂直方向傳播的有效高度大于100cm;在實驗周期內
4、(連續(xù)24h監(jiān)測),13:00時左右出現(xiàn)了1次十分明顯的花粉捕獲高峰期?;ǚ鄣膫鞑ナ軠囟?、相對濕度和風速的影響較大,其中花粉捕獲的數(shù)量與溫度、風速呈正相關,而與相對濕度存在負相關。
6.冷蒿花藥壁的發(fā)育屬于雙子葉型;胞質分裂方式屬于連續(xù)型;絨氈層屬于變形絨氈層;小孢子四分體時期呈四面體型和左右對稱型排列;成熟的花粉粒為二核型,并且花粉粒的萌發(fā)器官為3孔溝類型。冷蒿的胚囊發(fā)育類型屬于單孢型胚囊,其孢原細胞來自于珠心表皮下的1層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冷蒿傳粉與結實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冷蒿種子生物學及生殖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13265.大白刺傳粉生物特性及胚胎學研究
- 八角金盤(fatsiajaponica(thunb.)decne.etplanch.)傳粉生物學及胚胎學研究
- 文冠果生殖生物學與傳粉生物學的研究.pdf
- 苜蓿傳粉生物學研究.pdf
- 油茶的傳粉生物學研究.pdf
- 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德保蘇鐵傳粉生物學研究.pdf
- 肉蓯蓉傳粉生物學研究.pdf
- 小峰熊蜂的生物學及傳粉生態(tài)學研究.pdf
- 翠南報春傳粉生物學研究.pdf
- 多葉斑葉蘭的傳粉生物學研究.pdf
- 夏枯草傳粉生物學初步研究.pdf
- 姜屬植物的傳粉生物學研究.pdf
- 畜禽胚胎學
- 《組織胚胎學》
- 白屈菜胚胎學研究.pdf
- 胚胎學總論
- 胚胎學的證據(j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