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用論文-打開“語用之燈”,照亮“教學之路”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打開“語用之燈”,照亮“教學之路”</p><p>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貫穿于中小學的教學之中。然而我國的語文教學,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現(xiàn)狀,教師花的精力不少,學生學習的時間也不少,但是卻收不到很好的效果,高考作文中比比皆是的錯別字、語言不通的句子,混論不清的結構,都在告訴我們,我們的語文教學并不成功。原因為何,原因就在于語文教學尚停留在語形、語法和語義的教學上

2、,而不是真正落腳在語用教學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筆者也進行過一定的探索,下面結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圍繞“讀、惑、析、仿、創(chuàng)”五個字進行分析和探討:</p><p>  一、加強一個“讀”字</p><p>  我國有句話叫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句話道出了閱讀對于語言運用的重要性。語言的運用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yǎng)成的,需要長期的閱讀積累,原因就在于

3、“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才能逐步加深對詞義、句義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種修辭的妙處,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識透語境,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妙處。筆者在教學中,一直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體味語言的運用。如在學習《美麗的武夷山》一課時,筆者在講課前讓學生通讀全文,通過閱讀,學生完全作者筆下的武夷山所吸引,被作者優(yōu)美的語句所吸引,然后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找出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結果有的同學喜歡課文中描寫山

4、的句子“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有的同學喜歡課文中描寫水的句子“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靜,靜得像一面鏡子”,也有的同學喜歡課文最后一句“溪水輕輕拍著竹筏,青山徐徐從兩邊退去,人們會有一種入詩入畫的感覺。”通過閱讀學生體味到了語言的魅力,無形中學習了用語言描寫山水的方法。</p><p>  二、解除一個“惑”字</p><p>

5、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教師,在從事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認真了解冰潔大學生的疑惑,如此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實現(xiàn)語用教學。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傾聽學生的疑問。在教學中,筆者總是會提前布置學生課前預習,然后每個人都要提出課文中無法理解和掌握的問題,在講課前進行匯總,在課堂上統(tǒng)一進行解決。比如在學習《日月潭的傳說》一課時,筆者讓同學們通過預習,提出問題,有的同學說:“老師,‘潭’跟‘湖’有什么區(qū)別呢?”

6、筆者就告訴他:湖是指積水的大泊,潭是指深水坑,另外湖是指由河流的泥沙淤積而形成的水域,潭應該是由于水流的直接沖擊形成的。從而引導學生掌握了這兩個字的使用范圍。也有的同學說:“老師,惡龍真的能吞了太陽和月亮嗎?,我不相信?!惫P者告訴他,世上沒有龍,太陽和月亮也不可能被龍吞掉,這是一個神話傳說,是一種想象、夸張的文學手法。我國歷史上還有很多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等等,都是虛構的,但是卻有著很強的生命力。通過釋疑解惑,從而

7、引導學生了解了神話故事這種文學樣式,學習了神話故事中擬人、夸張、想象等修辭手法的運用。</p><p>  三、強調一個“析”字</p><p>  中國漢語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字的運用,有著很深的奧妙,一句話為什么這樣說?好在哪,為什么不能換一種說法,不好在哪?,一句詩為什么要用著一個字,為什么不能換一個字。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在教學中,

8、筆者經(jīng)常帶領學生分析文章或詩詞中詞句的運用,引導學生感受坐著的語言運用的不俗之處。比如在教授古詩二首《鳥鳴澗》、《暮江吟》時,首先讓學生讀詩,然后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詩句美麗的意境,一起分析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筆者問道:“王維的詩歌一向被譽為詩中有畫,讀完王維的《鳥鳴澗》后,你們感受到一副怎樣的畫面呢?”,有的同學說:“感受到一幅秋天夜深人靜的畫面”,“對,整首詩突出了一個‘靜’,但是作者卻是以動襯靜,那位同學能舉例告訴老師詩中如何以動襯靜呢?

9、”,“老師,詩中寫道‘桂花落’、‘月出’、‘鳥鳴’”,“非常好,這就是這首詩歌最獨到之處,也是千古流傳之處,作者處處在動,然而整首詩卻給人以靜的感覺,大家要學習這種表現(xiàn)手法”。在教授《暮江吟》時,筆者又問學生:“誰能找一個字,代替‘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字啊,有的同學說“照”字,有的同學說“灑”字,有的同學說“映”</p><p>  四、引導一個“仿”字</p><p>  古今中外,

10、很多作家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寫作可以模仿,如李白仿崔顥的《黃鶴樓》而寫出了名詩《登金陵鳳凰臺》。魯迅的《狂人日記》模仿果戈理的《狂人日記》,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對于小學生而言,正是語文打功底的時候,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模仿課本中精彩的語句,模仿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引導學生在模仿中進行遣詞造句,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三月桃花水》一課時,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如將‘桃花水“比作春天的豎琴、比作“春天的明鏡

11、”,如“那纖細的低語,是在和剛剛從雪被里伸出頭來的麥苗談心;那急流的水浪聲,是在催促著村民們開犁播種?。 鼻‘?shù)貙⑻一ㄋ當M人化了。整篇課文非常優(yōu)美,真正將“三月桃花水”寫活了。在課堂上,筆者帶領學生充分感悟課文的語言之美,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然后給學生留下了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中優(yōu)美句段,模仿句段,描寫自己曾經(jīng)游覽過的自然景觀,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季節(jié)。結果很多學生通過模仿,運用修辭手法,寫出了不錯的景物描寫。</p>

12、<p>  五、嘗試一個“創(chuàng)”字</p><p>  模仿雖然可以給學生一個標準,一個指導,但是語用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模仿,語用教學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靈活恰當?shù)倪\用語言和文字,也就是說要突破模仿的局限,進行語言文字應用的創(chuàng)新。很多知名的作家,雖然一開是從模仿起步,但是最終他們之所以成為“大家”,因為他們最終有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語言風格,因此,教師在語用教學中,在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語用的基本知識后,完

13、全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嘗試去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造中進行對比,進行分析,提升學生對于詞句的認識和把握。如在教授“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并分析課文中的寫作手法,分析作者如何說明地球的唯一和重要。然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希望學生同樣用“只有一個地球”作標題,寫作一篇作文,作文可以涉及任何題材,大膽想象。結果有的同學從環(huán)境保護出發(fā),在文章中寫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應該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將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也有的同學從人類和平出發(fā)

14、,寫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應該避免戰(zhàn)爭,保衛(wèi)和平”,通過創(chuàng)作,讓學生們認識到了,同樣一個作文標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釋和寫作。</p><p>  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應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總結語用教學的方式和方法,筆者認為:只有想方設法打開“語用之燈”,才能照亮語文教學之路。</p><p>  渝北實驗小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